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心理問題讓人心生恐懼? | 什麼是污名化?
我認識的一位朋友,從高中開始患有嚴重的抑鬱症,但他的父母卻堅定地認為他沒有問題,只是矯情。朋友很痛苦,想尋求幫助,卻遭到了他父親的嚴厲阻攔,甚至直接把他鎖在家裡。他的父親曾經問我,能不能給找個醫生開個診斷單,證明他兒子沒病。
後來聽到了很不幸的消息,這位朋友試圖自殺,但萬幸被搶救回來了。父母開始意識到嚴重性,又問我能不能給介紹個心理諮詢師。
我們忍不住又想祭出這張圖。
任何一個身體器官生病時,人們都知道去看醫生,並會受到安慰。唯獨心理生病,卻被認為是在矯情,還得遭到嫌棄。
如果你試著用目前我們對待有心理問題的方式來對待生理問題,也許可以看出這種方式有多麼荒唐和不妥。而這一切,可能都是因為心理問題被人們污名化了。
什麼是心理健康問題的污名化?
心理問題的污名(mental health stigma)可以被劃分為兩個類型:來自外界的社會污名,以及被患者感知到並內化了的病恥感。
心理問題的社會污名(social stigma)一般通過刻板印象、偏見和歧視表現出。
刻板印象:指整個社會對於心理問題的一種錯誤的、固化的認知(如:精神分裂症患者都很危險);
偏見:是社會刻板印象在認知和情感上的表現(如人們厭惡、害怕心理疾病患者,認為他們是「神經病」);
最後,歧視是偏見在行為層面的呈現(如:人們會躲著心理疾病患者,會告訴別人離Ta遠點)。
目前對於精神和心理問題的錯誤認知是呈兩極化的:要麼過分輕視,認為他們只是無病呻吟,「有什麼可抑鬱的啊,緩緩過一陣就好了」。要麼誇大甚至戲劇化,「聽說他們家有親戚是精神病,這病肯定是遺傳的,你也離他遠點!」。
只有那些真正被它們傷害著、傷害過的人才知道,心理問題不至讓你變成張牙舞爪的怪物,但也不是你能「挺一挺就過去」、「打起精神」就能解決的小情緒。
病恥感(perceived self stigma)主要是因自己生病而產生的羞恥感(shame)。社會給有心理問題的人打上了一個「變態、不正常」的烙印,然後被降格成低人一等的存在。患者自己似乎也接受了這種設定,認為自己得了病「很丟人」。
研究表明,心理疾病患者的病恥感要顯著地高於癌症患者的。簡單心理發布的《2016心理健康認知度與心理諮詢行業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中,46.2%的受訪者認為心理脆弱的人才會有心理問題,26%的人認為心理「有病」才需要做心理諮詢。在偏差樣本的情況下,仍有很多人對心理諮詢和心理疾病持如此消極的態度。
人們到底在怕什麼?
他們也許懼怕的是世俗的壓力,也就是別人對他們「指指點點」。一個人可以躲開很多東西,但唯獨躲不開來自別人的judge。很多心理疾病患者不願去求助,是因為如果別人知道了Ta在做心理諮詢或是去精神科,會用異樣的眼神看Ta。
就算他們自己有求助的意願,他的家人、親朋好友也可能會阻止,畢竟在現在人們心中,有一個「有心理問題」的親人,是很丟臉的事情。他們不想承受隨之打包而來的負性輿論。
一個父親對我們說:「如果我的兒子是精神病,別人該怎麼說我啊!」
為什麼心理問題那麼容易被詬病?
許多生理疾病曾經也有過被污名化的階段。在醫學並不發達的19世紀,肺結核被認為是由於患者意志脆弱、情感過於強烈所引起的偏執意象造成的;癌症被視為邪惡、野蠻的化身。這種我們現在看來荒唐至極的認知,在當時可持續了相當長的時間。
如今,醫學的發展使人們對於軀體疾病的認知增多,「滾蛋吧腫瘤君」讓人們熱淚盈眶,「抗癌鬥士」這樣英勇正面的形象頻頻出現在大眾視野里。這些軀體疾病逃脫了被污名化的境遇,現在,輪到心理問題了。
無知者無畏,知者不懼,
一知半解才最讓人心生畏懼。
很遺憾,我們對於心理問題的了解正處於這樣一個尷尬的階段。自崔永元公開承認自己曾患抑鬱症之後,抑鬱症所代表的一些心理問題開始出現在大眾視野中,大眾對於它的嚴苛態度開始緩和下來。
每個人都或多或少知道點心理困擾的名詞,但並不明晰其確切含義。於是憑著自己的猜想、以往的常識性認知,再加上不良信息的誤導,心理問題就很容易被妖魔化。
Chris Crandall在一項對心理疾病污名化的研究中,列出了三個因素,直接影響一種疾病被污名化的程度:
1. 責任度 Responsibility:
指大眾認為一個人所患的心理問題在多大的程度上是由於他自己的問題。人們認為患者承擔的責任越大,則越容易引起大眾負性評價,人們越無法產生同理心。
例如,人們認為感冒是由於病毒引起的,抑鬱焦慮是因為自己內心太脆弱敏感,所以沒人會歧視一個感冒的人,卻苛責抑鬱症患者。
2. 危險度 Danger:
表示在何種程度上,人們認為心理疾病患者會對自己產生威脅。當然,越感到危險,偏見就越強烈。大眾傳媒在這個維度上有不可磨滅的「貢獻」。
有失偏頗的新聞報道里,經常會看到:嫌疑人在進行犯罪時處於心理疾病發作期,不具有刑事責任能力(心理問題容易被當做逃脫法律制裁的借口)。影視劇中出現心理疾病患者都是臉譜化的,非瘋即傻。
3. 罕見度 Rarity:
大眾認為某種心理問題越不普遍,便覺得它越嚴重,其被污名程度也越高。這可能仍然源於人類對自己不了解的事物,會本能的產生恐懼。
比如「解離性身份障礙」,對於不熟悉這個詞的人來說,對它的想像可能是「患者會突然變成一個變態殺人狂,然後又突然變回正常什麼都不記得了」這種程度吧。
在本來就已經很嚴峻的現狀下,媒體的誤導又加重了污名,並使之持續存在。一些媒體為了博人眼球,賺點擊量,在宣傳上會以心理問題作為噱頭,大肆渲染其嚴重程度以及發病率。
「每7個人中就有1個精神分裂症」、「得了某種疾病的人要麼殺人要麼自殺」,不負責任地放出這些毫無根據的言論,誤導了大眾,也抹黑了精神疾病和心理學。光從曝光程度和呈現內容來看,人們在之其一不知其二的情況下,會加重刻板印象,把假象當作科普,把偶然當作規律,把相關當作因果。
病恥感會造成怎樣的後果?
1. 耽誤治療,加重惡化
對於有心理問題的人來說,他們不僅要承受心理問題本身所帶來的痛苦,另外還要承受額外的病恥感,這無疑是雙重的負擔。有一些人的抑鬱或焦慮程度很嚴重,但因為在情感上不能接受自己被劃分為「瘋子」,所以不承認自己的病情,拒絕尋求專業的心理幫助,最終耽誤了治療的最佳時期,不斷承受疾病一遍遍發作的痛苦。
2. 社會排斥、社會隔離
雖然在目前的社會狀況下,不得不對一些喪失正常社會功能的重症精神疾病患者進行強行隔離,但這不代表社會應該用異樣的眼光來看待他們。父母不願意自己的兒女找一個有心理疾病史的伴侶。公司更不願意僱傭有心理疾病史的員工。而對於存在心理困擾的人來說,最需要卻也最難以得到的就是社會支持(social support)。
3. 危害他人
如果患有嚴重的精神問題,卻不尋求專業的心理幫助,默默忍受和否認不僅是對自己健康的不負責任,也使周圍的人暴露於風險之中。
心理疾病患者如果拒絕接受治療,確實可能會產生一些不被社會規則所接受的異常行為。不良行為可以被理解,但暴力不能被容忍。我們應該給予他們寬容和優待,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就具有侵犯別人權益的特權。
要如何幫助心理問題去污名化?
患者自身
不要等骨折了才想起喝板藍根
病恥感讓人們羞於開口求助。如果你自己感覺到不舒服,請一定要及時尋求專業的幫助和心理服務。心理諮詢的作用就是在平常的時候幫助人們自我成長,解決生活中的發展性問題,以及緩解輕、中度的抑鬱焦慮情緒。但並不能處理處於急性應激期的精神問題。
然而,簡單心理發布的《報告》中顯示,在實際生活中,只有當人們出現注意力障礙、進食障礙、自殺等嚴重心理困擾時,才願意進行心理諮詢。但這些嚴重性心理困擾本應該要求助於精神科顧問的。
家人、朋友們
最重要的社會支持來源
國內外已經有眾多研究證明,社會支持、家庭的寬容、溫暖的環境氛圍是患者能否良好康復的重要因素。遭受心理疾病困擾的人們,往往感到在與來自全世界的偏見和惡意作對,如果家庭成員再不和患者站在同一邊,那麼他們便真正成了孤立無援。
作為心理疾病患者的家人和朋友,他們同樣需要社會支持。作為照顧者,他們一定會反覆地感到沮喪和無力,但目前已有很多疾病患者家庭成員的互助小組(如孤獨症患兒的家長形成聯盟,相互幫助,學會照顧孤獨症患兒),來幫助患者及其家人度過難關,讓患者感到「我雖然不完美,但永遠不會被拋棄」。
我們每個人
當每個人都遵循UNITE原則
Understand 了解並理解:
了解關於心理問題的知識;了解孤獨症的癥狀和病因,就會理解孩子怪異的舉止。了解是改變的開始。
Nurture mental health 關注精神健康:
身體健康已經是全民關注的時代,養生文章已然席捲了朋友圈。如果對於心理健康的關注程度能有身體健康的一半,病恥感也不會像現在這樣強烈。「這是個自我關注的時代」——我們的關注點應該從物質轉向精神了。
Include others 包容所有人:
從社會隔離到接納是一個過程,但每個人的努力可以加快這個過程。社會的多元化正因為它是由各種不同的人組成的,每個人都不應該被刨除在外。把每一個人當做獨特的生命個體來看待,而不是只看到ta身上的標籤。
Talk openly 大方地談論:
拋開顧忌,開始去談論心理問題,無論以何種形式,在論壇上、微博上、朋友圈中、向家人、朋友……everywhere。當這個話題不再是個「忌諱」時, 沒有人會羞愧。但前提是,使用精確的詞語,停止對於精神疾病和心理困擾名詞的濫用。
Embrace therapy 接納心理治療:
看病沒什麼可恥的,不需要藏著掖著。心理治療就像養貓一樣,是一種提升幸福感的手段,我們總說這個電影治癒、那個美食治癒,但真正治癒的心理治療,我們卻把它當做可怕的事情。
到最後,這篇文章仍然無法為如何消除心理問題的污名提供一個準確的答案,就像社會學家、心理學家們已經向我們普及了那麼多關於偏見和刻板印象的知識,但我們仍無法徹底消除歧視一樣。即便在人生中很多時候,我們自己就處於弱勢和少數的那一端。
這是一項艱巨且持久的任務,我們知道單憑一己之力,並不能顛覆整個社會長久沿襲下來的觀念。這一篇文章的影響力,對於幫助那麼多正在遭受心理問題和外界歧視雙重摺磨的人來說,顯得那麼微薄。
但我們一直在努力著,
讓世界變得更好,對我們來講不是一句空話。
我很認同奇葩說中一位辯手的話,在討論是否應該向父母出櫃時,有人說:「現在的國內社會還不具備出櫃的條件。」但她說:
「社會條件就是個悖論來的!社會條件不具備,不能出櫃,社會條件具備了,沒有柜子。那我們今天還討論這個問題幹什麼啊?」
是啊,我們討論去污名化這個問題要幹什麼啊?如果現在他們大膽站出來聲明說:「我有心理問題」,可能會被排斥、被降格,所以要忍住不能說。如果等到將來有一天,心理問題被人們正確認知,進行心理諮詢就像吃維C一樣正常,哪裡還會有污名?
但我們不能只是「等著」社會條件具備的那一天,它需要每一個人的努力去創造的。
這很艱難。但至少有一個簡單的努力,每個人都可以做到,把這篇文章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看到。
「讓我們溫柔地推翻這個世界。」
圖片來源:pinterest
參考資料
Corrigan, P. W., & Watson, A. C. (2002). Understanding the impact of stigma on people with mental illness. World Psychiatry 1(1), 16-20.Graham C.L. Davey. (2013). Mental health & stigma. Psychology Today.
Lindsay Holmes. (2016). Lets call mental health stigma what it really is: discrimination. Huffington Post.
Michael Friedman. (2014). The stigma of mental illness is making us sicker. Psychology Today.
原文發佈於:沒有人願意承受負性輿論和異樣眼光 | 什麼是污名化?
轉載務經授權,投稿或版權合作:? media@jiandanxinli.com歡迎關注公眾號:簡單心理(janelee1231)
推薦閱讀:
※為什麼「抨擊不敢跟麥當勞歹徒搏鬥行為」的網民會被諷刺為「鍵盤俠」?
※消極厭世非常壓抑怎麼辦?覺得撐不下去覺得真的是太苦了。
※我和她分手了,因為父母不給我出十萬彩禮,我又沒錢,我對她一直念念不忘,怎麼辦?
※人人都需要滿足的7個慾望
※我是一個男生,但是為什麼每個月都有那麼幾天心情莫名其妙地d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