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痤瘡你可以要知道更多
一.介紹
提到痤瘡可能各位都不陌生,幾乎人人都會有,它是「病」得治!
把「痘痘」「痤瘡」等詞百度一下會出現很多結果,但是盲目的去治療又怎會事半功倍呢。你知道自己究竟為什麼會有痤瘡嗎?痤瘡又應該如何科學的治療呢?
1.2.3.4.
痤瘡是一種最常見的發生於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損容性皮膚病,青少年發病率較高,近年來發現25歲後患痤瘡的人群有增加趨勢,嚴重影響患者的容貌及身心健康。
現代醫學術語:痤瘡
俗稱:痘痘,青春痘,暗瘡
英語:acne ,acne boil ,zits ,pimple(s),blemish(es),comedo,(便於大家查閱英文文獻)
二.關於痤瘡病程
痤瘡,是「自限性疾病」,即「不作任何治療遲早會痊癒的病」
對於這種疾病,會存在一個由「病情較輕」到「病情加劇」再到「緩解痊癒」,「活動期」的痤瘡,過了這一階段將會逐漸恢復,而治療的手段可以加快這一時程、降低嚴重程度(波峰高度)並且盡量減少瘢痕的形成:
三.痤瘡是怎麼來的——切莫忽視微粉刺
痤瘡看起來差距可能很大,但都是毛囊皮脂腺疾病。
皮膚健康最重要的在於「水油平衡」。若皮脂腺分泌亢進,破壞了水油平衡,就不妙了。
皮膚健康最重要的在於「水油平衡」。若皮脂腺分泌亢進,破壞了水油平衡,就不妙了。
痤瘡形成的基本的過程是這樣的
由於環境,生活習慣,遺傳等,痤瘡的表現形式和嚴重程度也是多種多樣。應對方法和處理措施也有所不同。
1.微粉刺
圖片來源1.2.
大部分人會忽視微粉刺的存在,認為臉上突然冒出的紅腫的痘痘是因為自己昨天,吃了什麼,抹了什麼。事實上微粉刺的形成就是以下的真正意義上的痤瘡出現的鋪墊而已。
將痤瘡扼殺在搖籃里,要從關注「微粉刺」開始,具體解決方法請看「痤瘡是怎麼沒的」。
2.白頭粉刺(閉合性粉刺)
是放大版的微粉刺,與皮膚顏色一致的小突起。
因是閉合的,裡面的油脂未氧化,毛囊內容物水分含量較高,so擠會有白色牙膏狀物,或淡黃色硬粒。
白頭粉刺就像是活火山(不安定型粉刺),沒有炎症暫時不爆發,但若受到刺激,就會使炎症爆發。
3.黑頭粉刺(黑頭):鼻上較多,擠出後形如小蟲,頂端黑。
黑頭主要是由皮脂、細胞屑和細菌組成的一種「栓」樣物。
4.丘疹型痤瘡
炎症性,程度較輕,直徑1~5個mm。由粉刺繼發細菌感染而來。
5.膿包型痤瘡
一般由丘疹性痤瘡演變來,也可以認為他們就是一個連貫痤瘡發展的過程,都是出於病情「曲線頂峰的狀態」,大小不等,外觀白黃色或稱「白尖」,內有白色膿汁(膿汁即為多形核白細胞與細菌「作戰」的「屍體」加上皮脂,角質等的混合物)。
6.結節性痤瘡:
當發炎部位較深時,膿皰性痤瘡可以發展成壁厚的結節性痤瘡。結節性痤瘡的大小不等,有的位置較深,有的顯著隆起而呈半球形或圓錐形,色澤呈淡紅色或紫紅色。這種痤瘡可長期存在或漸漸吸收,有的化膿潰破形成顯著的瘢痕。
(照片來源)
毛囊內大量『垃圾』堆積,毛囊結被破壞形成高出於皮膚或在皮下結節,較硬、有壓痛感。
不及時治療,非常容易產生永久性疤痕。(毛囊皮脂內既有膿液,細菌殘體,蟎蟲屍體,皮脂腺和角化物,又有感染炎症浸潤,觸摸起來有腫塊的感覺,擠壓會有膿血或豆渣樣東西溢出,這些都是結節性痘痘的癥狀。)
7.囊腫型痤瘡
(照片來源)
蠶豆至指甲大的炎性結節或囊腫。為重度痤瘡,結節、囊腫常繼發化膿感染,破潰流出血膿,後形成竇道及瘢痕。觸摸有波動感。若面部相鄰長著多個囊腫,可能通過皮下的「竇道」「暗通款曲」,會需要手術解決。
(其中的內容物成分複雜:可有皮脂,角質,細菌,蟎蟲,膿細胞,血細胞等,有的膿性成分較多,有的皮膚內的血管破裂而成為血性囊腫。)
8.聚合性痤瘡
簡單地說就是幾個大囊腫長在一起,有竇道相通,內含物「豐富多樣」。
為暗紅色、柔軟的半球狀隆起性腫塊,破潰後流膿、血,可形成瘺管,癒合有凹陷性瘢痕或瘢痕疙瘩。病情頑固,常持續多年,但全身狀況輕微,偶見低熱和關節痛。非常的嚴重,難治,但很罕見。
9.萎縮性痤瘡
是丘疹或膿皰性損害破壞腺體,引起凹坑狀瘢痕。(「凹坑狀」的瘢痕,多見於患病時間較長,反覆發作,而沒有加以重視的患者。)已釀成面子上的「慘劇」,唉。
(照片來源)
參考書籍《美容皮膚科學》《皮膚美容學》《美容藥物學》《完全護膚手冊》趙辨 主編,《中國臨床皮膚病學》,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年1月美容藥物學 2010年12月1日 王建 ;皮膚美容學 2008年11月1日 何黎 , 劉瑋 ;美容皮膚科學(第2版) 2011年3月1日 何黎
推薦閱讀:
※雌激素偏低,導致長痘痘,怎麼治療?
※有沒有適合痘痘肌膚的粉底?
※到底什麼是濕熱?「上火」的真正含義又是什麼呢?
※謹慎,這些食物會讓你臉上痘痘泛濫成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