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見解都有價值:分答和值乎
02-11
我們的生活中有一種很常見的現象:掙外快。一個人工作了5年左右,有一定的人脈關係了,就可以憑著自己的經驗和積累去做做交流,或者做做指導,通過這個過程,獲得一定的收入。這個大概就是掙外快最常規的思路了。為什麼會有外快,當然是因為針對具體的業務,你的見解可能讓其他人少走彎路,通過這種形式解決問題的ROI是很高的。以前掙外快的渠道,只能局限於身邊的朋友,以前工作的同事,畢竟都在圈子裡,也知根知底,牽線搭橋大家都覺得穩妥。而互聯網的出現,則加速了一個過程:個人品牌的形成和擴大。只要願意在互聯網上分享真實的經驗,成文基本言之有物,很多時候大家還是願意相信和傳播的。這樣個人品牌就不再局限於工作環境和工作地點,形成了更大範圍的受眾對象。
隨著個人品牌形象的強化,業務合作的範圍也越來越大,最終掙外快的機會也越來越多,獲得的額外收入也越來越高,甚至最後就變成了自己的主業。比如美妝達人,攝影達人,遊戲達人,動漫達人,他們都通過互聯網樹立起了更大的個人品牌形象,最終成功的創立了自己的品牌或者公司。
而從去年開始,也開始看到一些更多的平台在提供給大家將自己的經驗和知識商業化的機會。比如眾多小眾的興趣網站(有但不系統),比如微信公眾號的打賞能力,比如在行的付費約談1小時的產品,比如今年一下子很火熱的分答和值乎。在行也許是第一個系統性的經驗變現平台,既做經驗變現又做人脈,切入的點很好。但是業務落地需要很重,必須兩人面對面才行;同時還需要強大的拓展團隊去不停地拓展不同行業優秀的人,讓他們願意在平台上留存和活躍。後來,值乎作為一個活動上線了,上線的時候只有文字問答打賞。沒多久在行推出了分答,提供了語音打賞的能力,真心探索到了非常不錯的打賞實踐。再後來,值乎就作為產品功能在知乎的微信公眾號上線了,模式和規則都差不多兩款產品;再然後,其實視頻打賞已經有產品提供了(騰訊視頻的付費觀看電影,在線教育平台付費購買一節課的視頻就是參考的模型)。如果有競爭的話,知乎天然擁有了在行努力拓展而不得的高價值人群,所以競爭在值乎推出的時候已經結束了,畢竟知乎還有知乎Live這種在線分享互動的產品存在(估計很快也要加上語音功能了)。作為非VC的我們,這些都不是重點。那什麼是重點?這兩個產品跟你我的關係才是重點。
你當然可以將之作為語音版知乎,使用更簡單方便,不需要做長篇閱讀,聽聽語音就好了,所付出的也是1塊錢而已。但更多的,我認為這是個人品牌大規模進入商業化和標準化的信號。想一想吧,經驗和知識進行大規模分享和商業化的問題已經基本都解決了:- 不善於總結問題,那回答問題吧(知乎)
- 太忙了沒時間寫文章,寫文章水平太差,那用語音吧(值乎/分答)
- 小額支付的習慣(App Store)
- 小額支付的渠道(微信,支付寶)
而值乎和分答就從來為參與者設定門檻,任何人都可以回答他人對自己的提問。在認知里,這是默認將所有人的見解都假設為有價值的,有用戶願意付費的。這個設定也許是無心的,但帶來的連鎖反應是巨大的:
值乎上回答的收聽量,獲得超值的數量,和獲得的收入,可以作為衡量個人能力的新標準。這是第一次非常直觀和大規模的將一個陌生人的商業價值展示在所有人面前。在這種情況下,與其考慮大V們的回答是如何精彩,不如考慮更貼近自身的這個問題:我該如何建立和運營自己的個人品牌? 而這,是另外一個問題了。
PS:每個人的知識背景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可不要盲目相信一個人在跨專精領域問題下的回答喲。PS之2:值乎的出現抬高了水軍參與的成本(畢竟收聽答案要花錢),增加了大V答案的可信度,降低了答案虛假可能;知乎的潛在營收點又多了一個PS之3:為了未來能夠漲工資,我也貼一下自己的值乎 (*/ω╲*)https://www.zhihu.com/zhi/people/723260443207938048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知乎會開通微博么?
※知乎如果應用 Material Design ,會是什麼效果?改動很大嗎?
※各位知友平時一天的生活都是怎樣的?
※黃燦燦和吳倩到底誰長得好看,為什麼有些人毫不猶豫說黃燦燦有人說是吳倩並覺得自己不喜歡的那個是大眾臉?
※別人一關注我,我就緊張,不能做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