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又雙叒叕迎來「黑色星期五」?中概股是躺槍嗎? | 【答爾聞】
各大媒體說,美股又雙叒叕迎來「黑色星期五」。
為什麼要說又?去網上隨便搜索一下這個詞,發現過去一年多里,在媒體眼中,美股至少出現了四五次「黑色星期五」了。
資料來源:百度搜索(2017年6月10日)
感覺美國人民每天都生活在水深火熱中。
資料來源:網路(2013年4月8日)
結果跑去一看,發現除了納斯達克跌了1.8%,算是比較多之外,標普500微跌0.08%,道指還漲了0.4%。
資料來源:有魚股票(2017年6月10日)
而代表恐慌情緒的VIX指數只上漲了5%,和5月中旬那次46%的單日跳漲不可同日而語。資料來源:Wind(2017年6月10日)
如果這都算是「黑色星期五」,那我大A股還有出頭之日嗎?圖片來源:網路(2017年6月10日)
好了言歸正傳。
周五到底發生了什麼
所謂的「黑色星期五」,其實主要針對的是納斯達克指數,更確切地說,是科技股。 譬如今年異常火爆的FAGMA(臉書、蘋果、谷歌、微軟、亞馬遜的合稱),周五平均跌幅在3%以上,算是個比較大的數字了。資料來源:有魚股票(2017年6月10日)
而中概股也被拖累。譬如前一天暴漲13%的阿里巴巴,周五就高開低走,從上漲4%一路向下,收跌2%。資料來源:有魚股票(2017年6月10日)
而昨天的上漲本來就是蹭熱度的其他公司譬如京東,直接就跪了。
資料來源:有魚股票(2017年6月10日)
好好的科技股大牛市,今年一起攜手漲了30%的小夥伴們,前一天還在愉快的玩耍,下一秒怎麼說翻臉就翻臉? 很多媒體還說納斯達克走出了「斷頭鍘」,牛市就此要結束?資料來源:有魚股票(2017年6月10日)
喂,看看上圖不要「睜眼說瞎話」好嗎?類似這樣的大陰線,今年三月份以來都有三次了,哪一次不是抄底(buy the dip)的好時機?
當然,抄底前我們還是要先看一下,這一次的科技股「閃跌」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閃跌」的原因 第一, 短期漲幅過大。 我們做了個很簡單的統計。在昨天之前,這些熱門科技股年初以來的漲幅,以及2012-2016年間算術平均的漲幅。*:阿里巴巴為上市後三年的算術平均漲幅
資料來源:雲鋒金融整理 看出什麼了沒?幾乎所有熱門股在短短半年間,都已經把過去每年的漲幅都漲完了。這就好像宴席剛舉行到一半,賓客卻已經吃飽了,那剩下還沒上的半桌子菜該咋辦? 一個聲音小聲的說:「吐出來再吃……」咳!話糙理不糙,這些個股也必須要有所回調,才能在下半年有所表現了。更何況,慢漲急跌本就是牛市的一大特徵。
第二, 波動率過低。 波動率代表了什麼?某種意義上來說,代表了市場的一致預期。 如果預期不一致,有人買有人賣,股價就會波動,而如果預期過於一致,有倉位的投資者紛紛惜售,想買進的投資者又因為怕買在高位而保持謹慎,結果就是成交量萎縮、股價波動變小。 這正是此次大跌之前,以FAGMA為代表的科技股的情況。 根據高盛的報告,今年以來,FAGMA原本高企的波動率,不僅變得比大盤要低,甚至還低於以穩定著稱的必需消費品行業,譬如可口可樂。這顯然是非常異常的情況。資料來源:高盛報告(2017年6月8日)
物極必反。當市場預期太過一致時,一旦有資金出逃,就會造成連鎖反應,而想要抄底的資金只有在跌到一定程度才會魚貫入場,從而造成放量大跌,並收出長長的下影線。 還記得15年上半年的A股創業板嗎?經常出現的單日深幅下跌就是類似的道理。第三, 導火索是「金手指」高盛。
以上兩個原因並不是存在一天兩天了,可為何到本周五這些科技股才出現大跌呢? 就要說到高盛在6月9日周四發布的報告——《科技股巨頭是否被錯誤定價?》。 在報告中,高盛對這些科技巨頭的短期風險做出了提示,認為擁擠交易(crowd trading)和低波動率已經造成估值氣袋(Air Pocket)——這是一個航空術語,專指短暫的湍流,會造成機身劇烈波動——因此存在調整的風險。資料來源:高盛(2017年6月9日)
不得不說,儘管高盛的觀點經常被拿來吐槽,但在投資者心中,仍然是非常值得重視的。因此它的這一觀點,也由此成為了自我實現的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股價真的就此展開調整。 牛市未完 說完了「閃跌」原因,那市場接下來會怎麼走呢? 說白了,美股是一個基本面至上的市場。「短期投票機,長期稱重機」,說的就是像美股這樣的成熟市場。因此接下來怎麼走,還是要回歸基本面分析。其實投資者看高盛的報告,似乎只看了一半,而忽視了另一半。
高盛雖然強烈提示了這些科技股龍頭短期的調整風險,但在同一篇報告里也拿此時的FAGMA和世紀之交的「科技股泡沫」做了一次全方位的對比,而且結論是頗為正面的。 在五項對比中,只有在資產運用效率(Asset Productivity)一項中,目前的FAGMA略輸當年的科技股,其他像估值、現金儲備和自由現金流(FCF)都比當年的泡沫時期要好太多。資料來源:高盛(2017年6月9日)
因此科技股的基本面,比起當年泡沫時期來說還是相當紮實的。這次的「閃跌」,很可能仍是抄底的一個機會。 這麼看來,高盛這個鍋,背的有點冤那。圖片來源:網路(2017年6月10日)
風險在哪?
當然,就像我們上個月美股一季報分析里說的那樣,如果中長期看,這輪科技股的牛市有一些陰霾逐漸顯現。
之前我們認為的最大的風險可能來自於海外,可目前看起來反而是美國國內危機四伏。 特朗普政府的出牌不但不按常理,而且目前為止並沒有對經濟起到什麼正面的促進作用。相反,各類政治事件層出不窮,政府的凝聚力和執行力都受到了影響,長此以往,將對美國經濟不利。 此外,也由於投資者對特朗普政府的信心出了問題,美元指數今年以來跌幅達到5%,而這對於貿易逆差的美國來說會造成一定的輸入性通脹壓力。一旦這種通脹壓力體現出來,美聯儲可能會被迫繼續快速加息,這也將對經濟以及股市形成不可小覷的負面影響。 最後,對於中概股龍頭如阿里巴巴,以及港股科技股先鋒如騰訊來說,同樣存在著之前所說的短期漲幅過大和波動率低等問題。儘管「背鍋金手指」高盛這一次並沒有將他們納入研究範圍內,但對於投資者而言,很容易產生聯想,從而造成類似的股價調整壓力。 不過,在基本面沒有出現大問題的情況下,請珍惜每一次莫名其妙的「閃跌」。推薦閱讀:
※2016年黑色星期五信用卡境外刷卡指南(在線online篇)
※想趁著黑色星期五在美國亞馬遜買電腦 求推薦電腦?
※黑色星期五有什麼值得買的?
※2014 年美國「黑色星期五」有哪些值得購買的商品?
※雙十一和黑色星期五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