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喜事:酒店+婚嫁>2,偏重於線下場景的營銷
酒店和婚嫁,兩個不同基因的產品,如何發揮1+1>2的效果?
百姓網2016年開始布局婚嫁市場,出於一個戰略的考量:希望能夠以家庭為單位,介入到服務領域。在評估的過程中,百姓網認為,以家庭為單位,「婚禮」將是一個好的切入點。
文/36氪,簡寧
2016年9月,「百姓喜事」正式上線。在萬億級的中國婚嫁市場,據不完全統計,每年約有1300萬對新人結婚,其中70%會選擇婚禮機構來籌辦婚禮。中國婚嫁市場缺乏龍頭企業,且存在相當多的痛點:流程繁瑣、缺乏統一標準、價格兩級分化、服務同質化。
入局婚嫁市場,2016年上半年百姓首先戰略投資入股了一家線下酒店諮詢公司(切雷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一方面,切雷酒店管理有5-6年線下酒店管理經驗,擁有宴會廳的銷售管理渠道;另一方面,依託酒店本身自帶的品牌和流量,能夠讓百姓喜事在成立初期建立線下品牌優勢,同時降低初期資本的投入。
「百姓喜事」CEO陳偉表示,「和純平台思路不同,我們希望做到既有規模、又有深度。」和酒店的合作形式從淺入深有三個層次,其一,初期合作的酒店是入駐式的合作,用返點模式進行用戶推薦;其二,在入駐的過程中通過數據統計發現優質品牌,做入駐式的管理,銷售人員入駐將服務標準化,保證售前售中售後體驗的一致性;其三,將酒店開發成為一站式的婚禮會館(如桑多利亞婚禮會館),簽訂壟斷合同,作為平台自有產品進行二次開發。
在高毛利、低頻的婚嫁市場,獲客是一個難題。在1.0時代純線下的獲客模式中,單點突破,有地域上的局限性;2.0時代衍生出了「一站式的婚禮會館」,儘管婚禮會館是一個高毛利的產品,但問題在於初期投入資本高、閑置率高。反觀線上,百姓喜事在用戶調研中發現,很大一部分用戶對於酒店和婚嫁的了解不是單純的來自於互聯網,很多情況是「參加了朋友的婚禮覺得不錯」、「挑選離新郎新娘比較近的地方」、「逛街偶然看到」等等。
因此,百姓喜事的獲客策略是線上線下的融合,在線上流量的基礎之上,偏重於線下場景的營銷。在線上的部分,百姓網是一個大的線上流量入口;而在線下,百姓喜事開發了一套線下獲客系統,本身就自帶品牌和流量的酒店,成為了線下的流量入口。
百姓喜事做了一個數據統計:自行步入到酒店的「walk in」用戶,成交率在10%-15%左右。這意味著有著強烈需求的精準用戶,到店後會有80%以上的流失率。為了留住這部分用戶,百姓喜事開發了一套線下雲端系統,如果走進的第一家酒店沒有很好地滿足用戶需求,入駐的銷售人員會建議他們讓婚禮管家來推薦更合適的酒店。
獲客是第一步,但婚禮畢竟是一個低頻的產業,如何能夠讓一個潛在用戶一次獲客、多次服務響應?「百姓喜事」開始引入其它品類的用戶,疊加婚嫁產業鏈的其它產品,比如婚紗攝影、婚車、婚慶等等。
其中,平台選擇了相對標準化的婚車類目作為自營產品,下一步考慮同樣相對標準的酒類產品。自營產品不僅僅面向C端用戶,同樣也可以整合服務向B端售賣,比如為一站式的婚禮會館提供酒類、婚車服務。
上線近一年的時間,百姓喜事已簽約了2000多場婚禮,訂單成交率35%左右,目前主要在上海、北京、蘇州、杭州、寧波等城市。盈利點主要有三:合作商戶傭金,入駐式自營產品的毛利差價,疊加婚嫁產業鏈自營產品的售賣利潤。
對於一個成立初期的平台來說,依託線下酒店流量入口加上百姓網的流量加持,為百姓喜事帶來了線上線下整合的強獲客能力。但酒店和婚嫁畢竟是兩個不同基因的產品,如何進行線上線下思維的打通、如何去衡量規模和利潤的優先順序,如何能發揮各自優勢,獲得1+1>2的效果,需要更深層次的磨合。
推薦閱讀:
TAG:婚宴酒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