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上大學,學校離家遠有什麼得失?

又到了填志願的時間,可能會有不少學生會像我一樣,一腔熱血般跑得離家很遠很遠。但如果不考慮多一點,作為離家很遠求學的你,得到的可能並不如你想的那般。


江西妹子一枚,10年高考,就因為不喜歡南昌,毅然決然選擇了出省;因為分數不高在平行志願的最後一個填了省內的一個二本保底。

所幸,我如願出省了。在成都四年,學校很一般,可以說渣了。但是這四年所帶給我的確是在省內讀大學的同學所無法體會到的。作為女生,第一次離家那麼遠,24個小時的車程,每年就寒暑假回家兩次,這足以讓我一個人學會在外面該如何生活如何學會照顧自己。比如說,在成都四年基本不喝酒只因為我覺得一個人在外面不夠安全,我要學會保護自己。在外面不比老家,不是一個電話爸媽親戚朋友就能來的。

因為本科學校本省生源接近百分之九十,每到中秋端午這種節日,尤其考驗我的耐性。看到一個個同學都回家過節,然後過了節帶來了各種好吃的,過節的時候一個人在寢室都會很壓抑。會一遍遍問自己為什麼當初要考那麼遠…可是回過來想,再給我一次機會,我還是要出省還是不留在省內。

因為孤身一人在外求學,跨了省,飲食習慣也好氣候也好語言也好,或多或少都會有差異;那時候尤其考驗我們的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在融入進去的這一過程中所遇到的「痛」是外人無法理解的。

換句話,我覺得所有離家求學的學子 都不會後悔離家了…假如再給他們一次機會,他們還是會那麼選擇的…

也正是因為我們有了這樣一種經歷,在畢業工作後我們更加無所畏懼,勇往直前…

失?我覺得這四年沒什麼失去的…如果要說有,那就是和某些高中朋友關係淡了。可是我認為距離能讓改變一段親疏程度的朋友一定不是真朋友。所以我覺得這四年得遠大於失。

謝謝~


得:

自理能力提高,沒有熟悉的交際圈就得主動或者被迫去融入新的環境人際圈;

獨生子女通常是第一次脫離父母,早些總比晚些好;

有自己的空間和自由,可以做一些父母不太贊同但是又很想做的事情比如獨自旅遊等(把握尺度哦),慢慢鍛煉自己,變得有主見;

每年春節回家的時候(火車),收穫的絕對不只是一點點;

心裡素質和承受能力越來越好,節假日的刺激很大(題主提的)。

失:

最難受的還是飲食!!!!本科在南方離家不遠讀的,一個菜系,沒有感覺,讀研來到東北發現食堂普通窗口飲食真的太不合(Nan)胃口(Chi),本科天天罵食堂,現在只想給廚師道歉;

找工作,如果想回家的話,外地讀書找工作回去比較折騰(名校不存在這個問題,學霸自己跳過);

春節回家,屌絲每年火車,折騰到死,不過也是歡樂多。

個人認為,出省讀書得比失多一些,體驗不同的風土人情,人文習俗,認識一些好玩兒的基友………

不過浪跡外省這麼多年發現北京,上海,江蘇,浙江,廣東富庶地方的孩紙出省少啊基本內部消化了。歡迎補充,啦啦啦


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離家遠的地方,我只是不想被人當小孩子一樣對待,我知道自由即是奴役,我寧願走我自己的路。


當初填志願的時候我想,我一直都呆在這個地方也應該出去走走長長見識,所以我就從湖北去了瀋陽,說近也不近29個小時的火車,票價也不太便宜。


剛開始去上學的時候滿懷好奇的去了學校自然沖淡了離家的不舍。到了學校發現所有的關係都是零要開始從頭處,接觸了不同地方的人也經歷了許多自己原來從來沒有經歷過的事情。食物上的差異和不同地方的文化差異都讓人無所適從但也能調節調節,交到幾個好朋友也不是難事,所以大學生活也還算不錯。


但是重點就是每到節假日寢室就會有同學回家和家長在一起但是自己卻只能在寢室,所以免不了想家,這種感覺在中秋之類的假期更為明顯。但是因為離家太遠父母也不忍心讓我受長途顛簸,即使回家也待不了幾天,而且來回票價就將近一個月生活費,想到這也不忍心浪費錢所以也就作罷。看著自己的同學朋友在空間各種刷動態心裡也不好受。寒暑假能回家呆很久但是走的時候也會捨不得,況且寒暑假作息不一樣跟原來的朋友也聚不了。


再來就是以後的問題,離家遠上學的朋友圈子也遷移了畢業了留在哪裡也是個難題。如果談戀愛什麼的地域也是問題。


不過這是我以女生的角度來說的,男生離家鍛煉鍛煉多接觸其他的環境也是好的。


從一座小縣城一個人來到另一個城市上學,不算很遠,不過一座城市,一個學校就幾個老鄉…總顯得些許落寞…

得,當然是認識了更多的人,看到了更廣的世界,有更清晰的抱負,對以後人生髮展有新的判斷,不被自己的過去約束。

失,可能是與家人和以前朋友有點兒疏遠,每次見到熟人都說我改變很大。「少小離家老大回,安能辨我是雌雄」…


推薦閱讀:

「周日」,「星期天」這樣的叫法是如何產生的,為什麼不是「周七」和「星期七」呢?
你看到慘烈的車禍現場或照片是什麼感覺?
如何反駁 韓非說: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
說說你現在頭像背後的故事?
清明節、端午節這些節日我們到底是娛樂還是祭奠?

TAG:人文ab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