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有些聰明人追求不到快樂

小友(微信號:yosumn)說:人們總在想方設法讓自己內心真正快樂起來——購物娛樂、追求工作成果、參加戶外活動、下廚做飯、養只寵物。但有一些人對快樂的期望或許走偏了一點——他們追求卓越,要麼成為人上人,要麼就伐開心。圍繞這個現象,大西洋月刊的記者採訪了《如果你真的那麼聰明,為什麼你不快樂?》的作者 Raj Raghunathan 關於快樂的一些奧義,在這裡把訪談整理分享給大家。

很多人知道追求什麼能找到快樂,但往往在追求的時候他們並沒有感到快樂。

如果你想追求快樂,你有兩條路可以走。 其中一條就是很多人常走的路,也是社會公認的方向——幹得比別人漂亮。他們追求幸福或快樂,往往追求的是成就感與成功,而成就感來自於你在某個領域達到鳳毛麟角的水平。這涉及到了「社會比較」:不斷趕超他人直到成為某個群體或領域的頂尖,你就能獲得成功的喜悅。

但這種比較操作起來沒那麼容易,最大的問題就是:比較標準是什麼?比如,要成為最好的大學教授,有哪些標準來進行評判?是你的研究成果,還是教學成果?就算是教學成果的單方面標準而言,是學生們的成績,還是你的教學方法,抑或是學生們對你的評價呢?

這些標準在不斷細化和專業化的比較中變得含糊不清、難以定義。當「標準」含糊不清的時候,人們就會抓住最直觀和最容易確定的標準進行比較,譬如獲獎數、職位、工資。

儘管這些標準一目了然,但細細想來,「工資多少」與「最好的大學教授」之間好像沒什麼必然聯繫。

而且,人對快樂的適應力非常強,你很快就會適應「比較優越」帶來的愉悅感,並且習以為常。在1978年西北大學的一項實驗研究發現,中樂透大獎的人在得獎一年後的心情並不比剛受重傷的病人好多少。 人總會習慣在自己身上發生的好事,而且可能對能激發好心情的事物越來越挑剔。研究顯示,受到更好的教育、更有錢、更才華橫溢並不意味著一個人是否更快樂。實際上它或許意味著:那個人更難對生活本身感到滿意。 我們以為完成一個大項目會是一件很開心的事,但事實上好像並不會。一方面人們對「發生好事」的適應力很強,另一方面當我們千辛萬苦克服了一個困難之後,會無奈地發現還有更多的困難等著我們。在機遇降臨時,我們更多會擔心未來大大小小的煩惱,而不止是高興。

所以說,快樂和成功沒多大聯繫,是因為「成功」這一結果本身並不明確,它也無法積極或消極地直接導向你快樂與否。當你失戀,或是摔骨折了不得不住院一段時間,你或許會覺得「天都塌了!」然而你不也這樣走過來了?事實上,接受和恢復是我們很擅長的事情,不只是失戀,人生許多重大挫折都是我們思考和重獲新生的關鍵。

所以說,如果依靠加多少薪水這類標準來追求幸福感的話,恐怕你獲得快樂的難度就像追求加薪一樣——沒那麼簡單了。

追求成功的第二條路,就是把注意力放在你擅長而又享受的事情上。當你不用再和他人比較就有自發動力的時候,你就能專註在你享受做這件事本身。當你能夠專註足夠長時間時,你總能在這件事情上有所進步,直至達到精通,而你的影響力、權力還有金錢才會作為「成功的副產品」降臨到你頭上。這一次,你是通過把事情做好以達至成功,而非以比較作為手段

回到人類幸福感的心理需求上,研究證明,滿足人類需求的幸福感包括:

  • 歸屬感(belonging)有意義的社會關係;

  • 學有所長(mastery)擅長自己的主要工作;

  • 自主性(autonomy)能夠獨立自主地對自己的人生做選擇。

在前三者都能實現的情況下,我想加上第四個:你對人生的態度

這種態度,或稱世界觀,能概括成兩種思考方式:

  • 一種是基於稀缺資源思維方式,由於資源的有限,你死我活的爭奪結果;

  • 另一種是基於富餘資源的思維方式,亦即認為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成長發展空間。

這兩種思維方式源於對世界的預設。你相信世界上的資源是有限的,想要發展必須與他人爭奪;還是說,你相信世界上的資源是無限的,無論是現有的,還是潛在資源,你都能夠獲得並為己所用?

稀缺一詞在經濟學中常被提及,那麼在心理學裡,面對物資稀缺的環境,人的心理過程又是怎樣的呢?在戰場、貧困災區、賽場上,你需要靠爭奪換來更多生存機會,稀缺資源的思維方式能讓人提高警惕

我們的祖先就是在荒蕪環境中生存下來的物種,食物、資源、土地都是被人搶奪佔用的珍寶。作為他們的子孫後代,稀缺資源的思維方式似乎我們與生俱來的特質。

但在我看來,如今的我們並不用時刻做好爭奪的準備來保全性命,作為一個智性人類,我們必須重新審視這些人類進化過程中保留的所謂珍貴特質。

在飛速發展的社會裡,這些特質究竟起到了促進作用還是阻礙作用?在廣告和交互設計領域裡,不少研究驗證了放棄稀缺性思維反而更能開拓新的發展市場。而且若你能把注意力放在過程而非結果,你反而減少了很多壓力。

稀缺性思維似乎是人類的天性,我們總習慣去爭奪資源,去比較結果。但如今,靠結果和成就比較出來的快樂卻越來越奢侈,如何能讓人轉變觀念呢? 你看,一方面,人們天生會關注事物的消極面和不足的地方;但另一方面,我們同樣不斷追求真正的快樂和更好的自己。

也就是說,答案其實很簡單——如果我們能找到自己覺得有意義的事、能讓自己廢寢忘食的事情,我們差不多就能找到快樂。

要說不講究意義、不注重結果,孩子們不都都很精通此道嗎?他們不會被外在標準干擾,他們會筆直去追尋能給他們帶來快樂的事物。我曾給我3歲的兒子買過一兩機械車,他大概著迷地玩了3天,然後她就開始和裝機械車的紙盒玩耍了。他壓根不在乎哪個更昂貴、更受市場歡迎、製作工序更複雜這些事,他只是想模仿電視里的卡通人物那樣住進紙盒裡,創造一段自己的紙盒歷險記。

在另一項實驗中,有一組辦公室職員每天都會收到一封郵件,提醒他們去做讓自己快樂的選擇,結果他們的幸福感得到很大提升。我們的實驗目的其實是讓人們能重新關注「快樂的選擇權」——相比癱在沙發上看電視,你可以選擇陪兒子玩玩遊戲,這是你可以自己選的。

這個實驗面向的對象有財富 500 強精英,也有普通大學生。我們發現,人們每天會做成千上萬種選擇,而當你有了去選擇快樂的觀念,即使是選擇雞毛蒜皮的小事,總體來說人們的幸福度都有所上升。這種簡單且日常的備忘,提醒自己追求真正能給自己帶來快樂的事情,能把富餘思維的觀念注入現實生活當中。

如果在私人生活中可以這麼獨善其身,那在工作環境里,基於富餘資源的思維方式是否還適用呢?畢竟,升職加薪的機會都要靠搶的啊!

美國趨勢專家丹尼爾·平克(Daniel Pink)在他的書《驅動力》里提到,過去企業給員工的激勵方式類似「毛驢前的胡蘿蔔」,即想辦法讓一根胡蘿蔔在驢面前晃蕩,毛驢就會為了吃到胡蘿蔔而不斷往前跑。

而如今,包括谷歌和世界上最大的有機食品超市「全食(Whole Food)」在內的不少企業認為驅動力在於員工真正的激情所在,稱之「驅動力2.0」

我承認過去的企業發展模式慣性仍然存在——領導力哲學家西蒙·斯涅克(Simon Sinek)說過,企業運作模式很大程度上繼承了軍隊管理模式,非常層級化和稀缺資源思維導向。 但真正優秀的軍隊領導不一定是這樣做的。我們對過去企業管理的思維方式有點盲目信任了,富餘資源導向的管理方式正在湧現,而它可能也是更符合未來的管理方式。儘管從大局看來,這一點的實踐還是略顯混亂。比如商學院向學生不斷強調要有企業社會責任感,要找到你激情所在云云。但與此同時,反觀被企業請來做 keynote 演講的人,總是那些動不動能賺一百萬美金的人,再看看提高《商業周刊》企業排名的關鍵——你會發現仍然全都是一些外在標準。

如上所言,在資本主義世界裡,稀缺資源思維仍然佔主要地位。那麼富餘資源導向的思維方式是否僅僅關乎個人生活呢?還是存在一種社會形態能包容這種思維方式,讓每個人都有所發展呢?

乍一看去,資本主義似乎十分不鼓勵富餘資源導向的思維方式。但你也可以這樣看待資本主義,因為它包含兩個重要的看待角度:

  • 其一,是人、思想、貨品的自由流動,人有自由選擇的權利;

  • 第二,是資源基於人的能力分配,而不是基於人的真正需求。

前者和後者相輔相成,是資本主義不可避免的優缺點,我寧願接受這一點,畢竟這總比反過來——資源分配基於人們的基本需求,但卻剝奪了人的選擇自由,好太多了。 最終,我相信有一部分人終會通過自我探索、尋找內心深處的需求,通過科學實證來選擇自己的思維方式,我相信這是每個人的「選擇」——這是每個人的自由。

明天究竟會發生好事還是壞事呢,你會過得怎樣?我們沒辦法知道哪種觀點更能預測世界。但既然人只會看到自己願意相信的東西,何不接受一種能幫你成長,讓你更加容易獲得幸福和快樂的信念呢?

快樂其實就在於你觀念的轉變,如果你還在糾結怎樣能轉變自己的觀念,友心人情緒探索營或許是一個能幫到你的地方哦!

-end-

譯者|砍妹

武漢大學心理學學士、知乎專欄@文藝的哺乳動物

原文鏈接:

Why So Many Smart People Aren』t Happy

本文由友心人出品,轉載前請聯繫郵箱media@yoxinli.com 。
推薦閱讀:

快樂其實很簡單
打遊戲和學習都帶來快樂,為什麼人們往往不恥前者?
如何找到學習的樂趣?
別人對你說過最棒的讚美是什麼?

TAG:心理 | 心理学 | 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