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分享(三)—《思考快與慢》

思考,快與慢

作者:[美]丹尼爾·卡尼曼

簡介

本書主要向我們的闡述大腦有快與慢兩種作決定的方式。「系統1」依賴情感、記憶和經驗迅速作出判斷,它是無意識的,見聞廣博,迅速對眼前的情況作出反應。遵循「眼見即為事實」的原則,容易受外界的客觀因素所「迷惑」,任由損失厭惡和樂觀偏見之類的錯覺引導我們作出錯誤的選擇。「系統2」通過調動注意力來分析和解決問題,有意識地並作出決定,它比較慢,不容易出錯,但它很懶惰,經常走捷徑,直接採納系統1的直覺型判斷結果。卡尼曼介紹了很多經典有趣的行為實驗,指出我們在什麼情況下可以相信自己的直覺,什麼時候不能相信;指導我們如何在商場、職場和個人生活中作出更好的選擇,以及如何運用不同技巧來避免那些常常使我們陷入麻煩的思維失誤。

關於作者

丹尼爾?卡尼曼是位格外令人興緻盎然的思想家。作為一名心理學家,他因其與阿莫斯?特沃斯基在決策制定上的研究而榮獲了2002年度的諾貝爾經濟學獎。

心理學教授史蒂文?平克對他及《思考,快與慢》的評價: 「丹尼爾?卡尼曼是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心理學家之一,也必然是現今在世的最重要的心理學家。他在揭示人類思維的顯著特徵方面很有天賦,多數研究成果成為了經典的教材和引用頻率很高的至理名言。他的研究打開了社會心理學、認知科學、對理性與幸福的研究,以及他和他的合作者阿莫斯?特沃斯基共同推動的行為經濟學的新局面。《思考,快與慢》的問世是個重磅事件。」

概念(關鍵詞)

系統1/系統2啟發/偏見自信/決策選擇/風險人生/自我自我控制風險錯覺風險體驗衝突信任不可預測財富幸福惰性與監督暗示外部意見心理賬戶思考生活錯覺決策樂觀主義善用框架人生如戲啟動法偏見判斷時機公平自我

第一部分 系統1與系統2

1.我們首先先了解什麼是系統1,系統2?

其實從這本書的書名可以通俗的理解為系統1就是快思考,系統2則是慢思考

例如:回答2+2=?你肯定會不假所思的回答上來,而17x24你需要思考很久,可能需要需要藉助工具才能算的出來;

系統1:它運行是無意識且快速的,按部就班的運算過程便是慢思考,不怎麼費腦力,沒有感覺,完全處於自主控制狀態。

系統2:它運行高度多樣化的,需要將注意力轉移到需要費腦力的大腦活動上來,例如複雜的運算。系統2的運行通常與行為、選擇和專註等主觀體驗相關聯。

2.我們可以從心理和生理上觀察解決問題兩種過程:

思想特徵(努力並且有序地進行):從記憶中重新提取->到哪一步了->下一步該怎樣做->記住已得到的結果

身體特徵:肌肉會緊張->血壓會上升->心跳會加速->瞳孔也會擴大->會恢復到正常大小(結束)

3.那麼它們是如何相互運作的呢?

系統1不斷為系統2提供印象、直覺、意向和感覺等信息。

如果系統2接收了這些信息,則會將印象、直覺等轉變為信念,將衝動轉化為自主行為。

當系統1的運行遇到阻礙時,便會向系統2尋求支持,請求系統2給出更為詳細和明確的處理方式來解決當前問題。

因此可以得出系統1負責衝動,系統2負責自我控制,起到一定的監督作用,它們的角色關係也像電影的主角和配角,是相輔相承的。

4.系統1和系統2運行中會出錯嗎?

請觀察下面的幅著名的繆勒–萊耶錯覺圖:

這幅圖沒有什麼其實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兩條不同長度的水平線,兩端有朝向不同方向的箭頭,並且下面一條線明顯比上面那條線長。這是我們看到的所有內容,而且我們肯定相信自己的眼睛。

但是,如果你曾經見過這幅圖,就會認出這便是那,要證實這一錯覺很簡單,只需要找把尺子量一量,你就會發現其實兩條水平線是等長的。

這就是我們認知的錯覺,除了認知上錯覺,我們還有思維錯覺,這也是由系統1自主運行產生的最直觀視覺錯覺,是避免不了的,最好的解決方式就是提前去認知錯覺,學會區別常會出現重大錯誤的情境,在風險很高的時候,儘力避免這些錯誤。

如果對這些錯覺都認知了,而且熟悉了,那麼是不是錯誤是否可以避免,可以不用思考和決策呢?

答案肯定是不行的,因為系統統1讓人產生熟悉感,系統2依靠系統1產生的這種熟悉感來作出正誤判斷。還是需要依託這個系統運行和判斷,而且由於外界的因素,還不是絕對。

比如某個判斷是基於認知放鬆或認知緊張作出的,那就一定會造成錯覺。

比如與人談話,如果你很在意自己在別人眼裡是否值得信賴、是否聰明睿智,那麼說話時就言簡意賅吧,能用簡單句的時候就別用複雜句

比如人在備受鼓舞時,就能克服一些導致真理錯覺的外在因素。

5.人類在自我控制和認知反應過程中發生了什麼?

人若既有認知任務在手又同時受到誘惑的影響,就容易屈從於誘惑。

當人們忙於認知活動時,更有可能作出自私的抉擇。

很多人過於自信,過於相信自己的直覺。他們顯然覺得認知努力沒什麼意思,會盡量避免費力思考。

很多人過於自信,過於相信自己的直覺。他們顯然覺得認知努力沒什麼意思,會盡量避免費力思考。

人們在注意力轉移再刻意的引起注意的自我控制行為會引起自我損耗

那些遇到各種難題都跟著直覺走的人也易於接受系統1的其他暗示

特別是在衝動、不耐煩以及急功近利的時候,這些人就更易接受系統1的各種暗示了。

因此通過以上的現象可以得出結論人類在自我控制中對認知錯誤通常受到誘惑影響,刻意控制造成自我損耗,最後在系統1的各種衝動,不耐煩急功近利暗示中,慌忙中選擇自私,因為過於自信造成了人類的本性惰性,因為自私選擇了延遲滿足感

6.系統1和系統2如何看待問題產生的聯想

平常朋友見面,或者是陌生人見面,首先先看到他的外貌穿著,這是最初的視覺感觀,然後通過行為舉止,對他這個人進行聯想,心裡產生對這個人的評價,

「評價一個人是否有吸引力是一種基本判斷,不管你是否想這樣做,這種評價都是不由自主進行的,也會對你產生影響。」

比如男人看到美女大都多會眼前一亮,瞳孔放大,這是自然反應,系統1不用思考的一種行為;等到她離開後,也許你會根據當時的回憶,在朋友面前吹噓今天在哪裡看到一個美女,聯想起各種場景,也就是通常的YY。

如果朋友判斷你這是吹噓,便會打斷你,開始揭破,你就會變的緊張,爭辯,刻意控制,最終疲勞,放棄,結束聊天。

以上的行為就是聯想,它是思維活躍的機制,在系統1的激活後,自主產生,不能馬上停止下來,聯想有三個原則,相似性,時空對接,因果關係,它的產生會帶動啟動效應,行為和感情便會受到影響,如果發現系統2開始運作認知任務,開始監督,關注結果。

第二部分 啟發法與偏見

1.什麼是錨定效應?

你在考量買房要花多少錢時,也會受到要價的影響。同樣的房子,如果市場價格高,它就顯得比市場價格低時更有價值,即使你決心抵制價格的影響也沒有用。

錨定效應:人們在對某一未知量的特殊價值進行評估之前,總會事先對這個量進行一番考量,此時錨定效應就會發生。一旦你要考慮某個數字。錨定值是不斷調整變化的,有高錨定值,有低錨定值,還有隨機錨定值。是否會成為一個估測問題的可能答案,這個數字就會產生錨定效應。

如果有人問你甘地死時年齡是否大於114歲,你在估測他的死亡年齡時會比錨定問題是35歲(死亡)時更高。

甘地去世時比144歲大還是小?

甘地去世時多少歲?

暗示的概念已經明確了:暗示即一種啟動效應,它會有選擇地找出相應的證據。你完全不會相信甘地活到了144歲,但你的聯想機制卻會對一位逝去的老人產生印象。系統1理解句子的方式就是盡量相信其內容的真實性,它對相應想法的選擇性激活會產生一系列的系統性誤差,這些誤差會使我們更容易受騙,更加堅定地相信自己的想法。

2.錨定效應的影響

如果一則消息沒有馬上被視為謊言,那麼不管其可靠性如何,它都會對聯想系統產生同樣的影響。這個消息的重點是故事,隨便根據什麼信息編造的都無所謂,即使這則消息的信息量很少,質量很差勁也無所謂,因為眼見即為事實。

當你讀到一個拯救受傷登山客的人的英勇故事時,這個故事對你的聯想記憶產生的影響和一篇新聞報道或電影簡介大體差不多。

錨定效應是由這個聯想激發引起的。這個故事是否真實、是否可信一點都不重要。隨機錨定的強大影響是錨定效應的極端例子,因為隨機錨定顯然沒有提供什麼信息。

3.關於忽略基礎比率的直覺預測

基礎比率:湯姆提出專業的基礎比率=專業人數:總體學生的比率。

1.統計學基礎比率:是指某一事件所屬類別的事實總量,與單獨事件無關;而「因果關係基礎比率」

2.因果關係基礎比率:因果關係基礎比率被視為個別事件的信息,人們很容易將這一比率與其他具體事件的信息結合起來考慮問題。

葉斯定理:貝葉斯神甫的名字命名的:如何推斷人們是怎樣根據證據改變自己的想法的。貝葉斯定理詳細說明了最強烈的信念(基礎比率),應該與證據分析相結合,這樣才能更接近假設而不是偏離到其他方向上。

生活中,許多場合都會用到預測。

比如經濟學家預測通貨膨脹和失業率,財務分析師預測收益,軍事專家預測傷亡人數,風險資本家預測利潤率,出版商和生產商預測讀者和消費人群等等。

"改變一個人對人性的看法很難,改變一個人對自身陰暗面的看法就更難了。"

這些預測則需要直覺和系統1的共同參與產生的,專家通過對預估值不斷的調整,相信大樣本,也就是樣本越小,預測的結果越極端,相反,能讓直覺預測更有效。

通過直覺預測人們對其做出相對應的決策和判斷,那麼做決定而忽略基礎比率,產生眼見為實的偏見,通過貝葉斯定理來約束直覺糾正偏片

4.偏見影響決策

決策制定者認為他所知道的事情比他們做的要多,或者對自己及其表現持有盲目樂觀態度。 這是自負的偏見。

自負偏見的表現不能正確評價形式,不能正確評價自己,難以接受別人的建議。這類人常常忽略現實而產生激進主義,不具有長遠眼光。

從原理上分析,產生偏見的行為是對大局掌控不夠,對細節不夠感性,對偏見產生的風險不關注,或者過分關注,沒有中間地帶。

那麼怎麼解決?

實驗證明,意識偏見可以促進夫妻婚姻和諧,以及個人和團隊之間的間隙,差距,促進團隊和諧,還有一種是接受別人(外界)的看法,建議,能減少偏見帶來的風險,減少決策錯誤帶來的損失。

第三部分 過度自信與決策錯誤

1.知道錯覺和不可測的未來

以前看那些綜藝節目,每次主持人都會要台上的表演藝人說兩句,但是為什麼每次都會開始講故事,有的哭,有的感悟,有的說故事,境遇等等,讓觀眾開始對他們產生支持和相信。

然而觀眾不知道好的故事為人們的行為和意圖提供了簡單且合乎邏輯的解釋。你總是喜歡將行為看成是一般習性和個性特徵的外在表現—你可以很輕鬆地找到這些結果的原因。這就是光環效應,因為這一效應使我們更有可能將自己對某人所有品質的看法和對其特別重要特質的判斷匹配起來。

很多時候人的大腦是無法妥善處理沒發生的事情,對將要發生的危機是不可知的,所以對台上的藝人說的沒有考證,半信半疑,而對那些堅信不移的觀眾來說,其實他們已經產生了偏見,主觀印象評測的有效性錯覺,這便是知道的錯覺。

這個錯覺的核心是我們認為自己了解過去,這也表明未來也應該是可知的,但事實上,我們對過去的了解比我們自認為能夠了解的要少。「知道」不是唯一一個會引起錯覺的詞。「直覺」和「預感」等詞一般也可用來形容過去的想法變成了現實。

2.專家的直覺判斷的專業技能

以前看過一本書《窮查理寶典》,裡面有一個現象就是查理在投資的期間,基本是不會每天去看實時關注股票的上漲與跌停的趨勢,而那些炒股專家卻不一樣,他們的職業技能就是每天和這些分析的趨勢圖打交道,那麼什麼時候應該相信專家說的話呢?

首先明白我們和專家之間的差距是什麼,專業的技能?還是對事物的獨特的判斷? 專業技能是由很多種技能組成的,並不是單一的,通過預測有規律的環境,長期學習這些規律,專業技能在短期或長期中是可以培養的。難道是我們不得掌握?不是的,專業技能能否習得取決於,反饋的質量和速度。所以我們和專家之間差的是對直覺性專業技能的及時反饋,以及反饋的速度。

3.努力養成採納外部意見的決策習慣

什麼是外部意見?

在預測時使用相似團隊的分布信息被稱為採納「外部意見」,它是避免規劃謬誤的有效方法。

什麼是內部意見?

我們所說的「內部意見」是指包括自己團隊和自己在內的所有人自發採取的對我們項目的未來進行預測的方法。

如何減少決策錯誤? 如何減少決策錯誤的有效方法-弗林夫伯格使用的預測方法(「參考類別預測」),對規劃謬誤的修正。

1.識別對應的參考類別(例如廚房改建和大型鐵路項目等)。 2.獲取參考類別的統計數據(每英里鐵路的造價或是支出超過預算的百分比),利用這些數據作出基準預測。 3.如果有特別的原因說明這個項目多少會比同類項目的樂觀偏差更為明顯,則可使用此例的具體信息對基準預測進行調整。

4.樂觀主義是一柄雙刃劍

我們周圍有這麼一類人,他們是樂觀主義者,通常都是開朗快樂的,也因此頗受歡迎。他們對失敗和困難的承受力都比較強,患抑鬱症的概率低,免疫系統良好,也更注重身體健康。他們感覺自己比別人健康,事實上他們的確更長壽。有些人會誇大自己的預期壽命,認為自己的壽命會超過保險界的統計數據。而對這些人的研究表明,他們的工作時間較長,對自己未來的收入更有信心,離婚之後更容易再婚(典型的「精神勝利法」),也更容易投資個股。

樂觀給人帶來的益處是顯而易見的,樂觀有助於產生動力,產生自信,而自信的人比對事情持有不確定的人更受歡迎。但過於樂觀會給人帶來什麼呢?

將注意力集中在目標上,錨定計劃,卻忽視了相關的基礎比率,導致規劃謬誤。

只關注自己想做的和能做的,卻忽視了他人的計劃和技能。

在解讀過去和預測未來時,強調技能的因果角色,卻忽視了運氣的影響。

只重視自己已知的,卻忽視自己未知的

所以過於樂觀會對自己的信念過度自信,如何解決遏制呢?

假裝知道:在危機中,極度的不確定會造成嚴重後果,而且在風險高的時候承認自己只是在猜測的做法特別不易被接受。

事前驗屍:部分克服樂觀偏見的方法,在決策時候,對懷疑的抑制就會造成過度自信。事前驗屍的主要優點是它引發了懷疑。另外,它還助長了支持決策的人去探尋他們先前沒有考慮到但卻可能存在的威脅。

第四部分 選擇與風險

1.事關風險與財富的抉擇

如果你對蘋果的好感多於香蕉,那麼,你也願意以10%的概率贏得一個蘋果,而不是以同樣的概率贏得一根香蕉。

我們會聽到」她工資漲了30%「這樣的說法。我們認為30%的上漲率在富人和窮人中會喚起非常相似的心理回應,而漲了100美元卻未必會有這樣的效果。

以上兩個例子說明了兩個理論:期望效用理論,伯努利財富效用理論

期望效用理論:它是基於理性的基本原則(原理)作出的邏輯選擇。學習決策制定的過程中,希望日常問題中得到更多的應用。

伯努利財富效用理論:瑞士科學家丹尼爾·伯努利(Daniel Bernoulli)預先採用了費希納後來的推理論證,並將其運用到對心理價值或錢的慾望(現在稱其為「效用「)和錢的實際數量之間關係的研究當中。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這麼些話,「富貴險中求」,「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面對財富,你會選擇規避風險還是冒險一搏?

問題1:

你會選擇哪一個? 肯定會得到900美元,還是有90%的可能性會得到1000美元? 問題2:

你會選擇哪一個? 必定會損失900美元,還是有90%的可能性會損失1000美元?

其實人是不喜歡冒險的,害怕改變現狀,厭惡損失。 我們會傾向於選擇問題1,因為我們選擇了確定性的收益,根據伯努利財富效用,我們的心理價值更傾向得到90%的可能性。

如果必定會損失100美元,還是有90%的可能性會損失200美元?相信很多人都能接受,因為我們減低了敏感的參考值,900-1000變成了100-200,產生了主觀差別。

2.稟賦效應的原因是什麼?

人們通過市場交易的規律發現了稟賦效應,當個人一旦擁有某個物品,那麼他對該物品價值 的評價要比未擁有之前大大提高。

每條「無差異曲線」上所有的位置都同樣吸引人,這也正是「無差異」三個字的真實體現:你並不在意自己到底處在「無差異曲線」上的哪個位置。所以,如果A和B都在你的無差異曲線上,你對它們的位置並不在意,而且也不需要刻意在兩點之間來回移動。

AB位置同樣有吸引力,因此不想改變

留在當前位置是為了規避風險

綜上所述,稟賦效應是人們不願意割捨,不願改變現狀的原因之一。

3.市場交易中的公平性,心理賬戶,如何處理效應?

什麼是心理賬戶?

在做出選擇時,實際上就是對多種選擇結果進行估價的過程。究竟如何估價,最簡單也最基本的估價方式就是把選擇結果進行獲益與損失(得失)的評價。 卡尼曼提出了「值函數」假設和「決策權重」函數來解釋人們內在的得失評價機制。

什麼是善用框架? 用框架性政策助推人們作出更好的選擇,當結果是正面的時候,決策制定者更願意選擇確定的事(他們是風險規避者);當結果都是負面的時候,他們更願意拒絕確定的事,願意賭一把(他們會冒險)。對風險規避或冒險的偏向都不是基於現實的。在同樣客觀的結果中,做出的偏向會隨著不同的制定情況而反轉。這就是善用框架來決策。

通常人們願意聽到好消息,但很想知道壞消息是什麼,因為人的大腦機制優先考慮不好的一面,它的參考點就是好消息。

打個比方壞消息就是做生意虧本了

「對於損失,要在大腦中將其引入『一般收入』,這樣你就會感覺好一點!」

那麼聽到壞消息你的內心的反應是我不想這樣損失,不願改變現狀,內心應該是無比的痛苦的。因為損失厭惡會產生一種不對稱,使得雙方難以達成共識。你對我作出的讓步是我的所得,但它們卻是你的損失;損失使你產生的痛苦會比它們給我帶來的快樂更多。

擔憂程度影響決策:

那麼如何解決稟賦效應?

1.減少過分關註:決策權重的大小取決於人們的擔憂程度。

2.靠統計結果來使整體風險減低

3.心理賬戶沉沒成本悖論

4.善用框架:窄框架/寬框架

第五部分 兩個自我

1.什麼是幸福?

以前小學的課本上有一篇課文,課文題目叫《幸福是什麼?》現在對於課本的內容我幾乎已經忘記了,然而面對這麼一個問題,至今還是沒什麼答案,什麼是幸福?從各方面考慮,你對自己目前生活的滿意程度如何?

在生活中快樂、緊張、憤怒、擔心、投入程度、身體上的疼痛這些感受都有過吧, 單一的幸福價值很難代表某一時刻或場景的經歷。積極感受有很多種,包括喜愛、快樂、投入、希望、樂趣等。消極情緒也有許多種,包括生氣、羞愧、憂鬱和孤獨。

然而我們能記住的幸福時刻卻是某一瞬間,比如有意義的事情,值得回憶珍藏的時刻等等,這些都是幸福。

2.人生體驗之思考人生

人生短短几個秋,不醉不罷休。

歌詞告訴我們要人生苦短,及時行樂,不要忽略時間,在有限的生命,不要被記憶忽略。

通過「快樂測量值」得出體驗效用:

峰終定律(peak-end rule):整體的回顧性評級可通過將最糟糕時期和最後時刻的疼痛程度的平均加權而評估出來。

過程忽視(duration neglect):過程的持續對所有疼痛的評估沒有任何影響。

比起整個人生,我們更在意人生的結局,人們生活中經歷的幸福,當人們評估自己的生活時作的判斷,錢能買幸福么?

應該不能吧,但是能影響我們對幸福的判斷,收入對經驗自我的幸福感的影響和對生活滿意度的影響有著明顯的區別。生活滿意度來衡量經驗自我的幸福感並沒有錯:

「如果你的收入超過了滿意水平,你能夠擁有更多使人愉快的經歷,但你將會喪失一些享受小樂趣的能力。」

電子書:思考,快與慢(美)丹尼爾·卡尼曼.pdf_微盤下載


推薦閱讀:

再見2017!大家新年好呀!
人的大腦是如何識別某一物體並檢測到運動的?
如何克服「選擇恐懼症」?1個工具,4個步驟,讓你徹底擺脫糾結
為什麼有人思考問題一下能抓住重點?
信還是不信?這是個貝葉斯問題。

TAG:思考 | 读书笔记 | 思考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