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為了渺茫的一點希望而義無反顧,才是我熟悉的生活

這篇文章寫於2014年我18歲的最後一夜

那時我剛剛開始每天穿旗袍,

剛剛接到出版策劃的邀約,

剛剛收到布朗的offer。

當時我收到很多留言說:

「我好羨慕你的生活。」

「我喜歡你的個性,加油!」

其實,這一切對我來說是如此不真實。

我所習慣的生活,和文里的是如此不同。

從小到大,

「被打擊」才是我生活的常態。

書稿被十幾家出版社拒絕才出版,

申請大學收到十幾封拒信,

第一次創業時連續9個月拉投資被拒絕...

為了渺茫的一點希望而義無反顧,

那才是我熟悉的生活。

我的18歲開始於8封拒信,8個waitlist的大學申請,在參與的一期極具爭議性的《職來職往》達到近百萬總播放量時跌入谷底。我一向認為剖析自己時從來不用講情面,片甲不留的坦誠是給自己最好的禮物。所以就在18歲的最後一天,來寫寫這一年來我生活中光明的,沉重的,血淋淋的——以此來迎接8月8號,和我親愛的19歲。

【要相信前面永遠沒有終點】

故事開始於8封拒信,8個waitlist,和兩個保底校的美國大學錄取結果。而就在錄取結果公布的一個月前,我周圍的大部分人都以為我會被一所前十的學校錄取。

半年前,當我將這張在曼谷參加我的藝術作品參與的畫展開幕儀式的照片上傳到朋友圈時,無數人留言問我這是什麼項目。當我告訴他們這是一個Artistic Meditation Retreat,之前有兩周在一個風景如畫的小島上冥想的訓練,之後作品會全球巡展,而且項目完全免費甚至機票都可以報銷的時候,所有人都驚呼:哎呀你怎麼找到這麼有意思的事兒的?我們學校怎麼沒有類似的項目?這其中不乏現在在藤校念書的曾經的同學。但其實這個項目是我自己在網上搜索到的,因為知道自己學校的資源可能有限,所以反而對於外界的機會格外敏感與主動。

(泰國小島上)

曾經以為大學的錄取就是對前18年生命的總結,直到得知被排名前五的大學錄取的學姐因為GPA過低而不得不只上3門課,當年申請失利到邁阿密大學上學的學長創業成功事業學業愛情三豐收的,在紐約藤校上學的哥們在一個巨大的城市中迷茫掙扎,才發現去最好學校不代表最好的狀態最多的機遇。年輕的生命中總是有太多瞬息萬變,也許暫時的掙扎會帶來日後的遊刃有餘,暫時的居高臨下會帶來不遠處的遍體鱗傷。我們能做的只有不卑不亢,相信腳下的路永遠沒有終點,未來在眼前而不在身後。

【要相信現實對內心有求必應】

在收到一大摞拒信之後很多人安慰我說:沒關係,你不管在哪裡都會很優秀的。但當這些話越發充斥著我的生活的時候,我卻對它們愈加懷疑。對我來說美國是一個全新的環境,我在這裡沒有人脈基礎,也不知道什麼樣的行事方式對這個社會適用。但當我真正置身於曼荷蓮青山碧水的校園之上時,心底卻油然而生一股由一塊畫的混亂不堪的畫布過渡到一個空白空間的清爽。

文理學院一般每個學生都有一個advisor。開學第一周我就跑去跟我的advisor說我想嘗試著做研究。她當時滿臉笑容地跟我說不行啊,做研究是大四之後的事兒,大一一定要先把基礎課學好。三天之後我給她的郵箱發了一份我想做的關於"東亞手工藝研究"的詳細企劃案,並抄送給了藝術史人類學東亞研究等專業的20多位可能對這個研究感興趣的教授。大約一半教授回復了郵件,有3個教授對企劃案很感興趣並同意指導我做這項研究。我跟advisor彙報了我的進度後,她的態度竟立刻轉為了全力支持,還給我特許讓我選了2門本來只有大三以上學生才可以選的independent study來輔助研究。

(去一針一線的羌寨穿著手工刺繡民族服裝)

研究的中期我將題目細化為了東西方刺繡織物的對比。十月底的時候我收到一個導師的郵件,說大都會博物館正巧有一個叫做Interwoven Globe的刺繡織物特別展,與此同時將舉行一個同題目的學者會。他收到了邀請但是去不了,於是我就獲得了拿著他的邀請函去紐約感受了藝術史學術會議的機會。而一月份一次和經濟學教授偶然的談話讓我從一個社會的宏觀角度重新審視自己的研究,提出了一個能夠平衡當地經濟發展與手工藝保護的商業模式。研究中我以上「一針一線」羌綉設計公司為例進行研究,其間偶然結識了顏總,並有幸被邀請到成都總公司,現在在嘗試為一針一線做海外市場的推廣。

一年的時間,一個企劃案蛻變成了一個又一個無法預料的機會,從學術到商業。

我開始真切的感受到其實命運是「由內而外」註定的,外界環境終歸只是一個平台,無論哪個平台都會以不同形式提供資源。只要同時具備內心的原始推力(initiative)與輔助推進的策略(strategy)。生活不同階段有抑揚頓挫,在到達一個新的環境時最好的策略便是先抑下去,少說話多讀書多經歷多觀察,從而獲得在新環境中的硬實力(content)。這種硬實力會成為一切發展的基礎,為你吸引到各種意料之外的資源與機遇。腳踏實地不必懷疑,當你的內心與知識背景準備好了,外部世界一定會對你有求必應。

【要破除「妄境」相信平凡】

前兩天網上很流行開匿名發布會讓好友問問題,其間我被問到了這樣一個問題:「你相信自己是做大事的人嗎?」

換做兩年前的我,我心裡的回答一定是「當然相信」,但現在我只能說:「雖希望基業長青,但更心甘情願做炮灰。」

去年發生了一件讓我一度陷入極大爭議的事,就是我隱匿年齡參加了《職來職往》又在節目現場曝光了真實年齡。很多人問我為什麼上節目,其實起因很偶然,我陪一個朋友去節目組面試,當時我們都17歲,她在我前面填報名表。接待我們的工作人員當時掃了一眼年齡那裡就說,這麼小?什麼都不懂怎麼找工作呀哈哈?然後把報名表丟掉了。這一幕在當時的我看來極其熟悉,就像15歲我去拉投資時候遇到的各色輕蔑的目光(那時投資圈對90後的接納程度還遠不及今天)。在各種因素的促使之下我變得少有的情緒化,並一轉念拿起一份表格把出生年份寫成了91。

(節目截圖)

一時賭氣,接下來的事態發展卻完全超過了我的控制。我面試極其順利地通過,成了當天下午所有被面試者中唯一當場被通知可以免複試直接錄節目的。從這時起我開始意識到我除了繼續假裝之外別無退路,但我並不希望為欺騙而欺騙,而是希望把我曾經的境遇的變成一種現象來探討——我始終相信我的經歷是有一定普適性的,於是我決定在現場曝光我的真實年齡。

接下來發生的事就更加不可控,臨上台的5分鐘前編導讓我把應聘職位從市場活動策劃改為市場推廣,並告訴我節目提前編排好了嘉賓不會為難我,結果導致我對自己要應聘的職務了解甚少,無法準確回答嘉賓的問題。在我曝光自己的年齡後,現場強大的氣場讓我感覺彷彿自己真的孤身站在了全世界的對立面。而我在台上唇槍舌戰的1個小時的時間,最後被剪輯成了15分鐘,想表達的被嚴重壓縮,剩下為數不多的片段,卻明顯可以嗅出其立場導向。

在那之後我收到了恐嚇郵件,被人肉、泄露隱私,被質疑是富二代玩兒票,在人人上收到數不清的好友申請。面對幾大視頻網站那期節目總數幾十萬的播放量,我每天都去刷視頻網站下面的留言,強迫自己直面質疑甚至謾罵。我看《搜索》這部電影時相當感同身受,輿論攻擊就像慢性病,一點點吞噬咀嚼黑暗中的每一絲光亮。

有朋友說我上節目的決定幼稚,欠考慮而愚蠢,但我至今認為那是我一生中最讓人清醒的經歷。前兩天讀到《創業邦》的一篇文章,說90%的創業者都活在妄境中。「入妄」本是一個佛教辭彙,原指本心不寧,被某種執念左右。文中認為唐吉可德就是最著名的入妄者,自不量力夢想光輝不朽。而我雖癥狀不及他極端,卻亦是過於急切地希望證明自己的立場,希望自己能帶動改變,總之出發點雖善卻難免自命不凡。

(DemoChina創新中國比賽頒獎,回來後發現「18歲創始人已創業4次」又成了頭條)

當我逐漸冷靜下來,我開始承認自己的虛榮、自卑、愚昧與笨拙,也進一步肯定自己強大的內心、樂觀與執著。這次從美國回來帶著自己的項目意外獲得了很多好評,雖然眾多媒體拿「18歲第四次創業」「95後創業美女」的標籤來進行善意的宣傳,但我深知這些更多的只是名利促成的炒作手段,跟我本身的實力並無太大關聯(說白了就是根本名不副實)。而回過頭來,我卻對自己很耐心,我知道我有很多時間犯錯,可以走很多彎路,去逐漸變得名副其實。雖然現在是一片黑暗,但走下去一定能迎來柳暗花明,看到雲起雲落。

都說理想豐滿,現實骨感,但正是這差距給了生活生根發芽向上生長的機會,並使其變得值得玩味。因為這些自身與際遇的不完美,我終於學會了完整地原諒自己、接納自己、愛自己。當18歲的某一天,我醒悟自己註定如此平凡,我耳畔聽到的並非是夢想破碎的聲音,而是花苞初開的輕響。

落筆時,0點已過。就這樣,你好,親愛的19歲。

我是石榴,一個別人眼中的怪小孩。


推薦閱讀:

高薪升職的「黑」技巧
不混微博粉絲群了,根本就是腦殘粉的大本營!
之前我說過,要舉辦一場1000分鐘的live,那最後我打臉了嗎?
這三家活期,大家問的最多

TAG:18岁 | 生活方式 | 自我剖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