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理財的人有多慘?你可能輸掉整個人生

有人因為眼前收益低而不想理財,有人因為追不上別人而放棄理財。很多人的理財心態都有問題,總是高估理財現在的收益,低估理財未來的收益,找不準理財的節奏。

今天,就和大家說說理財心態的問題。

一個人的心態決定認知,認知又決定行動,而行動決定結果。所以,做任何事情心態很重要。

一種顯而易見的心態就是:理財收益這麼低,一年下來也沒幾個錢,理不理有什麼區別呢?

世界首富比爾蓋茨說過一句話:我們總是高估今後一兩年內將要發生的變革,總是低估未來10年將要發生的變革。

這句話放在理財上同樣適用,很多人不願意理財就是高估了今年一兩年帶來的收益,卻低估了未來10年積累的財富。

事實上不用10年,你就會發現理財和不理財的巨大區別。

7年差距決定一生

我們假設小紅和小明兩個上班族,小紅愛理財,小明卻覺得理財沒什麼用。從20歲開始,小紅每個月定投500元買基金,並假設平均年報酬率10%。投資了7年就不再定投,讓已有的本金和獲利一路成長。

大家可以算一下,7年之後小紅的本息加起來是6萬多塊錢。如果這6萬多塊錢繼續按照年化10%滾動增長,到了60歲退休的時候,本息金額已達到156萬元。

等到小紅定投了7年,小明發現小紅存了不少錢,這時候也開始學習小紅的理財方式,每月定投500元。按照同樣10%的年化收益,你知道小明追上小紅需要多久嗎?

根據數據測算,小明需要持續定投33年,本息金額才能達到158萬

達到同樣的目標,一個是定投7年,一個是定投33年。比爾蓋茨說不要低估未來10年的變化,在理財上面只要7年的時間就是一輩子的差距。

不要等到為時已晚才想起理財

有人可能會說,這種操作不現實,誰能保證幾十年都能實現年化10%的收益呢,誰能保證理財沒有虧損甚至被騙呢?這樣的想法其實是偷換概念以偏概全,理財當然有風險,但你不能因為理財有風險就否定理財帶來的收益和財富。

如果非要從可操作性上來說,每月500元的定投,年化10%的收益會很難嗎?我想並沒有吧。說白了,並不是可操作性的問題,還是大多數人對理財的認識有問題。

不妨讓我們從小明的心態看看,到底問題出在哪裡?

一開始,一年投6000收益10%,小明肯定會覺得剛工作沒有錢,吃喝玩樂都不夠還有定投500,日子多苦啊!然後再一算,年化10%,一年下來也沒幾個錢,何必吃這苦遭那罪呢?

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來,很多人理財都是高估了一兩年的變化,從而放棄了理財。

等到7年後,小紅的本息合計6萬多元,其中本金42000元,可以看到利息收益已經接近本金的一半,越往後,利息滾動的雪球就會越大。到了這時候,小明才發現通過日積月累理財收益居然越來越多,才有了理財的打算。但是現實也很殘酷,7年的差距需要小明用33年去追趕。

當別人在理財這條路上已經走了很遠的時候,你才想起來要出發,當然需要付出更高的代價。

小明的心態變化就是大多數人面對理財的心態,一開始看不上,等到想明白的時候很難再追得上。

理財要趁早更要有耐心

張愛玲有句話說:出名要趁早,來的太晚,快樂也不那麼痛快。理財又何嘗不是如此?上面的故事其實已經說明,在理財的道路上出發越早,你獲取成功和財富的概率也就越大。

理財除了要趁早還要有耐心,就像廣為流傳的段子:李嘉誠說每年存一萬四,四十年變億萬富翁。

普通人理財,時間是最大的槓桿,如果沒有耐心不和時間做朋友,預期收益算的再清楚,你也達不到目標。

大家都知道一萬小時定律,一個普通人要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需要10000小時。這一萬小時不是說你把錢投出去的時間有1萬小時,而是你學習思考的時間達到1萬小時。

換句話說,理財比的並不是一時收益的高低,就像馬拉松一樣,跑到最後的人才是贏家,巴菲特之所以是股神,就是幾十年的穩定收益。

最後再說一遍,不要高估現在,也不要低估未來,趁早理財不斷思考,你的人生真的會大不一樣,至少我這幾年的感受是這樣。


推薦閱讀:

攝影師們眼中的世界會是什麼樣子?
如何看待朱光潛的座右銘「此時,此身,此地」?
25歲到35歲之間,你最後悔的事情是什麼?
你有什麼想做卻沒做的瘋狂的事?
如何上大學,或者正確的度過大學?

TAG:理财 | 投资 | 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