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發燒時,可別弄錯了
寶寶發燒的時候,父母對寶寶的護理非常關鍵。不過,在護理的過程中,常常會有些誤區,避開誤區才能更好的有利於寶貝疾病的恢復,那麼我們看看生活中最常見的誤區有哪些。
體溫測量時機不對
家長發現寶貝可能發熱後,會及時測量體溫,發現確實發熱後也不知何時應該複測體溫,有的一天只測一次,有的每小時測一次,兩者都有不妥。到了醫院醫生一般需要了解,寶貝每天體溫最高(高峰)多少度?高峰間隔多長時間?如果只測一次體溫無法告知醫生想得到的信息,不利於醫生對病情的評估,若過於頻繁測又影響寶貝休息,家長也十分焦慮。所以需要家長適宜時間測體溫。
(1)發現寶貝低熱時要間隔半小時測體溫兩次,注意體溫是否上升。
(2)發現寶貝高熱時口服退熱葯後半小時要複測體溫觀察是否有下降趨勢,有下降趨勢後1小時左右複測是否恢復正常。
(3)發現發熱後患兒出現寒戰,應五到十分鐘複測,寒戰多是體溫迅速上升的時期。
(4)急性感染前兩到三天體溫易反覆,離上次應用退熱葯4~6小時要酌情複測體溫。
(5)感覺患兒發蔫,額頭頸部發燙時應該測。
(6)相對於全天而言,傍晚及夜間體溫相對較高,應注意監測。
(7)睡眠時寶貝頻繁翻身哭鬧時應酌情監測。適當時機測量體溫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小蘋果體溫寶的產生可以持續24小時監測寶貝體溫,並上傳至家長手機,是非常理想的,家長又輕鬆,測量有準確!
還有的家長每天都要給寶貝測體溫,其實健康寶貝是沒有必要每日測量體溫的。這樣的家長會發現寶貝偶爾會出現37.4或37.5攝氏度的低熱,非常焦慮。特別是小嬰兒。體溫測量是要求外在和內在穩定條件,環境溫度過高、穿衣過多、剛從厚被窩起床、劇烈活動、劇烈哭鬧、剛吃完飯喝完熱水等都有可能會出現假性發熱,這種情況一般解除這些因素,過十五到三十分鐘再複測體溫會恢復正常,在測量準確情況下不會反覆出現。所以父母測量體溫因該排除影響因素(特別是小嬰兒)應該在寶貝安靜狀態,飯後15到30分鐘,除外包裹等因素後測量體溫更為準確。
錯誤的體溫測量方法
現在市面上有各種測量體溫的體溫計,有水銀的、電子的、化學反應貼頭的、耳溫的、放腋窩24小時電子監測的體溫寶(如小蘋果體溫寶)等。
寶貝高熱時我們建議電子體溫計和24小時監測體溫寶相對更為準確,水銀體溫計要持續測至少五分鐘才準確。化學反應接觸式額頭顯示體溫計相對不夠精準,耳溫計因為測量部位問題有時會有誤差,高熱時不建議應用,或左右耳反覆測量後評估準確性。
腋窩有汗時、有衣服隔在體溫計及皮膚間都會影響測量準確性。
只關注體溫升高本身
發熱只是疾病的癥狀之一,寶貝一發熱,家長多隻關注發熱本身,其實應該關注除了發熱是否還有其他不適。家長應該觀察:寶貝有無流涕、咳嗽、咽痛等呼吸道感染徵象;有無嘔吐腹瀉等消化道癥狀;有無皮疹、眼紅等其他表現;觀察面色情況、精神狀態、反應情況;尿量情況、食慾飲水情況等。以上情況有力於對寶貝病情判斷。
出現這些情況應及時帶寶貝就診
1)流感季節,突起高熱大於39攝氏度,持續高熱不退,口服退熱葯無效(特別是有流感樣癥狀或有流感接觸史);
2)反覆高熱大於48小時;
3)體溫正常後仍精神差、嗜睡、面色灰暗;
4)出現抽搐;
5)出現呼吸急促、喘憋、呼吸困難;
6)伴有反覆嘔吐、嚴重咳嗽、持續腹痛及明顯腹瀉、皮疹等明顯伴隨癥狀;
7)六個月以下嬰兒出現發熱。
不論工作中多淡定的父母,只要遇到寶寶發燒,鐵定心急如焚。面對發熱,父母只要正確心態面對、觀察護理方法得當,準確掌握就診方法這都不是事!
溫馨提示:孩子長大需要父母共同的呵護,如果孩子生病了,請上「匯醫在線」APP找「兒科醫生集團」,這裡有專業兒科專家線上坐診,為您提供寶寶病情解決方案。
推薦閱讀:
※港澳台地區會怎麼處理家長天天打孩子的事情?
※為什麼小孩子喜歡恐龍?
※關於王寶強離婚風波,職場人必須認識的事情
※當大人們都習慣科普環保,小孩最值得抓住哪些成長時機呢?
※感統失調的表現及訓練小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