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革命(8):元認知
什麼是元認知
在WikiPedia上,對元認知的說明是」關於認知的認知,關於思考的思考」。字面上講,也就是對「認知和思考」本身的「認知和思考」。
這這次最早由美國發展心理學家 John H. Flavell在1979年提出,他給出的定義是「對認知的知識和對認知的控制」。
在本書中,我對於「元認知」的定義有所擴大,將」認知「擴展到所有的心理活動。因為在實踐中我發現,固然認知是超級基礎的心理功能,但現實中,至少了解和影響另外一個心理功能,也就是決策,無論是對自身發展還是人際影響力都很重要。為了這一點,需要梳理對心理認知和掌控的整體概念和知識框架。
這樣一來,在本書中「元認知」,其實更貼切的應該是「元心理」,我的定義是「有關心理運作的知識、經驗和管控「。從這個定義,也就引出了元認知的四個模塊:
- 元認知知識:有關心理運作(認知、決策、行為)的知識
- 元認知經驗:對心理運作進行認知、監控的實際經驗
- 元認知管控:對心理運作進行規劃、監控、評估等的活動
- 元認知技能:支持元認知活動的技能
鑒於心理在人類自身活動和關係活動中的基礎性,對心理運作的知識、經驗和管控,可以說非常重要,例如在如下領域:
- 自我管理
- 學習能力
- 思考能力
- 理解他人
- 影響力、領導力、銷售能力
家樂福大媽的銷售課
有次我去家樂福,逛到了水果區域。
我對於蘋果,一般心理價位在5元左右。可是,那次居然我買了12.9一斤的。注意這是n年前的價格,物價現在怎麼樣我們拋開。
下來之後,我感覺「為什麼今天我會買這個價格的呢」
於是分析了整個過程,寫了篇文章如下:
=====
昨天剛看到有人討論,說銷售是不是沒有技術含量的活。今天就學到了一課。
剛才晃到家樂福,準備買點水果。
在蘋果攤前掃了一下,山東蘋果5.94元,紅富士12.9,還有其他其他。因為買蘋果的想法不強,所以準備離開看看別的。
然後紅富士的促銷拿起一個盤子,上面有幾塊切好的蘋果。跟我說:「免費嘗一下把,我們的蘋果味道很好的。」
我還在猶豫,她又說:「吃了也不用買的。」
於是我就吃了一塊,免費的便宜就佔了唄。(恩,提供免費樣品,讓潛在客戶進入銷售流程。同時也體會到產品質量)味道的確還不錯。
促銷說:「我們的蘋果是有品牌的。很多老外都到這裡來買。你聞聞看,果香很明顯的。」(利用社會認知,提升可信度。產品對比)
一邊說她拿起一個紅富士,放到我的鼻子前,的確有香味。然後她有拿起旁邊一個蘋果,放到我的鼻子前,說:「這個就沒有什麼果香把。他們是兩個月催出來的。我們是養了9個月的。」(演示、對比和說明一氣喝成,讓客戶認識到與低價產品的差異。打消價格異議)。
我挑了幾個蘋果。(恩,這個過程應該還有她的引導,沒注意)。
然後她拿過我的袋子,說:我幫您去稱重。(幫助客戶,同時,消除了一個丟單的環節。人們可能會在結賬的過程中放棄)。稱完之後,她拿給我,然後說:「這個蘋果味道很好,很多人一直來買。但是就是有點貴,2、3個就是20來塊了。」(設置客戶期望值。同時做異議處理。另外,如果我的表情是嫌貴的話,不知道她是不是會還有什麼措施。)。
看我沒啥反應,她指著結賬台,說:「結賬在那邊。」(推動客戶早點結賬也是降低丟單風險,否則晃啊晃說不住就有意外啦)
=====
這個回顧從我的角度是一個購買過程,其中也包含了對自身心理的反省,例如:
- 因為買蘋果的想法不強,所以準備離開看看別的
- 我還在猶豫
- 免費的便宜就佔了唄
- 味道的確還不錯
從這個角度,它是一個元認知經驗。
鑒於現實生活中,心理活動並不是孤立的,而且往往和我們的行為、語言,以及他人的言行、心理聯繫在一起,一個完整的元認知經驗往往是在這個更大的交互背景下發生。而帶著這個完整背景的經驗,才更有參考價值。
經驗和知識是相符形成的,沒有經驗也就很難掌握知識。這種經驗又分為兩種:
- 直接經驗:反思或者實時監控自身的心理運作活動
- 間接經驗:調研、了解、想像、閱讀、預測他人的心理運作活動
直接元認知經驗的積累
在美劇CSI(犯罪現場調查)里,調查員們的一個必備工作,是還原犯罪現場。罪案到底是如何發生的,當時都有誰,人們先做了什麼後做了什麼,當這些都水落石出以後,通常離破案也就不遠了。
這也是在積累元認知經驗中的基本工作。
舉個例子,我在輔導作業時,讓學生做一遍自己錯誤的題目,觀察其中的每一個細節。發現她在第二步(以草稿紙上的步驟為準)時猶豫了很久,第三步方程兩邊移向時反掉了,第五步多項式合併算了半天而且中間有錯誤再改正了過來…
這裡提到的每一個環節,都意味著1個或者多個知識上的薄弱點。如果能夠觀察/意識到自己這樣的「犯罪現場」,那麼改進也就有了針對性,而不是滿足於拼湊出正確的答案。
這件事情說起來很簡單,但要做好是訓練的結果,絕大多數人都乏能力和意識,系統化的觀察/回顧/分析自己或者他人的「犯罪現場」。
更複雜的是,整個過程除了體現在紙上的解題,還有大腦中的思維活動,這些活動可能一閃而過,人們自己都沒有意識到,而你卻需要將它們還原出來。例如當我看到小朋友猶豫了很久,就會問她「猶豫的時候你腦袋裡在想什麼?」
這裡分享一個基本的「犯罪現場」分析工具,叫做「刺激->心理->行為表」。
我們人類總是接受到一些外界刺激(例如看到題目中的某個條件),心理上產生響應,指導我們行動,行動又會導致新的刺激出現(例如產生了函數圖像),於是過程又重複開始。這張表格用於幫助你將我們的思維和行為重現。
舉個簡單的例子,有這麼一道題目:
已知函數y=f(x)的圖像是折線段ABC,其中A(0,0)、B(1/2,5)、C(1,0),函數y=xf(x) (0<=x<=1)的圖像與x軸圍成的面積為________。
看到這道題目,可能一個人的思維過程是:
前者看了一半題目就直接開干,後者先看完題目再動手。這兩種就是解決問題的不同思路。
按照這種方式去分析自己和他人的心理運作,你會發現,即使本來覺得很簡單的事情,其實中間很可能存在多個步驟。
就像打籃球,投籃這件事,對普通人來講就是一個連貫的動作,而在專業教練和運動員的眼中,他卻是一系列環節的有機組合。而對這一系列環節進行分析,就會發現改進的機會所在。
學習、思考、情感是思維的活動,如果你都不能清晰的了解「我和他人的思維是怎麼運作的」,那麼難於改進也就是正常的結果。
作為提升這些能力的開始,你可以像CSI那些一流的調查員一樣,先去「還原犯罪現場」。
間接元認知經驗的積累
除了對自己的心理活動的體驗,元認知經驗的另外一大部分,是來自於他人的心理活動的經驗,這種經驗來源與調研、了解、想像、閱讀、預測他人的心理運作活動。
我在做培訓的時候,學員提問題我經常先問他們諸如:
- 這個問題你怎麼看
- 當時你是什麼感覺?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然後呢?
- 那時候你還想到了什麼
- 你的解決思路是什麼,為什麼是這個思路
這些問題其實是在調研其他人的心理活動,在養成這樣的日常溝通習慣之後,日積月累這部分經驗也就越來越多。一方是增加了對具體的人的了解,鑒於人的相似性,也就整體上更容易了解人的心理活動過程。
經常有人問的兩個問題是:
- 我問了可是對方不說啊
- 也許他說的不是真的
對於問題1,不是每次別人都會說,但是你問總是會有更多的了解。你射門也不是每一腳都進,你投資也不是每一次都賺,關鍵是長期的過程產生的積累。
另外一個因素是,很多人自己本身就么有興趣了解別人,往往帶著非常強的自身目的性,例如想要對方接受他的觀點,導致別人不願意說。他們自己往往還意識不到。這個問題我準備在溝通的部分討論,這裡不展開。
對於問題2,沒錯也許對方說的不是真的,或者不完全是真的。甚至人們自己對自己的心理活動也不能完全了解。但是別人反饋還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信息來源,就跟情報未必每一條都是真的一樣,需要你結合多種渠道判斷,但情報整體是超級的重要。
戰略上這件事情很重要,那就需要投入精力和時間去做。戰術上有問題,再調整。
閱讀也是非常重要的積累間接心理經驗的來源。
例如有些小說,有豐富的心理描寫,這也是非常好的渠道,積累起心理運作的經驗。當然要做到這一點,你需要把意識投入進去,去觀察和體驗那些心理運作的部分,而不能僅僅滿足於快速翻過。
特定類型的、帶有豐富心理描寫的文學作品,可能更容易幫助你了解他們目標群體的心理運作模式。例如瑪麗蘇小說幫助你理解部分女性群體的部分心理運作,小黃文幫助你理解部分男性群體的部分心理運作。
在戀愛方面我曾經建議,男生去看一些女性喜歡的戀愛類小說,女生去看男生熱薦的小黃文,然後去分析其中的心理。然後部分的反饋是男生覺得戀愛小說蠢,女生覺得小黃文色。拜託,這些東西之所以存在,背後都是有人類的心理需求作為基礎。我沒說一定要去接受這些事情,但是不去調研,那麼可能對人的心理部分的理解就是空白甚至是完全誤解的。
現實就是,大多數人對人的理解很膚淺。而這部分人很容易對人際關係產生恐懼感,以及容易走極端化。其實現狀很大部分我覺得是他們自己造成的,不願意去了解自以為是想當然,那怎麼辦。
我非常喜歡的一種書籍,是來自經歷者本人的傳記。這樣的傳記中,常常有比較多篇幅描述他們的經歷,遇到這些事情他們是如何感受的、如何思考的。
前一段時間看《IBM帝國締造者:小沃森自傳》,裡面作者講他跟他爸老沃森的各種關係衝突,以及他的職業經歷包括在IBM的經歷,大量的內容是關於他的感受、他的情緒、他的思考、他的認識,這種都元認知的間接經驗。
再比如丘吉爾的回憶錄,講了二戰前後各種事件中他的感受與思考,例如德國的整軍和擴張、英法的綏靖政策等等。看這些能夠得到丘吉爾的思想的「間接體驗」,這種除非藉助傳記,別的渠道幾乎不可能。
以我自己的經歷,大量的元認知經驗,都是來自於傳記的閱讀。例如李娜《獨自上場》、克勞德·霍普金斯的《我的廣告生涯》、郭士納的《誰說大象不能跳舞》等等,都給了讓人進入他們的內心世界去體驗的機會。
有句話叫做「愚者從自己的經驗中學習,智者從他人的經驗中學習」。在元認知上也是同樣的。
知乎也是一個很好的渠道。在上面的各種提問,有很多回答。這些回答可以反映出人的情感、認知,因為回答這種模式,可以快速的看到不同人在情感、視角、思路上的差異。當然討論群、論壇等等,也有這樣的認知機會。
回到現狀,哪怕是成年人,也很少有人意識到元認知經驗的重要性,缺乏系統性的積累。自然的結果是心理理解和把握能力低下。不例外的,未成年小孩也是如此。
高質量的教育,需要引導人們形成元認知經驗的積累習慣。
從經驗到知識
我們對心理運作的知識,一方面來自於學習已有知識體系(如心理學),另外也需要由自己的經驗而產生知識。哪怕是直接學習來的,沒有元認知經驗的基礎,也很難鞏固、修正。
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戀愛關係破裂的階段模型》:
=====
經常有人覺得「怎麼突然就提出分手了」。
但現實中,關係破裂往往不是突然的事情,而是有自己的發展過程。
上圖是一個概略的關係破裂模型。
在熱戀階段,往往一切都是美好的。情人眼裡出西施,哪怕是對方臉上有顆痣,也那麼可愛。總是覺得對方的好,各種事情都迫不及待跟對方分享,也得到熱烈的回應,願意為了對方不計代價的付出。渾身散發出積極的能量,甚至感染周圍的人。
但是這個階段的熱情,是很難持續的。
首先,在熱戀的時候帶來的情感體驗,很大一部分是「想像加成」。我們戀愛的時候,越是缺乏經驗的人,往往並不是完全跟真實的對方互動戀愛,而是在實現自己以前的「幻想」。
例如有女生看了很多電視,憧憬著有人對自己無微不至,百折不撓。那麼在這樣一種模式發生的時候,她們就產生了代入式的情感體驗。對方很大程度上與其是鮮活的個體,不如說是滿足特定功能的角色。
這樣一種想像加成,一方面在部分滿足之後會需求度下降,同時關係越近,現實和想像的脫節開始明顯,加成帶來的動力不僅僅可能消退,更可能帶來因為期望受挫產生的負面影響。
同時,在關係開始階段,因為求之不得帶來的挑戰感,因為距離感帶來的渴望,以及性的渴望,這些都會因為關係的靠近而減退。
另外一個因素就是,在熱戀階段往往一個人的關注點,都在對方身上。而長遠來看,現實中還有其它的事物、人需要投入精力。這也決定了熱戀之後必然有所調整。
這樣至少一方,會開始進入疑慮階段。
在疑慮階段,理性逐漸的開始歸位。人們開始思考這段關係給自己的得失,更深入的評估戀人,並且思考到底對於關係應該怎麼定位,自己願意付出多少,如何分配自己的精力。
在這個階段的人,依然會響應對方,但是投入程度上會出現差異。
- 部分人會依然表現的跟熱戀階段差不多,儘管內心已經在重新評估
- 部分人會表現出一定幅度的投入度下降
- 部分人可能會有意識的拉遠距離,這常常是前期過熱導致的本能反彈
第一種人往往是心思細膩的,更習慣於默默觀察人,而不是快速表現出來。這樣以來,可能完全沒有讓另外一方意識到,對方內心已經在重新審視這段關係了。以至於當最後出現大的問題的時候,他們會覺得很突然「不是好好的嘛」。
這樣的第一種人,因為心思細膩,常常他們也能夠把他人照顧的很好。所以沉浸在熱戀中的另外一半,可能覺得「ta對我很體貼」。
這是我收到的一封讀者來信(為保護隱私有修改):
他是我的同事,幾次接觸之後他開始追我,我也喜歡他,然後我們就順理成章的在一齊了。接下來兩個月我們幾乎一有時間就在一齊,一齊加班,周末一齊飛到別的城市玩,一齊找好吃的。
他人很孝順,對我也是溫柔體貼。愛玩愛自由,我們在一個公司兩個部門工作,但不時有合作項目接觸。在我們一齊兩個月,還在計划去國外度假的時候,突然有一天他就變了。後來他告訴我他見到以前的女神,女神想和他在一齊,然後他人就搖擺了。然後,我們以實際行動分了手(那兩個字到現在其實也沒提過)。
你看,「突然有一天他變了」。
真的是因為突然間,男生遇到了以前的女神,就改變了嗎?還是男生本身已經在和女方相處的過程中,觀察、感受、評估,內心對這段關係的看法一直在調整?
在疑慮階段的後兩種情況下,伴侶會感覺到對方的變化。而因為這種感覺,缺乏經驗的人往往會開始有不安全感,頭腦裡面「他不愛我了嗎」、「我做錯了什麼」之類的問題,在不安全感的驅動下開始:
- 探究對方到底是不是還愛自己,例如直接通過語言詢問、作等方式
- 採取行動嘗試拉近距離,比如更頻繁的希望跟對方相處溝通、送溫暖表達自己的愛意等等
- 向對方發泄自己的情緒
- 「錯誤挽回行為」中提到的各種行為
而他們這樣的行為,通常是適得其反,讓正在觀望、疑慮、部分後退的對方,更多的發現支持自己後撤的理由,於是更加觀望、疑慮、後撤,惡性循環,甚至直接做出全面撤退的決定。
當一個人在疑慮階段時,伴侶可能覺得「ta變了」。其實並不是人變了,而是關係的階段變了。而隨著關係階段的變化,以前可能適用的行為,不再起作用甚至反作用。
例如熱戀階段無論什麼時候聯繫對方,對方几乎都是高熱情的。各種刷存在感能得到快速響應。
處理關係不夠成熟的人,往往是戀人進入新的階段了,他們還是希望用老的方式去處理,希望得到熟悉的響應模式。後果就是消耗更快,而且他們還覺得很痛苦。
在疑慮階段的人,通常最後會決定自己投入的程度。這也意味著不同的關係階段走向。
第一種是走向「平衡」。所謂平衡就是覺得整體來說,自己還是願意去維持這樣一段關係的,只是需要調整,處於一個更加平衡的狀況。比如降低在伴侶上的精力投入,更多的關注工作或者自己。
第二種是走向」乾涸「。所謂乾涸就是整體來說,覺得不在值得特別的去維持和投入,要麼就順其自然(就像種下一棵樹,愛長成怎樣就怎樣),要麼有意識的終止。
當然關係是兩個人的事情,所以最終的結果,還是互動產生的。例如一方想要平衡到自己舒適的點,而另外一方覺得難以接受,可能就會產生各種衝突,最後可能導致的是走不下去,彼此冷淡最終乾涸。
在乾涸階段,一個人已經不再有投入的強力慾望,兩個人在一起整體是在消耗以往的關係基礎。但關係基礎在,可能還會維持一段時間甚至很長時間。等到這些都沒了,那就自然死亡了。
無論是」導向平衡「、還是」導向乾涸「,人們關注的重點都是」投入成本「,但很少有人意識到,在長期關係中真正需要思考的是」關係質量「。如何在熱戀過去之後,繼續推動兩個人的關係,朝著更高的質量發展?如果你從來沒有把關係質量當作中心問題,那麼就不應該奇怪為什麼不能建立長期的高質量關係。
這就像如果只每天考慮如何降低成本戰勝諾基亞,是誕生不了iPhone的。
經常有人說這樣的話:「你要珍惜大學時光,工作後你就會發現,還是在學校里最快樂」。
這說明什麼呢?我覺得他們的人生運營出了很大的問題,在20來歲之後貌似就很大程度上,失去快樂的能力了。
同樣的,在大多數人的長期關係中,他們感覺最美好的一段,恐怕就是最開始熱戀,然後一切就改變了。
無論是人生還是長期關係,虎頭蛇尾可能都意味著一個人的不成熟,沒有持續運營的能力。所以呢,他們永遠懷念「天真的時代」,童年、大學、初戀、熱戀。
所謂天真,說難聽點不就是傻缺乏見識么。只有智商欠費的時候才能快樂(例如智商為零的熱戀階段),是典型的情商低不成熟的表現。
人常常在失意的時候,才懷念故鄉。
如果你期望有更高質量的長期關係,那就需要開始去思考關係的發展問題。
=====
這個」關係破裂模型「,是來自於我接觸多個挽回的案例,每個案例去了解整個過程包括心理活動,最終從經驗總結產生的知識。
有了知識,那麼就可以用來指導思想和行動,例如:
- 判斷關係的階段狀態
- 採取適當的行動
- 穩定情緒
一個人的心理知識體系,沒有這種一系列的經驗到知識再到應用的活動,是沒法真正建構起來的。
元認知管控
元認知管控,是指對心理運作進行規劃、監控、評估、調整等的活動。
敲黑板了,注意這意味著,人類是可以對自己的心理運作進行調控的,這是改變、升級自我的一個關鍵因素。
舉個例子,Andy覺得自己有時候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他希望更好的控制情緒。
這是一個元認知管控的任務。基於這個任務,我們可以看看各種管控活動:
1) 規劃
從規劃的角度,他可以去設計一個行動方案,例如:
- 調研周圍的人,了解他們有什麼印象深刻的自己情緒失控的反饋
- 搜索情緒管理方面的資料,篩選5本左右的書籍進行閱讀,建立初步的情緒管理知識框架
- 展開為期4周的情緒狀況監察,每天晚上寫心理日記,繪製情緒狀態圖,反思是否有情緒失控狀況的案例,如果有具體反思當時的心理發展過程並記錄
- 在4周中希望周圍的人反饋自己「情緒失控」問題,每次被發現一次就發給反饋者50元紅包
- 總結4周的記錄,產生下一步的行動計劃
2)監控
監控可以分為兩種:在線監控和離線監控。
所謂在線監控,就是當我們本身在進行心理運作時,意識實時投入注意力來感受當時的心理活動本身。
這就像健身的時候,教練有時候會告訴你,把注意力集中到身體的某個部分,去感受這部分肌肉的狀態。這是對生理活動的在線監控。類似的,人也可以講注意力放到當前的心理活動上,例如思考過程、情感過程,去體驗當下的狀態。
做這件事情的時候,人可能感覺是「自我的分離」,作為「觀察者」的自己在觀察體驗作為「思考者感受者行動者」的自我。嚴格的說以人的思考特徵,很難同時去嚴肅思考兩件事情,很多時候這種」在線監控「其實是快速切換的,也就是當下注意力在思考具體的事情,然後突然間切換到對此前短暫時間的心理活動的觀察體驗,然後又可能切換回去。
我們也沒辦法時刻都監控自己的心理運作,因此往往是有一些從意識指導下進入潛意識層面的規則,確定了觸發條件,在特定情況下引入實時監控。例如這個案例中,可能是」我感覺自己有些失控時「。
而所謂離線監控,是指事後的反思回顧。很多時候事情發生當時我們未必能夠意識,事後反思可能會產生覺悟。當然時間太長的話也就完全沒印象了,所以1天甚至1天內多次設立反省時間點相對合理。
而且設立反省時間點有一個好處,因為頻繁的涉及到反思操作,會加速這一個反思操作的潛意識規則化。也就是可能隨時潛意識都會提醒要「反思回顧」了,讓這個年頭在頭腦中佔據高優先順序,從而更頻繁的觸發反思。
關於我們的心理狀態和運作,有些時候讓其他人介入監控會更有效。例如這個案例,可以把周圍的同學、朋友、親人引入,讓他們在覺得Andy有情緒失控的時候,給予反饋。
我有學員覺得自己有攻擊性,我就建議她採用這個辦法。而且引入利益機制,就是周圍的人發現自己有攻擊性的表現,給予提醒,每次發50的紅包。
這一方面證明她是真正想要改變(有錢為證),也是對他人的激勵。否則一般人們不願意做這種事情,一方面沒好處一方面還容易得罪人。反過來有了這種機制,周圍的人往往就樂於找問題。
從另外一個角度,每次被發現問題就付個50塊的紅包,意識上容易更重視被發現的問題,避免重複犯錯的概率。
3)評估
例如分析每周的情緒失控的次數、嚴重性、觸發的根源、過程、觸發信號等等。
比如基於基本數據分析發展狀況是否良好。
比如可能發現最普遍的情況是,覺得對方忽略自己,內心開始憤怒,表面上還在繼續,逐漸的積累情緒,但感覺對方依然忽略,最後爆發,這種佔據60%。因此決定這是高優先順序問題。
在比如如果已經進入後期改變階段,評估策略的有效性。
4) 調整
調整也分為在線調整和離線調整。
所謂在線調整,就是實時察覺到當前狀態後,例如感覺到自己的情緒快要失控,及時處理。比如如果是在和他人對話中發生」感覺被忽略表面溝通憤怒在積累「這種情況,說「我先上個廁所「脫離現場,從而給自己冷靜時間。
而離線調整,則是調整規劃或者產生新的規劃,調整整體的運作模式,來更好的應對現狀。
學習中的元認知技能
進行元認知管控活動,需要相關的技能,我們稱之為元認知技能。
具體到學習領域,一個人在學習方面的元認知技能的好壞,對學習效果有很大影響。元認知技能出色的人,往往即使在比較糟糕的老師、教學環境中,自身也有能力實現高質量的學習;反過來,元認知技能差的話,那就更加嚴重的依賴高水平的教學條件。
如下是」糟糕的學習者「和」出色的學習者」,在元認知技能方面的差異。此表來源於《互動式培訓:讓學習過程變得積極愉悅的成人培訓新方法》第七章(有修改)。此書中包含了高質量的關於如何學習的知識,建議閱讀全書。
======
本文是《家庭教育革命:登陸人工智慧時代》的第八章,關注公眾號「倒追學堂」獲取後續內容分享。
推薦閱讀:
※豫章書院, 反應家庭教育悲哀的鏡子
※為什麼亞裔孩子在選擇時更看重父母的意見?
※論上課的正確方式02:朽木不可雕也的朽木不是白哉大人!
※被家人保護得太多不吃不了苦比一般孩子難面對現實的社會,太依賴他人,是否也是家庭教育存在的缺陷 ?
※單親媽媽怎樣教育孩子比較好?有哪些經驗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