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出你的肖申克(七):改變的科學和科學的改變

這篇文章的原稿於2013年發在《經濟觀察網》的《觀察家書評》欄目,但其實文章本身並不是書評,而是借書來梳理關於「改變」的這個領域。因為這篇文章從來沒有在我的博客上發過,再加上從2013年到現在過去了整整三年,於是對文章作了大量的修改,加了許多內容,所以已經基本上是另外一篇文章了。

去年寫完《逃出你的肖申克(六)》之後,原本是打算結束這個跨度六年的系列的。但世事難料,一些人事、經歷、閱讀的深入又讓我重拾了對這個分支的興趣,覺得仍然還有很多東西可寫,但這次重啟這個系列希望寫得和以前不一樣,尤其是在深度方面。

那麼,這篇文章,就作為「逃出你的肖申克」下部的開篇吧。

心理學書籍一向是我業餘閱讀的最愛,其中又以關於「改變」的書籍為多。

「改變」恐怕是最古老但一直保持高度活躍的話題之一。不管是東方還是西方,都有類似「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樣的俗語,可見一個人的改變如何困難。雖然我們成年以後仍會不停地學習知識,然而我們對於世界的信念、價值觀、看問題的角度和偏好、我們性格深處對於成功失敗、風險收益、人際關係、對自我的認知等等一系列「內隱」的心智模式往往會在很早就定型,並且會不斷地自我強化——這種自我強化也是改變最困難的原因之一。

改變分為兩種,一種是個人的改變,另一種是組織群體的改變。我對於前者更感興趣。一個人要想改變自己,首先要了解自己,這就像要解一道題目首先得理解題意一樣。而了解我們自己是一個更為古老的問題,古希臘人就曾把「了解你自己」刻在阿波羅神殿的門柱上,在解剖學、神經科學發展起來之前,我們對於自身的了解大多源於並止於自省(introspection),自省法直到今天仍然在啟發著心理學研究,然而要想實證很多問題,離不開更「物質」的手段,如蓬勃發展的腦科學技術。

我把「個人改變」這個領域的發展分成兩個時代。在現代心理學方法之前,個人改變類的書多以勵志、心靈、故事等等為主,也就是傳統的「心理自助」(Self-Help)類書籍。卡耐基的書就是自助類書籍中很典型的例子。這類書並不是毫無效果,而是效果因人而異,因為不管多糟糕的故事,總能說中一星半點,如果說中的這一星半點恰恰是有些人所缺少的,那就相當於剛好補上了這個人的「改變拼圖」中缺少的那一部分,但對另外一些人則未必有用,甚至可能有副作用。這類書的缺點就是精華糟粕一鍋端,缺少科學實驗重複驗證,你永遠不知道裡面哪些是糟粕哪些是精華,可能作者本人也不一定知道。另一方面,你不知道對你自身的特定情況而言,書中所講的方法有沒有作用,固然無妨一試,但是false hope的一再破滅如果帶來對改變可能的徹底絕望,這就成了雞湯的嚴重副作用了。這個第一類心理學自助書籍及作者裡面最為經典和有名的被收錄在一本叫《50 Self-Help Classics》的書裡面,在裡面你可以看到很多熟悉的名字:戴爾·卡耐基、史蒂芬·柯維、安東尼·羅賓斯、狄巴克·喬布拉等等。(註:我覺得卡耐基和柯維的成名作還是值得一看的)

隨著現代心理學、認知科學、神經科學的發展,出現了第二類書籍,《What Makes Your Brain Happy and Why You Should Do the Opposite》的作者把這類書籍統稱為「科學自助類」(Science-Help)。我挺喜歡他發明的這個詞。現代心理學強調可驗證的理論,具體驗證的手段則主要是隨機對照試驗。其重要性在《對偽心理學說不》(《How to Think Straight About Psychology》)中有很好的介紹(註:這本書一再推薦過)。最近(註:2013)出的《正能量》( 《Rip It Up》)(註:這譯名,攤手)就是這樣一本書,作者是正兒八經的科學家和科普作家,書裡面引用的實驗和案例是經過了重複驗證的。當然,這本書也不是沒有吐槽點,例如裡面提到的方法雖然經過驗證有一定作用,但是讓人懷疑是否有長期作用。(註:作者還有兩本類似的書:《59 Seconds》和《The As If Principle》,原則基本相同,出版日期也相隔很近,這是用互聯網思維寫書啊┑( ̄Д  ̄)┍)

在科學自助類書籍裡面,我喜歡的幾本代表作有:《瞬變》(《Switch》)、《The Power of Habit》(尚無中譯本)(註:中譯本已出,《習慣的力量》)、《意志力》(《Willpower》)、《Redirect》(尚無中譯本)。

其中《瞬變》的兩位作者也是暢銷書《粘住》(《Made to Stick》)的作者。他們的寫作模式是我最欽佩的:十年的時間跨度做各種調研、採訪、資料收集整理,一本書背後是令人難以置信的時間投入。這樣的書大賣實在是屬於名至實歸喜聞樂見。我最欣賞《瞬變》這本書的寫作方式的地方就在於它不是一堆鬆散的研究成果和案例的堆砌,而是提供了一個非常清晰的解決問題的框架(framework),框架是非常重要的,因為畢竟書當中能夠提供的策略只是一個有限集,而框架則給讀者提供了一個觸類旁通的重要地圖。

就以這本書為例,作者藉助暢銷書《象與騎象人》當中的大象(我們的情緒大腦)和騎象人(我們的理性大腦)的比方,提出了任何的改變都離不開的三個要素:

  • 給騎象人(理性大腦)提供清晰的方向。
  • 給大象(情緒大腦)以足夠的動機。
  • 掃清前進道路上的障礙。

在每一個要素上,作者都給出了精鍊的、有說服力的案例和研究。當然,金無足赤,這本書仍有讓人不夠滿足的地方,在第二部分(給大象足夠的動機)並沒有充分地探討大象(情緒大腦)的各種動機,不管是正面的(激勵),還是負面的(障礙),以及如何激發或者消除這些動機。尤其是,我們得看到這樣一個事實:很多時候我們無法改變,並不是因為正面動機不足,而更多的是因為負面(阻礙)動機太足,因此如何消解自我妨礙的負面情緒/動機是一個很值得探討、也很複雜、且因人而異的問題,目前尚沒有看到哪本書從個人改變的角度來深入系統的闡述這一點的,希望以後會有。(註:其實是有的,不過不是一本書,而是很多本。)

而紐約客暢銷書《The Power of Habit》則走了另一條不同的路,該書的核心命題其實很簡單,就像豪斯醫生常喜歡說的:People Don』t Change。那麼,既然人們不會改變,又有什麼必要去寫「改變」這個話題呢?作者認為,關鍵是意識到雖然人們的種種習慣的觸發條件、以及觸發之後的獎勵(「想要什麼」)是不會改變的,但中間的過程(「怎麼得到」)卻可以改變(即讓我們陷入困境的不是「想要什麼」出了問題,而是「怎麼得到」的方式有副作用)。作者自身的一次經歷就是個有趣的例子:每天下午三點多,作者總習慣於站起來跑到咖啡間弄點糕點吃,結果久而久之人就發胖了。為了改變這個習慣,作者分析得知該習慣的觸發條件為時間,獎勵其實是去咖啡間有人聊天解悶(而並不是餓了),而為了得到這個獎勵,卻不一定要吃甜點,所以後來他就有意識不吃甜點,吃點其他的東西,這樣觸發條件和獎勵不變,但卻減少了發胖的進食。

註:這跟ABA(應用行為分析)[aba]的思路是完全一致的,就是「分析原行為的目的,在實現同樣目的的前提下,使用新的、較少副作用的行為去替換原行為」。不過這裡插一句,「分析原行為的目的」是一個非常複雜也容易出錯的地方,人類的行為的真正目的或動機常常潛藏在意識的水面之下,並不像表面上看起來那麼顯然。而一旦對原始行為的目的動機分析有偏,ABA就變成了「用小無相功驅動少林絕學」的路數了。這個槽點以後再慢慢吐。

個人認為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切入角度,的確能夠解決一類「改變」問題,不過還是那句話,遺憾的是,「改變」是一個很大的話題,每本書都只能解決其中一部分。這本書也概莫能外。另外,這本書更多是把精力放在一些具體的行為習慣改變,並沒有著墨講心智模式的改變,後者就是個要難得多的問題。

《意志力》這本書一看就知道,是從「騎象人」的角度去切入。這本書最值得稱道的地方就在於,作者是一點不含糊的老科學家了,而且是研究意志力方面的領域權威。書中有不少關於意志力的有趣實驗,令人信服地論證了意志力就如同人們的肌肉一樣(或者電池),用多了就會耗盡(家有孩子的同學們看了肯定會會心一笑),並隨之有很多有趣的引申結論,例如一對經常吵架的夫妻,緩解的辦法可能是下班早點回家,雖然早點回家導致更多的相處時間,但卻能夠避免被白天的工作耗盡意志力,從而在晚上相處的時候能有更多的意志力去克制糟糕的情緒。諸如此類的例子書中隨處可見。但是,其中最有實踐意義的當然還是要數關於意志力是可培養和鍛煉的結論了,書中提到,最能鍛煉意志力的方法之一居然是簡簡單單的「坐直了」練習,其背後的心理學原理令人掩卷深思。為什麼說意志力跟個人改變是很相關的呢?因為改變的動力無非來源於情緒大腦,或者理性大腦這兩個地方,而意志力理論則試圖論證,我們並不需要消極被動地去等待我們的情緒大腦積攢足夠的能量來引導我們的改變,我們完全可以理性地、通過自控力達成自我的改變。關於意志力還有同期出版的另一本書《自控力》(The Willpower Instinct),斯坦福大學美女心理學家所寫,跟《意志力》相比,《自控力》相對更通俗一些,但由於同樣有嚴謹學術背景支撐,所以也靠譜。

註:新的研究對「自控力」的「資源模型」提出了很大的挑戰[slf-con],指出意志力並不是一個常量、並不依賴於葡萄糖作為「燃料」,以及受到「期望效應」的影響等等其他考量因素,並引出一個關鍵推論,就是「鍛煉&使用意志力」未必是最好的道路,可能想辦法讓自己「並不需要用到意志力」才是上策。

畢竟,自控力就跟抗生素一樣,救急的時候好用,但也不能當維生素磕啊

不過話說回來,學術之爭先姑且不論,《意志力》這本書本身我認為還是值得看的,意志力耗盡(或者用大白話說「耐心用完了」、「血槽空了」)這個現象也是符合常識的。(關於意志力和自控力,還有很多值得展開的內容,留作後話。)

心理&社會科學發展常常是這樣一個路徑:先是有人提出一個新穎的解釋模型,於是媒體嘩然,什麼「breakthrough」,「groundbreaking」之類的讚許之詞洶湧而來,然而科學家也是人,所以常常在提出理論模型的時候,步子邁得太大沒收住,即一下子把結論推廣得太遠,覺得模型能夠解釋一切了。然而利益不相干的新一代研究者卻總是想挑戰原有的模型來成名立萬的(這是好事),於是,接著進一步的研究又發現這裡面有更多的細節、條件(devil』s in the detail),原來的模型的解釋力沒有那麼強,有一些情況並不能被它解釋,有一些前提並不滿足,等等,這個時候大眾媒體常常又開始過猶不及的言必稱「顛覆」(中文媒體則言必稱「打臉」),而作為讀者,基本心理素養則是媒體嚷嚷「突破性」的時候別太激動,嚷嚷「顛覆」的時候也別太沮喪,心理和社會學研究很多都無非是把常識用數據支撐了一番,這裡的關鍵詞還是「常識」。

其實心理學發展史如果縱向來看就是這麼一個反轉再反轉的過程(但其實也沒有反轉,只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罷了,但因為社會輿論常常是極化的站隊,所以「看上去」像是反轉又反轉。)

註:作為非心理學專業作者,以下簡史部分不能保證精確,偶有非關大局的演繹,但大致靠譜,需要更精確的心理學史介紹的可以參考更權威的文獻,這樣的文獻很多,一查就有,這裡只是一個粗描式概述,對心理學趣史感興趣的則可以參考遲毓凱的「心理學那點事」系列[psy-history]。

最開始是以弗洛伊德為標杆的「深度心理學」[depth-psy],著眼的主要是潛意識中看不見的心理動力過程,方法主要是內省和臨床個案觀察,提出的主要是理論,重點主要不在於「驗證」、「預測」,而在「解釋」。

後來,約翰·華生對這個角度受不了,覺得你看不見,摸不著,不能驗證的東西說個毛,遂主張(弗洛伊德的)心理學不是一門科學,而若要讓心理學成為科學,必須研究(且僅僅研究)「可以觀察到的(外顯)行為」,華生個人思想雖然極端,但行為主義畢竟把可驗證性放到了心理學研究的檯面上,這對於心理學研究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可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沒想到20世紀後半葉隨著神經科學、人工智慧而興起的認知革命又把行為主義批得體無完膚,覺得這些目光狹隘的傢伙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人這麼複雜的生物,安裝著已知宇宙中最複雜的結構(大腦),怎麼可能/可以只看行為這一個維度呢?(其實公平的說雖然華生對行為主義的看法是狹隘的,但是行為主義的另一名泰斗——斯金納則明確的提出「我們內隱的想法、情緒、觀念也應該作為行為研究的一部分」,只不過內部狀態的觀察者常常只有這個人自己而已)。

認知科學家們主張人類頭腦中有一些複雜的「圖式」(schemas)來處理輸入的信息,它們所代表的心智結構就是一個個體的全部思想和思維結構,而人的認知、情緒、行為都是這個結構的表達,而整個認知科學也就是試圖弄清楚人的認知圖式是怎麼構成、表達和變化的。這就是認知科學的「信息處理」視角[info-proc],在這個視角下,人腦是一個極其複雜而精微的信息處理設備,在這個視角下認知科學&神經科學&人工智慧三大領域交替前行,互相輝映,攻城略地,所向披靡。

由認知主義衍生出來的認知派心理療法到目前仍然是心理療法中最有科學效度的派系之一。不過正如前面所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很多人以為行為主義已死,弗洛伊德乙烷,但實際上這只是媒體,或者大眾,或者部分人的一個錯覺,如果說20世紀的心理學是撕X大戰,21世紀心理學界就開始走向整合了:認知、行為、情感、深層動力,所有這些都是這隻大象的某一個局部。

而事實上,行為主義也從來沒有消亡[behav],系統脫敏[sys-desens]仍然是很多心理療法中起作用的核心要素之一,包含了人的內部狀態和過程的行為主義更是衍生出了ABA(應用行為分析)這樣的行為塑造「核武器」(註:為什麼稱ABA為核武器,這個以後再說),並在從非常態到常態心理領域都有廣泛的應用[aba],而弗洛伊德的遺產也經過後來人的改良和揚棄[neo-freud],現代精神分析和心理動力學派很大程度上摒棄了弗洛伊德理論中神神道道的部分。此外,有比較重量級的研究表明心理動力療法的效果(尤其是長期效果)比認知行為療法不差以及(一些情況下)更好[wars]。畢竟,無論如何,承認與否,我們每個人都有一些平素覺察不到或不易覺察的潛意識層面的複雜動力在自動的驅使我們平時的習慣、行為、情緒,這是常識,我們也都知道防禦糟糕的情緒體驗是個什麼意思,這也是常識

關於精神分析理論的可證偽性

始於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並不像一些坊間傳言和實驗心理學派樂於攻擊的那樣,是無法證偽的偽科學,對這一點最著名的論證來自於Adolf Grünbaum的《Foundations of Psychoanalysis》一書,他舉了這麼一個例子:弗洛伊德說偏執妄想症源於被壓抑的同性戀傾向。其實這個假設(hypothesis)是可以推出可被證偽的推論的,即:如果對同性戀的傾向的壓抑得到了緩解,那麼ta的偏執妄想症同樣也會緩解。(註:「可證偽」和「正確」是兩回事,「(理論上)可證偽」和「(實踐中)易證偽」也需要分開來看,因為很多涉及人性的假設,其直接的證偽方式難以繞開道德倫理,另外,越「深層」的假設,也越是難以在實踐上證偽。)

不過我個人還是對精神分析中的一些過分「巴洛克」式的理論沒有什麼認同感的。一個假設可以被證偽,不代表它容易被證偽,更不代表不存在更符合直覺、更容易被證偽或驗證的替代假設,然而精神分析學派(至少有一陣子)沉浸於構造精妙宏偉的理論大廈,雖說理論的構成可證偽,但是否可證偽顯然並不是一些人在意的重心,也許是否自洽和精妙才是他們在意的重心吧。

另外,由於「潛意識」這個萬靈藥的存在,精神分析學派也比其他學派更容易滑向不可證偽的邊緣(畢竟對「可證偽」的重視不在精神分析派的基因裡面),比如上面提到的這個恐同和偏執妄想的假設,如果有人用實驗跳出來說「你看某某的恐同緩解了,然而其偏執妄想並沒有緩解,說明你這個理論不成立」,此時運用「潛意識」就可以輕易的打一個防守——「很簡單, 你觀察到他恐同緩解了,他自己(意識上)也認為自己不再恐同,但實際上(潛意識)他還是恐同的,只是他自己意識不到罷了」(攤手)。

潛意識固然毫無疑問是存在的,這個已經被現代神經科學和認知科學所證實,但潛意識不能成為卡爾·薩根家養著隱形噴火龍的車庫啊。[sagan]

有些人非常喜歡看顛覆常識的研究,媒體在報道這些研究的時候估計也覺得自己標新立異萌萌噠(這個風氣大概是Dan Ariely和Malcolm Gladwell的暢銷書帶起來的?),大眾讀者一看哇,覺得心理學家們煞是牛逼,發現了世界的真相,人心的秘密,然而終究,還是證實常識的研究為多,而那些一開始被標榜為「反常識」或者「顛覆常識」的,很多在細細的打量之下會發現「本來就是這樣嘛」。在關於「人」的這個寬泛的領域,不要輕易無視常識和直覺

關於個人改變類的書籍,值得一提的是,還有另外一類不容忽視,就是關於正念(Mindful-ness)的書籍。正念是一個源於佛教的用語,是一門古老的思維技術,但正在跟現代心理學和神經科學結合併產生像MBSR(正念減壓)和MBCT(正念認知療法)這樣對日常心智成熟和改變非常有效的技術,這類書裡面有代表性的如《Mindsight》、《Buddha』s Brain》等。

註:最近這幾年正念的火也燒到了國內,翻譯的書籍非常多,這裡就不羅列了,況且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也不是介紹書,而是藉助書來梳理這個領域。

不過這類從科學角度講正念的書目前(註:2013年)中譯本寥寥無幾。目前國內關於正念方面較多的是非科學家寫的書(如禪師、靈性導師寫的)這類書前面說了,或有啟發,但不夠深刻,就跟很多佛教寓言一樣,聽之覺得有理,細想又不知如何落實到每日。不過話說回來,正念是最近相當火的研究領域,現代心理學有一群人熱衷於從古老的心靈感悟和思維技術當中尋找真理並在現代心理學的框架下去深入闡釋,正念就是其中之一,雖然正念有著最為古老的歷史,但這方面的現代心理學研究算是起步不久,可以想見還會陸續有更多精彩的著作問世,值得期待。

關於「改變」的心理學派大致可以這麼來分類:

行為主義:有一句著名的話叫「Fake it 『til you make it」[fake] 行為主義視角對於因為缺乏經驗/體驗而帶來的自我強化的恐懼和設限是非常有價值的,所謂不做不知道,做了發現也沒那麼可怕。一旦「接受了這種設定」,世界也就隨之打開了一個維度。但,不是所有的問題都是可以用行為來解決的,例如一個非常社交恐懼的人,從行為塑造上可以讓ta對社交環境「去敏感化」,然而ta的內心的情緒卻仍然可能一直是焦慮的、恐慌的,因為真正讓ta焦慮的可能是他所認為、擔心,且在意的「別人看不見的內心對ta的看法」,而無論多少的「直面社交場景」的行為,都難以改變別人內心的想法啊。更重的情況是:即便別人給了正面的肯定,ta仍然可以相信這都是別人的客套話而已,其實別人內心自有一番嘲笑。這種就已經接近「不可證偽」的認知了,不可證偽的認知是簡單的「行為-反饋」循環無法打破的,因為不存在能夠推翻ta的證據。然而長期困擾人們身心的,恰恰很多是這一類認知結構。那麼,是不是就沒有任何辦法了?辦法是有的。後面咱們慢慢展開了說。

認知主義:認知派的思路類似於神秀所說:「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行為是認知的產物,認知在上游,行為在下游,認知改變了行為就改變,所以就出現了以Aron Beck的CBT和Albert Ellis的REBT為典型代表的一系列方法。其核心目標是改變人的「錯誤的、不適應的(maladaptive)認知」。認知療法一度是詢證(evidence-based)心理療法的黃金標杆,不過現在也受到了很多的質疑[cbt-eff]。

認知療法中對我們心智模式中的「信念」(belief)、「假設」(assumptions)、「圖式」(schemas)的區分和解釋是非常漂亮的[cbt],值得學習。(每個人都應該學學心理療法,其實現代心理療法中的原則和原理,對心智成長是大有裨益的。只是因為心理療法生於一個主要被應用於非常態人群的年代,所以被戴了個不大受待見的帽子。)認知主義的最大問題來自於兩個方面。一,他們高估了理性認知在人的心智系統中所佔的比重和影響力。二,他們認為一些認知模式是「錯誤的」「不適應」的,這個先入為主的判斷令他們無法(也不會去)深入看見這些認知模式(再往深處走)對個體的適應和保護價值了(結果就是抱著好心但干著霸王硬上弓的事兒),對此去年出版的一本超級暢銷書《The Body Keeps A Score》(《身體從未忘記》)面向大眾讀者做了很好的闡述,願意看更學術一點的則可以參考我之前一篇博客《逃出你的肖申克(六):柏拉圖的洞穴》[shawshank]中提到的一些文獻。

正念:相比於認知派的「時時勤拂拭」,正念派的思路則類似於惠能所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也就是說您也別執著於調整認知了,因為從認知到情緒行為本來就是「隨風而來,隨風而去」,我們就靜靜的看著ta演就行了,所謂「他強任他強,清風撫山崗,他橫由他橫,明月照大江。 」正因為這個特點,正念幾乎可以說是個萬靈藥,可以很大的提高自我接納和整合,非常值得學習。不過純靠正念也還是不夠看的,因為練習和維持正念的狀態也是一個不小的精力時間花銷,此外正念本身並不「解決問題」,它是幫助你「接納問題狀態」和「認識問題真相」。

深層認知(或者可以稱為「情感性認知」——註:這不是學術界的詞):前面提到,認知派系最大的問題之一是高估了理性認知的比重和影響力,在理性的,能夠意識到的認知之外,我們的行為、情緒還是大部分由不容易意識到的「情感化認知」,或者叫「內隱認知」來驅動的。這和神經科學上的「外顯記憶」(explicit memory or declarative memory)和「內隱記憶」(implicit memory or procedure memory)的區分相對應。情感化認知常常是非語言(non-verbal)的刺激-反應通路(pathway),從神經科學的角度,這些結構跳過(bypass)了我們的意識相關的大腦皮層,跳過了存放顯示記憶的海馬體,直接作用於杏仁核。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常常感嘆「道理都懂,卻過不好這一生」的原因(之一)。那麼人的深層(內隱)認知結構是怎麼形成的,有沒有可能修改呢?答案是可能的。精神分析學派的立派宗旨應該就在改變心智的深層結構,只不過並沒有完滿達成使命,但精神分析的背景對於理解心智結構是很有幫助的。那如今有哪(些)派在這方面比精神分析做得更好嗎?有。此為後話。

延伸閱讀

[slf-con] The myth of self-control

[aba]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

[fake] Fake It 『til_you_make_it

[behav] What Happened to Behaviorism

[sys-desens] 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

[neo-freud] Neo-Freudianism - Wikipedia

[psy-dyn] Psychodynamics - Wikipedia

[wars] Therapy wars: the revenge of Freud | Oliver Burkeman

[sagan] The Dragon in My Garage

[cbt-eff]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bt] Schemas, Assumptions, and Beliefs, Oh My!

[info-proc]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heory

[shawshank] 劉未鵬 | Mind Hacks

[psy-history] 原創連載 - 世紀心理沙龍

[depth-psy] Depth psychology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劉未鵬的微信公眾號「思維改變生活」,pongba_mindhacks。未經授權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

weixin.qq.com/r/FDtaQgn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為什麼我如此討厭「大V」這個詞——閑談幾種常見的思維偏執
從進化觀點討論「人類認知」
人類的智商在最近幾十年有提升嗎?
有哪些行為或則思維方式,會讓你覺得他/她就該混成這樣?
如何理解木心說:「一個思想過度的人,行動非常軟弱。」他又說:「尼采是一個在拚命思想的藝術家。」?

TAG:心智 | 思维 | 个人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