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道家養心哲學

道家養心,重在存天心。縱然社會複雜,無論任何時候都不要滅絕天心。天心,天真之心。所謂為道日損,為學日增。因為適應社會的過程,是不可避免會傷害自己天心的。修道的時候,就要拋棄社會 上的一些法則才能淡薄安寧,否則不能清凈禪定。更別提什麼禪悅。

五味對應五臟,食貴淡薄。五味分別過重,就會傷害五臟。喜怒哀樂對應五臟,情緒過於激烈也會傷害五臟。人的根本是性、命,性與命都沒有了,人也就會夭折瘋癲。宮商角微羽五音也對應五臟,適度的音樂可以對五臟有益,過度的放縱也會毀滅五臟。

道家的寡情是寡情緒,不是沒有情感。

道家的寡慾是保護五臟,不是沒有快樂。

生緣、樂緣,因為放縱與放肆也會變成傷害自己的惡緣。

因此,修道就是守天心而淡薄。

換句話來說,天心就是性命根本。

拋棄天心,而過分沉迷功利,去追求超過自己器量的福德。這種行為在道家看來是自取滅亡。

莊子說:豐厚的財富都是給盜賊準備,豐厚的陪葬都是給盜墓賊準備。

《黃帝陰符經》:對於人的心靈,最大的賊就是七情六慾。如果一個被七情六慾挾持,那麼這個人的性命也就快要終結了。

《淮南子》:夏桀和商紂築高台而滅亡,這一切都是拋棄天心的過患。

所以,修道的人要回歸人的天性,而不是順從七情六慾的挾持。食物要清淡,情慾要淡薄,充實性命與志意。

寡情、寡慾,對待情慾如同蜻蜓點水。這些,才是性命長久的道理。

人的根本是性、命,拋棄性命被外物挾持,根本得不到長生。

為道日損。

為道日損不是教人做弱智,而是不要沉迷自己的心計與智巧。

否則,聰明反被聰明誤。道家的社會理想,就是人民樸實、君主順應客觀規律治國。而對個人的修養,道家也是性情淡薄、充實志意,樸實順應規律。

外部的七情六慾並不是做人的根本,因此要回歸與天心。天心,就是道心。

即使富有如王侯,尊貴如聖賢,脫離基本的性命沒有形體不消亡的存在。即使是華貴如美玉,不順應美玉的結構雕琢也是適得其反。

無為,不是什麼都不做,而是順應事物的客觀規律。

不去扭曲它,不去趕鴨子上架。

在道家看來,過分的功利大多都是畸形與拔苗助長。

拿練武來說,學武術必須有養生的功夫輔助。否則,就會身體的潛能枯竭死亡。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這個功,就是養生的功夫。人體如同火苗,所謂長生就是讓這團火苗持續燃燒。一下子耗盡自己的身體,或者採取耗空自己身體五髒的練法,最後只能一生勞累病。因此,中國功夫真正的高手都在內家拳而不在外家拳。人體本身,無論修鍊再強壯也是無法違逆衰老的規律。

道家的教育觀也是順應客觀自然規律。順天心,施德育。所謂年少成名或者小孩子一股滄桑大人氣,在道家看來都是違背人身心的愚蠢行為。人沒有滋養不能存活,但是被利益挾持的人不配稱為道士。

道家的識人。

道家的識人,就是天性、人性、秉性、性情、性格。

道家不秉持勢利眼一般的「識人」。一個人最後怎麼樣,在於上天給予他的是什麼根器。所謂育人,就是讓上天給予他的根器正確生根發芽。不要強行的去塑造一個人,而是蘋果樹就是蘋果樹、桃花就是桃花。而不是,想吃蘋果味的桃子就去搞雜交。這種教育方法,在道家的角度看都是摧殘。

簡單的說,中國道家是天性決定命運。而現代的成功學是性格決定命運。

普通人看人都是,這個人美不美?有錢沒錢?有沒有權勢啊!道家則不是這個角度看人,道家的理論是只要根子好就善待。根子壞,再摒棄。

道家養生與醫學。

人有氣脈周天,天有黃道。人有四肢,天有四時。人有五臟,天有五行。

所謂道家的養生和醫學,就是順應自然的客觀規律與人體的根本。簡單的說,調和五臟就是治病養生。

西方人的醫學是摧毀,摧毀細菌、摧毀病毒。而道家的醫學,認為一切疾病的根源在自身和自身違背上天的規律。順應過來,疾病也就好了。

世人的最大毛病,就是干涉的心態太強大。道家對自身的改變是在自然根基的基礎上改變,而不是強行的改變。如果西方的科技是按照這個思路,也就不存在什麼工業污染。簡單的說,道家是生態圈的思想,西方人是食物鏈的思想。

道家把人體視為生態圈,用好的生態環境來調教壞的生態環境。西方的醫學,就是用老虎來吃狼。

道家的前途觀。

道家不主張年少成名與把年輕的人塑造太過滄桑。因為在道家看來,每個人出生都有天命。在上天註定的命運中,每個人在不同年齡都有應該強盛與衰亡的時候。在自己強盛的時候強盛,在自己應該衰弱的時候離開,不要貪戀一切外物。這個,就是道家的前途觀。淡薄情慾,充實志意而不迷戀權利。

年少成名,大多容易夭折。因為每個人在命理學的角度,氣運都是如同潮汐。違背這種潮汐,逆水行舟只能碰到暗礁沉迷。

最著名的這方面的代表人物,就是張良。

張良不迷戀權勢,該來的時候來,該走的時候走。在劉邦大殺功臣與呂后的政治鬥爭,他沒有受到任何牽連。而張良的後人張道陵,就是著名的張天師。

道的處世觀。

道家不追求人為的勝負,道家認為的勝利是性命的勝利而非外物多寡的勝利。人的根本是性命,而非外物的多寡。

盛極則衰,道家的處世和養生一樣,就是保持中和的狀態。吃飯只吃七分飽,不增加五髒的負擔。做事,成功也是只要七分得意就夠了。

而世俗的處世,簡單的說就是絕其他人的後、挖掉自己仇敵的祖墳都不解氣。

陰極轉陽,陽極轉陰。任何一個事物,到了極端就會到另一個極端。無論是好是壞,都不極端。這種處世心態,就是道家的處世心態。

不炫富,不坐吃山空,道家的奮鬥觀也是這樣。

盛極不迷,衰極不頹。盛者無常,哀兵必勝。

該退的時候不要迷戀,得勢的時候不要驕傲。看起來道家的觀點很簡單,但是沒有幾個人去做與做到。

無論事物的陰面和陽面怎麼變化,都守著天心就是道家的處世觀點。

道家的清凈。

道家的清凈,不是堵上耳朵、閉上眼。然後感嘆:「啊,真安靜。」

情緒生起而淡薄,面對成敗淡然,面對享受物慾淡定。

道家的清凈是面對一切,最後都不迷天心。

通達,而不失去天心和性命的養護,叫做清凈。

大怒毀壞人體的陰氣,大喜毀壞人體的陽氣,而只有淡化內心的衝突才能陰陽平衡、長生久視。

簡單的說,道家的清凈就是通於外物,不執著執取外物。拋棄自己多餘的執念,只留下自己性命與天心的安穩。不把奢侈作為快樂,不把缺少做為悲哀,性命、天心、根器才是自己的根本。

道家的生命觀。

人是天地的客人,元氣是從天地借來的。

人體的氣分為先天氣和後天氣,每二十年剝奪一次。到了第一百年的時候,元氣枯竭也就死亡。

因此,修行就是順應天地的規律保存元氣。

跨過一道二十年一次剝奪元氣的關卡,就能多存活一段時間。這就是養氣之道。

如果順利的保護好所有的元氣,那麼在理論上是能活到200歲到300歲之間。

道家的生命觀是從自己生命的根本修行長生,而不是外求什麼長生不老葯。陰陽的規律是不可逆轉只能轉化的,所謂仙丹也只是訛傳。

六根外境互相停留,促使意識造作妄想,然後行為儘是無益塵勞。

人慾主要是貪、色、食,慾望的中介是六根。感官刺激,夢幻泡影。

極端的情緒,是大病誘因。

神宜靜,體宜動。

攝心、靜心、定心、正心、養心、修心、安心。

絕情寡慾。絕情,是指過度了傷害身心的情緒。寡慾,是指過度的貪慾、色慾、食慾。

人常矢道,非道矢人;人常去生,非生去人。故養生者,慎勿矢道;為道者,慎勿矢生。使道與生相守,生與道相保。

縱心養生,即是運動。收心養生,禪定。

推薦閱讀:

修行人的婚戀問題怎麼解決?如何找到理想伴侶?
夜間修行打坐遇到雷劈修行倒退,該如何辦?
佛家道家修鍊上有什麼聯繫和區別嗎?
佛家講八萬四千法門,道家講三千六百法門,真的是各種各樣的人都有對應適合的嗎,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
出家入觀的道士要花錢嗎?他們的經濟來源是什麼?餘生是不是必須在道觀里度過?

TAG:道家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