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在談論犧牲的時候,我們在談論什麼?
他是一位士兵,經過了選拔,通過了考核,接受上級的命令,不遠萬里地來到非洲一個如果不是新聞可能很多人一輩子都不會聽說的國家。他想,這樣執行任務的經歷,雖然可能不算是多麼地驚心動魄,但也足夠特別,和許多其他戰友一樣,在結束這次有驚無險的任務後,等將來回去後,可以向自己心愛的姑娘,家鄉的父老鄉親以及將來的兒孫講述這段在異國他鄉的故事。但誰也沒有想到,那天晚上,那輛疾馳向營區的卡車,那車上將近五百公斤的炸藥,那被子彈擊中胸口後仍把車頭拚命對向營區的恐怖分子,改變了他和他的家人以後的人生軌跡。他叫申亮亮,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馬里維和部隊的一名士官。
他是一個消防兵,如果不是那天晚上的堆放危化學品倉庫的爆炸,他還有一個月就滿18歲了。他還有一個姐姐,入伍前親手給他的胸前繫上了大紅花。姐弟倆已經約好,等他兩年後服役期滿歸來的時候,他一定要「變得更帥氣」。然而和那天晚上很多一起去現場處理那場危機的戰友一樣,在那場讓我們這些電腦前的圍觀者、在抖動的視頻中看了都不由戰慄的大爆炸中,在那場已經將現場部分停放的新車的鋼鐵車輪都化成鐵水的烈焰中,姐弟倆間的約定再也無法實現。他叫袁海,是天津市消防總隊天保大道中隊的戰鬥員。
她是一名警察,高而翹如同雪山樣漂亮的鼻子,以及像她家鄉黑葡萄般深邃明亮的眼睛,都以維吾爾族姑娘所獨有的美麗特徵表現得淋漓盡致。更令她和家人欣喜的是,肚子里已經兩個月大的寶寶臉蛋上五官已經初步顯現出來,再有一兩個月新生命的「小動作」就會開始出現,伴隨著四肢的伸展,小傢伙即將在人生旅途上邁出第一步。由於警力稀缺,她雖然不用和她的男同事一起經常到反恐處突的一線去執行非常危險的任務,但日常在派出所繁重的工作卻也少不了。回想起這年離這不遠處剛發生的「7.28」暴恐案件,她可能有時候也會思考,當有一天暴徒真的來臨,她能否保護好自己的寶寶。但沒想到,危險還是來得太快……她叫帕立丹?克熱木,是新疆和田地區科克鐵熱克鄉派出所民警。
犧牲這個詞,在《現代漢語詞典》中有這樣的解釋,「為了正義的目的而捨棄自己的生命。」那麼我們是不是可以理解為,只要是為了正義的事業而獻出自己的生命,無論是在前進的過程中還是在保持的狀態下,我們都可以把這當作是犧牲。犧牲一詞在不同的政治立場,不同的宗教派別下的認定,就好比民法總論中對民事法律行為的定義「民事主體基於意思表示……引起私法上效果最重要的法律事實。」。而其中民事法律行為的靈魂所在就為意思表示,對於犧牲而言則更是如此,「不同的利益主體」基於對「正義」的不同定義因而產生不同的行為並得出不同的價值判斷。這麼一看,犧牲這個詞,雖是部分情況下政治色彩濃厚,倒也依然有幾分理想主義的氣息。
我們時常在各類傳媒上聽到或是看到有關於「犧牲」的新聞,這些新聞無不是在寄託著對遇難者的哀思、緬懷。對於我們大部分人而言,實際上對於新聞的了解也不過停留在對於事件發展過程的大致了解以及人物的部分生平經歷。於是,我們就會開始談論關於這些 「犧牲者」的許多,談論他們的勇敢,談論他們的果斷,談論他們的付出但大多還是談論他們的遺憾。後來,談論到最後,大都會說一句「唉,年紀輕輕的,多可惜啊。」或是「咱們以後可不能去干那份活兒,實在太危險了。」思來想去,要非說什麼烈士的精神激勵了我們,讓我們在人生前進道路上有了更多的力量好像倒也不能說有錯。只是,這樣的表述卻顯得人們心裡缺少了些共鳴與真實,口頭上如此表述,實際中讓「激勵」和「生活」二者產生確實聯繫的地方好像也少之又少。
然而聽聞悲劇時的失落與討論勇士逝去時的傷感也並不假,那麼談論犧牲到底有什麼意義?私以為,這實質上是對生命的敬重。人之所以為人,不是說在區別於動物的使用工具的技能,也不是說有多麼高的足以去創造一切的智力水平,而是在於人所特有的複雜的能彼此間傳遞的情感系統。因為生命的分量之重,所以當看到有生命黯然逝去的時候,我們惋惜這個生命,也同時會在潛意識裡考量一遍自己的生命或者說把自己設身處地地放置在當時的那個環境中去比照著「犧牲者」來預估自己的行為。悲劇發生後,新聞主播沉重的嗓音,畫面里家屬心碎的面容,戰友腦海中烈士仍存的音容,這一切的一切讓我們感到無比的遺憾,無比的尊敬以及無比的惋惜。人們情感的傳遞性就在這時候體現出來,雖然嘴上說著「不要去做那樣的工作」「以後可不能去那個危險的地方」,但實際上幾乎沒有人不對這些犧牲在外的英雄感到尊崇和敬仰,而由此衍生的則是對生命更加的愛護與珍惜。所以印象里在有關於生命的閑聊中常常有人會馬上舉出最近或是自己所熟知的一個危及生命的事件——「誒你聽說了嗎?哪裡哪裡出事了。」
一個人的一生並不會有太多讓我們可以拯救他人或是為國為民獻身的機會,畢竟生活不是好萊塢大片,你我也不是如同「美國隊長」「鋼鐵俠」那樣具有超強體魄,充裕的資本以及其他什麼特殊的超能力。而且在你我有這樣的機會之前,已經先有一些人把這些目標作為他們的任務及職責,這是他們的工作也是他們的擔當,為的就是讓你我這些普通人可以平穩安定地享受自己的生活,過自己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生活,不用被這些危險和救與不救間的機會問題所困擾。也因此,我們聽聞壯士犧牲的悲劇後,伴隨著滿滿的敬意卻也應當認識到凡可稱謂「犧牲」的人,是符合國家意志,為國家利益服務的,每個中國公民對此可以選擇充滿感激亦或是充耳不聞,這是作為公民享有思想自由、言論自由的權利。不過我個人並不想在國家利益與個人利益間做出一個多麼精確的評估,我還是很樂意活在新聞聯播里,在某些人眼裡「很樂觀很天真」地認為,國家根本利益與人民利益是一致的。
因為珍視生命,所以更願意保護生命,因為看到了太多痛苦,所以更想拚命避免痛苦的發生。理想主義者常常引用哈維爾的這麼一句話「我們堅持做一件事情,並不是因為這樣做了會有效果,而是堅信,這樣做是對的。」我們談論著有關於犧牲的話題,有的人增加了對生命脆弱的認識,有的人提高了對自身安全防範意識的提高,當然還有的人,也是我十分敬佩的,他們知道烈士犧牲的價值和意義所在,他們也知道在一個國家裡總是有一些工作雖然很危險很苦很累,但還是需要有人去做,所以他們相信自己可以做得更好更出色也更安全。我常常在想,一個政黨的清廉與否,一個民族的進步與否,一個國家的興盛與否,是不是就取決於後者數量的多寡。我們這個民族,之所以能「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而後再移除三座大山,並成功建立新中國的原因大概就是靠著一群如此為國殫精竭力的理想主義者,一群真正為實現英特耐雄納爾的奮鬥者。
犧牲者,固然是除去使命與任務後的普通一員,卻是願意為守護正義與光明而盡職盡責的勇者,因而稱之為烈士。在我們敬仰犧牲者的同時,也是在表達一種對生命的感情和尊重。當我們用心去靠近那些一去不返的勇士們的高尚情懷與操守時,所感受到的是一種英勇無畏、嚮往光明的精神信念,無論這種信念實現的程度,但其追隨的過程本身就已經是一場不問死生的朝聖。
推薦閱讀:
※法醫有什麼辦法避免被屍體的味道噁心到嗎?
※假如柏林牆重建起來,守衛的士兵的槍口該瞄哪裡?
※被人打了一巴掌怎麼辦?
※如果亞利桑那警察槍殺平民無罪事件發生在中國,網友會是什麼樣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