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革命:登陸人工智慧時代(2):職業觀與財富觀

為什麼要談職業觀與財富觀

我們只能掌控看得到的事物,而看不到的事物掌控了我們。

如果看都看不到,我們甚至都意識不到它的存在,那麼就更難以發現它們是如何對我們產生影響的,也就談不上有效改變。

思維方式就是如此,我們的行為往往受到它的支配,卻難以察覺。而職業觀和財富觀,是思維方式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家長的家庭教育理念,例如為什麼會對應試教育投入巨大心血,很大程度受到上述觀念的影響。而一個人的幸福和成功,也與這兩者關係密切,因此是教育中需要注意的關鍵問題。

本章的目的,只在幫助你「看到」職業觀和財富觀。

觀念與時代

人類的觀念,並非完全是自身的產物,而是受到我們所處時代和社會環境的影響。

而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技術的進化非常迅速,但是觀念的進化卻往往比較緩慢。

比如說大家都知道的互聯網,也就是在最近的二三十年的事情,技術發展得非常快。前幾年有個非常熱門的詞,叫作互聯網思維,這背後其實也反映了人們的焦慮。技術進化得如此迅猛,社會結構在變化,但是人們的觀念很難跟得上這些改變,「新時代」與「舊觀念」產生了衝突,所以才會出現了如此大規模的,對互聯網思維的追求。

本章中,會討論人類職業觀和財富觀的形成過程,從而幫助你深入理解:

  • 舊有觀念為什麼會難以適應新時代
  • 新時代需要什麼樣的新思想
  • 適合新時代的職業觀和財富觀,需要什麼樣的新教育

農業時代的職業觀與財富觀

從古至今,人類社會經歷了三個大的時代:農業時代、工業時代、信息時代。

在農業時代,最重要的生活財富是農產品,最重要的生產資料是土地。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皇帝擁有最多的土地,也是最有權力的人。

基於這一點,大眾形成了相應的財富觀與職業觀。農業時代,大眾能從事的職業很單一,最多的就是做農民。農民典型的職業觀和財富觀就是,辛辛苦苦種田,然後攢錢買地買房,娶老婆,生娃娃。地主也是如此,攢了錢,買更多的土地,僱傭更多的農民。當然,人也是一種生產資料,一種財富。為什麼人們往往想要多生小孩?因為這樣才能夠攢出更多的勞動力,生產出更多的東西來。

對於處於上層的人來說,除去土地、人口,還有一種財富,那就是權力。從古到今權力本身都是一種財富。那麼對於農業時代的人來說,要如何獲得權力呢?

中國古代有句話,叫做「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也就是說你想要擁有權力,想給朝廷賣力,有兩條路可以選,文路和武路。武路我們先按下不談。那個時代的人們,更多走的是文路。

比如春秋戰國時代,列國爭霸,統治者需要有知識的人為自己效力。所以春秋戰國很多人去做了謀士,我們熟知的商鞅啊、孫子等等,都是其中翹楚。後來,從唐朝開始,尤其是宋代鞏固了科舉制度之後,科舉成為人們進入官僚體系的基本途徑。那個時候哪怕是官僚後代,也往往需要是科舉出身,才容易有光明的仕途。

另外,知識本身也是一種潛在的財富。為什麼古代村落的長老有權力有威信?重要的原因在於,長老掌握了許多有用的知識,比如天文知識,農作物的知識,他們知道氣候會如何變化,何時應該播種,何時可以豐收。他們的權力很大部分便來源於這些知識。再比如,為什麼秦朝的先祖能夠得到周王的封賞?因為他們善於養馬,馬是當時非常重要的一個物資,養馬就是一種非常有用的知識和技能。兵法策略就更不用談了,這是能夠直接應用於政治軍事的知識。

在古代,尤其印刷術沒有普及之前,能得到書這件事本身就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古代書籍的稀缺,導致得是有一定的地位和財富的人,才能讀得起書。宋代的科舉制度能普及的前提,也是因為有印刷術,書籍對於大眾來說終於變得比較容易得到了。

今天很多人還會覺得知識沒有什麼用。其實持有這種觀念的人,相對來講思想觀念是在一個比較底層的狀態。知識是財富,但是要把它轉化成其他的東西,是要有一些條件的。

我們前面談到,土地,人,權力,知識,這些都是財富。農業時代,中國有個階層叫做士大夫階層,他們往往同時擁有土地,知識和權力等多種財富結合。

在地方這批人叫鄉紳、大族,他們有很多的土地和僱農,同時還掌握了一些地方權力,連地方官僚,往往都要和他們合作。而他們在中央就是官僚,擁有國家權力。例如明朝嘉靖後期的內閣首輔徐階,在朝廷掌握權力。返鄉之後,他又是松江最大的地主, 《明史》記載,「投獻土地者趨之若鴛,徐家土地連年激增」。

士大夫階層,也就成為了農業時代中國人最羨慕的一個階層。在科舉制度成型之後,哪怕是貧寒家庭,也常常寄希望於下一代通過科舉改變命運,甚至這可能是唯一的途徑。所以中國古代的理念是「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從私利的角度,讀書應試獲取功名意味著:

第一,可以升官發財,千里做官只為財

第二,能夠光宗耀祖,這不僅僅是個人的成功,還是整個家族的成功。

在生產力不發達的農業社會,家族常常是基本的社會組織。例如貧寒家庭,一個人能夠讀書考試出頭,可能小家庭的能力是不夠的,而是靠整個家族的支持。反過來個人對家族是有責任的。這一點其實今天還可以看到,例如貧寒農村家庭出來的人,在城市成家之後,可能還是需要應對來自家族親戚的求助以及交往。而如果另一半是來自生產力發達小家庭相對獨立家族關係疏遠的城市人,恐怕都很難理解。

在過去的一百年,中國社會經歷了從農業社會到工業社會,從工業社會到信息社會的巨大變革,尤其是改革開放之後的三十多年,可以說是翻天覆地的變化。一直到今天,中國都存在明顯的三個社會共存的特徵。不可避免的,中國人的職業觀和財富觀里,還有很多農業社會遺留過來的因素存在。

例如為什麼上一輩那麼關注房子?很多時候未必是理性的投資,而是買地買房的農業思想本能。

再比如,為什麼我們對讀書,對應試教育那麼有熱情?傳統思想中「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依然是一個驅動因素,年紀越大的人往往受到這個影響越深。

工業時代的職業觀與財富觀

工業革命到來了,人類社會發生了翻天復地的變化。

馬克思說:「資產階級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時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

農業時代的事物依然存在,例如農民、地主、農產品,他們依舊存在,但逐漸被邊緣化。

機器大生產成了核心的生產方式,大規模生產的工業品也成了工業社會創造的主要財富,工廠成了創造財富的中心。

同時,礦產資源的價值也大大提升了。一方面他們本身是生產的原材料,同時也具備提供能源的功能。例如石油,既是能源,同時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工廠主、企業主和礦產主,成為了社會新的財富階層。

社會的職業觀與財富觀隨之發生變化,這又分為兩個方向:

  • 所有者方向:通過成為工廠主、企業主、礦產主、投資人,成為所有者,以獲取財富。
  • 僱員方向:受雇於工廠和企業,通過勞動力來換取財富。

從僱員方向的角度,選擇什麼樣的公司和工廠呢?

工業時代人們的擇業思想,跟直男對性能力的簡單認知差不多,「大就是好」,人們想要進大公司大工廠大單位。

這個崇拜是有道理的,因為在工業時代,由於大規模生產的本質,往往是大的企業有強大的市場優勢,大往往也意味著好。當然如果

今年是2017年,回顧十年前,2007年左右,上海高校學生,比較普遍的(除去很出色的那一撥追尋頂尖技術、金融、諮詢公司offer),比較普遍的典型擇業理想是諸如:

  • 寶潔、聯合利華(最大的快消品公司)
  • 四大(最大的會計師事務所)

在工業時代發展的起初,就有金融的介入,而發展愈到後來,大規模工業生產、巨型企業、超級基礎設施項目甚至戰爭等等,對資金的需求越來越猛烈,金融的作用就越發變得重要。

幾乎所有人都知道愛迪生是偉大的發明家,但其實愛迪生並不是第一個發明電燈的人。他的主要貢獻有兩項:

第一,他把電燈做了改良,讓它變得更日用化。

第二,他開始建立城市的電網。

在那個時代,城市還沒有電網,家庭要用電燈,需要在家裡安裝發電機。

於是,愛迪生於1878年創立了愛迪生電燈公司,建設城市電網。這是一個耗資巨大的項目也面臨激烈的競爭,需要更多的金融資源並整合市場。

1892年,美國最著名的金融家之一,約翰·皮爾龐特·摩根(John Pierpont Morgan Sr.)撮合了愛迪生通用電力公司與湯姆遜-休士頓電力公司合併,成立了通用電氣公司(GE)。GE也是自道·瓊斯工業指數1896年設立以來唯一至今仍在指數榜上的公司。

換句話說,愛迪生一個不為人知的身份,是通用電器的創始人。而作為金融家的約翰·皮爾龐特·摩根,在通用電器的成立上也發揮了關鍵性作用。

摩根所創建的J.P.摩根公司,在後來被美國政府拆分,其中在中國最知名的,大概是從事商業銀行業務的J.P.摩根(後來與大通合併成為摩根大通),以及從事投資銀行業務的摩根斯坦利。

在工業時代甚至信息時代,一個趨勢是實體行業的利潤下降,金融行業利潤上升,錢生錢越來越容易,金融業成為人們趨之若鶩的選擇。從商業銀行到證券,再到投資銀行等等。這也是時代的產物。

前面談到是市場經濟下的狀況。中國在八十年代,中國的社會組織是計劃經濟,那時候中國的社會是以單位為組織的。在那個年代,你進了一家單位,基本上就意味著一輩子在那裡工作了。不僅如此,很多單位還會建房讓你買單位房子,甚至,有些單位會幫你介紹戀愛對象,更甚的,單位有養老院,單位有幼兒園。

在那樣的社會組織下,沒有單位,你啥都不是,例如分不了房子、住個旅館結個婚還的開單位介紹信。那個時代單位下的人,容易形成非常強的依賴思維,是望能夠選擇一個好單位,然後一輩子就安穩了。哪怕後來社會環境變了,但是思想上的影響依然存在。

僱員思維

在富爸爸系列書籍中,一個核心理念是4類職業與財富來源:

  • 僱員:出售勞動力,最普遍的是以體力勞動為主的藍領工人,以腦力勞動為主的白領工作。
  • 自雇者:自由職業者。
  • 企業主:創建公司,一個組織,財富來源是企業的運轉。
  • 投資者:通過投資獲取財富。

工業時代,社會需要大規模的僱傭勞動者,所以整個社會的教育體系,都是在為培養工人以及訓練工人打造的,大學培養白領工人,技術學校培養藍領工人。這種教育方式,培養出人們特定的思維方式,也就是僱員思維。

僱員思維有幾個特徵:

  • 對外部環境:高度追求規則和秩序。
  • 對內心動力:安穩驅動,高度追求安穩。
  • 工作傾向:完成任務和勞動,缺乏對價值的思考和追求。
  • 管理方式:習慣於層級化的、明確上下級關係和權力的管理。

對外界規則指南的高度追求

僱員思維在這方面,有幾點明顯的表現:

1)把規則當作最高行動指南。例如公司告訴做什麼,我就做什麼;在教育中的體現就是,老師說什麼你就做什麼。

2)習慣性地接受規則而不加質疑,或者即使有所質疑,最終往往還是會服從。比如,很多人質疑學校教育的合理性,但是大多數的學生和家長,都選擇了接受現有教育規則。例如老師布置的作業,家長即使也覺得不合理,但還是會督促孩子做。

2006年我準備離開微軟,希望探索高質量的教育,幫助人們實現自己的能力。但是行為上,我求職重點還是一些技術行業的公司,以及一些培訓機構,卻發現都不是自己想要的。

每次跟獵頭聊,獵頭習慣性的方式就是:基於你現在的狀況,你的職業路徑應該是怎樣的,你有什麼選項,你現在不應該頻繁地跳槽。很長時間的迷茫之後,我意識到,無論是他人的建議還是我自己的思考方向,都是基於已有的成熟路徑,也就是基於已經建立起來的規則。

但問題在於,我想要做的可能並沒有現成的樣例,是一個需要創造而不是需要能夠簡單模仿的事情。但此前我的思維從來沒有意識到這一點,而是本能的去尋求已有的路徑,浪費了很多時間。

3)需要明確的外部規則已經成為了內心的本能,沒有明確的規則反而高度不適應。如果處於缺乏明確規則的環境,他們會去追求一個高度明晰規則的秩序,哪怕是未必有真正價值,甚至有反作用的清晰規則體系,對他們來說也比沒有強。他們需要這種清晰感,對於高度不確定性的環境表現出高度不適應。

在電影《肖申克的救贖》里,老布為了不假釋寧可故意傷人,離開了監獄難以適應外部的生活最後上吊。當沒有了監獄的規則和限制,有了自由和對自己的支配權,同時也就有了對自己的責任。而僱員思維熏陶下,一個人習慣於將屬於自己的責任和權力託付給環境。對高度的自由反而可能是不適應的。

以前在公司,有一次開員工會議,會上幾個員工問,公司給我們的職業規劃是怎樣的?老闆被問的有點尷尬。

有同事說:」我覺得大家問了一個錯誤的問題。應該由你告訴老闆,我要朝哪個方向走,希望公司給我怎樣的支持是什麼,而不是我們來問公司給我們什麼樣的路徑。」當時大老闆看著他說,」嗯,你可以來坐我這個位置了。」

這個意思是,職業規劃是一個人自己的事情,公司應該起到的是支持的角色,而不是代替的角色。而很多人還是習慣性希望公司給出明確的職業路徑,缺乏對人生的獨立思考,而路徑本身就是一種升級的規則。

擁有僱員思維的人,也會努力追求發展。但是在努力方向上,容易產生過度的職業化和專業化導向。

所謂職業化(professional),我覺得是個人管理與關係管理的成熟。例如在公司裡面打扮,接人待物等等是不是得體。

而專業化是,指知識和技能的深化。

被僱員思維支配而上進的人,往往想要變得更加地職業化和專業化,以更好地工作和尋求個人發展。但是問題在於,一個人在市場上最核心的是能否創造出高價值,而僱員思維往往忽略價值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很可能捨本逐末。

例如,很多外企的白領的確越來越職業化和專業化,但是他們所在的整個行業都不景氣,對於社會來說創造的價值不高。這時候他們的努力,可能未必有很大幫助,相反還會讓他們的路越走越窄。

在教育中,老師家長告訴孩子,積極發言,手要背好等等,這些就是學生的職業化。問題在於,追求這些最終能對他的成績有多少幫助,對他的成長有多少幫助,甚至對學校教學環境有多大正面影響,都要打個問號。

而且,往往當一個人、一個組織缺乏對本質的理解和追求的時候,就特別容易在形式上下功夫。這就像很多人寫PPT,在內容上可能是一塌糊塗基本邏輯都成問題,然後一大把時間用在讓PPT看上去順眼一樣。

經常有家長有困擾說我家小孩在學校表現很好很乖,可是為什麼成績上不去(尤其是女生居多)。拜託,所謂表現好只是符合了老師、家長的職業化期望(迎合規則),例如什麼認真記筆記啊、作業按時完成啊。至於如何突破學習生產力這樣的本質性工作,家長、老師和學生,可能完全沒有下多少功夫。

企業家精神

工業社會發展帶來了生產能力的革命性突破,商品過剩了,生產不再是社會中最稀缺的環節。

信息時代到來了。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蘋果和微軟開創了個人電腦時代。

從最早的蘋果、微軟,再到Google、Facebook,幾個毛頭小夥子,沒多少錢和資源,在車庫或者宿舍里,開創了千億美金的公司,也改變了世界的面貌。

在新的時代里,創造取代了生產,成為社會財富創造中最稀缺的環節。造物者變得越來越有價值。而工業時代的教育,培養的是僱員。如何培養有創造能力和創造思維的人,成為了整個社會面臨的關鍵問題。

在商業領域的創造思維,往往是和創業聯繫在一起的。

彼得·德魯克,知識經濟時代最偉大的管理學家,在20世紀80年代,寫了一本書《創新與企業家精神》(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作者認為,社會的發展需要創新,創新是體現企業家精神的手段,企業家從事創新。

Entrepreneur這個單詞最早來自法語,通常翻譯為企業家,意思是「敢於承擔一切風險和責任而開創並領導一項事業的人」。關於「企業家」到底做什麼,法國經濟學家薩伊說:「將資源從生產力和產出較低的領域轉移到生產力和產出較高的領域」。

而entrepreneurship,可能翻譯為「企業家精神」、「創業精神」或者「創業活動」。這裡的創業並不是指開辦一家公司,例如很多人開公司做貿易,但是並沒有任何創造的成分。

那麼到底什麼是企業家精神?哈佛大學的教授,HOWARD H. STEVENSON,給出了一個非常精闢的定義,他說「創業精神,就是不拘泥於當前資源而主動尋求機會」。

這裡就涉及了兩種不同的思維傾向:資源導向和機遇導向。

僱主思維是典型的資源導向。

建設大慶油田的鐵人王進喜,說過一句話:」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覺得這是企業家精神非常好的說明。

注意「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如果跳過去那個「創造條件」,那就是蠻幹了。

《羅馬人的故事》是我很喜歡的一套書。

15冊的巨著,寫了15年。作者鹽野七生,年輕時愛上了義大利,一住就是大半生,瘋狂的發掘羅馬人的歷史。

全書把2000年前的人和故事,闡述的栩栩如生,引人入勝,而且從現代人的視角,對於歷史進行了新的解讀。就像王崴所說:「我讀過許多不同讀者的羅馬史,只有鹽也七生女士,真正帶我走進歷史。」

讀完這本書,我對於鹽野七生女士,產生了好奇:羅馬史這樣一個研究眾多的題材,為什麼她的作品能夠寫的如此出色。

我想作者自己的一句話,是最好的答案: 「別的研究者是寫自己知道的,而我則是寫我想知道的。」

因為是寫自己想知道的,才會發現現有資料的不足;因為是寫自己想知道的,才會有強烈的熱情去尋求真相;因為是寫自己想知道的,字裡行間才會有那種強烈的生命力。

反過來,我以前做求職公益教育,經常問學生他們選擇職業的依據是什麼。一種典型的回答是「因為我是學習某某某專業的,所以我選擇/要選擇某某工作」。看手頭有什麼資源,然後決定做什麼選擇。

這也是「資源傾向」和「機遇傾向」的差異:

  • 資源傾向:從現實資源出發,以現實決定未來
  • 機遇傾向:從未來遠景出發,以未來決定現在

沒有條件創造條件

Alan Kay,個人計算機時代的大師,講過一句話:「The best way to predict the future is to create it」(預測未來最好的辦法,就是創造它)。

我以前一個Excel課程的學員,在上海一家不知名的高校。我上海走過10多所高校做公益項目,都不知道這個學校的存在。

最早看了我的《求職者讓僱主倒追你》電子書,然後報名參加excel課程。過了兩天跟我說老師我把題目做了,同時我還自己找了幾道題做,結果是怎樣的,但是有個問題blalbala...然後我跟他討論。

他一口氣幾天學完了,問我怎麼可以更好的去面試,我就說去演示他的excel技能,因為演示要比說有說服力,而且課程中學到的東西都是高度自動化的,看上去效果可以讓人震撼。

過兩天他跟我說,他在新東方學英語,然後同學中有一個麥肯錫的顧問。他就主動去聊天,談自己在學excel,可以做高度自動化的工具。

我把我在老師您這裡學到的一些Excel技能和成果給截圖那位麥肯錫的項目經理看了,他表示了濃厚的興趣,特別是對於 Excel工具,還對我提了很多問題,我也感受到了類似面試的壓力,因為他的問題都十分有針對性,而且他要求我用最簡潔的語言表達充分,他看完後就讓我第 二天把筆記本電腦帶過去現場操作給他看,這引起了很多同學的圍觀,老師也來旁觀了。後來那位經理還問了問我將來的計劃,還問我是否只要去德國的企業,其他國家的企業是否有興趣,還讓我簡歷完善後發給他一份。我覺得這可能是一個機會。

然後他就開始各種渠道找實習,看了我的簡歷課,就一步一步的按照課程去寫簡歷,做的怎麼樣也給我反饋。

昨天用這份簡歷,修改了一下後,投了AAAA的數據分析實習生,郵件發出去後的不到1分鐘,HR電話就來了,讓我去實習,但我抽不出完整的3天時間,所以又無奈地被拒絕了,之後HR還有發郵件給我說如果能抽出三天時間,還可以把機會給我。

最後他去了一家頂級的500強公司實習,對於一個不知名學校的學生,這個機會很不錯了。後來他又去了另一家500強公司。Excel做的非常好,報表很漂亮又快,老闆特別欣賞。但是他的同事跟他說,我們是傳統行業,你還是應該去互聯網公司,這裡節奏太慢了。

他研究要進入互聯網行業,問我的建議。我說既然你要做互聯網,互聯網最基礎的還是要有技術,要不你去學一門編程語言把,找個培訓班這樣還是有個環境可能會快一些,還推薦他看了幾本互聯網的書。

過兩周他跟我說書看完了,而且他還調研了一些培訓班和編程語言,問我有什麼看法,我跟他聊了聊。兩個月之後跟我說,他已經在培訓編程語言了。周末上課,平時實習。本來想辭掉實習,但老闆不放他走,因為他工作做的又快又好,難以取代,雖然只是做數據統計分析報表。

再過了兩個月,跟我說培訓班學完了,在找工作,而且簡歷也寫了,徵求我的看法。過一段時間跟我說工作找到了,小公司,自己的能力一般,畢竟就學了幾個月,但是至少踏入互聯網行業了。

我當時特別有感概,因為在他想要進入互聯網行業的時候,還有幾個其他人,也跟我說有類似的想法,問我怎麼做,我也給了建議。但這些人的反饋大致就是」啊,我沒有基礎啊「、」啊,那會不會太費時間「。

過了幾個月,這幾個人當中的一個,正好還跟我說自己覺得很迷茫,缺乏競爭力,幾個月不停的在面試。

好了,但這位小朋友已經完成了初步學習,進入互聯網行業了。然後,那段時間他還跟我說,他跟女生的溝通能力不行,想去報個戀愛班(那時候我還沒有做戀愛的課程),我也跟他聊了聊,可能什麼樣的比較好。

幾個月後跟我說已經學完了女友找到了,聰明美麗,對他挺滿意。

然後他工作了一年多,又找到我,說老師我在考慮跳槽,他是公司裡面唯一能幹活的後端,累死了,但他覺得沒前景,想找一個團隊技術能力強,可以帶著自己發展的。然後他再次用簡歷課的方法寫簡歷,問我的意見。過了兩周跟我說找到一個不錯的機會,團隊的人技術能力強,但是自己相對比較弱,然後他設計了一套面試方案,很多思想也是來源於我那本電子書。

我們討論了一下,定位就是你的技術能力的確有缺陷,但是你把基本工作做紮實,例如職位匹配的分析,為什麼自己要做這個工作,以前有什麼快速學習和改變的例子、有什麼工作態度的案例。

最後面試的結果,技術負責人覺得他技術比較弱,但是CEO和HR都覺得這小朋友雖然技術水平待提高,但是工作態度好,價值觀端正,做事踏實,值得培養,於是招進來了。

前幾個月又給我發郵件,說自己在接觸到跟客戶的合作,客戶有些難以應付,然後他用從我這裡學到的平等不卑不亢態度去溝通,反而客戶對他挺滿意,說感謝我的幫助blblalba。

好了你看,人家一個無名高校的小孩,一開始沒啥技能,也不善於和妹子溝通。幾年,一步一步,學習Excel技能、知名公司實習、學習軟體開發、進入互聯網行業,又跳到更好的環境,妹子也搞定了。起點並不高啊,但人家很少去糾結「這樣不行那樣不行」,而是關注「我能做什麼」,然後快速的去改變行動。而因為他自己在對自己負責、在改變,所以其他人也更願意幫助他在他身上投資。而這樣的人往往有一種生命的活力,其實專註做自己的人,往往更容易吸引到他人。

反過來,我接觸到很多人,比如來自知名高校的,一開始條件比這小朋友好多了。名校、高分、資源多,但每次都是「哎呀好迷茫啊」,迷茫了繼續去面試,然後繼續迷茫,說要改變從來沒啥實質行動,幾年過去了,見到了還是這不滿意那不滿意。

以前課本裡面有篇文章《為學》:

=====

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人之為學有難易乎?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則易者亦難矣。

吾資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學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與庸也。吾資之聰,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棄而不用,其與昏與庸無以異也。聖人之道,卒於魯也傳之。然則昏庸聰敏之用,豈有常哉?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貧者語於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缽足矣。」富者曰:「吾數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富者有慚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幾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聰與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聰與敏而不學者,自敗者也。昏與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與庸,而力學不倦者,自力者也。

=====

金錢與財富

當談到財富,大多數人本能的會把它和金錢等同,但這其實是混淆了概念。

所謂財富,就是人們所需要的東西。例如你要吃飯,你要穿衣服,需要他人的關愛、要玩王者榮耀。而金錢,只是用來表達和交換部分財富的中介。

想像一下你手裡有10億美金,困在撒哈拉沙漠中央,周圍荒無人煙,沒法和外界聯繫。這時候你應該很容易明白金錢和財富的區別,水和食物是你要的財富,而金錢現在就是廢紙。

一旦有了人類,創造和獲取財富的活動就開始了,原始人也需要打獵、採集果子。但那時候並沒有錢的概念,人們是以物易物。金錢是社會發展後的產物。

鑒於人們習慣性的用金錢來代替財富,大多數人有了一個習慣性的誤解:覺得這個社會的財富,有一個固定的總額。因為如果你從別人那裡得到了100元,顯然有人會少100元。因此財富的獲取就是個零和遊戲。

但縱觀人類的歷史,社會財富的總額是一個持續變化的過程,總體上是在增長。尤其是最近幾十年,增長的速度遠遠超出過去的千年。德國之所以獲得民眾的支持,發動了二次世界大戰,很大原因是那時候德國人連飯都吃不飽。在今天,人類物質財富豐富了很多。而其他方面,例如娛樂,也多了各種選擇。

創造財富 vs 分配財富

如何獲得財富呢?有兩種途徑:

第一種:創造財富;第二種:分配現有的財富

在市場經濟下,企業存在的根本原因,是因為他們可以創造出某種財富。作為回報,他們也能夠獲得其他形式的財富,金錢就是這種回報的中介手段。

創造財富不僅僅是生產,例如一家小區里的水果店,將水果擺在了客戶的眼皮底下,這種流通活動,也包含了財富的創造,否則你恐怕就得自己去果園了。

同樣的道理,員工存在的根本原因,是因為他們能夠在企業中創造出財富,並且從中獲得一部分作為回報。這種回報以金錢的形式表現出來。

這裡就涉及到財富觀的另外一個問題了:你獲取財富的主要途徑是什麼?是通過創造財富,還是分配財富?

選擇前者,你很可能會欣賞那些這個世界的創新者,例如Google、蘋果。選擇後者,你很可能覺得「如果沒有風險的話拿回扣也挺好的」。

財富觀是思維方式中超級重要的組成部分,它會決定人的很多選擇。

例如銷售工作。

我們都接觸過騷擾式的銷售人員,他們的行為重點總是掩蓋不住的想要去分配財富:把錢從客戶的口袋拿到自己這邊。

這樣的人他們的典型的技能:

  • 價格折扣 => 財富分配(在公司和客戶間的分配)
  • 回扣 => 財富分配(在公司、客戶公司和受賄者之間的分配)
  • 無論客戶是否真正需要,都要強力推銷 => 財富分配(客戶的錢流到他們的錢包)。

那麼問題就來了,憑什麼是你分錢啊。反過來,出色的銷售人員,往往能夠跟客戶一起把蛋糕做大(解決他們的問題創造價值),這時候才更有影響力去拿到客戶的錢。

在做求職培訓的時候,我經常觀察人們職業選擇的思路。大多數人關注的,都是「我能得到什麼」,例如「教師工作輕鬆假期長」、「公務員穩定」、「金融收入高」。好像幾乎沒有人關注「我能創造出什麼價值」、「做出多大貢獻」。

很多女性感嘆找不到心儀的伴侶。

分析一下她們的愛情觀,不少人潛意識認為「有一天會遇到對的人,他會很愛我給我帶來幸福」。其實這種思想也是一種分配財富導向的理念,就是等著一個好男人出現,來給自己帶來幸福。而幸福,是人生最有價值的財富之一。

這樣的人在戀愛裡面,往往最關注的問題就是「他對我怎麼樣?他愛我有多少,會不會愛我一輩子」,然後被這個問題調來調去各種情緒起伏。

我在發布《單身女人,讓男神倒追你》之後建立了一個讀者群,然後觀察群里的討論,發現趨勢就是密集於」他到底在意我嗎「、」如何調動對方讓對方喜歡我「。很少有討論,應該怎麼去理解關心愛他人,讓他人更快樂、更幸福。

換句話說,他們對於如何創造出情感財富,關注非常少。那麼這樣的結果,一方面難以吸引高質量的人,另外因為不懂得創造,情感容易貧乏,那麼反而更加依賴於他人,對伴侶容易有更重的期望。

首要想法

Paul Graham,矽谷風險投資家,在他的文章《The Top Idea in Your Mind》中說,Graham說,當聚焦於解決困難的問題的時候,這個問題會隨時浮現,就像在洗澡的時候。反過來,如果一個非常問題不能到成為你的支配性念想的時候,通常也沒法解決(因為缺乏投入)。

然而這個現象可能有反作用。

他發現當創業者開始去募集資金的時候,工作往往進展就大幅度下降了。這最大的原因並不是直接用於去籌錢用的時間,例如見投資者。而是因為「如何拿到錢」成為了他們的首要想法,在頭腦中佔據了支配性的位置,隨時浮現出來,以至於其他公司運作的工作就很難佔據優先思考地位。

但問題在於,他們能拿到多少投資,很大程度上是他們公司運作的怎麼樣。過度關注」如何拿錢「,這個反而導致優先順序的錯位。

這就像很多人想賺錢,天天想隨時想。但一個人能賺多少錢,不是他想賺多少決定的,而是很大程度由他能幫別人創造多少價值決定的。而很多人跳過了這一點,不關注價值創造,一心想著分配價值。這樣能得到的財富上限非常低。

思維方式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決定了人們頭腦中的」首要想法「。例如如果銷售首要想法是」我能從客戶那裡掏出多少錢「,那麼這一點已經大概率決定他的失敗了。

今天家長對子女教育很上心,很焦慮,很大程度是錯誤的思維方式的結果。家長關注的通常是」獲得財富「(高質量的教育是一種非常稀缺的財富),對於能夠拿到好的教育資源的事情,各種逢迎。但是卻很少在」創造財富「上投入足夠多的心力和資源(例如如何創造高質量的教育、如何塑造高素質的人)。

窮養與富養

在知乎上有問題」小孩是要窮養還是富養「。

那麼到底什麼是窮什麼是富?

我覺得至少有六個維度:生理上的、物質上的、精神上的、情感上的、關係上的、技術上的。

那麼如何評價「養育」的好壞,有兩個基本的目標:一是富足、而是慷慨。

對應著上述六個維度,一個富足的人,理想情況下,應該也包含五個方面:

  • 生理上的富足
  • 物質上的富足
  • 精神上的富足
  • 情感上的富足
  • 關係上的富足
  • 技術上的富足

生理上的富足,新陳代謝能力強,精力充沛,身體素質高。

物質上的富足不解釋。

精神富足的人,往往有科學藝術文化歷史商業生活等各方面的素養,有認知上的廣度和深度,有自己的愛好、興趣、特長和事業,有創造能力。

情感富足的人,有豐富的情感體驗,情感整體上積極,這樣的人往往是熱情的、溫暖的、友好的。

關係富足的人,有多層次的不同領域的高質量關係,包括兩性關係、家庭關係、職業關係、社會關係。

技術富足的人,擁有高效解決問題所需的技能、技術和工具。

富足是自己所擁有的,而慷慨則是對他人的輸出意願和能力。

一個人願意將自己的財富分享給他人,願意為他人創造價值願意讓他人更好,這樣的人在意願上是慷慨的。

在能力上,一個人的慷慨會受到自身富足程度的限制。就像如果你沒有錢,那麼在物質上想要對他人慷慨,也就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跟富足對應的,是貧乏;跟慷慨對應的,是自私。

低質量的養育,往往糟糕的結果就是培養出了貧乏自私的人。遺憾的是,這是普遍的現狀。

談到窮養和富養,在很多人的觀念中,簡單的認為是物質層面要給小孩足夠的東西。

事實上,以我了解的幾個富裕家庭的案例,家長對小孩的物質要求可以說是達到了奢侈的程度,但是培養出來的人很自私、情商低、沒有見識。當著外人的面也對父母非常的粗魯。父母對子女幾乎毫無影響力,被動的滿足在我看來已經是明顯過分的要求。

換句話說,他們物質上的富養,還是培養出了在精神、情感、關係層面的窮孩子。這些家長在事業金錢方面,都算是成功人士。但是在子女教育和關係上,是很失敗的,甚至自己也有強烈的挫折感。即使他們可以送小孩到一流的學校、給奢侈的待遇,但是還是解決不了這個問題。

在養育這個問題上,其實很多人高估了金錢的力量。能用錢能解決的問題,往往本身就是簡單的問題。但培養教育這事情,很多時候很多人發現自己有錢也解決不好。

我們講養育,其實是兩件事情:養和育。

給小孩一流的物質條件,給他們愛和關心,這些是給予,是養。

但是養的目的是為了育,育是發展,是讓小孩有更好的能力,能夠最終自己創造出各種財富:物質的、精神的、情感的、關係的。這樣才能最終培養出一個富足的人。否則哪怕給他們再多的錢、再多的關心照顧,可能也只是養出了一個生理成年其他方面未斷奶的娃。

養這件事情,是提供一個環境輸入,育的怎麼樣,決定了一個人的輸出能力,這才是關鍵。

從這一點,如果小孩處在各方面都很貧乏的環境中,那麼通常也發育不良。

但是從育的角度,其實物質上的過度給予未必帶來小孩的健康發展。反而是一個人處在高質量的精神、情感、關係環境中,更容易成長。因為人更容易不知不覺從這些環境中去學習。

需要注意的是,所謂的高質量精神、情感、關係環境,不是一味給予導向的,而是互動的、平等的。

上次看文章,說Bill Gates養小孩的時候,家裡會有讀書會,大家一起討論,發表觀點,評價邏輯。反過來我們的很多家長,基本上就是灌輸式的。

同樣的好的情感氛圍,往往是家長有愛溫暖熱情,對伴侶和子女好,輕鬆愉快有趣,但是平等的基於內心的,無條件的愛。反過來,很多家庭是基於「情感綁架式」的,我對你這麼好,你需要這樣那樣,否則就是對不起我。

一段平等的關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責任、權利和義務。單純的養沒有育,常見的問題就是,沒有讓小孩學會承擔自己的責任。所以長大了,還是個沒斷奶的娃。

那這裡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來了,要創造出這樣的環境,家長本身應該是富足的人、慷慨的人。有富足的精神、富足的情感、富足的關係。很遺憾的是很多家長都並不具備,而且並沒有意識到自己,才是子女教育中最關鍵的環節。他們可能願意為了子女努力工作、拚命賺錢、為他們花錢,但卻很少有人願意讓自己本身成為一個更好的人,讓夫妻關係變得親密、充滿愛和溫暖。所以即使努力,卻往往收效甚微,甚至很痛苦。

總結:

1)首先搞清楚什麼是窮和富,避免用單一的物質維度評判

2)養是方法,育是目的

3)失敗的培養會產生貧乏自私的人,成功的培養會產生富足慷慨的人

4)父母提升自己,成為富足慷慨的人,有富足慷慨的親密關係,是高質量子女教育的基礎

創富導向的教育理念

前面關於窮養與富養的問題,我覺得背後是一個關鍵性的思維:教育應該以創造財富為導向,而不是以獲取財富為導向。

鑒於高質量教育的稀缺性,僅僅停留在「讓小孩進入名牌大學」的層次,意味著零和的競爭。教育資源就那麼點,你的娃成功了,其他人的娃就要失敗。而且是大多數人的小孩都要失敗。學區房炒來炒去,也就是因為大家覺得「優秀教育資源「就那麼點。

零和的遊戲大多數人往往都是輸家。在一個大多數人都是輸家的遊戲里,一味埋頭競爭,不如反過來思考,這場遊戲本身是不是值得你去投入。

創造財富導向,包含兩個層面:

1)家長應該從單純的獲取教育資源的角度跳出來,開始思考如何創造出高質量的教育,例如如何打造出一流的家庭教育,既能讓小孩發展自我,也能服務社會

2)教育子女的角度需要從應試能力轉向財富創造能力

Paul Graham說,他觀察一流的互聯網企業,覺得這些企業往往是在做公益。

比如Google的出現,以前可能一年都找不到的信息,現在幾秒鐘就出現在用戶面前。再例如微信,我們省了話費,又能更好地溝通,卻一分錢都沒有向你收。這對人們來說是非常大的公益。

因為他們為社會創造了巨大的財富,作為基礎後面的商業模式才有可能。

其實人際關係也是如此。

那些擁有出色人際關係的人,往往是因為他們能夠給別人提供高價值,反過來自己索取的沒那麼多。

重要的不是會考試,而是會創造價值。

全面的財富觀

狹隘的財富觀,往往把金錢等同於財富。但現實中,財富有不同的類型:

  • 物質財富,例如食物、房產、以及作為財富中介物的金錢
  • 生理財富:例如充沛的能量、健康的身體
  • 情感財富:例如關心和愛、樂趣
  • 精神財富:例如不同領域的思想、科學、知識、經驗、價值觀
  • 藝術財富:例如音樂、文學、繪畫。藝術財富應該屬於精神和情感財富,因為特殊性我們還是單列出來
  • 關係財富:例如親密關係、社會關係、教育關係、信用
  • 技術財富:支持實現高效目標的技能、技術和工具
  • 時間財富

一個人的健康發展,需要不同財富的共同作用。例如可能很有錢,但是家庭關係一塌糊塗內心各種痛苦;可能學習成績好,但是卻覺得缺乏意義內心空虛。

高質量的教育,應該培養一個人全面的財富觀。能夠認識到不同財富的重要性,並且在這些方向上能夠有所創造和收穫。

我寫戀愛關係方面的內容,經常看到的一種評論就是諸如「這些有毛用,關鍵還是有錢」。其實持這種觀點的人,拋開物質因素,通常情感和精神上都很貧乏,甚至他們完全沒有意識到這樣的問題。要是只能靠錢去吸引異性,恐怕別的方面也沒啥東西。

青春期小孩的家庭,普遍操心的一個問題是小孩早戀問題,甚至各種辦法阻礙。拓展開來,不僅局限於吸引異性,中學生對同學關係的重視,很多時候要甚於對學習的重視。家長認為小孩主要任務是學習,小孩更看重交朋友和玩。

問題在於,關係對於大多數人,是超級重要的財富。單純的阻礙不僅僅容易收效甚微,很多時候還有反作用。

價值方程式

如何能夠創造高價值呢?

創造的價值=問題的價值 x 服務的質量 x 槓桿化程度

比如Google,它解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讓人們可以快速搜索想要的信息,這個問題具有非常高的價值。

而服務的質量,是往往幾秒內就能定位到相關的資料,這個質量在Google出現的時候,是革命性的。

而槓桿化程度,則是你能夠多少倍放大自己的力量,最簡單的就是你能夠影響多少人。

槓桿化能力非常重要。為什麼Google或者騰訊這樣的公司能發展得這樣好?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它們槓桿化能力非常強。比如騰訊,中國幾億人都在用他們的產品。

是我的一個朋友,她是公司老闆的助理,做得非常優秀,半年給她漲了10%的工資。問題是個人助理這項工作,公司不認為這是非常重要的工作,薪資結構上就決定了,不願意付很多錢在上面。而從槓桿化的角度,她做得再好,也只服務一個人。缺乏槓桿,問題價值又不大,服務質量再好,能獲得的回報也是非常有限。

槓桿化能力有很多種,最基本的包括:

  • 寫作與演講
  • 媒體
  • 組織
  • 教育培訓
  • 科技與工具

兩千多年前的孫子兵法,到今天仍然是頂級的戰略讀物,一個人的思想能通過寫作,影響上千年以後的人,這是多麼了不起的事情。

媒體本身也是一種槓桿。今天一些自媒體人,一個人也可以賺個幾千萬,因為他們可以利用自媒體的槓桿,當然這往往要跟寫作、直播等配搭。

槓桿化能力在未來會變得越來越重要,培養人的槓桿化能力,也應該作為教育的重要方向。

家長要開始思考的問題是,

1)將來孩子要怎樣創造出高價值?

2)今天他們需要培養什麼基礎能力?

僱員思維 vs 企業家思維

關於僱員思維和創業精神(企業家精神),我讀過的寫的最好的一本書是《富爸爸成功創業的10堂必修課》,這本書的封面看上去很俗,但思想還是超級具有啟迪性,推薦閱讀。

如下是總結的兩者的差異:

舊教育培養僱員,新時代需要創造者。那麼到底僱員是如何形成的,創造者又需要如何培養?這就涉及到X理論和Y理論了。這將會是我們下一章的內容。

======

本文是《家庭教育革命:登陸人工智慧時代》的第二章,關注公眾號「倒追學堂」獲取後續內容分享。


推薦閱讀:

一個心理效應,搞定多個育兒難題
用心理學,如何讓膽小孩子打贏演講?
為什麼國內很多孩子不是由父母帶大的?而國外多是父母承擔撫育子女的任務?
家教日記:到底該不該鼓勵孩子從小讀四大名著?

TAG:教育 | 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