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人普遍缺乏界限感
其實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無我『「忘我」。「捨己為人,大公無私,忘我工作,等等。好像一講到自己的利益。就很低級卑微一樣。
反觀西方教育呢?則更注重個人,注重自我。」自我「與」自私「其實完全是兩碼事、人首先認識自我,了解自身的長處與短處,規劃自己要走的路,懂得處理自我與他人。外界關係,最後實現自我價值,而去幫組他人,關注社會,這不是更合乎情理嗎?
一味地強調他人,而忽視自我,最終結果就是迷失與迷茫。孔子說,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想想,一個人連自己都搞不清楚,如何」立「,如何」不惑「?
自我迷失與迷茫,找不著北怎麼辦?
分清楚界限。讓每個個體獨立,自主。認清自己,實現自己,才可以更好的尊重他人,並真正根據他人的處境施以援手,成就他人。
這個世界上只有三件事,自己的事,別人的事和老天的事,這三件事已經清晰劃分了我們自己的界限,自己的事,只能自己做,不要依附他人,別人的事,只可以尊重和接受,不要強加干涉,也不應該干涉,老天的事。好好配合,天下雨就要打傘出去,生在一個貧窮的家庭就得學會簡樸生活、
當一個人缺乏界限感時,常常把自己的事託付他人,邀請他人跨入自己的界限。也常常把自己的意願強加於人,強行跨入他人的界限,
猶如這個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這個世界上也不會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基因不同,早期教育不同,童年經歷不同,讀的書接觸的人不同,自然,信念系統就會不同,看待問題的角度,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會有千差萬別。
當孩子自己跌倒,本應該自己爬起來,那是他自己的事,父母看著心痛,立刻過去扶起,其實,善良的中國父母已經侵入了孩子的界限,孩子的界限感在父母的疼愛中開始一步步缺失。孩子慢慢成年,獨立意識開始強化,孩子覺得上什麼學校是自己的事,和誰談戀愛是自己的事,嫁給誰,娶誰是自己的事,但是很遺憾和父母的界限早已打破。而且被打破很多年,而且可笑的是,孩子一邊大聲宣告」戀愛婚姻是我的事「一邊把自己做的工作,買自己住的房看成是父母的事,於是父母在這種模糊的界限中仍然覺得」你的高考志願事我的事。你的戀愛婚姻是我的事。「於是開始衝突,於是開始痛苦。
孩子帶著模糊的界限感開始與戀人互動,每天計較著我愛你多些,還是你愛我多些,當自身帶著模糊的界限感開始與同事互動,本不應該自己承擔的,卻不會說」不「。本應該自己承擔的,卻又常常把責任推給他人。有一天,孩子也有了孩子,於是他或者她帶著模糊的界限感開始與自己的孩子互動。如此繼續,會造成很多代傳承模式,造成家庭悲劇的輪迴,關係痛苦糾纏。
所以。明確那些事是自己的事,哪些事是別人的事。守住自己的界限,也不要侵犯他人的界限,讓自己的界限感清晰起來。
推薦閱讀:
※結婚三年,90%吵架都是因婆婆起,要離婚了卻不知道錯在哪裡?
※第一次見婆婆,她這樣表示什麼?
※和婆婆吵架撕破臉,跟老公姐姐關係變僵硬,有彌補的必要嗎?
※能讓你老婆把你媽罵走,真不是個男人
※已經解決,刪掉~??
TAG:婆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