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忠惠董事長受邀出席廣東省政協「加快體制機制創新,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專題座談會

1月24日,廣東省政協舉辦「加快體制機制創新,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專題座談會,邀請出席政協第十二屆廣東省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的部分省政協委員就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建言獻策。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林少春出席並講話。大會主席團常務主席劉日知主持座談會。

在聽取25名委員建議後,林少春表示,一是委員的建議針對性強、直奔主題、觀點鮮明,感謝委員為加快體制機制創新,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出的好建議,省政府將分類辦理,將委員的建議落實到實處。二是粵港澳大灣區的規劃建設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統領,為廣東貫徹落實「四個堅持、三個支撐、兩個走在前列」批示精神和實現經濟高質量增長作出貢獻。三是要以深化改革來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必須用改革開放的思維破解不同體制的障礙,用新的辦法、新的思維、新的改革開放的措施來推動建設。四是粵港澳合作大有前途,粵港澳三地發揮好各自的優勢,一定能夠實現合作共贏,開創粵港澳大灣區合作的新局面。

廣東省政協委員、海雲天集團董事局主席、海雲天科技董事長游忠惠

受邀出席專題座談會的廣東省政協委員、海雲天集團董事局主席、海雲天科技董事長游忠惠以《制定國際人才競爭戰略,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協調發展》為主題做了精彩發言。游忠惠董事長表示,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人才是實現民族振興、贏得國際競爭主動的戰略資源。當前我國正面臨從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從招商引資向招才引智、從資源密集型到知識密集型經濟增長方式等諸多關鍵轉型,迫切需要從過多依賴國內人才資源轉向國內外兩種高端人才資源並重,以「人才紅利」替代「人口紅利」。為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協調發展,游忠惠董事長提出以下四點建議:

第一、制定國際人才競爭戰略,打造粵港澳大灣區人才高地。支持人才服務平台建設,充分利用人工智慧、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實現高效匹配人才、科學評價人才,幫助粵港澳大灣區迅速提升在高層次人才群體中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吸引力,精準、高效地全球引智。

第二、協同創新,構築粵港澳大灣區人才特區。充分發揮香港、澳門「一國兩制」的特點,借鑒香港、澳門在法治、稅收、自由貿易港等方面的經驗,進行機制創新,將前海、南沙和橫琴自貿區有關人才方面的特殊政策,比如人才出入境和外匯、稅收、子女教育、醫療保險、人才住房、法務等服務,複製或推廣至粵港澳大灣區,同時設立粵港澳大灣區高層次人才俱樂部,並在各地設立分支機構,強化人才交流和資源共享,不斷增強新興產業的技術人才保障能力。從法治入手建設粵港澳大灣區一流營商環境,建設法制完善、知識產權保護嚴格、宜居宜業的大灣區。

第三、建立人才共享機制,對於粵港澳大灣區急缺的國內外高層次人才,如果無法前來灣區定居,可採用「共享」的策略和「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思路,採取各種辦法,吸引他們短期來粵港澳大灣區工作,或者遠程為粵港澳大灣區服務。構建粵港澳大灣區人才誠信體系,利用大數據、區塊鏈等先進技術,對人才數據和工作軌跡跟蹤管理,建立有效的人才評價與評估機制,在引進前,對人才進行測評,在引進後,對人才進行績效評估,有利於自主創新、知識產權保護,促進產業發展。

第四、制定公平的人才政策,吸引海外高精尖人才的同時,注重本土人才的培養和激勵。通過政策引導和資金扶持,不僅要重視海外人才的引進,也要挖掘自身潛力,保護本土人才工作和創新創業的積極性,信任、使用、評估、激勵好本土人才、留學人才、華裔人才、外籍人才,實現創新驅動發展。借鑒歐美髮達國家相關經驗,設立具有粵港澳大灣區特色的獎勵機制和榮譽制度,比如「省長優秀人才獎」、「粵港澳大灣區友誼獎」等獎項,給予獲獎人才相應的物質和精神獎勵,鼓勵人才努力拚搏,建功立業,奮發有為。

游忠惠董事長表示,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人才決定未來。粵港澳大灣區戰略下的國際化人才的培養和引進,是解碼粵港澳大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建設的一把「金鑰匙」。通過打造粵港澳大灣區人才高地,構建粵港澳大灣區人才特區,有助於粵港澳大灣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成為全球首屈一指的大灣區,共擔民族復興的歷史責任,共享祖國繁榮富強的偉大榮光!

(轉載自海雲天科技)


推薦閱讀:

核心城市優勢互補為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提供支撐
為何珠三角長三角都發展大灣區,京津冀卻不延續八十年代的京津唐國土規劃發展渤海灣沿岸?
港珠澳大橋 | 前世今生路線之爭(下)
港珠澳大橋 | 前世今生路線之爭(上)

TAG:粤港澳大湾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