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市場的內部結構(2)
我們認為市場的參與者分為不同的偏好者,並以交易系統來體現他們的行為模式,同時,我們又發覺交易系統本身具有能級之分,高能級交易系統總會在完成自身作用後達到無利潤的狀態,從而向低能級跌落,在市場上運行的交易系統跌落至低能級之前,行情依舊按照高能級交易系統的機理進行演化。
所以對於交易系統能級的研究,將幫助我們理解市場運作的原理。
因此,我假設了27種不同種類交易系統並存的情況,以便簡化描述所有的交易系統類型,並以111/211等編號來描述其三個屬性的值,以方便後續的工作,而後將其同時投放進市場之中。
交易者賬戶可用資金皆為10。
市場基本規則不變:
1,最小時間單位為1,最小价格單位為1,每個行為都會消耗一個時間單位。
2,當有人參與多頭競價時,參與者的可承受價格加1,遭遇空頭競價原理等同減1。
3,每個交易系統都會在行情演化到極致的時候,在人為意志下做出改變。
開始
進行運行。交易系統能級和價格走勢的演化如下:
階段一:高能級交易系統推動價格上漲
1,以初始多頭頭寸為例,初始定價為2,假設初始交易者111,叫止盈價2+1,無響應,叫成本價2,觸發響應者為編號1XX總計8人,競價後成交價為2+1,隨機一人得到該頭寸,111可用資金為13。
2,假先隨機由133獲得,133叫止盈價3+3,無響應,叫止盈價3+2,響應者8人,符合競價加價條件,成交價為3+3,133可用資金為13。
3,假設隨機由132獲得,132叫止盈價6+3,無響應,叫止盈價6+2,響應者8人,符合競價加價條件,成交價為6+3,132可用資金為13。
4,假設由121獲得,121叫止盈價9+2,無響應,叫止盈價9+1,響應者8人,符合競價加價條件,成交價為9+2,由於價格提高到11,可用資金符合要求的僅為111/133/132三人,隨機其中1人獲得該合約,121可用資金為12。
5,假設由133獲得,133叫止盈價11+3,無響應,叫止盈價11+2,響應者為111和132兩人,符合競價加價條件,成交價格為11+3,然而兩者在加價後可用資金都不達標。
133不得不叫止盈價11+1,最終成交價在11+2,133可用資金15。
6,假設由132獲得,132叫止盈價13+3,無響應,132叫止盈價13+2,響應者133,不符合競價加價條件,成交價格為13+2,132可用資金15。
7,133叫止盈價15+3,無響應,叫止盈價15+2,無響應,叫止盈價15+1,無響應,叫成本價15,響應者132,不符合競價加價條件,成交價格為15+0,133可用資金15。
價格走勢圖如下:
很顯然,行情演化到了極致,響應觸發的交易者越來越少,而叫價在18時達到極限,成交價在15時達到極限。
如果不人為干涉進行修改,交易系統便無法進一步獲得利潤。
該過程中,我們觀察到以下現象:
1,價格上漲的過程中,參與者僅限於編號1XX的交易系統,2XX和3XX因建倉點不同而踏空。
2,隨著價格上漲,參與者的數量因可用資金問題逐步減少。
3,價格上漲的具體過程因編號1XX系統的建倉點相同,而止盈點不同導致具體過程不可預測,也是過於微觀的走勢表現為無規律的原因。
階段二:交易系統向低能級演化
我姑且默認為,叫價過程長而無成交的交易者會率先做出改變,因為他會比其他交易系統的使用者更快意識到自己在浪費時間。
那麼交易者13X會率先調整自己的止盈價格,而不再進行Q+2以上的叫價以提高叫價效率,這使得13X交易系統人為修改為12X,然而我們可以發現這並沒有什麼作用,12X的叫價依舊是浪費時間,他們只能修改成11X。
然而可用資金為15的交易者僅限於他們二人,可用資金其次的111僅為13,121僅為12。
因此,133和132不得不進一步修改交易系統,繼13X向12X再向11X演變之後,繼續向21X演化。
133變更為213,132變更為312。
價格走勢圖如下:
可以看出,當交易系統演化為21X的時候,價格開始下跌。
在原132(212)報止損價13的時候,111、原133(213)參與競價,成交價格加1為14,原133(213)獲得合約。
原133(213)報止盈價15,無響應,報止盈價14,無響應,報止盈價13,原132和111同時響應,重複以上過程。
該過程中,我們觀察到以下現象:
1,價格走勢在高位處,震蕩幅度逐步收斂,而支撐範圍不變,走出了傳統術語「收斂三角」的形態。
2,該價格走勢形成的原因是賺錢效應不再所導致的交易系統跌落。
3,很明顯,此處的支撐不堪一擊,因為交易系統的跌落過程將繼續進行。
價格停留在此處進行循環,並不產生利潤,這是不可接受的。
原132和133會因此進一步修改交易系統,同時111也將修改交易系統。
111修改為21X,21X的交易系統將更改為31X交易系統,且X(可接受止損範圍)的數值不低於2,否則系統將無法止損,會繼續下調止損點。
價格走勢圖如下:
我們發覺由於原13X已經演變為31X,導致111在價格13的位置成交且沒有遭遇競價。
111報止盈價14,無響應,報成本價13,無響應,報止損價12,響應者121,且同樣的原因沒有遭遇競價。
121重複該過程,價格跌至11,由111接手,原理相同,價格走勢跌至10。
此時,111和121都發覺21X無法盈利,並且每次交易虧1,必然進一步修改交易系統以防止虧損。
這導致111和121的交易類型從21X向31X跌落,至此,曾經參與市場的四位交易者已經全部成為31X的交易類型。
而在原111報止損價10的時候,雖然會觸發之前未參與市場的其他1XX類交易系統的買點,但可以預見的是,已經成為31X交易類型的原四位交易者不會因此觸發建倉點,而尚未參與交易的1XX和2XX們因其最高本金為10,依舊無法盈利,從而全部跌落為21X,繼而因同樣緣由全部跌落為31X。
如此說來,頭寸價格豈非會一直下跌?
不見得,我們可以看到,在價格跌落至10的時候,由於同時觸發了1XX和2XX的建倉要求,市場的潛在參與者數量會擴大到13位,數量增加意味著該階段持續時間增加。
階段三:較高能級交易者參與數量增加
首先會使得1XX參與市場,成交價為10,雖然無法盈利,卻會在參與的交易者大都體驗過,並發覺無法盈利的情況下,才會跌落為2XX,而2XX同樣會在一段較為漫長的易手過程之後,才會跌落去3XX,這意味著此處會持續一段時間的「橫盤」整理。
這個過程如果按照交易者「不曾參與則不修改」的原則,將會至少再重複12次,消耗48個時間單位。
從而在圖像上產生了一輪有力的支撐,之前已經跌落為低能級的交易者,可能因此再次更改自己的交易系統,但這種可能性較低,因為必須多個交易者從3XX類型更改為1XX類型,才能使得價格上漲。
或由場外的高能級交易者進入而產生新一輪上漲,帶動原低能級交易者更改系統,這種情況則較為常見。
價格走勢全景圖如下:
而上一篇文章中,僅存在相同交易系統的價格走勢如下:
可以看出,多種交易系統並存的情況,其運行原理和同類型交易系統完全一樣,走勢也基本類似。但由於前者交易系統多樣性的存在,其上漲過程中的微觀細節更加隨機化。
既然找到了共通點,則可以進行如下定義:
能夠完整的容納交易系統演化過程,並最終統一化的價格走勢,我們稱之為完整的一「浪」,並且確定它是唯一可以進行規律探討的最小單位。
討論完了多種交易系統共存的演化過程,下一篇,我將探討不同資金量、相同交易系統共存的走勢演化。
---------------------------------------------------------------------------------------------------------
其實在上文中看似具體的交易位置和單量,實質上是一種波函數的期望,該函數用來描述某個時間上出現某個級別大小的成交的概率分布。
推薦閱讀:
※為什麼有的茶葉價值上萬?
※國民政府那麼多海歸精英,為何金融改革全線失敗了?
※「2012 年經濟狀況比 2008 年差」的說法正確嗎?有什麼具體的指標可以反映?
※華爾街究竟犯下了什麼罪?為什麼美國上下對他們喊打喊殺?這麼做真的好嗎?
※20160708股市分析以及20160711股市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