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害得寶寶越長越瘦,2到6歲幼兒最多見,到底怎麼辦?
現在,很多2到6歲的幼兒,明顯體重偏輕,或氣色不好,或容易生病。父母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於是變著花樣給孩子弄各種好吃的,每頓飯都要大人誆、勸、喂!儘管如此,仍然有的孩子挑食吃飯不香,有的孩子吃得很多不長肉,但結果都一樣,孩子還是偏瘦,長不高。
中醫認為,胃主受納,是盛東西的;脾主運化,主肌肉四肢,是把營養氣血輸送到四肢百骸上的。孩子先天就脾胃不足,再加上飲食過度餵養,更加重了脾胃負擔。導致孩子不管是能吃還是不能吃,都無法有效消化吸收,最終孩子越長越瘦,甚至影響發育。
- 孩子吃的多還瘦,那是胃強脾弱!吃得多,運化不好。表現為食後睏倦,噯氣頻作,神疲乏力,輕度口臭,大便溏薄,舌紅苔黃膩,舌質胖大邊有齒痕,易發口腔潰瘍,此時多有便秘癥狀。而這類孩子晚上睡覺大多都不踏實,喜歡翻身,尤其是在下半夜,也特別愛出汗,結果一不小心又感冒了。
- 孩子吃的少也瘦,那是厭食,脾胃虛弱,越不吃越瘦。長期食欲不振則見精神較差、舌淡苔白,面色萎黃、倦怠乏力、容易出汗。
這兩類孩子排除先天不足和情志因素外,大多都有同樣的經歷:吃的冷飲、零食、肉、油、蛋、奶、水果等等不易吸收的食物太多了!曾經經常出現乳食積滯。
若是乳食不化,積滯中焦,積久不消,隨著病程的延長,逐漸出現脾胃之氣升降失調,氣機郁滯中焦,水谷精微無以運化,不能轉化成寶寶生長發育所需的氣血津液,臟腑肌肉就會失於濡養,則可出現厭食、發育遲緩、消瘦,甚至發展成疳病。而同時還可因脾胃受損,導致痰濕內生,土不生金,而出現反覆咳嗽、痰喘等肺系病證。
能吃的孩子,還是不能吃的孩子,脾胃都有積滯,不是積的脾就是積在胃。中醫有句話叫「脾健不在補貴在運」,意思是說,健脾不在進補,而在於運化。小孩子也是如此,孩子能不能長身體,關鍵不在於吃了多少好的,而在於將多少營養物質輸送到了全身。
對於以上兩種情況的孩子,調理思路重在脾健助運,消積化滯。
小兒推拿保健手法:運八卦,清補脾,揉板門,推四橫紋,揉腹,捏脊。
運八卦:能寬胸理氣,健脾助運,消食導滯,運化痰濕。以掌心為圓心,以圓心至中指根橫紋內2/3和外1/3交界點為半徑,用拇指前側端畫圓。一次可操作5~10分鐘。
清補脾:有健脾調中,消食積化痰涎,補血生肌的作用,推拿者沿患兒拇指橈側緣從指尖到指根來回推。一次可操作5~10分鐘。
揉板門:能健脾和胃、消食化滯、運達上下之氣。位於小兒手掌大魚際處。按揉時,順、逆時針皆可;一次5~10分鐘。
推四橫紋:能行氣散結,化積消脹,退熱除煩。位於掌麵食、中、無名、小指的第一指間關節橫紋處。一般用推法(來回推)或掐法等。一次5~10分鐘。
揉腹可順逆同數,一次3~5分鐘,捏脊可根據孩子年齡大小5~9遍。也可以配合體穴,揉中脘和雙天樞穴,能吃飯不長肉的孩子,可以加一個手法:清天河水,此穴有瀉火除煩,安神養陰,主要用於清各種熱證。
除了小兒推拿保健調理,孩子越長越瘦,家長一定要從控制飲食入手。老人的觀點是孩子瘦,就得多吃飯,多吃好飯。老人的經驗來自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那個時候,生活水平低,沒有現在這麼多冷飲,很少吃到肉,吃得再多也是穀類。父母想當然的給幼兒多吃肉蛋奶,認為幼兒會變得強壯。你有沒有反思過,其實你準備的所謂的「有營養的食物」多數是些高蛋白、高熱量的食物,你有沒有想過寶寶攝入的這些營養到底能否被消化吸收?
一位媽媽分享了她的經驗:我是先從試著控制孩子的飲食開始的,不吃冷飲之類的雪糕、飲料等,少吃肉、蛋、奶等,少吃水果,不吃零食,不吃辛辣的食物。多吃穀類蔬菜,比方說:玉米糊糊地瓜粥,小米稀飯八寶粥之類的,晚餐不吃葷菜,只吃七成飽。堅持了一個月,沒想到孩子胖些了,肌肉也結實些了。我要等孩子的消化功能恢復了,再慢慢加肉奶蛋之類的。
這位媽媽如果會小兒推拿,一定會調理得更快,不過,能做到這些也是很不容易的,如果是你,能做得到嗎?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