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碎片化知識讓自己變得愚蠢?
1.碎片化如何讓你變得愚蠢
碎片化信息最大的危害是會讓你變得愚蠢。如何變愚蠢了呢?我舉個真實的例子。
有一個網友X公開求助:她的好閨蜜出軌了,鬧離婚,原因是男方工作太忙。
立刻有網友A長篇評論說你閨蜜不理解男人的辛苦,人家在外拚命賺錢,自己出軌還有理由了?這女人真是蛇蠍心,並舉了馬蓉的例子。
超過95%的網友支持。
不久,X補充說,這個男的一年有一半以上的時間在外地工作不回家,閨蜜已經忍了快五年,多次溝通勸解也沒有結果。 網友B長篇評論說:你得學會溝通的方式,他不回家也許是迫不得已,他是愛你的,並深刻談論了男女溝通的障礙。
70%的網友支持,但其中一部分人認為應該了解更多的事實。
於是,X又補充說,閨蜜老公就是老闆,很多事情他可以交給現場負責人的。網友C回復說:他也曾做過工程,有時候的確會身不由己,也許其中有誤會。
50%的網友支持,有一部分人開始同情這個閨蜜。
X進一步說到細節,曾經有一次孩子被搶救,打電話過去,男方最終還是沒有回去。 網友們一致認為這樣的男人根本沒有責任感,但又分成了兩派:一派認為出軌有理,一派認為無論如何出軌是錯的。 X又說,現在閨蜜的想法是什麼也不要,只想離婚。
此時超過90%的網友轉向了閨蜜,其中相當多的人對其果敢的決定產生了敬佩感。
這個例子展示了碎片化信息如何迅速改變群體觀點。所有的信息都沒有被偽裝,只是在不同的時間被披露出來。
群體總是在選擇對自己有利的信息。在缺乏全面信息的條件下,包含道德傾向的主觀意識便會接管理性的大腦,將碎片化的信息簡單粗暴的拼湊成完整的邏輯模型。而這個模型只是我們大腦的虛擬映射,可能已經遠遠偏離了真實情況。然後我們在這樣的模型下,接受新的信息,並輸出錯誤的結果。
這就是為什麼有的人會很固執的堅持自己的成見。他的邏輯思維已經被非理性所奴役。 如果碎片化信息長期統治我們的大腦,我們會善變和易怒,看起來輕浮,愚蠢和固執。
2.內在邏輯不足是根源
我們會遇到一類人。 這類人講起話來滔滔不絕,異常精彩,但是你總感覺好像什麼也沒講。 一開始我會懷疑自己注意力不夠集中,理解不充分,但後來意識到這類人講話最大的問題是沒有邏輯,喜歡東扯西湊,但就是打不到點上。 跟他們溝通很費勁。因為他們用大量的碎片化信息來掩蓋內在邏輯的不足。
為了論證A,會舉出B;然後為了論證B,又舉出C;如此反覆,最後怎麼也無法回到A了。
還有一類人是始終不能對最關鍵的問題進行確認。講了很多,似乎有一定的傾向性,但是永遠得不到最確切的答案。 這種人的極端代表是前美聯儲主席格蘭斯潘。他用碎片化的信息來與碎片化的市場預期進行博弈。
但這只是很特殊的例子,大多數人這樣表現的原因是沒有邏輯能力組織自己的思想。
3.系統思考和思辨能力被忽視邏輯性差的父母,很難培育出邏輯性強的孩子。 而不重邏輯訓練的教育模式,也自然不能培養出邏輯性強的公民。 我們的教育在邏輯訓練上是嚴重不足的。邏輯性不足的直接後果,就是容易被碎片化的知識所誤導,進而容易偏激和狹隘。
我這裡所謂的邏輯性不足,主要是指系統性思考能力和思辨能力不足。 這兩種能力的提高必須要通過大量的閱讀才能實現,而且必須是以哲學和科學閱讀為主。
閱讀的好處有兩個:一是知道自己所迷惑的問題前人早就討論過無數次了,不必從頭開始想;二是知道前人的套路是什麼,不會被他人所蠱惑。
但是文理分科之後,很多人放棄了閱讀能力的培養,尤其是錯過了大學的黃金時期。文科生知識面雖然寬了,但系統思考能力變差了;理科生過度側重技術訓練,直線型的邏輯推理能力變強了,靈活思辨能力卻變弱了。
簡言之,作為優秀員工的專業性指標提高了,但作為一流人才的成長性指標變弱了。
4.回歸傳統閱讀的好處
用理工科的邏輯推理訓練來代替邏輯能力的培養也是不對的,因為少了思辨能力。邏輯推理只是思辨過程的一個工具,而並非全部。
思辨是一種自我糾錯機制。 沒有思辨能力,就不可能在大腦里建立一個能夠深度學習的思維繫統。 一旦碎片化的信息襲來,人的思維繫統無法將其有效內化,可能會將其丟棄,或者被攻破。
傳銷的目標對象正是那些三觀不正且思維繫統薄弱的人。許多10萬+文章也有類似的問題,常常湊齊了各種元素,就是要瞬間接管你的思維繫統。
這一點,我們還是得向歐洲人學習,他們更依賴於傳統的書本進行系統的閱讀。雖然知識更新慢了,但是思維繫統的訓練更加全面。
所謂書香門第,也不過是多讀好書,系統的讀書那麼簡單而已。 但這一點點差別,可能會帶來一代人的差距。
來源微信公眾號:海松ta說 haisong2
推薦閱讀:
※不談戀愛怎麼樣獲得戀愛帶給人的成長?
※終於清靜了 故事還是要寫完整的 (並持續更新)人註定曲終人散 故事要善始善終?更新至5月8日?
※男人為什麼會拒絕自己喜歡的女生?
※男人對初戀究竟什麼心態?
※男人和女人糾纏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