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己之力創造驚世駭俗的作品,他要讓世界知道最好的漆器在中國
02-11
中國(China)瓷,日本(Japan)漆。漆器起源中國,卻興盛於日本。漆器之美,厚重顯珍貴,脫胎化羽方成蝶。北京的故宮博物院,珍藏了1807558件歷朝歷代的精品文物,光特別珍貴的文物就有1684490件,幾乎涵蓋整個古代中國文明發展史。
在這份常人難以企及的榮耀面前,甘而可始終保持清醒與鎮定。他總說自己「不做第一,就做徽州老』漆』」,不過顯而易見的是,歷經30餘年的鑽研,徽州漆器在他的手下,達到了另一個極致巔峰。
不過那時候,甘而可還沒有想過自己有一天會親自動手做漆器。店裡平時會賣這方面的東西,但他從來沒有用最傳統的手法,製作一件完整的漆器。
二1999年,甘而可又做了另一個重要的決定。他關掉了店面,嘗試去鑽研和恢復傳統的徽州漆器工藝。雖然嘴上說著「人生總不能只追求賺一點錢,過好一點的生活」,但畢竟擺在面前的是一條從未走過的路,誰都不知道未來的日子到底是生活無憂,還是血本無歸。甘而可成長並生活的徽州,是湯顯祖眼中的「一生痴絕處」,是胡適筆下山水氤氳的人間仙境,也是李安電影《卧虎藏龍》里的粉牆黛瓦。這座黑與白的水墨之城,自古以來就是中國漆器的主要產地之一。在中國眾多的漆器品類當中,犀皮漆器是存世量最少的一種漆器,也是徽州當地最具特色的漆器。犀皮漆器既不畫也不刻,講究肌理之美,將不同層次的漆層堆疊再磨平,露出斷面作為漆器表層,對製作人的審美品位要求很高。
等漆器的胎骨成型,用工具蘸著調好的色漆,在胎骨上製作出的凹凸紋理,就是「打埝」。這是製作犀皮漆的關鍵,「埝」的形狀、高低、走勢,決定了最後的花紋。這是犀皮漆不刻、不畫、不描,卻能形成美妙紋理的奧秘所在,看似輕鬆,卻將許多學習犀皮漆的人拒之門外。
在甘而可身上,你能看到傳統徽商的那種自信和儒雅。女兒甘菲說:「我記得16歲那年,同學到家裡來玩,父親正好端著一塊漆沙硯。當時我的朋友就驚呆了說,『哇,甘爸爸你做的這麼好呀』。我爸爸聽到後很得意,把所有人都叫過來看,每個人都來誇他一下,他就高興了。」
無論生活在什麼年代,有一位像甘而可這樣的溫情、體貼、有責任心的父親,生活中又不乏味,的確是很寶貴的。六做漆器的日子裡,陪伴甘而可最多的,其實是他的夫人。正如他本人所說,夫人「把時間都花到我身上去了」,漆器「我的家人跟我一起做的」。年少時對夫人青澀的承諾,甘而可如今已經實現了。對自己的承諾,他也從未忘記過。為認定的人與物傾注一生,甘而可用時間和行動,踐行著一位匠人心中最浪漫的事。
推薦閱讀:
※太極湖村:繪製在大地上的太極圖騰
※婺源方言趣談:一方水土,一種樂趣 ; 一習文化 ,一絲鄉愁 ......
※如何看待安徽省正式發布了徽菜標準體系表將徽菜從徽州菜泛化為安徽菜這一行為?
※春節旅遊,婺源和宏村選哪個?
※金華酥餅和黃山燒餅到底是誰抄襲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