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都破壞了哪些漢族文化?
02-11
我們現在看見的許多「代表」中華文化的東西都有很嚴重的滿清色彩(諸如旗袍馬褂),可我們究竟都丟失了哪些華夏文化?
感謝」你呀」的糾正,現已將」中華」改為」漢族」
瀉藥。
丟失了對官話的認同。明朝上流社會都說官話,官話通行極廣,連婦孺都聽的懂。誰知經歷了清代之後,老百姓都表示聽不懂官話了,紛紛指責官話是滿洲漢語,更有甚者連學校教育也不用官話,老師授課都用方言。
對儒家、對禮法的異化甚至曲解~,
1、按照春秋禮法,男子束髮就算成年,滿清如何束髮?如何正衣冠?《孝經》有言:「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2、對儒家的滿清重塑。適合自己的就用,不適合自己的就不用那是漢武;適合自己的就用,不適合自己的就刪減那是朱重八;適合自己的要用,不適合自己的刪添篡改,變成適合自己心意的再大肆推廣那是滿清。「今也,舉夷狄之法,而加之先王之教之上,幾何其不胥而為夷也?」3、漢族傳統的政治制度
儒家禮法制度本來有兩個功能,一個是對內統治,一個是對外的自衛和免疫。「皇天無親,惟德是輔」,皇帝作為德的肉體,是天下秩序的終結點。王者失位,會使系統陷於無序狀態而趨向崩潰。夷是系統內部必須加以抵抗、消化和吸收的異質因素。作為一種外部壓力,對夏來說,夷狄的存在是必要的,但這種壓力必須適度,不能突破「夷夏之大防」。一旦出現這種危險,華夏為了自身的安全,也為了整個大一統的穩定,會全力抵抗———攘夷。這是大一統和華夷之辨的統一!但滿清把他抽掉不說,故意隱沒~~~清朝,其出身就和儒家禮儀不符,所以才要篡改刪減,而那些正直的人恰恰就是儒家理念的堅實捍衛者所以才能留名千古,才能在今天聲望祭祀遠超過滿清皇帝~~清朝真正的負面影響在於對中華文化的摧毀上。清這一朝客觀公正的說還是有優點的,在對蒙,藏,回等別的民族控制手段上超過中國以前的朝代,如清朝對蒙古人實行減丁制,一個部落男丁達到多少就要殺掉或者沖軍,對蒙古引入喇嘛教,腐蝕他們的精神。有清一朝,蒙古族的人口幾乎都是負增長。類似政策很好解決了千年來游牧民族對中原的威脅。甚至很多人詬病的幾點如進關時的屠殺,皇權集中,腐朽無能等缺點都不是不可原諒的。試問哪個改朝換代時沒有屠殺?皇權集中秦代也做過,還有哪個朝代最後快終結時候不是腐朽無能的?
真正讓人不可原諒的其實是清朝對待華夏文化的態度,不是繼承發揚,而是毀壞和篡改,這是絕對不可原諒的!
一個民族之所以區別於別的民族,就在於其文化上。沒有代代相傳的文明,我們這個種族就會實際上的滅亡!清朝統治者作為一個文化劊子手首先做的是剃髮易服,從髮型服飾上改變我們的文化,然後以修四庫全書和康熙字典的名義毀壞和篡改中華文化,而且是全方位的,各類詩詞,典故,科技,文學方面的書籍建築雕塑工具等等,在清朝統治者眼裡都需要改造的。岳飛《滿江紅》「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清人改為「壯志飢餐飛食肉,笑談欲灑盈腔血」。甚至我都不知道現在我們讀的一些詩詞歌賦是不是歷史上真實的樣子!清朝統治者在建國初期就推行的是主子奴才式階級制度,奴化國人的思想是其兩百多年的「國策」。棄醫從文的魯迅先生,窮極一生要用手中的筆警醒的正是這群受奴化教育兩百多年,麻木的,蘸血饅頭吃的,阿Q精神勝利法的,深受「國粹」毒害的民眾。萬幸的是清朝本身的游牧文化非常落後,在強勢的中華文化下被逐漸融合,假如八旗是一個和中華文明一樣先進的文明,那可能真會亡國滅種,幾百年後只有歷史學家還記得中華二字。。。。從別人敬仰的文化上看就知道什麼是值得我們發揚的東西,韓國人為何把孔子漢字漢語端午什麼都說成他們的?他們有多羨慕我們的文化知道嗎?但是他們覺得中華文化被清朝毀壞了,他們覺得現代中國繼承的都是蠻夷文化,所以他們才會瞧不起現在的中國人,日本韓國都不傻,從沒聽說過韓國把辮子頭,旗袍,馬褂,說成是他們的吧?這些「國粹」送給韓國日本他們都不會要。而每當我看見滿屏的辮子戲時候,當我看到還有人為那個以毀壞篡改我們文化為「國策」的朝代歌功頌德的時候,我真替我們國人感到悲哀,外國人醜化中國人的漫畫最喜歡的就是把中國人的形象設計成留個辮子的樣子,俗稱「豬尾巴」,這辮子是恥辱啊!是被奴役和愚昧的標誌啊,中國的很多人不以為恥,反以為是自己本來的文化。真是悲哀,我們的教育界要復很大的責任,我們的文化局應該宣揚的是辮子的恥辱,一個民族知恥而後勇,就要剪掉這心中的辮子!
我不反對融合,但並不是包容所有。振興中華文化絕不能在繼承清代的文化基礎上作為起點,這就像不能在爛掉得地基上建房子住,一樣的道理。在畸形的篡改後的奴隸制文化上談繼承和發揚中華文明,本來就找錯了方向。所謂的文化融合,本質是一個強勢的文明影響同化一個落後文明,中國要像唐朝一樣重新站立在世界之巔,就必須去除中華文化里的糟粕,去除奴化教育的影響,分清哪些是真正的中華文化哪些是篡改偽造的,才能重現華夏昔日的榮光!不認為有所謂滿清色彩就不是中華文化,所以談不上破壞。如果指的是之前的漢族文化,那主要是男子髮式和服飾的改變。
你忘了,乾隆要燒四書五經,紀曉嵐保留了經史子集
興起於康乾盛世時期的文字獄和閉關鎖國政策,極大的限制了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的交流與融合,制約了本土文明的發展。從此中國開始遠遠落後與外國至今,中華文化的同化力日漸薄弱。
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民族自尊被踐踏。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