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科學與星球大戰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個遙遠的銀河系……」

《星球大戰》的這句開幕詞想必很多人已是耳熟能詳。1977年,這部復古又新奇的巨片橫空出世,打造出影史一大傳奇IP,更在那個冷戰正酣的時代高調宣告科技樂觀主義的回歸。這個萌發於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興盛於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思想風潮曾因兩次世界大戰和隨之而來的各類時局紛爭而數度低迷,卻從未遠離人們的視線。1930年代,脫胎自經典漫畫的電影連續劇[1] 在沒有電視的時代,在電影院播出的連續劇。《飛俠哥頓》和《巴克·羅傑斯》就極大豐富了人們對太空旅行、航宇探索、生物技術等領域的想像力與信心。

這兩部作品也是《星球大戰》之父喬治·盧卡斯的童年最愛,深遠影響了他的創作與設計。若不是當年國王圖片公司[2] 不肯授權,他或許就會去執導一部新的《飛俠哥頓》電影,而不是《星球大戰》。盧卡斯對這部全新太空歌劇的構想,始自1968年,當時他還在《雨族》劇組給科波拉當助理。在那個被核戰陰雲籠罩的年代,戰間期的個人科技興趣浪潮已是過眼雲煙,但那也是個思想開放,奇葩輩出的年代。同樣是在1968年,斯圖亞特·布蘭德領導創辦了反主流文化雜誌《全球概覽》(The Whole Earth Catalog),看似一份嬉皮士刊物,實際上是科技先驅者的復歸宣言,雖然1972年便告停刊,但其倡導的環保意識、自給自足生活方式、新式教育等概念,深遠影響了許多後來信息產業浪潮的領頭人。

《星球大戰》的宇宙觀有兩套底層架構,其一是包容溝通萬物的「原力」,構築了影片的精神世界;其二便是對科學技術的瑰麗想像,為了將星戰中的那些新奇技術付諸實現,IBM公司數十年來也在砥礪前行,碩果豐厚。

在所有星戰系列電影中都出過場的機器人角色是誰?觀眾們都知道答案:C-3PO和R2-D2。這兩個機器人是盧卡斯參考黑澤明名作《戰國英豪》(1958)中那兩個插科打諢的民兵設計出來的,但它們不只是片中的搞笑擔當,還代表了未來生活中人工智慧的兩大應用方向。

先說C-3PO,它對自己的定義冗長無比,但可簡化要約為「禮儀機器人」,即可交互溝通式人工智慧。在未來世界,無論社群生活、長期太空旅行還是外太空定居開拓,適用人力資源的匱乏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大問題。在老齡化、少子化的未來地球,以及人員稀少的巨型太空船或外星設施,人們都需要可以溝通的智能機器輔助自己生活和生產,所以電影里盧克·天行者的舅舅才會從賈瓦人那裡購買C-3PO,因為它的六百萬種語言能力中也包括農用機械的編程語言。在現實世界,IBM公司研製的人工智慧「Watson」很可能會成為真實版C-3PO的先祖。

Watson的歷史始於1990年代後半期,在IBM的「深藍」電腦擊敗國際象棋世界冠軍卡斯帕羅夫後,該公司提出了一個基於理解人類自然語言,並能通過運算和學習來進行問題反饋和輔助建議的全新人工智慧計劃,為紀念IBM創始人之一兼初代首席執行官Thomas J. Watson,它被命名為「Watson」。這個2880核人工智慧系統採用Linux操作系統,內含超過二億頁書稿知識(相當於一百萬冊書籍)。2011年2月14日,IBM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公布了Watson:宣布它將參加美國著名的智力問答競賽節目「危險邊緣」(Jeopardy)。在接下來的三天里,Watson在「危險邊緣」節目中擊敗上屆冠軍肯·詹寧斯和布拉德·魯特。IBM將贏得的一百萬美元獎金全額捐獻給慈善機構。

之後的數年中,Watson不斷學習進化:它出版過一本廣受好評的菜譜,與芝麻街工作室合作設計兒童教育溝通課程,成為olli智能車的「駕駛員」,為油氣開採平台的新員工提供專業技術培訓。在醫護人員成本高昂而且老齡化問題突出的日本,Watson也被應用於智能看護模塊,可通過攝像頭及分散式智能設備,辨識並輔助看護對象生活起居。Watson還幫助過日本東京大學醫科學研究所對一位病情特殊的高齡白血病人的診療,通過對比2000萬份癌症數據報告中不同患者的基因變化,僅用了十分鐘便得出結果——而人類醫生在之前的半年中都無法對這位病人進行確診,因而病情得不到緩解。

再說說R2-D2,這個暴脾氣的小傢伙在片中用途雖多,首要用途還是宇航技工機器人。在《星球大戰》的世界,像X翼星際戰鬥機這樣的航天器往往極其複雜,駕駛員需要這些宇航技工機器人輔助操作,免得手忙腳亂。而且小小的星際戰鬥機、千年隼號這樣的飛船、龐大的帝國殲星艦,甚至可怕的死星戰鬥空間站,都需要藉助超空間航行來實現躍遷。要是在退出超空間時一頭撞上小行星,那可不得了,宇航機器人和運算功能強大的導航電腦自然不可或缺。在我們生活的世界,這樣的科技產品也已曙光乍現,IBM目前已成功試製出50量子位處理器的原型,除用於航宇技術外,也將大大改變我們身邊的生活。然而,即便是這樣尖端的處理設備,或許還是不如我們身上人人都有的一個器官更高效、低耗,您知道我指的是大腦。

人腦一向是神秘的代名詞,如果我們能通過拆解和逆向設計,運用認知計算原理構建足以媲美人腦的思維,信息處理技術將會前進一大步。看起來不可思議,但IBM阿爾馬登研究所的SyNAPSE[3]聯合團隊早已開始挑戰這一領域。

這就是「TrueNorth」晶元研發計劃。研究人員在IBM院士達蒙德拉·穆達的領導下經過不懈努力, 終於在2014年將其實用化,每個TrueNorth晶元都包含100萬個可編程神經元及2.56億個突觸,每秒可執行46千兆突觸運算。此外,以十六個TrueNorth晶元組成的陣列功耗只有2.5瓦,更可與生態圈的其他模塊相結合。

想了解更多?不妨打開IBM公司與盧卡斯影業近期合作推出的《科學與星球大戰》系列短片視頻,看看我們即將走入的那個神奇未來。我們將如何量化自我,運用增強現實技術打造出波巴·費特的曼達洛傭兵頭盔?超導技術是否會讓我們開上炫酷的飛行艇?我們能感知原力並通過它進行交互嗎?對等離子束的掌握,是否會讓我們實現揮舞光劍的夢想?

還等什麼呢,快打開看吧!

https://www.zhihu.com/video/942355758915080192

[1] King Features,在1970年代初是《飛俠哥頓》電影改編權所有人。

[2] 在沒有電視的時代,在電影院播出的連續劇。

[3] 自適應可塑可擴展神經形態電子系統。

徐辰

推薦閱讀:

IBM 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IBM 的 AIX 培訓有什麼用,針對什麼人的?
IBM 的 POWER 處理器的架構比 X86 強嗎?
微軟、英特爾、IBM 等公司都在中國有數個研發中心,為什麼蘋果卻沒有?
模擬鼠腦的 48 塊 TrueNorth 晶元陣列所運行的演算法是什麼?

TAG:IB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