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亞世界簡史(42) 教皇國的黃昏
千年神權
自從569年倫巴底人入侵亞平寧半島之後,一千多年裡,義大利從未統一成一個完整的國家,而是大致分為北、中、南三截:
北部地區,先後由倫巴底、法蘭克、神聖羅馬帝國佔據。南部地區(包括半島南端和西西里島),起初是東羅馬帝國領土,後來先被穆斯林和諾曼人佔據,繼而又被西班牙的阿拉貢王國、法國、哈布斯堡王朝等強國輪番奪取。而在包括羅馬城的義大利中部,丕平獻土事件使得教皇成為這裡的合法統治者,即「教皇國」。教皇國的實際領土不大,即便是鼎盛時期,它也沒有覆蓋全義大利,甚至在其內部還保留著多個實質上獨立的封建城邦。教皇國的經濟也不發達,因為羅馬的地理位置並不利於經商,也未能發展起像樣的工業,只是依靠教會經濟和歷史傳統而維持生存。然而,教皇以這樣一塊狹小的領土為根據地,致力於統治整個歐洲人民的思想,並通過宗教手段謀求教會利益。
在800年查理曼加冕之後,教皇們不斷向外擴張影響力,因而與世俗君王多次產生矛盾,尤其是神聖羅馬帝國。1075年,教皇與帝國皇帝亨利四世因俗世授職問題發生衝突,由此引發了卡諾莎之辱。此後亨利四世和巴巴羅薩·腓特烈都曾率軍攻克羅馬,而教皇們通過長袖善舞的外交手段與之抗衡。藉助一系列十字軍行動,教皇的政治影響力在英諾森三世(1198~1216年在位)時期達到頂峰,並終於通過布汶之戰(1214年)打擊了神聖羅馬帝國,使之陷於分裂而衰弱。神聖羅馬帝國作為歐洲大陸頭號強國的地位也被法國取代。
然而,教皇的影響是建立在宗教思想的流沙之上,缺乏堅實的權力基礎,不久就暴露其脆弱的本質:1302年,教皇卜尼法斯八世又因教會納稅問題與法國發生衝突,於是頒布剌諭,宣布世俗王權必須服從教皇神權。而法王腓力四世的回應是派人公然逮捕並毆打教皇,使其很快就死掉了。1305年,在腓力四世的壓力下,法國主教克雷芒五世當上教皇,他於1309年將教廷遷至法國阿維尼翁,並應腓力四世的要求而宣布解散了聖殿騎士團,從而宣告十字軍的壽終正寢。此後數十年間,阿維尼翁教廷都處於法國的控制之下。受此影響,神聖羅馬皇帝查理四世於1356年宣布帝國皇帝不再需要教皇加冕,標誌著神聖羅馬帝國脫離教皇控制。
1377年教皇格列高利十一世設法回到羅馬,但次年他就去世,法國、義大利分別在羅馬和阿維尼翁選出兩個教皇。這時正值英法百年戰爭期間,整個天主教歐洲根據政治利益站隊到兩大陣營:英格蘭、神聖羅馬帝國支持羅馬教廷,而法蘭西、西班牙、蘇格蘭等支持阿維尼翁教廷。1409年的比薩會議本來是為了調解,結果又選出第三個教皇,一時間形成三皇並立局面。直到1414年,各方才達成一致,選出義大利的馬丁五世擔任教皇。此後為了避免教廷遷離羅馬而再度分裂,教皇多從義大利人中選出,教皇國亦一直在羅馬沿續下來。
經過這一系列爭鬥,教皇的世俗影響力大幅度削弱,而其宗教統治也很快遭受致命打擊:神聖羅馬帝國分裂的一個副作用是義大利北部的佛羅倫薩、米蘭等城市共和國興起。這些城市既不受帝國皇帝控制,教皇也無力管轄,成為工商業自由繁榮的樂土,並在此發展出文藝復興運動,最終導致了宗教神權的消亡。
撒丁王國
在歐洲經歷了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啟蒙運動等一系列思想變革之後,1789年,法國大革命誕生了。它結束了法國一千多年的君主專制,也結束了羅馬教廷在法國的特權。革命政府宣布沒收教皇在法國的領土,法國教會脫離羅馬教皇統治而歸國家管理,實行政教分離。1796-1808年,法國拿破崙軍隊兩度進攻義大利,攻佔羅馬城,教皇國滅亡,教皇庇護七世被軟禁,隨後整個義大利都淪為法國屬地。拿破崙戰敗後,1815年歐洲列強舉行的維也納會議上,義大利被重新瓜分:羅馬為核心的教皇國被重建,而北部的倫巴底、威尼斯等地被劃給奧地利,其餘領土被分割為幾個小王國(包括半島南端的那不勒斯和西西里島被合併為兩西西里王國,西北部的薩伏伊-熱那亞地區和撒丁島合併為撒丁王國)。義大利重回分裂局面。
1848年1月,西西里島首先爆發了爭取自由的民眾革命,米蘭、威尼斯等地區也紛紛揭竿而起。這一革命得到了較為開明的撒丁王國(此時義大利境內唯一的君主立憲王國,也是資本主義經濟最發達的地區)的支持,他們聯合倫巴底向奧地利開戰,然而很快就被奧地利擊敗,撒丁國王被迫退位。同年11月,羅馬終於也爆發民眾起義,要求教皇實行改革,建立民主政府,並從奧地利收回被佔領土。(這和中國清朝晚期何其相似!)教皇庇護九世喬裝逃離羅馬,前往兩西西里王國避難。羅馬臨時政府試圖與教皇談判,但教皇拒絕返回羅馬,因此臨時政府在1849年初組建制憲會議,並宣布成立羅馬共和國,僅保留教皇作為宗教領袖的地位。教皇向天主教國家求救,法國拿破崙三世遂聯合奧地利出兵義大利。在西方反動勢力的侵略之下(這句話好熟悉……),共和國政府垮台,軍事領袖加里波第逃亡。庇護九世在1850年4月重返羅馬,在法國軍隊的保護下重掌政權。
1849年羅馬共和國的失敗,標誌著從教皇國內部進行革命的希望破滅。於是加里波第和撒丁王國聯合,致力於由外而內統一義大利 。撒丁王國以割讓薩伏依和尼斯為代價獲得法國的支持,從奧地利收復了倫巴底地區(1859年);又利用普魯士與奧地利戰爭之機收復了威尼斯(1866年)。帕爾馬等多個城市也公投加入撒丁王國。與此同時,加里波第組織「紅衫軍」征服了義大利南部的兩西西里王國,然後將其移交給撒丁王國。至此,撒丁王國佔領了幾乎全部義大利領土,教皇國僅剩下以羅馬城和拉齊奧地區為中心的三分之一領土。1861年3月,撒丁王國宣布改名為義大利王國,以羅馬為首都,但此時羅馬城仍在法國駐軍的保護下,義大利還無法控制羅馬。
梵蒂岡之囚
1870年,普法戰爭爆發,拿破崙三世撤回駐羅馬法軍,並投入普法戰場。9月2日,法軍大敗於色當,拿破崙三世投降。義大利國王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二世看到將教皇國納入義大利版圖的時機已到。他先派特使向教皇庇護九世送去密信,並提出一個保全教廷顏面的解決方案:義大利軍隊以「保護教皇」的名義和平進駐羅馬城。但是這個提議被教皇拒絕,因此義大利於9月10日對教皇國宣戰。義大利軍隊的推進速度非常緩慢,並在進軍過程中仍然試圖與教皇進行談判,包括允諾教廷可以在羅馬城西半部建立一個完全獨立的主權國家,但是始終遭到庇護九世的拒絕。雖然教皇國僅擁有一支為數甚微的軍隊,但庇護九世還是下令進行抵抗,以造成這樣的法理事實:教皇國是被義大利以武力入侵、而非和平接管。9月20日,經過3個小時的炮轟,意軍在羅馬城的奧利留城牆上轟塌一個缺口,隨後攻入羅馬城。在戰鬥中,共有49名義大利士兵和19名教皇國士兵喪生。
羅馬被攻破後,庇護九世退避到梵蒂岡城堡內。加里波第主張繼續攻打梵蒂岡城,完全消滅掉教皇的世俗權力,但是國王沒有同意這個行動。於是,梵蒂岡城進入一種奇特的狀態:一個實質上滅亡的國家龜縮在一個小小的城堡內,而包圍它的義大利王國任由其苟延殘喘。在這段時間裡,教皇將自己禁錮在梵蒂岡城堡內,並宣布自己為「梵蒂岡之囚」,以示對義大利強行吞併教皇國的抗議。庇護九世之後的歷代教皇均敵視義大利王國,甚至不準信徒擔任義大利王國的公職。然而,教皇的抗議無濟於事,羅馬城和拉齊奧地區都被併入義大利,義大利王國的首都從佛羅倫薩遷到羅馬。教廷在羅馬城以及義大利各地的地產、宮殿、莊園紛紛被沒收,連教皇的正式宮殿——奎里納爾宮也被沒收,成為義大利皇宮。
「梵蒂岡之囚」的狀態從1870年一直延續至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的1929年,此時義大利統一已有69年,教皇國滅亡也有59年,教廷對義大利的長期敵視和抵制已經顯得不合時宜。1929年2月11日,教皇庇護十一世的代表(羅馬教廷樞機主教加斯佩里)與義大利王國代表(首相墨索里尼)在羅馬的拉特蘭宮簽署解決歷史懸案的最終協議,即《拉特蘭條約》。根據這一條約,教廷最終承認義大利的統一以及羅馬成為義大利首都,而義大利王國承認教皇在梵蒂岡城堡內至高無上的權威和世俗統治權力,使之成為獨立的梵蒂岡國。從法理上說,延續11個世紀的教皇國在這一天正式滅亡,由梵蒂岡國取而代之。
由於教皇國在歷史上是作為一個獨立的主權國家得到各國承認,並在國際往來上是以聖座的身份和許多國家互派外交使節,因此,作為教皇國法定繼承人的梵蒂岡國亦迅速得到了世界絕大部分國家的承認。雖然梵蒂岡的國土面積極小,但其在政治和文化等領域擁有重要的全球影響力。然而,亦由於宗教因素,它與非天主教信仰的國家之間如何共處,今日仍然是一個微妙的話題。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