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好幼兒園會有多焦慮?2歲的孩子都開始脫髮了!

1

據說今年雙十一最大的爆款,就是防脫洗髮水。作為壓力和焦慮的第一信號,脫髮還真不管你是80後、還是90後,統統毫不客氣地找上門來。

但萬萬沒想到,作為祖國花骨朵的10後,竟然也開始脫!發!了!

新聞中的小主角,是一個兩歲半的男孩。為了讓他衝刺上海某個知名幼兒園,父母給他連報了5個培優班,早早地學起了英語、數學、鋼琴、畫畫和小主持。

孩子的父母是新上海人,也許是知道打拚的不易,他們更希望孩子從小能在魔都站穩腳跟。除了培優班,日常生活中,孩子媽也時刻保持精神緊繃,一旦發現孩子「坐不住」了,就苦口婆心地一嘴一個「你要努力啊」、」一定要考上啊」激勵他。

直到兩個月前,這個媽媽發現兒子總是在半夜驚醒,他的枕頭上也總是有很多掉落的頭髮、到後來甚至連頭皮上都出現了好幾個硬幣大小的禿點時,才意識到事情的不對勁。

帶孩子到醫院,醫生最終確診並建議,這是由於精神壓力太大引起的斑禿,父母應該給他減減壓了。

2

壓力山大啊!不光是我們這代父母,還有我們的孩子。

一個兩歲半、本該是最天真無邪的年紀的孩子,連成長是什麼都沒搞清楚,就要開始面對壓力和焦慮。而生活中的孩子和父母,為了成長所走的每一步路,又何嘗真的輕鬆過?從日常養育的精細、到給孩子提供更好的物質生活,再到培養孩子的才藝能力。我們拉著孩子全力奔跑,生怕一不小心錯過了競爭的開場。

尋找著起跑線、關注著起跑線、爭奪著起跑線,為了讓孩子快一點、再快一點,我們心力交瘁。難怪我們這一代父母,會被貼上「焦慮」的標籤。

可最後真正要為這種焦慮背負壓力的,卻往往是我們的孩子。

身邊這樣的故事還真不少:

幾周前,我的一個朋友終於下定決心給四歲的女兒報了鋼琴班。

去之前,她還在各種糾結擔心:現在學到底早不早?孩子能理解嗎?能堅持嗎?

但當她真的到了報名機構,在老師的「介紹」下,這些疑慮全都打消了:在這裡學琴的孩子,不僅有很多和她女兒同齡,他們之中的好些人,甚至早在一年多前——孩子那會還不到3歲,就被父母送來了

送孩子學琴的父母中,不少人抱著明確的目的:小學畢業前必須考出十級證書,最好在四五年級時就完成這個目標了。

當身邊的每個人都跟打了雞血一樣地在前進,我們再也沒辦法淡定地保持自己原地踏步的節奏。而「越拼就越焦慮」,甚至成為了一個解不開的死結。

3

但一個被忽略的事實是,當我們因為焦慮殫精竭慮的時候,卻忘了抬頭看看:把孩子的未來賭在你規劃好的賽道上,就真的能贏嗎?

韓劇《當你沉睡時》中,就曾刻畫了這樣一幅細膩的對比畫面:

在男主角還是少年的時候,爸爸為了讓他的學習成績更好,從名牌大學請來了一個大學生家教輔導孩子,並跟家教約定,如果孩子的學習成績上去了,就給他獎勵一筆錢。

但這種高期待卻產生了完全相反的效果。孩子非但沒有努力學習,還聯合了壞心的家教老師篡改了成績單和名次,並且從爸爸給的獎勵中成功「分成」到一部分錢買了自己心心念念的摩托車。

事情敗露後,這個父親感到非常痛苦和無力:為什麼越想他努力,結果越是適得其反?

當天晚上,父子倆被媽媽趕到天台上睡覺。就著一床薄薄的被子,這個爸爸把唯一的取暖器轉向了蜷縮在被子中的兒子,並對著他以為已經睡著了的孩子說出了心中回答了自己一千遍的答案:這自以為是的愛,給孩子帶來的只有負擔!

那個每天坐著公交車上班的我,

卻總希望你能開上自己的小汽車,想去哪就去哪;

到現在都沒坐過飛機的我,

卻希望你在未來能坐上不計其數的頭等艙;

從最基層的工作開始做起的我,

卻希望你奮鬥的起點就要比我現在的位置還高。

……

4

每一句「為你好」背後,都有著一個沉甸甸的期望。我們總是忙著催孩子快一點、再快一點,卻總是忘了告訴他前行的目的、忘了問問他想去的地方,忘了教他去尋找人生的更多可能。

《當你沉睡時》這個片段的結尾中,在天台偷聽了爸爸那番肺腑之言的男主默默在被子里哭成了狗。

在父親去世之後,他真的做到了爸爸希望的那個樣子:有自己的小汽車,成為了一個扶持正義、甚至還擁有一點超能力的帥氣檢察官。

你看,當孩子找到自己的方向的時候,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

其實我們給孩子設定好的「完美人生」,也只是依照自己人生經驗的期盼。也許能完成你的期望、也許是另一番模樣。可是這有什麼關係呢?他的人生,本來就不是為了替我們實現夢想啊!

推薦閱讀:

已經被父母的控制逼瘋,有1萬元存款,打算偷偷離家租房子找工作,可行嗎?
女兒太漂亮,父親每天擔心,是什麼體驗?
至今為止,你送給父母最好的禮物是什麼?
父母正在鬧離婚,我現在左右都不是,我該怎麼辦?

TAG:儿童教育 | 父母 | 家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