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襲和借鑒,必須有界限;中日文化淵源不是抄襲的借口

近些年傳統文化熱,卻總有人以「中日文化歷史淵源」為由,聲稱日本的各種「道」源自中國,為其抄襲日本現代文化產物做借口,狡辯抵賴還美其名曰「借鑒」。

「借鑒」和「中日文化歷史淵源」當然不能成為包庇抄襲造假的理由,借鑒與抄襲當然有界限。

以下三個界限是我個人定義,也符合普遍常識。如有疑義還請提出

【一】借鑒如同引用,必須註明出處,否則就是抄襲。

【二】借鑒的內容比例不能過多,否則就是照搬照抄。至於多少算多很難嚴格定義,但相信任何有正常判斷力的個人都可以明白這個界限。比如同一章節連續二十多處的雷同是抄襲還是借鑒。

【三】如有聲稱是「借鑒」的內容,必須分清楚其「借鑒」的是現代的還是古代的;是中國自古就有的、還是外國現代發明改造的。例如以「中國傳統」為主題的內容,借鑒中日古代共有的內容沒有問題;

但日本現代發明改造的、中國古代沒有的東西,如有模仿應當註明模仿了哪些內容,否則就是混淆視聽,抄襲造假。

那麼再來看《禮射初階》這個典型的抄襲日本現代產物。

一 此書中沒有任何註明引用了《弓道》及日本弓道相關書籍。

二 我在《清華教授學術造假抄襲日本弓道,炮製偽傳統》中列舉的二十多處雷同點,都集中在《禮射初階》第二章「禮射技法」。一個章節內就有這麼多雷同點,是不是抄襲請各位自行判斷。我對雷同的認定,並不僅僅是指《禮射初階》和日本弓道的射箭動作姿勢、技術點有雷同;也包括了對《弓道》這本書的敘述方式、圖示拍攝結構、敘事邏輯的雷同,這是兩個層面的問題。即使是一個完全不懂射箭、不懂弓道的人來看,也完全可以看出兩書其中相似和連續性。

三 《禮射初階》聲稱是「中國禮射」,其中有些內容是中國古代沒有的,卻是日本獨有或日本現代的弓道內容。下面列舉一些。

1 書中配圖「上下分裁、交領半臂窄袖無中衣、上白下黑」這一系列特點的服裝,中國古代沒有,找不到對應,卻和日本現代的弓道服雷同。如果彭林等人否認抄襲,必須找出中國古代有如圖中「上下分裁、交領半臂窄袖無中衣、上白下黑」服飾的證據,否則就是狡辯抵賴或默認。

2 書中配圖「正坐時,先後撤小半步,再坐下」的「先後撤小半步」的正坐步驟在中國古代沒有,卻和日本弓道雷同。如果彭林等人否認抄襲,必須找出中國古代有「先後撤小半步」正坐步驟的依據,否則就是狡辯抵賴或默認。

3 書中配圖轉彎步法的腳步次序、轉彎位置和角度,在中國古代沒有這麼詳細的依據,卻和日本弓道雷同。如果彭林等人否認抄襲,必須找出中國古代有「轉彎步法」腳步次序、轉彎位置和角度的依據,否則就是狡辯抵賴或默認。

4 我在《清華教授學術造假抄襲日本弓道,炮製偽傳統》文中列舉的二十多處雷同點,其敘述方式、圖示結構、敘事邏輯在中國古代文獻中都找不到明確對應,卻和《弓道》一書雷同。如果彭林等人否認抄襲,必須找到對應這二十多處的中國古代文獻依據,否則就是狡辯抵賴或默認。

以上是我挑選出來最清晰直觀的部分。其實《禮射初階》這書中還有不少問題,但大多比較晦澀,沒有相關知識素養分辨起來會很吃力,就不多提了,這些足夠說明問題。

分辨清楚抄襲和借鑒、分辨日本原創和中國傳統,不僅僅是為了一本《禮射初階》,其他領域正在上演同類問題。我們不該容忍有人利用公眾在某些方面知識素養的欠缺,惡意混淆現代原創和傳統文化,直接抄襲竊取他人成果。這不僅僅是對別人成果的不尊重,也是在扭曲、篡改、污名化自己的文化。

推薦閱讀:

中國人曾經讀了一千年的假《尚書》,你還敢隨便讀經典嗎?
你覺得哪些舊禮俗在今日復原正合時宜?
細說《增廣賢文》(一)
【匠志】徽墨·氤氳千年騷情賦骨
木芥子:日本傳統治癒系萌物

TAG:传统文化 | 日本文化 | 抄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