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道教出佛教隱、盛世則反是真的嗎?
正文:
網上流傳了很多亂世道士下山救世,和尚關門避禍,盛世道士歸隱深山,和尚出門圈錢;這種話,目前已經出現好幾個版本了,興揚聽過也有好多次了,越聽越覺得尷尬。
既然尷尬,我們就仔細分析下這個問題,真的是亂世道教出佛教隱嗎?
第一亂世佛教隱——佛教自東漢傳入中國後一直是小教派,你看三國演義中都沒人說和尚和佛教,在晉朝的時候也是如此,直到五胡亂華,華夏大地一片戰亂後佛教才盛行起來;亂世佛教發展會更為迅猛,甚至是因為五胡亂華的亂世,佛教才真正在中華大地紮根。
第二亂世道士下山救世——按照他們的說法有姜太公、張良、諸葛亮、劉伯溫等等,從宗教角度來說,所謂的下山救世,這四個人沒有一個人的身份是道士,他們是華夏民族的先賢,沒有任何宗教身份;他們也不是下山救人,而是在紅塵中歷練,然後成為被道教尊奉非為神靈。
第三盛世才是道教發展的機會——貞觀盛世大唐崇道,道教因為國家層面的提升得到了告訴的發展,全真道雖然因為丘處機祖師亂世一言止殺獲得了發展機遇,但是真正發展,也是因為天下大定得到了機會,包括後來的龍門中興,也是在承平之時發展起來的。
第四和尚亂世過的好——相信大家都聽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南北朝可是戰亂之世!相信大家也聽過魏徵當過道士,那麼魏徵為什麼還俗了?《舊唐書·魏徵傳》:「魏徵,字玄成,巨鹿曲城人,少孤貧,落拓有大志,不事產業,出家為道士,好讀書,見天下漸亂,尤屬意縱橫之說。」
天下要亂了,或是不想,也或是不能做個窮道士了,這可能是道士的普遍狀況,《新唐書·百官志》崇玄署條載:「天下觀一千六百八十七,道土七百七十六,女官九百八十八。」此記載的男女道士數合計僅1764人。
你再看看佛教——《新唐書·百官志》崇玄署:「寺五千三百五十八,僧七萬五千五百二十四,尼五萬五百七十六。」唐朝之前是什麼狀況?是從291年的八王之亂,到589年的隋朝統一,近三百年的亂世,道士少固有唐朝崇道對道士資格要求嚴格的原因,也有道教在亂世中是興不起來的因素。
那麼什麼是亂世?
亂世就是庶民為草芥,統治階級也朝不保夕之世,在這種世道中人們多渴望來世的幸福,而不是今生幸福,這樣道教怎麼興盛得起來?說亂世道士下山的人,亂世你下山了別人不一定拿你當回事,說不定還把你當兩腳羊吃了。
那麼為什麼有這麼荒唐的說法了?這與小說中智者道士化有關,也今天道教了落後的現狀有關係,一些道士為了推卸自己的時代責任,為了混吃等死,刻意附會這種說法。明清小說中有很多智者都是道士形象,之所以如此,是因為華夏先賢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更有先賢對道家學說的親近和引領。
如《史記·留侯世家》描寫張良「留侯性多病,即道引不食谷,杜門不出歲余。」張良多以道家之法養生,後世的諸多傳說有張良拜赤松子為師最後出家修道的故事。《三國志》中說諸葛亮「亮性長於巧思,損益連弩,木牛流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八陣圖,鹹得其要雲。」諸葛亮本身擅長道家的奇門遁甲,所以文學作品中的諸葛亮成了道士。
魏徵是道士,又是千古名臣,文天祥被俘虜後元朝以高官誘惑,在那時趙宋後裔趙孟頫都做了元朝的臣子,但文天祥說的是我不造反了,我回家當道士去!《明史》載劉基「帷幄語秘莫能詳,而世所傳為神奇,多陰陽風角之說,非其至也。」劉基運籌帷幄特別神奇,多有陰陽之理。
當然有原型還是不夠的,小說能不能流行還是要看民眾,如果當時民眾接觸的道士跟現在一樣,大多數是坑蒙拐騙的壞人,那麼民眾肯定不願意看有道教形象的正面人物。
這裡要感謝一下明清時代的小說家,他們賦予了道教良好的形象,才有《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水滸傳》中的公孫勝這些人盡皆知的道教智者,才讓人們認為道士很好,才讓別人說亂世道士下山救世,和尚關門避禍。
同時,貧道覺得還要感謝在網路上奮鬥的無數的玄幻、修仙小說作者們,他們因為對道教的傾向,讓修仙成為那麼美好的事情,為道教賺取了足夠的好感和人氣,就如同金庸先生對全真七子的描繪,直接讓很多人對道教建立了最基本的好感。
向可愛的網路寫手們致敬,我們一起修仙一起浪!
因為這種好感,對於披上了道袍的道士,才有了天然的親近感,盛世道士歸隱深山、和尚出門圈錢,這種話才有人附和;然而,這種好感不是現在的道士賺來的,不是現在的道士用努力獲取的,而是因為人們對道教的尊重、對先賢的尊重,尊重尊重先賢的付出,尊重他們在歷史上的功績。
看看現在的道士,說句實話,連騙人都不會,很多隻知道騙錢,只盯著別人的錢包看,窮、懶、素質低;大多數人看到道士,就想到了算命捉鬼、做法事,想到了江湖騙子,想到了街頭算卦的。
不要說別人不尊重你,如果要得到別人的尊重,自己首先要自愛,自己能夠對得起自己,道士口口聲聲吃祖師爺的飯,但為什麼不想著為祖師爺做事情呢?難道光知道吃飯,利用身上的道袍混吃等死嗎?
盛世道士歸隱深山、和尚出門圈錢就是個偽命題,之所以佛教被更多人接受,不是因為道教多優秀,而是在現在公開的社會氛圍下,佛教做的比道教更好,佛教擁有比道教更多的優點,如果認不清真實的情況,反而沉浸在為自己開脫的竊喜中,情況只能更惡劣。
唯有繁榮平穩的時代,才對普通人更有益,對於道教發展也更有益,真實的情況是無論在盛世還是在亂世,道教都沒有佛教發展更好,連這一點都不願意承認,只陶醉在祖師爺曾經的光輝中,自己混吃等死,只能是懦夫啊!
盛世都抓不住機會,還指望亂世渾水摸魚嗎?
有的道士甚至不是混吃等死,而是混吃等著成仙,一味沉浸在清高的自我麻醉中,迷失在道教曾經的輝煌中,當個道士就認為自己高人一等, 各種提高道士身份的段子,如愛信信不信滾、不要打擾我飛升,如亂世道士下山救世、和尚關門避禍, 說實話,這是內心自卑的體現,是自甘墮落的體現,是逃避自己時代責任的體現,是懦夫的無病呻吟,是弱者的自我安慰。
道教目前存在很多問題,都急需解決,落後時代的教理教義需要改革,如果再跟以前一樣搞封建迷信那一套,如果再跟以前一樣守著眼前的利益抱殘守缺,如果還想著把其他道教徒變成自己的宗教奴隸是行不通的了。
否則,哪怕把道教誇的再美,進入道教以後,一看道士這個樣子,這真的好嗎?只能敗壞道教形象,讓世人對道教喪失最基本的好感,如同北京某道觀一樣,道袍脫下之後,讓別人看到自己性感的三角褲和白花花的屁股,再對比道貌岸然的外表,只能更讓人鄙夷。、
距離產生美,很多人因為道教的神秘性而產生好感,我們不能利用這些好感騙財騙色,或者收割信仰,而應該真正引領世人。
亂世道教出佛教隱是句空話,也是句謊言,經不起質疑,更經不起推敲;這是自卑的道教徒安慰自己的話,是自甘墮落或者放棄希望的話,如果盛世你都不努力,如果有良好的條件你不去奮鬥,難道真的指望把中國搞亂,渾水摸魚嗎?
踏踏實實從自我做起,真正踐行大道,真正面對現狀,無論對於佛教還是道教,良好、平穩、繁盛的社會氛圍都是宗教發展的機遇,是傳承文化的機遇,珍惜和平,守護真理,擔負我們的時代責任。
不逃避現實,不推卸責任,坦然面對,努力前行,這正是道教發展的良好時代,也是我們應該珍惜的時代。
不要拿什麼佛教入世、道教出世來安慰你自己或者反駁我,真正講究出世,壓根不要上微博用網路,老老實實在山裡跟老鼠一樣躲著就是了;也不要跟我談什麼不爭,你要真正覺得不爭,首先自己閉嘴。
最看不起的就是道貌岸然、心口不一、冠冕堂皇的懦夫,披著道教外衣的懦夫更甚。
推薦閱讀:
※華嚴經名句「達本情忘,知心體合」是否本出自道家?這是翻譯問題還是真偽問題?
※王路:一場很猛的佛教撕架
※王路:從佛教的輪迴說起(下)
※打坐時靈魂移出體外,在天花板的角度看自己,這種情況應怎麼對待?
※信佛與信風水衝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