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給父母的方法:讓孩子走出依賴的牢籠
文/安羽心理
如果一個孩子只從父母那裡學會了依賴,那麼他將一輩子也走不出依賴的牢籠,一輩子也無法走向自我的獨立。
現在很多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家長親人祖輩對其百般呵護,捧在手裡擔心摔著了,含在嘴裡怕化了,經常代替孩子去解決問題、處理問題,收拾東西。導致孩子的動手機會比較少,依賴心理比較重。
也常有十幾歲的孩子,時間觀念不強,7點鐘你叫他起床,他非要拖到7點半才起來,經常丟三落四,東西胡亂擺放,父母只能一再提醒或者說兩句自己就動手幫他把東西整理了。但這進一步造成孩子的依賴,沒有自覺性。
家長常感嘆說:「現在養個小孩,操心的事太多,現在的孩子又特別嬌氣,磨人,丟三落四,那麼大的人,啥也不會,不像我們小時候,父母根本沒時間管,個個小小年紀就學會洗衣做飯,照顧自己」。家長雖這樣說,但只要跟孩子出去,還是少不了跟在孩子後面背書包、拿水壺,還不時地要囑咐幾句。而這樣的一點一滴的慣著,雖單獨看沒啥,但正是這一點一滴讓孩子養成的了很多的小毛病。
如果僅僅討論理論,大概每個父母都會讚賞讓孩子吃點苦,培養他們的耐挫性和獨立性。但一旦回到實際生活,他們卻又習慣於把兒女用雙臂攬在懷裡,捨不得他們受丁點的委屈,經歷丁點風雨。他們總是為孩子考慮得太多,凡事包辦包解決,造成了孩子的依賴心理。
但我想這裡面有一部分是父母為了滿足自己的個人焦慮和需要,他們想要通過此來證明他們是完美的父母,而對於孩子來說,他們是重要的人有意義的人。當然同時,他們也過於低估了孩子的獨立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如果父母沒有給孩子創造獨立自主的環境,就會剝奪孩子自我發展的機會,造成人格的缺陷。
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和自覺性,可以先從最小的事情做起,但很多孩子已經養成丟三落四不整理的習慣,讓孩子重新進行培養時,家長一定要有耐心,給孩子時間去改正。
1、榜樣的作用。
父母一定是孩子最早期的老師,也是一直相伴的老師,對孩子的影響和作用一直在。孩子也會耳濡目染,從父母那裡學習到很多。所以如果家長平時就馬馬虎虎,家裡亂七八糟,那麼孩子也很難養成好習慣。對此,家長要樹立榜樣,同時建立有效的監督機制,大家互相監督,也要讓自己自我監督。
2、走出依賴的牢籠。
斷水必須先截源,前期想要讓孩子不再依賴,那麼就要先斷掉孩子依賴的對象,比如父母爺爺奶奶。沒有可依賴的對象時,孩子自然而然就會獨立起來。這個過程一定不容易,父母會覺得不忍心,孩子會有很多的抵觸心理,可能會哭鬧,即便接受後也可能自己搞得手忙腳亂一團糟。但父母家長一定要堅持住,不因孩子的哭鬧和困難就妥協。
因為習慣的養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段時間的調整和培養。所以父母在堅持自己不動手代勞的同時,也要鼓勵和肯定孩子的努力,讓他有動力繼續堅持下去。因為這樣的堅持一定會對孩子的一生大有裨益。孩子也會由此變得更為獨立和堅強。
3、界限要分明。
無規矩不成方圓,雖然父母和孩子有不可切割的血緣關係,但父母和孩子還各自都是獨立的個體,所以也不能不分你我他,過多的涉入孩子的領域或者讓給孩子完全侵入自己的領域。所以可以給孩子一些固定的地方,讓他擺放和管理他自己的地方,家長可以給建議,但一定也要尊重孩子自己的意願。
推薦閱讀:
※用心理學,如何讓膽小孩子打贏演講?
※如何打造一流家庭教育(5):X型激勵和Y型激勵
※世界正在悄悄獎勵有教養的孩子
※四歲三個月------喜歡過家家,開始進入「暴力敏感期」
※從心理學的角度,如何理解父母說「我的一切都是為了你」或者「我都是為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