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也不是真理部的勝利

《1984》是一部中規中矩的反烏托邦小說,喬治·奧威爾也是一個勤懇而不怎麼天才的作家。但《1984》還是有些閃閃發光的地方,其中最耀眼的,當屬真理部生產黃色書刊的機器。

在大洋國,黃色書刊是機器生產的。通過對一些露骨描寫和俗套橋段簡單的排列組合,大規模工業化生產出許許多多的黃色書刊,用以安撫百姓——當然,主要是外黨和無產者。這一構想實在是天才至極,以致於我沒有理由去懷疑,歐亞國與東亞國的真理部也是通過這種方式生產文藝作品的。

就譬如說我們東亞國的起點文吧。無數不可辯駁的事實表明,雖然東亞國的和平部與外國還有相當的差距,但真理部的爽文流水線要領先外國一代。

相比起軍事上的勝利和經濟上的碾壓,文化上的輸出往往給予戰勝國更強烈的快感。中國網文「征服」世界,給了國人非常強烈的文化自豪感。當然大家忘了,短短十多年前,美國盛極一時,中國河殤泛濫,美利堅的槍戰與大白腿向國內瘋狂傾銷,一些學界「有識之士」痛心疾呼:這是文化攻勢啊!你們不能上當啊!你們要熱愛中國文化,你們要愛四書五經,要愛唐詩宋詞,要愛京劇崑曲啊!

可惜,人民群眾喜歡的東西,你不喜歡,你算老幾。人民群眾不喜歡的東西,你喜歡,你算老幾。文化強不強大,當然要看本國和帝國的老百姓喜不喜歡。大白腿和京劇,老百姓要看哪個,這根本不用人教。倒退幾十年,美國也是靠這個俘獲了蘇聯人民的心。在層出不窮的好萊塢大片面前,你重複多少遍社會主義好也沒用了。再倒退個一百年,大英統治世界的時候,19世紀的英語言情小說暢銷全球,各國有幸認識字的小布爾喬亞無不以此為高端,也是一個道理。也正因為如此,通俗文化的擴張,被廣泛接受是一個文明興盛的現象。

當然看起來,我們文明也正在經歷這樣的時刻。把起點文和那些充滿了政治正確、不得不把women寫作womyn的的西方流行讀物擺在一起,老百姓願意讀哪個,根本不用人教。

可文化永遠不能作為原因。經濟的虯根上長著政治的樹榦,文化的果子結在上面。在果子結出來,變紅變甜之前,這棵樹已經默默生長了幾十年。美國不是在文化上打敗了蘇聯,而是美國先已打敗了蘇聯,所以才在文化上打敗了蘇聯。在文化之前,電冰箱和可口可樂就已經讓蘇聯喪失了抵抗的能力。生活質量擺在這裡,文化上誰壓誰一頭就已經成了定局。每一個生活質量的細小改變,最終都會如實反映在老百姓的表情上:我們都知道同樣的大腿,穿著絲襪的那條看起來更迷人,但絲襪這種東西恰恰是,它在一個輕工業發達的國家極其廉價,一美元三條,即使是貧窮的打工者和學生也可以撕著玩作為作為難得的生活情趣;而在輕工業不發達的國家,憑票排一天的隊也不見得搶到一條。

於是在堆積如山的絲襪面前,你跟大家說多少遍布爾什維克審美也沒有用了。

如果你把文化產業理解為一個沒什麼特殊的工業品,那這個問題其實不難講:發展一個強大的通俗文化,需要一個強盛的經濟體,生產效率不低,因此產生了許多無所事事又吃得起飯的人口。統治這個經濟體的政府有得是事情要忙,沒工夫多管閑事。在這個經濟體中,知識不稀缺,受教育不是什麼奢侈品,能寫得出爽文的大學生遍地都是,並不比流水線工人更加高貴。於是,這種沒什麼特殊的工業品就自發地進行迅速的競爭淘汰與產業升級。一旦放出來,迅速地侵佔市場,然後從一個領域迅速擴散到另一個領域。從文字,到音樂,直到漫畫和電影,這一切的發生通常只需要很短的時間——前提是,這個國家始終是一個輕工業發達的強盛的經濟體。

當然,高端人口以及自以為高端的人口永遠是排斥流水線的。因此,針對高端人口的文化從來也不具備工業化特徵。恰恰相反,為了體現自己與底層的不同,他們還會故意反其道而行。就像我之前說的痛心疾呼的「有識之士」,可以想見,抨擊爽文的人自然也不會少。衰落期的文化不會有優秀的通俗文化,但往往會產生優秀的不通俗文化。這樣,你也不能把文化看作一個尋常的工業品。因為相比起工業品,文化的受眾永遠都會是割裂的。在可以看到的過去,歐洲上流社會對美國文化的排斥都是非常明顯的;我因此也看到了我們的未來。每一個新的強國,都一定會被罵鄉巴佬。因為這個鄉巴佬把他們珍視的東西解構,又按照工業的思維重構,又重新傾銷給了他們的老百姓。換言之,東亞國的富裕部幹了他們真理部的活兒。

所以說,這看起來是真理部的勝利,其實呢,一噸重的大獎章,該頒給富裕部。

推薦閱讀:

二、俏寡婦
中國的網文行業能否像日本的動漫一樣成為國家級產業?
設定控自我修養(二)衡量設定體系優劣的六要素
寫網路小說,競爭有多激烈?
杭州事件後,西華的後果如何,還有那個全身高度燒傷的濟州島人怎麼樣了?

TAG:文化 | 网络小说 | 网络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