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抵「逃避」靈魂,破解「自由」真相||《逃避自由》
1
《逃避自由》是著名的德裔美籍心理學家艾里希·弗洛姆(Erich Fromm,1900-1980)的社會心理學名著,出版於1941年。作者寫這本書的初衷,是出於對二戰期間德、意法西斯極權主義盛行的疑惑,即:一戰以後,西方已建立民主政治體制,為什麼人們還會對希特勒這樣的納粹領袖狂熱臣服並趨之若鶩?
圖:網路
作者按照下面的邏輯探索這個問題的答案:
首先,沒有爭議的是,人類的近代歷史演進過程,是人的個體化和自由不斷加深的過程。
作者重點關注沒有「個人意識」的歐洲中世紀。在這個時期,每個人一出生就被賦予特定的社會角色,社會等級即先天註定的自然等級,人在社會體系中按照經濟地位限定的範圍活動,並通過教會與上帝聯接,獲得意識上的安全感和歸屬感。
而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一方面,進步性的摧毀了中世紀的社會結構,喚醒了人的自我意識,使個人獨自面對上帝,為世俗活動的個體化做好了心理準備,每個人可以看似自由的選擇生活方式,擺脫了傳統經濟及政治紐帶的束縛;另一方面,隨著精神、經濟兩方面個體化程度的共同加深,個人逐漸意識到必須獨自面對來自富有威脅性的外部世界的競爭和壓力,意識到任何事情都只能依賴自己的努力,個人的微不足道感和無能為力感在加深,最終陷入孤獨和焦慮。
更為關鍵的是,隨著中世紀的結束,資本在社會中的地位不斷提高,並最終確立了以個人活動原則、逐利原則和競爭原則為基本特徵的資本主義經濟。在這個過程中,貧富分化進一步加劇,缺乏安全感、時刻處於焦慮狀態的人們,不得不通過拚命勞動克服自己的無能為力感。
緊接著,作者一針見血的指出,以積累資本為目的的勞動,客觀上對人類的進步意義非凡,主觀上卻使人通過瘋狂的努力工作讓自己逃避焦慮,成為「自己所造機器的僕人」。強迫性的義務感是資本主義社會的生產力。人們看上去擺脫了外在權力強制,但由內在恐懼引發的強制卻比外在權威更加殘酷。
當個體化成為難以忍受的負擔,為了不被焦慮和微不足道感壓垮,人們只能通過以下兩種常見方式期冀重新獲得安全感:
A、放棄個人完整性,臣服於新式權威,比如納粹主義政府;
B、放棄個人自我,強迫自己接受公認的模式,把自己完全塑造成他人期望,成為機械趨同的「機器人」;
極端情況下,還有另外兩個選項:
C、毀掉他人以免世界再威脅自己,體現為破壞欲;
D、完全從世界上隱退,以便讓世界的威脅感徹底消失,最極端情況下體現為自殺。
因此,終於得到結論:當人類個體化進程所依賴的經濟、社會和政治條件,不能為人積極實現自由發展和個性提供基礎,而人們同時又不得不面對個體化的孤獨和不安全感——所獲得的自由,就等同於缺乏方向與意義的生命。於是人便產生了逃避自由(實質為逃避自由帶來的孤獨、懷疑和不安)的強烈衝動,哪怕以個人自由為代價,哪怕傷害自己或他人,也在所不惜。
2
弗洛姆通過敏銳洞察力和深刻思考、分析得到的結論,在今天看來,仍具有振聾發聵的現實意義。
正如書中所說:「今天,尤其是中產階級,受到壟斷權力及資本強大力量的威脅,這種威脅通過強化個人的孤獨感和微不足道感,對社會中受威脅群體的精神和意識形態產生了重大影響。」
圖:網路
即使這本書當時只是著眼於對二戰法西斯極權威脅的研究,以及對兩次大戰後社會政治現狀的詮釋和批判,我相信,在當下這個社會,絕大多數人在讀這本書的過程中,依然會產生十分強烈的代入感。
老實說,這種閱讀的體驗其實並不算愉快,因為它赤裸裸的揭露了真相,而這個真相既殘忍,又難以改變,還必須被動接受。這樣的真相,直接導致這本不足200頁的書籍,我間斷花了兩個月才終於讀完。
在閱讀的時候,我的腦海中總忍不住浮現出這樣一個通過長期艱苦鬥爭,終於擺脫封建皇權幾千年專制和半殖民統治的苦難國家,在經濟建設取得舉世矚目偉大成就的今天,在社會變革面臨前所未有各種矛盾衝擊的今天,在邁入而立或已近不惑、人格日益獨立的所謂精英一代,內心的不安全感和焦慮感全被弗洛姆精確預見的今天,組成她的那些一個個微不足道的個體,為了逃避自由所採取的各種大同小異的方式:
比如臣服於法西斯極權之外的權威——金錢和權力成了人的最大等價物。追求財富的成功,或追求權力的榮光,成為壓倒一切的嗜好。因為「他越覺得自己什麼也不是,便越需要擁有財產」;「從心理學角度來看,渴求權力並不根植於力量而是根植於軟弱。它是個人自我無法獨自一人生活下去的體現,是缺乏真正的力量時欲得到額外力量的垂死掙扎。」
比如不知疲倦的工作,同時始終不能放鬆自己、享受生活——通過內在的強迫性努力緩解對人生和未來的焦慮,獲得些許安心。而這種強迫性的瘋狂和焦慮往往還會影響到對下一代的態度,造就一大堆賺得盆滿缽翻的補習班,一大批為了不輸在起跑線上而被迫犧牲童年的小孩,一大幫為了素質教育和精英教育操碎了心的家長。
比如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麼,而錯誤的以為積極行動就是行為自決的證據——其實這只不過是別人的期望,是外界意志的無形強加。上學時想有好成績,工作以後希望出人頭地,全部精力都花在如何實現目標上,但從未對目標本身提出過質疑。萬一偶爾產生了疑惑,多半會立刻打消它們,因為它們太令人煩惱了,於是接著追求自認為是自己想要的願望。
比如合群——通過與他人趨同獲得某些安全,因為如果與眾不同,就會被孤立,而孤立則意味著危險,意味著不可控。
比如麻木——個人的孤立和無能為力感是如此令人恐懼,所以必須讓自己選擇性的忽視它,將它「掩蓋在日復一日的固定活動中,掩蓋在與私人或社會關係中得到的肯定與認可中,掩蓋在事業成功中,掩蓋在任何一種分散這方面注意力的方式中,掩蓋在『娛樂』、『社交』、『升遷』中」。這樣的生活,看上去充實,實則迷茫。
接下來描述的這樣一幅場景,想必很多人可以感同身受:早晨衣冠楚楚擠地鐵,一身臭汗到公司,馬不停蹄開始工作,為完成績效向客戶陪笑臉說好話,為升職加薪向老闆獻殷勤表忠心,午間不忘人模狗樣喝杯咖啡配上旁邊的綠植或多肉自拍發朋友圈秀一下逼格,晚上是例行的加班或應酬,深夜回到家看一眼孩子倒頭就睡,鬧鐘響起又是打雞血的新一天。
只不過,會不會在某個時刻,對著洗手間鏡子中那個熟悉而又陌生的自己輕輕問一句:你究竟是誰?
3
當然,逃避自由並不是屬於某個國家民眾的專利。放眼全球,從對權威主義的信仰,到由民族主義至民粹主義的演變,再到恐怖極端主義的猖獗,「法西斯分子鼓吹生命的目的便是為『高級』權貴、為領袖或民族共同體而犧牲,便是這種趨勢發展的巔峰」。
弗洛姆為解決這個問題開出了理想化的藥方,即,通過真正的自發活動建立積極自由,投身於真誠的愛和創造性的活動——這需要在一個高度發展的民主社會才可能實現。
在那樣的社會裡,文化的目標就是個人的成長和幸福,生命再不需要通過所謂的成功來證明。
圖:網路
當然,作者也同時指出,「給予所有人積極自由在人類歷史上還從未實現過」,因為缺乏發展真正個人主義的物質基礎:
需要廢除少數人的統治,建立民選且對人民負責任的政府,確保任何人不得挨餓,任何人不得因害怕失業和飢餓而臣服於他人或失去尊嚴。
還需要將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原則從政治擴大到經濟領域,建立為民眾利益服務的經濟制度,使人民不再成為按老闆吩咐行事的「僱員」,激發他們的創造才能,使他們將追求自我價值實現作為工作的意義。
——這樣的理想可以實現嗎?我不知道。
但我相信,即使終能實現,也必將首先經受漫長而艱難的挫折和考驗。
弗洛姆認為,人可以獲得真正幸福的途徑是,追求創造活動這個過程本身,帶給人的滿足體驗。簡單說就是「追求過程而非結果」。
然而事實上,鮮見以為顧客提供令人愉悅的食物、而非以追求盈利為首要目的的餐館,鮮見以為讀者提供美好閱讀體驗的作品、而非以追求銷量為首要目的的作家。
那麼,在可以預見的將來,作為已經被個體化的社會成員中的一份子,我們中的絕大部分人,仍然不得不繼續面對無法克服的孤獨和無能為力感,臣服於令人恐懼卻又難以抗拒的權威,或自覺趨同於千篇一律隨大流的思想和行動。
畢竟,堅持自我的代價太大,自由的價值太昂貴,需要具備強大的經濟實力才能承擔得起。在弗洛姆筆下理想化的民主社會建立起來之前,為了建立允許堅持自我的經濟實力,人必須首先追求物質財富,立刻又陷入強迫性努力的死循環。
4
全書對我觸動最深的部分,是對失去真正自我,即憑藉「偽自我」來生存的現象的透徹剖析:
偽感覺——教育常常從早期開始就扼殺人的自發性和真箇性,比方說教導兒童要微笑待人,要熱情,兒童一旦擁有了這些根本不是「他的」習慣,便失去了辨別偽感覺與自發友善的能力。教育未完成的後續也會由社會壓力繼續完成,個人終將變得不帶真實情感去思想和生活,「有情感」反而會成為不健全、不正常的同義詞。然而情感不能完全被扼殺掉,於是電影和流行歌曲把廉價、虛假的多愁善感填塞給成千上萬患真實情感饑渴的顧客們。
偽思想——教育通過要求學生耗費大量精力和時間學習關於事實的知識和信息,通過推廣「真理都是相對的」這個觀念,阻礙人的原創性思維產生,減少人主動思考的慾望。而專家們則通過將諸如心理、經濟、政治、道德等基本問題複雜化,使人們陷入眼花繚亂的數據迷宮,不再相信自己有決策的能力,只能靜等專家來告訴自己怎麼做。這種影響是雙重的:一方面人們懷疑、諷刺所有的宣傳品印刷品,另一方面又天真的迷信權威的答案。
偽願望——正如前文所說,弄清楚一個人真正想要什麼並不容易,它是人必須解決的最大難題之一。人們往往直接避開這項工作,而將人云亦云的目標裝作自己的追求。表面上一直樂觀進取,潛意識裡則被深深的無力感和痛苦控制。
隨著「偽自我」取代真實自我,人便成為他人期望的反映,在某種程度上失去了自己的身份特徵,從而被迫與別人趨同,妄圖通過他人連續不斷的贊同和認可,尋找自己的存在感。然而要真正認清這一點是非常困難的,因為它與權威主義的問題密切相關。
要知道,雖然人的個體已經從教會、國家、領袖等舊式公開權威中解放出來,然而以倫理、道德、職責、義務、常識、輿論之類的名目偽裝的新式內在權威,卻比那些舊式公開權威能更有效的控制人的意識——就如同遭受看不見的敵人攻擊,毫無還手之力!個人會覺得這些命令都是自己給的,他怎能反抗自己?
圖:網路
當生活陷入日復一日的麻木,當我們必須依靠戴著面具才能生活,當我們最終變成自己曾經討厭的樣子,當我們認為責任感的壓力已經大到自己無法抵抗,當我們以犧牲自我的完整性為代價,讓自己變得看上去「正常」——不過分悲傷、憤怒,也不興奮,不再有濃烈的熾熱的情緒……我們終於變得成熟了,懂事了。我們最終適應了社會,也出賣了自己。
最後,我認為有必要將本書中使自己多次陷入沉思的一些句子摘抄在此,以表達對這位智慧、正直、真誠的人本主義哲學家的無上敬意:
「表達我們思想的權利,只有在我們能夠擁有自己的思想時才有意義。」
「人的批判思維往往很早便開始受到壓抑,因為人沒有希望保持它,即使保持了它,也會很危險。」
「無論我們意識到與否,最大的恥辱莫過於我們不是我們自己,最大的自豪和幸福莫過於思考、感覺和說出屬於我們自己的東西。」
「生命只有一種意義:生存活動本身。」
必須承認,《逃避自由》是一本很特別的書,在閱讀的過程中,它引導我反覆陷入長時間的痛苦思索——雖然這無法解決任何實際問題,但卻能將我從「偽思想」中喚醒,督促靜下心來面對、檢視自身,哪怕僅局限於閱讀的短暫片刻。
它打開了一扇窗,讓我有慾望去體驗自發的真正的思考的意義和價值。
「我們多數人至少可以在瞬間察覺到我們自身的自發性,這也正是我們真正幸福的時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聲明:謝絕任何未經授權的轉載;謝絕先轉載後補申請授權;對不自重者將一追到底。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