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沒發生什麼,但生活的瑣碎已經快讓我沒力氣了 | 日常煩心事(daily hassles)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

又是一個沒能跟鬧鐘同時起床的早晨,雖然晚五分鐘起也不至於遲到。

舍友沒等我就走了,她們邊走邊聊天,沒有我也挺開心的。

今天小測的題目有點難,有一道題我猶豫了很久,最後改的答案還是錯了。

本來想晚上看個劇,接了個電話通知我明早去面試,其實那個公司我還不太了解,看來晚上還是要提前準備一下。

「佛系90後」刷屏了我的朋友圈,看到前男友發了條動態,我忍不住點進了他的朋友圈,又忍不住難過,但是彼此都沒有屏蔽或刪除,隨緣吧。

……

又是普通的一天過去了,明明沒有發生什麼特別讓人承受不了的事,可是躺在床上準備睡覺的時候,我覺得我快要受不了了。

  • 生活的瑣碎足以消磨我 | 日常煩心事

生活很少扔給我們重大創傷事件,但卻常常給我們找點小麻煩。「日常煩心事(daily hassles)」指的是日常生活中實際發生的給人們帶來輕微而持續煩惱的事件、情境或衝突,也稱為「日常壓力事件」、「較小的壓力事件」等。它可以是一些具體的事件,比如被老師提問了自己不會答的問題,明天有一個讓自己壓力大的展示;也可以是內心的一些矛盾或衝突,比如自己一直有上名校的理想,但事實上考研臨近自己卻仍未做好準備,現實與理想差距過大,令自己煩擾。

雖然「小」,但日常煩心事足以佔用我們的精力,消磨我們的快樂,讓我們疲於應付或感覺無法控制。

  • 面對它,我好像無能為力 | 日常煩心事的產生

什麼事才會讓我們煩心?

拿到獎金不會,吃到美食不會,小嬰兒揮著粉嫩嫩的拳頭不會;但是獎金帶來的妒忌可能會,美食帶來的脂肪可能會,人高馬大者的怒目而視可能會。

煩心事之所以被認為是煩心事, 是因為這些事件在我們看來是有害、會產生威脅的, 並且超出了我們覺得自己所能應付的範圍。

產生日常煩心事的影響因素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客體因素,如事件類型、重要性等,越與自己相關、越對自己重要卻越難的事當然越讓我們煩躁;另一種則是來自我們自身的主體因素,如人格特徵、性別等。

  • 因為我覺得做不到 | 自我效能感

我們也想像大神一樣斬下一個個項目收穫一筆筆獎金,但同時也會想,「實在是太難了,我做不到」。這是自我效能感低的表現,也就是一個人對自己能完成某件事情的自信程度低。研究顯示,面臨壓力情境時,自我效能感越低的人,越覺得壓力大;除了實驗室情境,日常生活領域的煩心事也可以由自我效能感預測。

  • 我是個姑娘,這還不夠煩嗎 | 性別

「易煩」「敏感」「心事多」似乎是社會對女性的刻板印象,在群體研究中,女性群體也確實表現得比男性們更煩心一點:相比於男性,女性傾向於報告更多或更頻繁地經歷煩心事, 並且更關注人際關係方面的煩心事; 此外, 研究還發現男女性所經歷的事件即使在客觀嚴重程度上並無差異, 女性也會在主觀上報告得更嚴重。

  • 我還小,小事就夠我煩擾 | 年齡

我們常常笑話小孩「小小年紀哪有這麼多煩惱」,卻忘了自己小時候,也會為一個玩具的損壞難過幾天,為粗心做錯一道題哭鼻子。

不同年齡群體所經歷的日常煩心事類型是不同的。美國一項研究發現,6歲以下的兒童最煩惱的事是被嘲笑;6到10歲的兒童最害怕考試得低分;對於青少年來說, 雖然與父母的關係經常被視作日常煩心事, 但是同齡群體比家人對青少年具有更加重要的影響,青少年會更認為其他因素如吸毒的壓力以及與同齡人的關係令人煩惱;「油膩的」中年人則每日操心家人、工作和金錢的問題;進入老年後,壞天氣、保健預約, 甚至去超市那些從不會影響成年人和兒童的事情都會成為他們的煩心事。並且,成年以後, 隨著年齡增長,人們所報告的煩心事頻率逐漸減少。(我每天覺得煩,大概是因為我還年輕。【劃掉。)

  • 日常煩,日常喪 | 日常煩心事的影響

煩心事當前,焦慮到爆炸,厭惡、恐慌、抑鬱、憤怒和其它負面情緒接踵而至,並會伴有不適應的行為和生理心理反應。

對日常煩心事的不適當應對會使人產生破壞性行為,雖然我們也會知道這些行為是不良、不對的,但為了逃避煩心事,我們還是會控制不住自己。比如,研究發現,日常煩心事與不斷增加的高脂肪和甜點消費、不斷減少的蔬菜與主食消費有關,與情緒性暴飲暴食有關, 與吸煙者增加的吸煙行為有關。

日常煩心事對整體的身體健康狀況以及某些疾病具有很高的預測性。許多研究都發現煩心事的數量越多, 身體健康狀況越差,尤其是頭痛的頻率和時長會增加。

日常煩心事的頻率和嚴重程度對心理健康的整體水平及抑鬱、焦慮和消極情緒等方面都有影響。具有較多日常煩心事的人們會表現出更高水平的心理困擾和更多心理適應問題,特別是緊張和抑鬱的情緒問題。

  • 但生活坎坎坷坷還要繼續 | 日常煩心事的應對

我們每天在各種小確喪里摸爬滾打,會時不時覺得好累想放棄,但更多的時候,會一邊覺得累一邊要繼續。就像新世相發明的那個詞,「喪燃」,面對漫長的喪而努力燃燒著。

「生活不是靠成天打雞血就成立的。簡單的正能量,用處不大。認清生活里的壞事,在漫長的苦戰里堅持,才是燃。」

@新世相

重新評價日常煩心事,審視它們的重要性和自己對煩心事的解釋。煩心事因事件對人的重要性不同而不同,由此而產生的壓力水平也不同。大人總是覺得小孩的煩惱可笑,我們又何嘗不是在煩心事過去後回頭覺得焦慮的自己沒必要呢?解決煩心事固然重要,自己的心理健康也很重要啊。另外,煩心事是否伴隨著不合理的信念,也是需要我們注意的,詳見《掌控情緒,不再焦慮 | 高校生存手冊》。

成為「內控者」,相信「我能hold住」。有的人總是認為煩心事的結局不是由個人所控制的,自己做不到,只能聽天由命。研究認為,這樣的「外控者」更難應付應激性生活事件,心理健康水平更低。在過去的經歷中尋找小的成功,告訴自己「這是由於我的努力而達到的,我是有能力做好的」,讓自己更有信心,提升自己的掌控感和自我效能感。

確定明確而可行的目標,給自己即時和長時的強化獎勵。缺乏生活目標,會使人更容易把日常煩心事放大,更容易陷入茫然和消極,更少體驗到愉快和自信;而清晰可行的目標則令人心有所倚,未來可期。在完成了目標的某一小部分後,及時給自己一點強化獎勵和放鬆;也給自己設置一個目標達成後的延遲滿足,讓自己在充實的忙碌後也能享受完全的放鬆和愉悅。

另外,如果日常煩心事讓我們出現2周以上長期情緒抑鬱、嚴重的自責自罪,經常感到無助、無力、無望,並且影響到了正常社會功能如工作和社交,這說明我們需要跟專業諮詢師聊聊了。微信公眾號後台回復「525」,可獲取北京師範大學心理諮詢資源。

來源@ sidokid

這樣一來,文章開頭所描述的一天就換了樣子:

又是一個沒能跟鬧鐘同時起床的早晨,多睡的五分鐘像是時間的禮物。

舍友沒等我就走了,她們邊走邊聊天,我可以聽我自己的音樂了。

今天小測的題目有點難,有一道題我猶豫了很久,進行了這樣深層的加工,這個知識點一定記牢了。

本來想晚上看個劇,接了個電話通知我明早去面試,想想明天又有新的可能性了。

「佛系90後」刷屏了我的朋友圈,看到前男友發了條動態,我忍不住點進了他的朋友圈,雖然很難過,但我知道有情緒是正常的。

又是普通的一天過去了。

文/糖糖

參考文獻

[1]Almeida, D. M., Wethington, E., & Kessler, R. C. (2002). The daily inventory of stressful events: an interview-based approach for measuring daily stressors. Assessment, 9(1), 41-55.

[2]路曉寧. (2010). 大學生日常煩心事的問卷編製和情緒加工偏向研究. (Doctoral dissertation, 西南大學).

[3]路曉寧, & 黃希庭. (2010). 日常煩心事研究概況. 心理科學進展, 18(2), 253-261.

[4]謝玉蘭. (2011). 重慶大學生生活目標與心理健康關係研究. 教育評論(4), 108-110.

[5]趙國秋, & 孫建勝. (2000). 心理控制感對心理健康水平的影響. 中國心理衛生雜誌, 14(6), 370-374.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與後台聯繫。

相關原文:沒發生什麼,但生活的瑣碎已經快讓我沒力氣了 | 日常煩心事(daily hassles)

我們立志做最優質的心理科普,讓這裡成為當代人們追求幸福美滿生活的大學堂。奉獻百年積澱,帶你腦洞大開!

歡迎參與機構號提問討論&評論回答&私信學堂君和TA的小夥伴們:)

微信公眾號:微信公眾號「bnupsychology」歡迎關注!

任何形式的轉載,請與微信公眾號後台聯繫。

——糖糖,每個人的心理都值得關注,每個人的生命都是一份禮物。


推薦閱讀:

有哪些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物理現象至今沒有合理解釋?
對那些親戚感到很煩?
和女朋友或者男朋友的生活日常?
短途乘客42-45
大家有沒有在現實生活中遇到好玩的段子?

TAG: | 日常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