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懂常識的人,是這個時代的稀缺品

來源:麥子熟了公眾號

鏈接:懂常識的人,是這個時代的稀缺品

我成功的原因?講了那些被人遺忘的人生常識。

日本傳奇作家河合隼雄,如此評價自己的作品。

後台也經常有朋友誇我:很睿智,有思想,一針見血等等。其實,我真心慚愧,因為和河合先生的觀點類似,我覺得,或許自己只是說出了大家內心原本就有的人生常識罷了。

「這個時代,常識反而成為了稀缺品。」

河合先生,是日本最具傳奇色彩的心理大師,在日本家喻戶曉。他是日本歷史上第一位走進內閣的學者,同時擁有多個身份:他既是日本臨床心理學的創始人,又是社會問題的分析者、代言人,還曾擔任日本文化發展廳的長官,更曾是暢銷書的作家。

他的代表作《心的處方箋》出版近二十年,重印40幾次。在書中,他回答了無數人的人生煩惱,被譽為日本的「國民人生導師」。

但說到成功原因時,他並不認為這一切是單純因為心理學。更多是因為,大多數人只懂生活常識,卻忽略了人生的常識。

在河合先生的書里,他回答了許多人們覺得無解的人生難題。比如:「你怕家人擔心就不告訴他們實情嗎」、「為什麼好事總輪不到我頭上」。

他說,其實這些問題的答案就是人生的常識,而人們並非不懂,只是被社會掩蓋。

「所謂常識,原本就是在家庭及地域內,由個人傳授給個人的東西……但現代教育對常識的教授已經急劇減少,孩子們失去了掌握常識的機會。」

河合先生說,正因為如此,這個時代才出現了許多有知識卻沒有人生常識的人。而輿論環境,比如媒體又特別喜歡拿「非常識」來做賣點,就進一步客觀促使人們迷失自我。

「所以,我寫的東西,很多人看了覺得嗯嗯嗯,很有道理;因為,這就是人生最平凡的常識,答案是他們自己的,只不過掩蓋在了內心深處。」

當河合先生去世後,日本作家村上春樹非常難過。他說;「很遺憾,文學世界裡再也找不到一個能像他這樣理解我的人了。」但其實,河合先生的本意,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喚醒內心的人生常識。

所以,我今天特別從他的書中挑選了幾個人生的難題,然後我們一起來尋找背後那些被我們遺忘的人生常識。

1

為什麼好事總輪不到我頭上?

因為,好事不成雙。

什麼意思呢?

河合先生認為,人們之所以抱有這樣的疑問,是因為忘記了一個常識:「好事往往不成雙」。意思就是:發生一件好事的同時,往往就會有一件壞事隨之而來。

比如,在公司里被領導提拔,這是好事;但與此同時,可能會招致同事的嫉恨,這就是壞事。

然而有時候,人們不僅沒有意識到「好事不成雙」這個常識,反而希望自己能得盡天下所有好事;於是在他們遭遇壞事時,就會將曾經遭遇過的好事選擇性遺忘,從而產生「好事總輪不到我頭上」的抱怨。

「之所以有那些令他們抱怨不止的壞事,是因為之前在他們身上也曾出現過好事。」

比如:有人抱怨為什麼分手的是我,或許他遺忘了曾經愛情之神的眷顧;有人抱怨一直沒有合適的對象,或許她遺忘了同時她也避免了幾個爛對象的傷害。

河合先生的觀點,讓我想起了一個有趣的「孕婦理論」

孕婦效應,大致的意思就是:偶然因素隨著自己的關注而讓你覺得是個普遍現象,比如當人懷孕了就更容易發現孕婦,當人開心時就會只關注周圍開心的事,當人遇到困難時就不自覺地會去關注更多的困難。

但事實卻是,當你抱怨好事沒有降臨到你頭上時,你沒有看到別人所承受的壞事;而當你抱怨壞事降臨到你頭上時,你或許也遺忘了好事曾經眷顧過你。

河合先生說,好事與壞事大多數時候都是接連而來,大小不同,這是人生的常識。而我們只要懂得這個常識,就會在好事來時,做好防備,讓壞事的效應盡量變小,或許這才是人本來可以掌握的一切。

2

你會怕家人擔心而不告訴他們實情嗎?

「擔憂與痛苦都是樂趣的一部分。」

河合先生說,人生的常識告訴我們,只有共同經歷快樂和痛苦的人,才能緊密的將生命聯繫在一起,但往往我們為了家人好,卻違背了這個人生常識。

「我和丈夫感情出現問題,卻騙家人說我們很好,因為我不想讓他們擔心。」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會因為怕家人擔心,而不敢告訴他們「最近過得很不好」。但其實,如果不告訴他們實情,反而會讓他們感覺自己被疏遠。

因為,某個角度我們剝奪了他人的人生樂趣,我們遺忘了「擔憂與痛苦都是樂趣的一部分」,而更重要的是,我們拒絕了他們參與我們真實人生的機會。久而久之,人與人的關係就會變得陌生。

「雖然說擔憂和痛苦越少越好,可如果在該擔心的時候剝奪掉那種擔心的話,生存的樂趣也就跟著一起喪失了。」

或許,這樣我們也更好理解,當朋友或家人知道真相後的憤怒。因為,某個層面,我們也剝奪了父母、另一半人生的某種價值和樂趣。

「儘可能地一起吃苦,一起擔心,這會為人生帶來不一樣的樂趣。」因為,只有這樣,在歡樂與喜悅降臨時,人們之間也才更願意分享這份成果。

無論這段關係是不是家人,這個人生常識是不會改變的。

3

人的命運真是註定的嗎?

「事情會因人的不同而呈現不同的價值。」

河合先生認為,即使假設人類的命運已經被規定好了,但每個人的生存方式不同,也會造就不同的人生。」他相信命運的軌跡,卻也認為所有的命中注定,都有被改寫的可能。

因為,在他看來,人生有一條很重要的常識是:「事情會因人的不同而呈現不同的價值」。什麼意思呢?如果一個人註定遭遇某件事,這件事最後的結局,卻也由這個人本身的不同而導致結果的完全不同。

剛好今天微信里的騰訊新聞,彈出一條「公寓里搜出3億現金」的新聞,我以此來舉個例子。假設,你可以任意用自己雙手拿走屋內的現金,但只能拿一次,這就如一次幸運的機會來臨。但不同的人,註定拿走的金額是不同的。

體力更好的人,可以拿更多,體力不好的人,或許只能拿一點點。如果平常有鍛煉身體的人,這個時候命運就會大大改變。我們不去糾結這個例子中的很多變數,只是想表達那句老話,「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

「所謂常識,就是一般情況的規律,所以不要用那些類似自然災害或意外來解釋這一切;出身低的人,只要努力改變自己,他的人生大多數時候一定比自己想像中要好很多。」

所以,對於一般人來說,與其哀嘆某人機遇很好,不如想明白,如果是我們自己,是否真能把握這個機會,還是其實機會一直都有,只是被我們在哀嘆人生的同時無意錯過。

4

用心為一個人好,怎麼成了毀滅他?

「不要破壞內心的自然環境」。

河合先生舉了一個社會極端事件的例子:某些孩子因為與父母發生口角,竟然對父母動了殺機。而這時候常常會有「為了這麼點事就把父母殺了,這孩子不正常」等觀點的出現。

他認為,只抱持著這種片面思想的人,忽略了很重要的一個常識:與父母發生口角只是事件的導火索,真正引發慘案的根源,往往是因為這些父母「破壞了孩子內心的自然環境」。

除了極少數先天扭曲的人,大多數時候,人的內心都是被別人和環境扭曲。河合先生認為,人類的內心就和大自然一樣,也是有自然環境的。

而有些家長對孩子的培養,就像是過度開發大自然的開發商一樣,「硬是要在內心的自然環境里建造大廈、鋪設鐵道、修建球場,破壞了自然的水路,只要情緒稍有波動,就會因為缺乏宣洩感情的通道而引發災害。」

有些家長不在乎孩子的意願,讓孩子學這學那,還把「我現在這麼逼你,還不是為你好」掛在嘴邊,這種「大開發」行為,對孩子內心自然環境是極具破壞性的,會「把孩子逼向絕境」。

開發意味著必然的破壞,對此,河合先生認為,隨著破壞程度的增加,孩子們就開始通過各種方式傳達信號。而「能夠抓住這些信號,對大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其實,朋友、夫妻、上下級之間也往往有類似的誤區。而是否能夠抓到對方已經無法承受的信號,或許唯一的方法就是記住這條常識,同時學會傾聽和關注他人的內心感受。

5

我們到底要不要去幫助別人?

「唯有強者,才懂得感謝」。

河合先生說,要做到發自內心地感謝他人,首先就得承認自己從別人那得到了幫助,而弱者是根本無法接受這個現實的。

比如,當我們借給窮困潦倒的親戚一些錢,他們有時還會以一個「怎麼這麼少」的不屑眼神予以回報。所以很多時候,人生就會產生這樣的困惑:我們到底應不應該幫助別人?

河合先生認為,這個疑問產生的根源,是人們忘記了一個常識:唯有強者才懂得感謝。為什麼弱者無法承認自己接受了別人的幫助呢?

因為有些人在生活中承受著過多的不幸,我們的幫助對他來說只是九牛一毛,他們非但會覺得沒什麼值得感謝的,甚至還會因為覺得別人幫助他是社會欠他的,而因此心生不滿;

而有的人,怕感謝了別人,自己好像就低人一等了,卻忘記了「人類就是靠著你幫我,我幫他這樣互相幫助得以生存的」的人生常識;

還有人會把「接受別人感謝」這件事看得太重,「因為難以承受這種重負而對對方橫加挑剔,心生厭煩。」

明白了這些,就可以體諒那些不被人感謝的瞬間,因為他們在現階段是某種層面上的「弱者」。

你幫助了一個「弱者」,就必須接受不被感謝的現實。而或許換一個說法,如果真心想要幫助別人,應該幫助他們成為「內心強大的人」。所以,我們就更好理解,那些寧可讓孩子恨自己、也要把好吃懶做的孩子趕出家門的父母。這些用心良苦的父母,是真心懂得人生常識的智者。

「贈之於錢財為救急;贈之於詩書為根本。」或許,這也是我做這個讀書號,自救也幫人的潛意識吧。

分享這本書的初衷,並不是為了解決某幾個具體的人生問題,更多的是,分享一種思想,試圖找尋一種能夠讓人更快樂的方式。

為什麼在知識匱乏的年代,人們依然可以幸福,因為他們恪守人生的常識。

點評:常識是人生道路上最該懂得的基本道理,更好的自己,或許早就在我們的內心裡。這一生,不過是一種找尋自我的過程;而讀書,便是其中一條有趣而有益的路。

特別推薦這首歌:?小城大事-楊千嬅每次聽這首歌都很傷感,一首好的歌會唱到人的內心,能夠感受到它想表達的那個意境。

添加本人微信hsy808ok

  • 並加入 知乎理財投資學習群,每周免費定期上課(註明來自知知乎)

推薦閱讀:

西湖笛曲
《中秋》詩十首 本文作者:龔噹噹
同志,這裡有一份送給你的知乎騙贊秘笈
讓青蛙去做我們做不到的事(旅行青蛙)

TAG:知乎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