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金融的核心引擎:一覽與前瞻

文/鮑捷

發佈於2016年12月12日

文因互聯創始人鮑捷受邀參加中信證券2016年11月24日在深圳舉辦的《中信證券2017年資本市場年會》,並進行了《智能金融的核心引擎:一覽與前瞻》的主題演講。以下內容為鮑捷的演講全程實錄:

我們文因互聯是一家位於北京的初創公司,正在探索智能金融落地的各種場景。智能金融這件事,不僅在中國很新,在美國也是很新的事物。在探索智能金融的過程中,包括技術的基礎、技術在金融行業的切入點、盈利模式等,大家都沒有完全探索出來。我估計還要花上三五年甚至更久的時間才能搞清楚。

之前很多人都會問我:你們是不是做互聯網金融的?最近幾個月以來,大家開始問:你們是不是做科技金融的?Internet Finance 和 Fintech 這兩個概念,大家都已經很熟悉了,但智能金融是一個更小的概念。我的理解是:智能金融是科技金融的一個子模塊,和互聯網金融有一定交叉,但並不完全相同。前一段時間我看了《清華金融評論》,這是一本很厚的集子,裡面講了國內外100多個這樣的公司。畢馬威也出了一個中國Fintech 50強的列表。仔細看的話,這些公司從事科技金融和互聯網金融的都有,但是涉及到智能金融的其實還是非常少的。智能金融從去年開始在中國剛剛起步,今年又陸陸續續出現了一些,但是還處於非常初步的階段。

在之前20多年的金融數據化和智能化的過程中,智能金融逐步成熟起來。這離不開之前做的很多工作,從金融到互聯網金融,再到科技金融,其實經歷了很多的準備工作。不僅是數據的準備工作,還有市場的教育工作。已經有這些領域的前輩幫我們探了路,趟了很多地雷。按照我的理解,智能金融的核心問題是兩件事情:自動化和智能化。先有自動化才有智能化,像個人徵信、銀行大數據,還有之前的P2P和眾籌,都用到了很多人工智慧的演算法,包括機器演算法和知識圖譜。但是,真正以人工智慧為核心來構造智能金融系統的,目前在國內我基本上沒有看到。在國外,我們可以看到 Alphasense、Kensho 這樣的公司,國內目前還沒有成熟的對應公司。

為什麼會有智能金融出現?這是這些年中國經濟,特別是金融產業發展所帶來的一些因素造成的。

促進因素包括:

第一點:市場規模的成長

舉個例子,我們之前找A股的研報,隨便一搜,大概就下載了30多萬份研報的PDF文件。我們去找新三板研報的時候,發現新三板93%的企業沒有任何研報,98%的企業只有一份或者少於一份的研報。在A股市場上,中國的研究員可能有7000人或更多,他們在兩千多家公司上面研究了20年時間,把每個行業都研究透了,寫出來上百萬份報告。新三板上現在有將近一萬家公司,未來還有可能達到兩萬家,其中一半以上的公司所在的行業都是新興行業。在這些行業上,如果我們還沿用之前人工研究的方法,需要多少研究員?現在是七千個研究員,要把研究員擴大到七萬個來解決這個問題的話,顯然是不可能的。所以之前的研究體系跟交易體系、資源配置體系,只適合為很少的公司進行運作。現在面臨著一個十倍甚至更大市場,我們不可能沿用原來的方式來服務這個市場,必須要依靠技術。而人工智慧就是這個過程中最重要的一環。

第二點:產業的升級

之前我們看A股的公司,上面有各種各樣傳統的產業,國有企業的產業。那麼到了新三板上,我們看到了一大半以上公司都是新興行業,這些行業在A股上根本沒有。在新三板,我們找到了六萬多種產品,其中超過60%的行業標籤在A股上是找不到的。傳統培養行業研究員的方式跟不上今天的新興行業的成長速度。新三板還只有一萬家企業,早期市場有幾十萬家企業,還有更多新興的行業,怎麼可能用人力完全把它建模出來?必須用技術的手段。

第三點:人工智慧技術的進步

特別是最近幾年,深度學習技術和知識圖譜技術快速發展,使得我們有可能解決這些問題。這些問題並不是全新的問題,在美國之前也有。十年之前美國有一批公司出來做這種事情,但他們最終大多死掉了。為什麼?因為那個時候從底到上,每一層的技術架構都不完善,從資料庫到前面的搜索引擎,都是自己來搭。那個時候還沒有成熟的體系來支撐,也沒有開放的數據來建立整個生態鏈。2006年之後,美國的這種數據發展起來了。2001年之後整個語義網的技術,2012年之後整個知識圖譜的技術,使得我們現在有可能解決這些問題了,不需要我們再重頭開始構造整個架構了。

以上是正面的因素。在這些正面因素的前提下,為什麼智能金融現在還是一個非常弱小的產業?我們下面來看看制約智能金融發展的因素。

制約因素包括以下三點:

第一點:數據的缺失。

在美國,這個問題已經解決得比較好了。在國內,相信做過這件事情的同行都會有切身體會。無論是政府數據,還是行業數據,數據缺失都是第一位的。3月份的時候,我們開了一個沙龍叫「語義對話金融」。在這個沙龍上我問在座的投資人:你們覺得當今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答:是數據!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所以我們必須先把數據問題解決。現在大多數的數據在哪裡?其實都被隱藏著。很多數據,在政府的各部委的數據中,在各個地方政府裡面,現在還沒有一套很好的開放方法,讓大家能夠訪問到。實際上,這是全民的財富。從2009年之後,美國從白宮開始一層一層去搞開放數據,最後要求政府每一級都真正地開放數據。使用數據的每一個人,不需要事先申請就可以使用,這一點在中國目前是還沒做到的。即使是大家能夠接觸到的數據,現在用得還不是特別好。比如說機器可讀的金融報表,現在的結構化金融報表本來應該讓每個人都可以訪問,這樣我們就不用雇那麼多實習生去爬數據了。但現在它也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拿到。另外,在股轉書、年報、季報里,90%以上的數據都是非結構化的。怎麼使用這些數據?現在沒有一套很好的辦法幫我們用好這些財富。

第二點:人才的缺失。

既懂金融又懂技術,這樣的人才是非常非常少的。因為這兩種人是完全不一樣的,一個來自火星,一個來自金星。能將這兩種背景結合在一起的人,在中國可以說是鳳毛麟角。

第三點:組織變革的困難

我覺得這個因素是最重要的一個問題。我前兩天在看一本書叫《創業者》,英文叫Founders at Work。這本書第一篇文章是 PayPal 的創始人回憶他們當時怎麼創造出 PayPal 的。記者問他們:為什麼你們不害怕銀行來做這件事情呢?創始人說:銀行絕對不可能做這件事情,因為銀行關心的問題是銀行原來的體系內部,他們認為 PayPal 完全不可能做出來,因為他們認為反欺詐的問題絕對不可能被解決。但是 PayPal 就解決掉了這些問題。現在我們回過頭來想,是不是還有類似的事。在一開始的時候,大量金融創新的可用性、可靠性都不是那麼好。在這種大型組織里,想運用這種新技術是很困難的事情。這就是一個典型的創新者的窘境。特別是在技術面臨的挑戰前面,它的組織的變化,整個理念的變化,它的價值體系的變化都是挺慢的一件事情。我們大家都知道,銀行只看風險是不夠的。國家強調提高直接融資的比例,降低間接融資的比例。但是銀行為什麼就不能很快轉變過來呢?因為銀行原來的一整套體制都是風控驅動。風控是高壓線,所以人的提拔,獎懲全都是按照風控來做的。在外部形勢沒有發生變化的前提下,這個並沒有什麼錯誤。但如果發生了變化呢?組織在這個過程中會變化,但不會這麼快。這使得越大的組織,在使用這些新技術的時候,反應越慢。這是制約因素。

簡單看一下中美比較,去年畢馬威把中國 Fintech 50 強和國際 100 強做了一個比較。他們剛剛做了一個發布會,這裡面有幾個大塊,跟智能金融有一點關係,但不是完全一樣。我們看框起來這一塊是大數據徵信。中國對這一塊進行了密集的投入,比美國還密集。我懷疑中國有沒有一千家在做這件事情。另外智能投顧這一塊,做財富管理的公司美國非常多,中國非常少。這跟中國各種產業環境也有關。現在,中國的監管機構不是很鼓勵做這件事情。之前,哪怕是非智能的投顧,在中國其實也沒有發展得特別好。所以智能投顧的基礎並不是很成熟。

再看科技系統這一塊。美國有這麼多公司,中國居然是一片空白。中美兩國的發展,也預示著我們哪些地方發展過熱,哪些地方可能還需要再加強一下。

最關鍵的,我覺得是上面兩張圖裡都還沒有的東西。畢馬威 2016 Fintech 榜單里提到了幾家公司,像Alphasense 和 Kensho,2015年都沒有出現,2016年才把它們加進來。類似這樣的還有其他一些公司。我認為非常值得關注的智能金融的公司,像Palantir和Dataminr,這些公司真正的是以人工智慧為核心來改造金融的數據產業鏈,很多這樣的公司還沒有進入公眾的視野。但實際上像 Alphasense和CB Insights 這樣的公司,其實已經有七八年的歷史,並不是一夜之間冒出來的。

那麼他們是怎麼起家的?很多新興的技術,像知識圖譜技術,其實在2007年、2008年的時候,是非常悲催的。我從2001年開始做知識圖譜,2007年博士畢業。那個時候想找稱心的工作是蠻難的一件事情,因為大家當時都不看好這些技術。到了2012年之後,這方面才慢慢受到關注。特別是谷歌從2010年的時候,買了一個小公司(Metaweb),發現這個技術特別有用。他們發現,只有機器學習是不夠的,知識圖譜特別有用。之後發生了幾個大事件,在2012年左右像蘋果的 Siri和IBM的Watson,他們發現,僅僅是通過統計的方法,無法解決他們現在面臨的問題。必須把人的知識、世界的知識放到系統里,才能解決各自的問題。在2007年、2008年之後,已經有一些公司先知先覺開始將這些技術用到金融裡面了,Alphasense和CB Insights都是那時候成立的。

Palantir 是 2004 年成立的。用我們行話說,它是個本體編輯器(Ontology editor),這個東西是非常枯燥的。從2004年到2010年,我自己寫過五個本體編輯器,不過沒有想過進行商業化。Palantir 則商業化了,變成了一個估值100多億的企業。這說明,人工智慧的價值取決於你怎麼用它。把它用到好的角度上,找到市場結合點,哪怕是看起來很偏門的技術,也完全有可能成長為一個很大的市場。 Palantir 背後也有一個很大的知識圖譜團隊,因為要想把策略生成、數據集成做好,把下面的邏輯模型做好,都必須用到知識圖譜技術。

智能金融公司在美國從2007年、2008年就開始有了,在中國最近一兩年才開始做起來,就是因為每個國家的經濟發展都有階段性。我們只有一個階段、一個階段地把前面的技術都夯實了,才能去做更高級的事情。所以之前我們花了20年時間,做銀行的金融的信息化。信息化之後,我們才能做大數據化。像工商銀行可能是做這種大數據最早的一批,然後做了七八年甚至上十年時間。很多銀行只是為了滿足巴塞爾協議的那些要求,就花了十年時間。有了這些東西之後,從2015年之後,我們看到有些做信息處理的自動化企業。做了自動化之後,才能去做智能化,這是一層一層發展的。我們目前做智能化,坦白說有點早。如果太冒進會成為先烈,所以應該實事求是追求合理的目標。

這幅圖是我從工行的前行長楊凱生先生的文章裡面摘出來的。這篇文章蠻新的,發表於2016年。在回顧他們工行的大數據架構時,他把整個大數據的發展過程分為五個階段。他認為前面三個階段現在都已經做得比較好了,報表顯示已經發生了什麼事情,分析為什麼會發生這些事情,預測還會發生什麼事情。後面兩個層面,就是運營分析和動態正在發生什麼,實際上這兩個層面不是光靠大數據技術就能解決的,需要更多的人工智慧技術,包括機器學習技術、知識圖譜技術。比如這篇文章里也講了好幾個例子,講了一個工商銀行有上千萬的房產抵押,而這個房產的價值,每天都會變化,不停地變化,該怎麼快速跟蹤上千萬的抵押房產呢?他們開發了一套系統,其中還用到了自然語言處理的技術,來估計每一個房子價值的變化。

把視野往後推一推,我們今天談的智能對產業的影響,其實只是漫長的技術對金融的推進過程的自然延伸。從1960年到現在,過去這半個多世紀的時間,每一代計算技術的發展都對金融產業產生了巨大的衝擊。特別是這些技術創造了新的業務,這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所以每一次革新開始的時候,大家總是先提高現有業務的效率,然後再往前走。隨著每一次效率的提升之後,就會有新的組織出現、新的業務出現,去挑戰原來的組織和業務。大家發現這個技術不僅僅可以提高效率,還可以創造出新的業務,從而顛覆原有的大型組織。所以金融組織也是不斷地新陳代謝。

我看過一篇文章,是中信建投的一位高層寫的,他說中國券商是個高危行業。他分析了一下過去15年的券商,發現好像超過一半的券商都死掉了。雖然現在券商的收入很高,好像去年的平均利潤率是50%,但是我們十年後看,券商的淘汰率可能也會很高。那麼什麼樣的組織能夠存活下來?我們看看上面的表格會得到一些啟示。在每一次的迭代過程中,都會有一些順應技術進步的新興組織冒出來。最近這些年人工智慧讓我們能夠看到,我們可以去做自動化的小貸、精準獲客,還有策略自動化、組合風險管理,這些事情可以做。其實還有很多其他的事情,有待新興的組織去服務。

在談智能金融之前,我們來解釋一下什麼叫「智能」。我們看到很多東西都冠以智能。我的鞋子裡面有一個鞋墊,它稱為智能鞋墊,後來我掰開看了一下有一個小晶元,就稱為智能了。還有智能燈泡、智能音箱、智能汽車,這些東西都稱為智能。這些東西背後的智能指的是同一個東西嗎?

我把上圖中的三種智能稱為智能的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機器人化或者自動化,它代替人完成一般性的、重複性的動作,比如說裡面的晶元,或者套了一個公式。

第二個階段,稱為小聰明(Smart),像智能音箱是典型的,它可以完成一個相對而言比較簡單的數據集成的事情,或者人花上很長時間才能完成但是機器很快就可以完成的事情,我們稱為Smart。

第三個階段,就是Intelligent,可以真正地進行預測、分類、聚類、策略等等,提供深度的洞察,這些都需要長期深入的訓練才有可能得到的技能。一般意義上,在說人工智慧的時候,我們通常會認為是Intelligent層面才課稱為人工智慧。但是目前我們在商業上看到,很多情況下大家會把這個概念往外伸,把Robot、Smart也說成人工智慧。智能燈泡不算是人工智慧,智能鞋墊也不算是人工智慧,但是我們在提智能的時候,很多人會把這些賣成 AI 技術的一部分。

看硬體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得很清楚,但看軟體就不一定看得那麼清楚了。比如說智能投顧這個概念是不是AI的應用?其實本身它就有多種含義的。如果只看基於60年代就已經有的資產配置理論來說的話,那我們可以認為它不是人工智慧的。它只是在一些簡單數據提取、整合這方面,做了一些 Robot 的工作,所以這不是人工智慧。但是智能投顧這個概念,也用在很多事情上。比如說在智能選股這些事情上面,就有人工智慧在裡邊。所以說這個概念的含義是多種的。

我認為可以分為三個層面:

第一個層面是Robot。在座很多人都雇過實習生。這些實習生每天從 PDF 裡面扒數據是人工智慧嗎?這是人工的智能,但不是人工智慧。這個工作是非常機械的,就不應該用人來做,而應該用機器來做。

第二個層面是Smart,指數據的簡單分析、摘要、過濾、跟蹤、可視化。Alphasense是智能的,是美國的基於知識圖譜的語義、金融搜索。這個軟體可以去監視上市公司所有的年報、季報、會議記錄,開會的時候說了什麼,董事長一句話說完,一秒鐘之內,交易策略自動就推送到投資者那裡去了。這樣一種工作,用人來干一個小時也可以完成,但是用機器人,不到一秒鐘就可以幹完,這是Smart。

第三個層面是Intelligent,提供數據的決策支持和洞察,這是高級分析師才能做的事情。Robot 是實習生就可以做到,Smart 是一兩年工作經驗的分析師才可以做的。Intelligent 是高級分析師才能做到的。他真正有這些行業的經驗和洞察力,他才能做出來這件事情,才能夠合格的提出一個參謀的意見。像這樣的事情,我們認為才是真正的人工智慧。Kensho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接近了,但我還不能夠有信心地說 Kensho 現在已經是這樣的東西了,因為 Kensho 包括兩大塊內容,一塊是數據集成,第二塊就是策略生成,它的數據集成那一塊,我認為還只能說是 Smart。

真正的 Intelligent,是怎麼發展起來的?其實人工智慧的行業是「有多少人工,就有多少智能」。因為每往前走一步,最核心的問題都是成本、成本、成本。如果想去構造一個所謂非常聰明的系統,從技術上來說都是做得到的。我經常愛開玩笑說,如果明天發生第三次世界大戰的話,所有的AI問題我們都可以在五年內解決掉。因為只要政府能夠徵發一千萬人,來給我們做數據標註就可以了。我們在商業中,不可能免費得到一千萬奴隸。我們解決這些問題的最好方法,就是經過快速的產品迭代。在每一個層次上面,我們從低質量的數據到高質量的數據,在投入一些成本之後,我們獲得一些收益,然後不斷地去加速人的輔助價值。大家常聽到一句話,什麼職業要在人工智慧的壓力下失業了,速記員要失業了,或者說翻譯要失業了。坦白說我認為這種話說得不對。其實技術發展那麼多年,真正的被技術消滅了的行業、職業真的很多嗎?我不覺得,更多的時候是增強了。我們有了計算器之後,真的把會計這個行業給消滅掉了嗎?其實會計做得更好了。人工智慧取代這個、取代那個是現在根本不用擔心的問題。實際上,人應該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每一個層面機器幫我們,我們有了更好的數據,我們有更好的創造力,來加速人的判斷,這才是比較好的人工智慧的應用。中間有很多的步驟,我不一一去講這些細節了。

在這裡面有兩張表,講了分別從底層技術的層次上,我們到底有哪些技術可以用。同樣今天沒有足夠多的時間,把這裡面的每一點都講到。如果把這兩張表給解釋完了的話,可能就要花半個小時時間,只好略過。

我們看最後的層面「策略生成」。如果想造出 Kensho 這樣的系統來,我們到底需要花多少人力和物力?這絕對不是一個小團隊可以做出來的。比如說組一個10人團隊,給他們一年的時間,就能做得出來嗎?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背後需要做的底層技術發展實在太多了。

這裡多提一下知識圖譜技術。其實知識圖譜是一堆問題,而不是一個技術。雖然知識圖譜為人所知是最近三四年的事情,實際上這個領域成型已經有15年時間了。2001年,我們管它叫Semantic Web(語義網),2006年的時候叫Linked Data(互聯數據) ,2012年的時候叫 Knowledge Graph(知識圖譜),到了2015年我們又把它改成一個新名叫Smart Data(智能數據) 。今後一兩年,大家聽到智能數據這個詞不要詫異,它和知識圖譜是同一個技術,只是換了一個馬甲而已。因為我們這一行,博士論文每五年一屆,所以每五年我們這個行業就要換一個馬甲。1998年的時候我們叫Agent,在這之前我們叫 Lisp、專家系統。所以整個知識圖譜的技術,實際上有三四十年的發展歷程。最早起源的技術,60年代就有了,整個細分為幾個大塊。我認為細分下來,有幾十種不同的技術,統稱為知識圖譜。並不是找到一兩個做自然語言處理的人就可以號稱是知識圖譜。

從來源來講,知識圖譜可以分成四大塊:

第一塊:知識提取。這一塊主要是從自然語言處理的角度來看的。比如說,我們現在有股轉書或者研報,研報裡面有很多表格。把這些表格的數據提取出來,就叫自然語言處理的技術。我們從非結構化的數據里,把數據信息結構化,也就是知識提取。

第二塊:知識表現。我們拿到了一些數據之後,怎麼進行有效處理。尤其是背後有意義的數據,像股權關係網路裡面,股東A和股東B之間有親屬關係,他的兄弟們、同學們,這些關係是什麼意思?這是一種知識,我們要有一種方法,讓機器更方便地進行自動處理,這一部分就叫知識表現。

第三塊:知識存儲。剛才提到了圖資料庫。圖資料庫是知識存儲的一個分支,還有很多其他資料庫,比如RDF資料庫,還有混合的結構化和非結構化數據的管理。

第四塊:知識檢索,有時候也叫語義檢索。這裡面又細分成六七種不同的技術,我就不一一列舉了。

這些技術對我們有什麼用呢?先舉一個小例子,在投資研究的過程中,我們最早跟一些券商研究員聊的時候,逐漸分析他們的行為過程。我發現應該可以將他們的分析過程分成四個步驟:

第一步,是搜索。比如說百度搜索。有時候可能是通過線下聊天或者微信,聽說這個行業不錯。大家看看這個行業有哪些公司,比如說珠寶這個行業,我在搜索里去搜珠寶,繞過了前面若干個不該點擊的鏈接之後,找到了一個正確的鏈接。然後在這個鏈接裡頭,我們找到了一篇文章說珠寶行業裡面有8家公司可以看。

第二步,是找數據。這8家企業的數據在哪兒呢?打開一個金融終端,把裡面的數據提取出來。可能一年的數據不夠,那麼把過去幾年的都拎出來,然後一年一年地給篩出來。

第三步,把這些數據扔到EXCEL表格里。有些表頭,還有一些公式也都是事先定義好的,他們每天都要做這件事。我們之前還遇到了一個人,他每周一都要發布一個新的EXCEL,裡面包含股轉中心中的新三板在審企業。這些企業有1000多個,每周一下午三點的時候發布。他每周一下載下來之後,把數據調出來,用以前定義好的模板把EXCEL表格填出來。每一個周一要花三個小時做這個事情。他怎麼過濾數據,都是他自己的世界觀。

第四步,就是呈現。他拿到了數據,要寫PPT、做報告、畫圖、畫表,然後看風險點,各種進一步分析。

當然這只是非常簡化的一個過程,實際的研究過程可能會比這複雜很多,而且是迭代的過程。這裡也沒有包括那些非案頭的工作,如打電話和現場調研。

在這四步里,其實每一步你都會看到,人80%的時間在做什麼?是在把一些文字、數字從一些地方挪到另外一個地方。這些事情為什麼要用人來做呢?這些事情要用機器來做嘛。這就是人工智慧在上面能夠起到的作用。每一個層面上,我們可以用語義聯想來做搜索,做行業對標簡化發現細分行業的問題。我們可以用微信機器人,在微信里快速尋找數據。有報道的摘要、產業鏈的分析、數據的集成等等。一系列的演算法,可以在每一個細節上面提高分析師的效率。這就是文因互聯現在在做的事情。

我們在2016年1月份就做過新三板的金融終端,5月份發布了搜索,7月份發布了快報去跟蹤投前和投後的信息。最近我們做了自動化企業報告。企業要素分析大概有十來個點,這些點都是以前要一個實習生花上一天時間,甚至兩天時間才能夠做完的。現在一秒鐘之內就可以做成一份。也可以在微信群里說,我要某一個企業的分析報告,在10秒鐘之後微信機器人會在微信群里給你發出來。對於一些企業的負責人,或者時間特別寶貴的人來說,這非常有價值。之前他們的助理做這個報告,至少需要一天。現在在街上、計程車上,他看到了一個公司,想看看那個公司的信息,一分鐘之內就能找到。這種信息的及時性是以前享受不到的。

信貸報告準備的自動化是我們跟銀行合作的一個例子。信貸經理、客戶經理生成報告的過程中,需要填很多表。填完這些表格,他們把數據從一個表裡挪到另外一個表裡。這裡面有大量企業基本信息數據、工商數據、實際控制人的數據。這些數據都是從很多其他的表裡面提取出來的。一個信貸報告中大概有一兩百個點,根據我們的評估,這其中大概有一半左右可以自動化。我們就跟銀行一起來自動化。同時,我們還跟一些評級機構做類似的事情。在債券的評估報告里,大家要看六百多個點。這六百多個點大部分都是可以自動化的。從各種各樣的地方,把信息從表格中抽取出來,然後定義好,進行呈現和總結。

自動化行業的上下游分析是另外一個例子。我們之前就已經有這樣的數據。但是在新三板以及早期創投一級市場上,有大量的新行業,這些行業的上下游從來沒有人分析過。那麼怎麼做呢?我們去看看市面上已經公開的數據,包括這幾十萬份的新三板上的年報、半年報,還有股轉書,還有對整個產業的描述,這些都是金子。從這裡面,我們可以抽取出來幾乎每一個細分行業,上下游企業有哪些?他們對應的產品有哪些?所以對這上千個新興行業,我們都可以機器生成這樣一個產業鏈。上圖是園林行業的例子。園林的上游企業,有沙石、石材,它的下游有綠化、工程、設計、種植景觀。這些工作以前都是要用人工,要用行業專家來做。我們現在有了機器之後,並不是取代了行業專家,而是可以讓行業專家大大節省時間,把成本降低。

最後一部分是我們正在跟一些交易所在做的公告自動摘要。A股的已經基本做好了,明年初還會做美股的。這都還是一些很初步的工作。對於整個投資研究而言,這些可以說都是一些局部的具體應用。我們做了十幾個這樣的工具之後,現在在把它們組合在一起變成一個投資研究系統( 文因互聯 )。這個投資研究系統可以做發現標的、企業的研究、行業的分析、事件的分析,最後生成各種各樣的自動化報告,能夠讓每一位研究人員把他的時間放在能夠創造更多價值的事情上。多一個小時做什麼不好?不工作的話,睡覺也好、談戀愛也好,做什麼都好。讓金融人士每天延長生命一小時,這就是我希望達到的目標。

我們現在做的事情還都非常初步。再回到剛開始說的,智能金融這件事情才剛剛開始,我們的著眼點並不是下一步就替代什麼,或者做很智能化的事情,而是把小事情做好,真正地幫助人做一些自動化的小事,提高人的效率。我相信在5年以後,我們會有一個智能金融的生態系統出來。人工智慧在這個過程中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文因互聯希望跟這個產業一起同步成長,謝謝大家!

推薦閱讀:

這10家頂級金融科技公司值得你關注
2017年,這10件事改變了互金行業的走向
金融科技公司有哪些可能的盈利模式?
數字化轉型避無可避,傳統金融業如何「乘風破浪」?
真融寶張曉亮入選福布斯30歲以下亞洲傑出青年榜單

TAG:人工智能 | 金融 | 金融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