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是一種能力

每當我看到那些胖乎乎的小女孩還在拚命地吃甜筒時,就忍不住為她們的青春期擔憂。我自然相信她們吃甜筒時是愉快的,但我也能預測到,當青春期來臨時,這些女孩少不了為自己的體像而苦惱,嚴重的甚至就此在低自尊中度過一生。我這麼說絕非危言聳聽,因體像問題(尤其是肥胖)而覺得人生不值得一過的現象並不罕見。不過,肥胖不是我要談的重點,我想談的是心理健康。

大學裡有一門課叫《心理健康教育》,只有三次,每次三節課。在上這門課時,我都會問學生一個問題:你覺得自己心理健康嗎?大部分學生都會給個明確的答案。然後,我通常會問第二個問題:你怎麼知道自己是心理健康(或心理不健康)的?這時,大部分學生通常會選擇沉默,或許在他們看來這是個不言自明的問題。大多數時候,人們會想當然地認為,只要感覺良好,心理就是健康的。而事實上,這是個很不可靠的標準。首先,人不可能總是感覺良好。那麼,當感覺糟糕時,還算不算心理健康呢?如果感覺良好就是心理健康,感覺糟糕就是不健康,那估計沒人能搞清楚自己是健康或者不健康的了,因為沒有人總是感覺良好或者感覺糟糕。如此一來,心理健康這一概念就沒有意義了。但生活卻告訴我們,一些人的心理確實沒那麼健康,另一些人則更陽光更快樂。可見,心理健康的問題畢竟是存在的,只是需要換一個角度來理解它。

在我看來,把心理健康當成一種狀態是對心理健康最嚴重的誤解。這樣的誤解經常導致人們問一些錯誤的問題。例如,時常有人問我,作為心理學博士,你會不會煩惱?我知道他(她)們真正想問的是,都心理學博士了,想必你的心理沒有不健康了吧?但由於問錯了問題,得到的答案也通常是有問題的。當我老老實實地回答說「會,而且還不少」時,提問者的失望可想而知。其實,問錯了問題還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我們會很自然地用這樣的標準來指導生活。由於在生活中過於追求一種所謂好的狀態,我們對任何情緒或行為上的「消極」都會驚慌失措。這在父母身上表現得尤為突出。一個朋友曾因為他兩歲的兒子有一些刻板行為而懷疑其患上了強迫症,並為此憂慮了好一陣子。

對「消極」狀態的草木皆兵必然促使人們全力追求積極狀態。為了讓孩子總是快樂或者至少不鬱悶,很多父母都會不遺餘力地滿足孩子的各種需求或者不觸碰他們的自尊,以為只要孩子心滿意足心理就健康了。就像開篇中那些快樂地吃著甜筒的小女孩一樣,為了她們吃甜筒時的美好感覺,有些大人們就會無限制地給她們提供甜筒。據說,賞識教育的極端表現是,如果一個孩子說「2+3=4」,大人們不能說他「錯」了,而應該說「只差1點就對了」,因為「錯了」會打擊到孩子的自尊心。然而,一個孩子如果如此不堪一擊,就算當時對於「只差1點就對了」的反饋心滿意足,我們又怎麼能認為他是心理健康的呢?由於「狀態論」把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即時滿足帶來的美好感覺當成心理健康的衡量標準,使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過度短視和功利。

事實上,真正能夠衡量一個人心理是否健康的絕不是當下的狀態,而是一種穩定的心理能力。這種心理能力的關鍵功能不在於規避消極,而在於面對消極。隨著思考的深入,我越來越意識到,對於心理健康,感受快樂的能力固然重要,但面對挫折和苦難的能力才是決定性的。有太多的人在順境中意氣風發,一遇到挫折就崩潰沉淪,這實在算不上心理有多健康。所以,在《大學生心理健康》的課堂上,當學生們不假思索地認為自己心理很健康時,我會潑點冷水:在經歷失戀、失業或者其他人生困境的考驗之前,你怎麼知道呢?我只想告訴他們,心理健康不是當下的良好感覺,而是一輩子的事,應該在生活中不斷鍛煉自己。

快4歲的女兒喜歡和我玩紙牌,規則很簡單,10以內的牌面比大小。每當女兒的牌面更大時,她就會高興得大喊大叫「我贏了」;每當我的牌面更大時,她就耍賴,硬說自己是贏的。這時我就表示不好玩拒絕再玩,無奈之下她只好接受自己「輸」了的事實。對於這種情況,剛開始時她確實不太高興,但很快就適應了,而且幾乎馬上就找了新的成就感:「我贏了3次,你才贏了2次」。一個人既能容忍挫折,又能保持一顆要「贏」的心,這就是心理健康。如此看來,孩子的心理本來都是健康的。

推薦閱讀:

幹掉「陽光」
從健康的性心理角度如何看待魯迅說的「一見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胳膊……」?

TAG:心理健康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