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後,出現的「水泡」是什麼?
你拔過火罐嗎?拔罐後有出現「水泡」嗎?
周末和幾個閨蜜去洗澡汗蒸後,妞妞非要拔罐,於是幾個人也就陪著她一起拔了一次罐,可結果卻反而讓妞妞不開心了!
原來,幾個人都拔了火罐,可是只有妞妞一個人,拔出了「水泡」,其他幾個人都只是「紫紅」顏色不同,但卻沒有出「水泡」,妞妞責怪拔罐師傅手藝差,師傅不高興了,說是因為妞妞體內濕氣重,才會有「水泡」的,並非自己技術不好!
幾個人覺得師傅說的「有道理」,便也沒說什麼便回家了,可是妞妞依然不開心,於是上網找拔罐出「水泡」的原因。
拔罐後起水泡是怎麼回事?
中醫中的拔罐是通過一種體外的物理方式將體內毒素逼出體外的過程,拔罐出水泡的實質就是皮膚皮下「充水」,體內的痰、飲、水、濕等病理產物以及水分在負壓的作用下透過皮下組織,進入並停留在皮膚中,這樣就形成了水泡。主要有以下幾種原因:
原因一:留罐時間有點長
這個要因人而異,也和體質有關係。有人留罐20-30分鐘也不會有起泡的現象。也有人5-10分鐘就會起泡。所以一般第一次拔罐時間需要短一些,等了解個體情況後,再適當放長時間。
原因二:罐子溫度較高
這一點只有很小的可能性。有時做閃罐,如果造成罐體溫度過高,這時留罐的話,會增加起泡的可能。
原因三:部位的差異
同一個人拔罐,有的部位沒問題,有的部位就會起泡。總的規律是背部、兩脅、臀部容易起泡。
原因四:體內風寒濕毒較盛
以濕氣最為突出。起泡也是一種邪氣外出的表現。有時會在罐壁上出現小水滴,也是濕邪的表現。
水泡的大小和數量在很大程度上反應了機體內痰飲水濕的情況。水泡比較明顯,數量較多,色白,周圍皮膚溫度不高則為寒濕證;水泡不太明顯,數量較少,色微黃,或者渾濁,周圍皮膚溫度較高則為濕熱證。
由以上幾個常見的拔罐起泡原因可見,濕氣重會導致皮膚起水泡,與師傅技術無關。那麼,日常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濕氣重呢?
【體濕檢測三字訣】
【黃】
臉和手微微發黃——脾虛
臉和手呈蠟黃色——內濕
【油】
面部容易出油,頭髮黏黏膩膩。
【沉】
雙腿發沉,像灌了鉛。
頭蒙蒙的,像裹了一條濕毛巾。
這三項,如果出現一項,代表濕氣已經存在了,三項都有,濕氣就比較重了 。
除此以外,還有兩個直觀的現象可以幫你判斷濕氣是否嚴重。
檢查水腫,用力按脛骨
按腿的內側脛骨面,三四秒鐘。這個骨頭面上沒有肉,所以摁起來不應該有坑,但是我們會發現,很多阿姨一摁一個坑,這就是水腫的表現,一般有這個問題的人,在脫襪子的時候,襪子印也特別明顯。
檢查手指根,看有無青筋
指根的地方,如果看到一些青筋,青色的血管,也是體內一種濕氣的表現,一般南方人的手上會比較多見。
【如何祛濕】
第一步:喝祛濕茶
自製祛濕茶——蒲公英荷葉茶
材料:蒲公英根、荷葉、玫瑰花
功效:健脾祛濕,消脂減肥,清熱去火、排毒養顏。
做法:
1、挖取野生的蒲公英根莖,清洗乾淨,烘炒製成茶,備用;
2、荷葉洗凈,切碎,烘乾,備用;
3、野生的玫瑰花瓣洗凈,自然陰乾,備用;
4、取玫瑰花瓣0.3g,蒲公英根0.7g,荷葉2g ,做成蒲公英荷葉茶包,每日取一包泡水代茶飲即可。
自製祛濕茶——蒲公英五行草茶
配方:蒲公英根、薏苡仁、赤小豆、五行草、芡實、綠茶、淡竹葉、槐花。
功效:健脾又祛濕,適合體內濕氣重者。
做法:
以上材料全部洗乾淨,然後分別進行炒制,炒制後全部碾碎,做成茶包!每日取一包,熱水沖泡即可飲用,一包可多次沖泡!
此方由經典祛濕方紅豆薏仁改良而成,加入其它幾味中草藥,即健脾,又祛濕,效果升級加倍!
蒲公英全草無毒皆可入葯,味甘、微苦、入肝膽經。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利尿通淋等功效,蒲公英用其來祛濕是最為適宜的,《本草綱目》中說:「蒲公英解食毒,散滯氣,化熱毒,消惡腫、結核。」蒲公英可瀉火除濕,可以改善濕熱所導致的噁心、舌苔發黃等問題,對濕熱引起的痘痘也有不錯的效果。
荷葉, 苦,平。歸肝、脾、胃經。 清熱解暑,暑濕泄瀉,脾虛泄瀉,對於健脾祛濕效果更佳。濕氣重的人一般都是脾虛,荷葉健脾昇陽,利水祛濕,可以說是祛濕不錯的選擇。
五行草又叫馬齒莧,全草供藥用,其味甘酸,入心、肝、脾、大腸經。清熱解毒,利水去濕,散血消腫,除塵殺菌,消炎止痛,止渴、利尿作用。五行草還含大量維生素E、維生素C、胡蘿蔔素及谷胱甘肽等抗衰老的有效成分!
第二步:艾灸穴位祛濕
1、谷穴艾灸祛濕
合谷穴是大腸經的總開關,有「顏面合谷收」的說法,當面部皮膚有紅血絲時,可艾灸合谷穴,有很好的緩解效果。合谷穴具有升清降濁、宣通氣血的功能,但體質較差者不宜給予強刺激,孕婦更要禁忌。
2、足三里穴艾灸祛濕
足三里穴是位於外膝的下3寸、脛骨外側一橫指左右的位置,艾灸10-15分鐘即可,需堅持一段時間,很快可以看到祛濕的效果。
3、豐隆穴艾灸祛濕
豐隆穴位於小腿外側的中點,肌肉較為鼓起的位置,針對這個穴位祛濕,效果較佳。每日艾灸15分鐘可以有效健脾祛濕。
4、解溪穴艾灸祛濕
解溪穴位於腳背、踝關節活動的凹點。這個穴位是全身祛痰祛濕的穴位,對於解除下肢的水腫有較好的效果。每日對解溪穴艾灸15分鐘,堅持一段時間,能夠很好祛濕。
第三步:拍打「祛濕口」
敲打膝窩,祛濕毒
在膝窩的中點有一個主要穴道叫委中穴,走膀胱經。膀胱經是人體最大的排毒祛濕的通道,而委中穴是這條通道上的「排污口」。
假如排污口被堵了,濕毒、廢氣排不出去,就會在人體內淤化成熱毒,熱毒在體內待久了,就成瘤了。
用力敲打5-10分鐘,直到瘀斑、痧點等病理反應物顯出。1-2周敲打一次,身體就會經過自我排毒的方法來消除這些毒素和廢物。
推薦閱讀:
※新鮮蒲公英如何泡水喝?
※原創荒誕故事:萬萬沒有想到,小小的蒲公英居然改變了我的人生
※枸杞子同蒲公英泡水喝行嗎?
※蒲公英能不能泡水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