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車抬頭?閑話平台的預期管理
伴隨著網約車平台的政策限制收緊和抽成比例提升,黑車市場已有逐步抬頭的趨勢。一些黑車司機明確表示:自己曾經是開滴滴易到的,如今「生意不好乾了」,於是重新回到了黑車行當。
網約車平台們已經離「便捷出行的"口號漸行漸遠。
一切,似乎重新回到了起點。
又或者,這才是網約車應該抵達的平衡點?
服務撮合中介平台是一門滾雪球的生意:更多的服務供給才能夠滿足更多消費者的訴求;更多的服務消費才能夠促進更多的服務提供商接入平台。
通過整合零散服務資源,藉由規模和計算優勢完成服務方與消費者之間的匹配以提升效率,依靠平台品牌的背書解決服務標準化和信任度問題以提升轉化率。
任何生意都有天花板,服務撮合中介平台不可逾越的上限是:消費規模。網約車的補貼大戰,製造了足夠多的偽需求,短期內吹大了消費規模,從而吸引了一批逐利的網約車司機。
當補貼減少、偽需求回落時,網約車司機的收入也自然而然的發生了回落。但補貼期間畸形的盈利情況,造成了網約車司機嚴重的預期落差。錯把紅利期當常態,也無怪會有司機向黑車的迴流了。在現在的場景下,做黑車一定會比網約車更賺錢么?顯然不!只是司機群體是理性人而非感性人,他們更願意選擇讓自己覺得舒服的方案。
預期管理,對於所有對接服務提供者的平台都適用。在我看來,歸結起來就是一句話——服務提供者能夠認知到:通過符合平台規則的持續努力,能夠獲得一定的收益。
說人話:「司機在平台上接活,只要符合平台規則,掙的能越來越多,最後達到一個穩定的收入範圍。」
「一定的收益」是最終態,服務提供者通過評估最終態來判斷自己是否願意投入平台。舉例而言,如果一個網約車平台能夠給一個優秀司機帶來的月收益是1萬元 或是 5千元,那麼能夠吸引到的司機群體規模顯然是不同的。以短期補貼帶來的1萬元收益吸引了大量司機,但是日後常態收益卻回落到5千元的水平,不光預期是1萬元的司機流失,連那些預期只有5千元的司機也會因為收益的下降而對平台多有抱怨。
「符合平台規則」代表了平台的利益訴求和運營方向引導。在不同的發展階段里,平台有自己的發展目標和服務標準要求。無論是獎是懲,平台都應將其落實到規則層面,讓運營行為有據可循、有法可依。
一個典型的Bad Case是某媒體平台,在PR初階給了自媒體很高的CPM,但當發現預算遠超預期的時候,居然直接砍掉了自媒體的收益!朝令夕改的平台,只會徒增服務參與者的不安全感,令其與平台疏離。
「持續努力」代表了成長性和積累性。薪酬不倒掛、適度拉開新老司機的差異性和成長梯度,是平台用於管理和引導服務提供者的有效手段。為了吸引新司機而傷害老司機的服務積極性,是一個荒誕的衝刺KPI的短期手段。
互聯網平台往往更容易放大消費者的訴求,而忽略服務者的積累訴求,將每次服務當成獨立隨機事件來對待。一個典型的場景:一個用戶下單要去機場,身邊1公里有一輛新手車,身邊3公里有一輛老手車,這個單要下給誰?
純粹的演算法推導:下給新手車,新手車由於距離因素能夠更好的滿足用戶的需求。
實操下:平台應該做的是在用戶可接受的服務體驗下,階梯性的優化有積累的司機的利益。將更好的單子傾斜給老手車,且將這種決策同步給新手車,才能夠營造出平台參與者有成長性的群體期望。
對於做撮合生意的平台而言,如果不能將服務端徹底自營化,那就始終需要解決服務提供者預期管理的問題:與生態共贏,不是說說而已。
推薦閱讀:
※你出門不管是叫滴滴還是Uber,錢都是讓這兩姐妹賺去了
※在滴滴出行工作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uber和滴滴打車的盈利模式分別是怎樣的?
※據說滴滴這次估值會縮至三分之一,會是真的嗎?
TAG:滴滴出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