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自獻公始,自始皇帝終,是如何保證這100多年裡的君主沒出現像山東六國那樣的廢物的?

當時山東六國眼中,秦國的形象應該類似於一幫沒什麼文化的大老粗野蠻政權吧?可是,除去極個別的在位時間短的君主,從秦獻公開始,到秦始皇為止,秦國一直保持了高水平的國君。如果不是半路殺出個趙高作亂的話,那麼可以想像扶蘇應該也是合格的繼承人。那麼到底是什麼秘訣,能夠讓秦國連續上百年都能保持如此高水平的國君選拔制度呢?


秦國之武王衝動急躁,孝文王、庄襄王似又才智平庸。自孝公始所謂能力強者,不過孝公,惠文王、昭襄王、始皇帝四人,七人里四人能力強,也不算是什麼奇怪的事。關鍵就是秦國氣運好啊,能力差的在位都短,能力強的在位時間都挺長。不像魏國之魏惠王一個人就在位50多年,齊國之齊王建一個人就在位40多年。。。

相比秦國7個君主裡面4個能力強的(不算奇怪),真正讓我感到實在是巧合的倒是趙國。趙武靈王、趙惠文王、趙孝成王、趙悼襄王、趙王遷這5個真是一代不如一代,而且是絕對的後面的比前面的那個差,逐次遞減,連起伏都沒有。真是比得上北齊之高歡-高澄-高洋-高演-高湛-高緯這個能力的逐次遞減鏈了。。。


先拋觀點,這事要放戰國那會,和明君昏君沒啥關係,戰國那會君權沒贏政那麼大,戰國七雄的崛起都得利於變法,但是那會的變法可不是現在的各種經濟模型,戰國那會自然資源的利用率都很低下,所以所謂的變法就是要提高人民的動員能力,社會資源的整合和自然環境的開發,也就是讓國家有充分的國力經得起耗,然後看地圖:

論國土秦楚大(戰略縱深),論資源秦齊(復原能力),論戰線秦國除了東面需要防一下,其他三面都是定期打秋風的地方,所以你看秦國所謂的六世英烈都是輸多贏少,但是他們輸的起,賠了錢割了地接著和你耗,所以來看六國的衰落路線:

1. 魏國,戰國時期第一個霸主,第一個變法的,稱雄一百來年,因為兵強馬壯,國土面積不大,所以養了一支魏武卒,東奔西跑,打周邊國家和玩一樣,但是缺點也就看出來了,魏國的資源也就夠養這一支精銳的,佔了河西這塊飛地原本是可以擴充國力的可惜短期內也消化不了,所以擴張也就暫時到頭了,本國又是四戰之地,所以你看魏國國力很牛逼,但是他出去圍人國都(除了秦國周圍國家也都太小)和自己國都被人圍都和過家家一樣,想想也牛逼,打了一百年勝仗,本來南北兩小弟聽話,夾著晉國的基礎,他還能蹦躂蹦躂,可惜兄弟們自己想立山頭啊,馬陵道一戰敗了就再沒翻身的機會,畢竟國力就這麼大。

2.齊國,老牌霸主了他的崛起路線其實就是縮小版的秦國,本來佔據山東半島的,三面環海,得漁海之利,一面西拒各國,崛起之路上虐別人也被別人虐,內部爭權更迭也和過家家一樣,甚至還有被燕國聯合秦韓魏趙打得就剩一城了,最後還是扳了回來收復失地,海洋經濟牛逼啊,不服不行,可惜在擴張的關鍵點上碰上了超級巨無霸晉國,國土始終太小,玩不起縱深優勢,所以齊國進入戰國後就選擇了經濟戰,近交遠攻,玩平衡,但是那會是戰國啊,不是二戰,人糧食鐵馬才是王道,也沒大航海時代,誰都不願一輩子作小弟啊,最終聯合起來擺了老大哥一道,就這麼廢了。

3. 楚國,戰國前蘇聯,幅員遼闊,民風強悍,窮山惡水(南方多瘴),春秋時就稱了王,屢屢進犯中原,屢屢掃興而歸,他誰都敢捏,也誰都敢捏他,不過戰國後基本沒見啥國願意打進楚國的,那麼個破地方去幹嘛,所以輸一場不怕,又不在自己的地兒,後面有的是人,失點地不怕,拿去也是填人的,後面有的是地,這種國家其實想發展也發展不起來,天生畸形,但是要滅掉那是要付出重大代價的,拿破崙希特勒都搞不定,還好楚國在江南不在西伯利亞,所以秦國幾乎也是傾巢而出先後用了80萬才成了次滅國之戰,不過秦末鬧的最凶的還是楚國。

4. 趙國韓國那就是標準的曇花一現,他們兩貨和魏國比形勢更糟糕,夾在秦齊之間,魏國也能把他們當小弟,楚國沒事就北上韓國繞一圈刷存在感,所以這種環境下根本沒有逐鹿天下的資本,小國的命運就是把自己變成天平上的一顆籌碼,秦國要靠他們擋著東方六國,齊國要靠他們平衡各方勢力,魏國拉著他兩到處干架,其實一開始他們幹得很不錯,大家都很滿意,你看韓國出的兩個大政治家一個申不害一個韓非,都是教人怎麼玩權謀下黑手的政治家,但是天平要維持平衡不容易,要徹底傾斜就容易多了,人人都想當老大啊,看個齊秦一天天越來越強大,總不是辦法,秦國縱深又大,大家全衝過去也不知道需要多久能打出關去,還是齊國有錢有糧,枕邊還有個賊眼狼燕國,一合計就隨燕國推了一波齊國,推就算了,愣是還弄不死,不過這時候天平已經在秦國了,沒人扳的回來,就這你就知道這幫人胃口大但胃著實沒多大,不過膽子倒養肥了,然後就看到在之後的幾十年里趙國把周圍所有國家打了一遍,越打越弱,哪怕算上塞北也耗不起,韓國就算是個陪葬吧。

5. 燕國,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基本上燕國在秦齊爭霸上扮演了一個局外人的角色,卻在最要緊的時候,往秦國那扔了個籌碼,想學著齊國當帶頭大哥,完全沒搞清楚秦國是什麼樣的存在,為啥合縱連橫老愛找燕國下手,沒和秦國干過架的愣頭青,說啥都信唄,總以為齊國這樣就叫大叫富了,能擺他一道還不牛上天,然後的確牛逼哄哄的玩了票大的,變法新政,禮賢下士,稱王稱霸,連下齊國70餘城!牛逼啊,然後就真沒然後了。

其實你看各國的君主真沒差多少,誰都想稱霸天下誰都願意變法圖強,有時候是真么辦法啊,各國的變法幾乎已經調動起了那個時代能調動的最大資源,但是農耕文明時代人口糧食鐵馬那是硬實力,國土人口縱深都是很難克服的障礙,當秦國掌握了中原的組織技巧,東方六國或有抗衡之力,可是需要調配六國的資源難度可比秦國調動關中巴蜀的資源困難的太多了,任何的局部失控都可能造成整體失控,何況各國都想從中取利,與其真要說是因為六國廢材太多,還不如說六國雄主太多,沒機會出一個可以在短時間內整合所有勢力的君主。


商鞅變法後的秦國政治體系屬於一種戰時體制,戰時體制下的秦國,一切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決策都服務於對外擴張,這種情況下無論是君主還是平民,一旦登上了國家的戰車就由不得自己,當整個國家都處在戰爭的狂熱之中時,君主自己個人的喜好就不得不逐步藏起來,換句話說你想當昏君都不行。


不知您是怎麼得出山東六國君主是廢物的?

秦始皇統一六國,焚書坑儒盡毀六國史書,所以後世看到的先秦文獻更多是秦朝留下來的,肯定是稱頌秦國貶低六國之書,也就出現了像你這樣認為秦國自商鞅變法以來,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印象,好像秦國百年都是在英明君主領導下,罩著勝利者的光環,而其他六國則是無道昏君,民不聊生!

可事實呢?先有魏國獨霸天下,後有齊秦東西兩帝,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威震塞外!燕國雖若也曾滅齊稱雄!這裡面有多少明君能臣!

而秦國,秦獻公就不要提了,割地賠款,窮兵黷武也成了明君,那慈禧老太后也是「老佛爺英明了」吧!而秦國自商鞅變法也來秦孝公,秦惠文王之後就出現了剛愎自用的秦武王,之後秦昭襄王當了幾十年傀儡,秦孝文王三天就死了,不過看他當太子時也並無可稱道之處,秦莊襄王在遇到呂不韋前不過是一個貧困潦倒的質趙的質子!之後秦始皇自不必言。也就是自秦孝公商鞅變法到秦始皇一統六國,歷7王,其中三個都是庸碌之輩,何來百年不出廢物?

秦國的成功,是因為衛鞅的變法和秦孝公,秦惠文王的支持鞏固,使得秦國的制度優於六國,使得秦國這架國家機器更加牢固,不至於因為一兩個你所說的「廢物」而對國家有太大的傷害,所以秦始皇可以「奮六世之餘烈」,一統六國。然而正是因為這種制度的牢不可破,也使得秦朝二世而亡,成為有史以來最短命的王朝!

而同為戰國七雄的其他六國之所以只能輝煌一時而最終走向覆亡,則是因為他們的輝煌是因為「人治」,靠的是君王自身的能力,所以一旦出現君王更替,國家命運也就跟著改變了!


你看看秦這幾代國君,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莊襄王,秦始皇,別看謚號都是美謚,真正算明君的是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昭襄王。至於秦始皇,歷史評價太過極端,姑且稱為暴君,秦武王的話,我對他的印象只有信甘茂攻宜陽,再然後就是舉鼎絕臏了,秦孝文王和秦昭襄王在位時間過短,也沒什麼成就,況且秦始皇繼位時秦國已有內亂趨勢,所以這兩代實在難以用明君來形容,秦國真正幸運的地方是守函谷關之險,擁巴蜀肥沃之地,又得幾代明相輔佐,平庸君主短命,而歷代明君堅持了商鞅時代鍛造的一整套法律制度,不得不說大爭之世法制是最適合生存下來的制度。


首先,獻公繼位之前就已經四代亂政,厲公~躁公~簡公~出子。西河一帶已經被魏國奪走,並且和魏國的交戰幾乎耗盡了國力。這個時期,已經沒有條件供國君驕奢淫逸。

我相信,獻公繼位就已經牢牢記住秦國四代亂政中寫下的恥辱歷史。而後,勵精圖治,早期用甘龍變法,努力挽回秦國局面。可是,魏國屢次進攻秦國,這樣直接導致獻公的文治也消磨殆盡。然而獻公時期無法重新求賢,甘龍發動政變迎贏師隰回來就奠定了自己的政治地位,不可能再有新的外來者替代。於是獻公就把希望放在了下一代。

年少就在軍旅中成長的孝公,流汗流血,見證一場場冷酷的戰爭,那我想這樣的國君也不可能成長為廢物吧?

中間省略一些內容。

商鞅是法術勢中的法派,志在將法令制度推到至高無上的位置。只要法令不變,制度運轉,那麼國君更替也無法阻擋國力的增長!

孝公時期的變法十分成功,效果也非常顯著,後來的惠文王在年少的流放中也看在眼裡。這就讓變法的第二任國君鼎力擁護。兩代國君的誓死擁護,後世的國君想要廢除那也要掂量掂量吧?沒有哪個廢物想當千古罪人。

果然,第三任國君沒有前兩任的英明神武,不過早死也算是一個好的歸宿~~

這段歷程,不夠英明的君王還是有的,不過都沒有活得太久,就看起來一直都是明君當政~~~~武王,孝文王,庄襄王,要麼嗜好武力,要麼迷戀美色。反正都當政不了幾年~~~看到這裡不要噴我,有誤之處請指出。

秦國長期處於內憂外患,戰爭不絕,一代又一代國君都在先王苦難歷史教育中長大,況且法令不息,即使中間有一些挫折、迂迴,也總有時機成熟的那一天。

個人看法,歡迎指正~~~


拙見

輩輩相傳的雄心佔一部分吧。吞併六國之雄心起,並徐徐圖之

從各種書籍中不難看出,秦國各君王對保祖宗之基業尤為看重。在此基礎上,虎狼之國好鬥,吞併山東六國之雄心,如點火之勢般 越燃越旺,似乎就像一輩傳一輩的使命


歷史上和秦國這種情況類似的就是北魏

北魏在宣武帝之前的七位君主中雖然有三位被殺,還出了南安王這樣被閹人擁立的傀儡皇帝,但國家實力基本保持不斷發展的態勢,特別是魏太武帝南伐後,形成了南弱北強的局面。

當然由於北魏並未出現類似商鞅變法那樣對政治軍事經濟各方面的大變革。再加上南朝基本統一了長江中下游,使其可以動用整個長江流域的力量來保衛國家,所以直到北魏滅亡,北魏皇帝都無法像秦國那樣逐步蠶食南朝(北魏滅亡時正值南梁的鼎盛時期)

至於為什麼出現這種現象?很難解釋。這隻能說是秦國和北魏的大幸了。

不過一般來說,經濟落後且尚武的民族群體(此處不特指某個民族,單講群體)出現勵精圖治君主的概率,比經濟富強但不尚武或偏安一地的民族群體(特別是偏安南方的那些)要大。

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我用兩段話來形容

一個是「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一個是「財也大,產也大。將來子孫禍也大。若問此理是如何?子孫錢多膽也大,天樣大事都不怕。不喪身家不肯罷。」


鐵打的秦律,流水的秦王


看到這道題,我感到累了。


作為一個做產品的學派,法家產品最大的賣點是:通過頂層制度設計,打造一套自動運轉的國家機器,最高統治者權利變大(相對分封制的國家和時期),但是即使統治者平庸無能,只要制度不被破壞,國家機器依舊能夠照常運轉。

就像一個人,即使成了植物人,其他的臟器和系統依舊可以運轉

商鞅變法後百年,秦國的國家機器運轉依舊有強大的生命力,但是到了秦始皇時代的問題是,他用太短的時間吞掉了太多的食物,消化不掉,吃下去的肉又沒有吐出來的道理,結果整個人各個系統都出現的問題。秦始皇活著的時候不能像商鞅變法一樣有效的解決這個問題,死了以後再也沒人有能力和威望進行有效的改革,大秦帝國就這麼被自己撐死了。


因為廢物君主都命短,孝文王在位三天,庄襄王在位三年,時間太短不夠禍害秦國。要是這爺倆在位時間長一些,說不定山東六國就喘過氣來了,然後合縱伐秦,改寫歷史


有時冥冥中之的東西說不清道不明。


想起一件事。

商朝執政半個世紀的開國元勛伊尹退休,反反覆復、不厭其煩、語重心長地告誡商王,是為《咸有一德》。

這篇文字實際上就是這類問題的答案,儘管很多人不信。


不能說是一直高水平的君主,應該說是一直保持了高水平的制度,戰國變法圖強是一個普遍的現象,而且很多國家都通過變法稱霸一時,然而僅僅是一時而已,因為基本都是換了君主變了天。

而秦國,雖商鞅亡而秦法依舊。古語有云,行百里者半九十,各國之變法莫不是也,而秦獨以善終,故始皇奮六世之餘烈,古人誠不欺我矣。


法 商鞅之後所建立的法治體系

榜樣與家庭教育 或者說是一種責任感

運氣 秦國真是少了任何一位君主都不行


就各國的分布格局來看,是秦國的地緣優勢太強。

秦國的關中和巴蜀之地都是易守難攻,只要控制住四周的點狀關口,六國就從很難從東方打進來。而實際上,秦國自獻公後的諸君接替,也多伴隨著紛爭和混亂,並非想像中的一直高度穩定和高效,但這種格局下,即使中央有變,秦軍在四周關口的軍事布局能夠維持,山東六國對秦國依舊沒什麼辦法。

而反觀山東六國對秦國的防禦,沒有關中四塞之地的條件,多是在大平原上,往往是線狀甚至網狀防禦體系,最多不過是藉助河堤或者人工修築長城,成本高昂且防禦效果遠不如關中和巴蜀四周高聳綿長且寬深的山脈,這就迫使六國在面對秦國的進攻時不得不採取主動防禦,而在有備而來的秦軍前,失敗的幾率就高很多。

這種格局的結果就是,即便是秦國和山東六國的高層執政能力差不多的情況下,秦國的操作難度要低,而且容錯率很高。

長平之戰就是個體現,儘管秦趙兩國都已經耗到油盡燈枯,但趙國一敗就直接被打到都城下,而秦國即使接下來又發動邯鄲之戰(秦昭王這個決定可以說也是很不明智的)被聯軍揍得也血本無歸,但大不了退回關內就是,首都地區和整個關中都安然無恙。

(戰國後期關中被攻破主要就是兩次,一次是楚國從武關攻入藍田,一次是前246年五國合縱從河東打到咸陽附近的臨潼,但兩次進入關中之後都是強弩之末了不久就退出,函谷關幾乎就沒被正面攻破過。

而秦國在耕戰制度下幾乎是以戰爭為生產力,只要積蓄到足夠的力量都會主動出擊,所以秦國在不斷的戰爭中能夠逐漸積累出壓倒性優勢)

這並不是秦國能笑到最後的唯一原因,但是確實是最基本的一條。秦國與山東六國持續的各次戰爭也基本都符合這個規律。

至於君王執政水平。。。個人認為差別不是特別大,秦國和東方六國的君主大多數對局勢也都能有基本的認識,並沒有真正完全的昏君


土地,從收巴蜀開始為軍功爵奠定基礎,從始至終國君都為有土地分封而絞盡腦汁。第一秦勝後必割土地。第二秦國的改革讓土地收為國君所有,這區別於六國的土地貴族制。假使人數擁擠而土地不夠沒有人會擁戴國君,國君立馬被貴族推倒。六國的平民沒有讀書但也不是逗比,只要你刑法嚴苛的秦國有地他們也情願去,有吃的自然被擁戴。

在與趙國與楚國的幾次敗仗中能夠快速恢復過來特別是秦楚決戰時秦國二十萬精銳敗北後又馬上拉起八十萬來,而八十萬的後面有千千萬萬的民夫。最後秦國從頭打到尾人越打越多的後面就是土地,六國的人都跑到秦國了。

商鞅的變法最重要也是最基礎的一條就是土地。

六國沒有從貴族手裡拿到土地,而秦國狠了下來,六國不是沒有變法只是沒有堅持到底和避重就輕,沒有崛起這也是蛋糕沒有分得好


應該不能算是秘訣,有的事情即使是知道了也做不到。正如題主所列,為什麼是秦獻公之後而不是之前呢?

各人以為秦國「六世之餘烈」一百多年能有持續的強大和發展,並不是領導人高明與否的問題。還是政治成熟的問題,得益於深徹變法,反對派在秦孝公和秦惠文王時期幾乎被屠殺殆盡,變法強國,農耕軍事形成歷史慣性。

或許他們一開始只是想著如何能夠存活於大爭之世?並沒有什麼一統天下的豪情壯志。


推薦閱讀:

既然始皇帝駕崩時只有胡亥,趙高,李斯,三人在場,後人又是如何得知遺詔被篡改?
如果秦國沒有一統天下,關中之地還會成為中國古代的政治中心嗎?
戰國時如果是其他國家兼并六國,會這麼快滅亡么?
除卻最常見的那幾個,秦朝滅亡的原因還有什麼?
同樣是軍事帝國,為什麼羅馬帝國維繫了400多年,而秦帝國只有15年?

TAG:歷史 | 秦始皇 | 戰國時期 | 春秋戰國東周 | 秦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