續約李寧,CBA商務開發遠非大功告成
距離CBA聯賽新賽季開幕還有不到2個月,CBA公司終於宣布了聯賽主贊助合同的歸屬。
8月22日下午,新華社發布消息,中籃聯(北京)體育有限公司(簡稱CBA公司)與李寧(中國)體育用品有限公司(簡稱李寧公司)正式簽署合作協議,李寧公司將繼續延續其CBA聯賽官方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但消息中並未公布合同的具體年限、價格及權益變動。
懶熊體育先後聯繫了CBA公司及李寧公司相關部門,對方均表示,以新華社發布的消息為準,沒有更多信息可以透露。
此前5個賽季,李寧公司以5年20億人民幣的價格拿到CBA聯賽的裝備贊助權,並且稱謂由此前安踏的「CBA唯一指定運動裝備」贊助商級別升級為「CBA聯賽官方戰略合作夥伴」。
對於合同的年限和金額,懶熊體育得到的消息稱,新合同中2017-2022共5個賽季權益的總價不超過10億人民幣。
相比於5年前,這次CBA聯賽裝備贊助商的尋求過程由賣方市場徹底轉為了買方市場,在過去幾個月內,並沒有任何一家運動品牌對這一權益表現出勢在必得、不容有失的態度。換言之,由於沒有新的金主跟李寧公司競價,李寧在續約上處於主動而有利的優勢地位,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買方市場地位越加凸顯。畢竟,如今距離聯賽開幕的只有不到2個月的時間,換鞋服裝備贊助商牽涉一個繁雜的系統工程,其中包括球衣裝備設計、打樣、生產、發放、溝通等等,事無巨細、耗時耗力。
因此,李寧以一個比上一周期更低的價格續約在行業意料之中。
在當前市場上,對本土體育用品品牌最有效的營銷資源,依然還是中國奧委會贊助權,這是獨一無二的可以在奧林匹克的官方層面上「代表中國」的權益。聚焦到籃球項目,CBA也並非唯一,還有NBA中國、眾多NBA球星,甚至其他國家的籃球國家隊資源等。
過去五年,李寧贊助CBA負重前行,給行業提供了前車之鑒,也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教材。可能對於安踏來說,他們更重要的任務是繼續拿下中國奧委會和北京冬奧會營銷資源,因此在CBA贊助權上會採取更穩健的策略。
過去幾年,絕大多數體育用品品牌都享受到了中國大陸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帶來的運動人口增加、消費升級的紅利。但這一波紅利之後,從2016年第四季度開始,中國體育用品行業內的多個品牌開始呈現增長乏力甚至下滑的趨勢。隨著消費進一步升級和品牌競爭的加劇,這種趨勢或許將更為明顯。此時,品牌如果再去高價奪標CBA,無異於是一次巨大的冒險行為。同樣回歸理性的還有CBA公司對整個聯賽商業價值的預期。
商業贊助方面,歷史上,中國籃球頂級聯賽的鞋服裝備贊助權經歷了從聯賽統一開發,到下放到俱樂部,再到收歸統一開發的變化。
1995年,負責甲A聯賽(CBA聯賽前身)商務運營的國際管理集團(IMG)與耐克簽下4年250萬美金的合約。在合作期限內,耐克為CBA聯賽提供球衣和球鞋。
1999年,多支CBA球隊向籃協表達了自行尋找裝備贊助商的訴求。最終,在1999-2004賽季期間,籃協將CBA鞋服裝備贊助權益下放到俱樂部。這一決策導致聯賽呈現阿迪達斯、耐克、匡威等多個體育用品品牌各顯身手的現象。但因為球隊實力、商業價值各異,也造成了各隊貧富懸殊的局面。
短暫的權利下放後,中國籃協從2004-05賽季起,將鞋服裝備贊助等俱樂部商業權益收歸到聯賽,這一制度沿用至今。
在發達的足球聯賽中,球隊通常享有比賽服裝贊助的開發權,球員個人則有權選擇球鞋贊助商。當然,也有統一開發比賽服裝贊助權益的聯賽,比如NBA、中超等。但放眼全球,絕大多數聯賽都沒有將球鞋贊助權納入聯賽的贊助體系。因為每個人腳型不同,球類運動對下肢力量和動作要求高,球鞋的舒適程度直接影響運動員的運動表現甚至球隊成績。
CBA是極少數將球鞋贊助權納入贊助體系的聯賽,這也是CBA聯賽商業開發最受爭議的地方之一。
從安踏拿到CBA聯賽裝備贊助權開始,幾乎年年都出現過因為球鞋權益鬧出的商業糾紛。
安踏贊助CBA的第一季,原則上來講,所有國內球員都必須穿著安踏球鞋出戰。外援不受此規定限制,穿其他品牌球鞋只需要貼住商標即可。這一做法一直被沿用。
隨後,籃協出台緩衝政策,讓安踏以外的每個球鞋品牌,每個賽季都有5個穿競品的名額,品牌只需為每個名額支付10萬元補償款。耐克後來因為成為CBA指定用球的供應商,名額升至13個。
2012-13賽季,李寧成為CBA新的裝備贊助商,5年20億的天價合約,讓其也拿到了更多的贊助權益,球鞋方面也不例外。贊助CBA的首個賽季,李寧將競品名額的補償款漲到50萬。除了耐克,國產品牌均沒有再給旗下球員購買穿鞋名額,一些違規穿鞋的球星遭到高額罰款。隨後的兩個賽季,競品名額改為由其他品牌共享,總數只有8個,補償款降至單個30萬。
2015-16賽季,總名額數降到4個,而且必須是國手才有購買權,最後只有耐克旗下的易建聯、周琦、王哲林和丁彥雨航成為特例,補償款每人30萬。事實上,這一方案對李寧公司來說依然並不划算,以每支球隊15名球員計算,他們花掉了每年4億元的價格才得到整個聯賽300名球員腳上的球鞋權益,而耐克僅僅花掉120萬元,就可以讓其旗下最重要的4名國手依然穿著自己品牌的球鞋參賽,兩相比較,耐克這些錢的性價比實在要高上太多。
由於CBA公司和李寧公司雙方都未透露新合同中關於球員球鞋權益的細節規定,因此未來是否會繼續出現類似的球鞋糾紛還不得而知。在商業贊助權之外,CBA聯賽版權的價值同樣受到市場波動影響。
據懶熊體育了解,在中超與體奧動力達成5年80億的版權合同之後,CBA公司對聯賽未來五年的版權價格預期也有一個相應的高估值。與此同時,市場玩家也曾對CBA商業價值寄予厚望。2016年5月18日,體奧動力董事長李義東在參加懶熊體育·中國體育產業跨界峰會時分析稱,CBA版權價格至少是NBA目前的兩倍。因為騰訊目前每年給NBA的價格就至少1億美元,加上其他媒體,NBA在中國的版權年價肯定超過7.5億元人民幣,兩倍就是15億,5年就是75億。
但如今,CBA公司對不管是聯賽整體商業價值還是版權價值的預期,都有更理性的判斷。
樂視體育迅速從巔峰跌落的案例給整個體育版權市場潑了一盆冷水。基於趨冷的市場環境,CBA公司將不再採取中超的版權銷售模型,即不再尋找單一金主全盤買斷,而是自行分銷給多家,藉此分散風險。
今年6月7日,李義東在懶熊體育社群分享中表示,「我認為,CBA的估值會遠遠低於大家的想像。從現在的情況看,除非價格符合理想的心理價位,否則體奧動力不會再輕易出手嘗試CBA(信號協調管理和版權運營分發)了。」
從目前的進度來看,CBA公司仍未公布新商務周期聯賽版權的談判進展,此外,聯賽二十幾個品類的其他層級贊助商也並未公布簽約進展。目前距離10月21日的新賽季揭幕日還有不到2個月的時間。聲明:本文由懶熊體育原創,轉載請註明www.lanxiongsports.com
推薦閱讀:
※如果姚明是美國人,憑他在NBA的表現,能否進入名人堂,並退役球衣?
※如果選姚明或錢德勒當隊友,你會選擇哪一個?
※姚明擔任 CBA 公司副董事,對 CBA 今後發展有哪些影響?
※假如姚明參加03年選秀?將會什麼樣的順位?
※你們自以為是的嘲諷,對周琦並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