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聖節,你真的見過「南瓜」嗎?

作者:張敬莉&Kagekun

編輯:生態客團隊

南瓜燈與「瓜娃子」

先講一個《西遊記》里關於南瓜的故事:唐太宗因魏徵夢斬涇河老龍王,被其索命,魂游地府,後被放回。為答謝閻王回魂之恩,唐太宗許諾:「朕回陽世,無物可酬謝,惟答瓜果而已。」閻王答應:「我處頗有東瓜西瓜,只少南瓜。」唐太宗為兌現諾言,張榜求賢,招人去陰曹地府給閻王送南瓜。

在中國文化中,有給閻王送南瓜的典故。巧合的是,美國文化里以鬼怪為主題的萬聖節,必不可少的裝飾品也是南瓜燈。而在美國俚語中,pumpkin一詞的含義也與四川話「瓜娃子」類似,都是既有「呆傻」的意思,又可以作為長輩對晚輩以及情侶之間的愛稱。可見大洋兩岸,英雄所見略同。

花兒落了結個大倭瓜

實際上,南瓜與玉米、馬鈴薯、紅薯、番茄、辣椒、菜豆、花生、番木瓜、向日葵、腰果、陸地棉等有個共同點,都是起源於美洲的植物,在哥倫布1492年發現新大陸之前是不可能進入唐朝人的生活的。也許《西遊記》時沒能參考同為明代成書的《本草綱目》。在《本草綱目》中,李時珍記錄得清清楚楚:「南瓜種出南番,轉入閩、浙,今燕京諸處亦有之矣。」李時珍囿於時代限制,沒能將南瓜的老家追溯至美洲,但他能認識到南瓜是非常晚近才從南洋傳入天朝東南沿海,再向北方擴散,已實屬不易了。

南瓜是明代才傳入天朝的植物。時到如今,各個方言對南瓜的稱謂仍然五花八門,沒法追溯到各個方言分離之前的通用語上。《紅樓夢》中的經典人物劉姥姥在二進大觀園的時候說了一個「花兒落了結個大倭瓜」的行酒令,逗得大觀園眾人大笑。直到今天,北京官話和東北官話仍然稱南瓜為「倭瓜」呢。

「倭」有「矮」的含義,所以又扁又矮的南瓜也叫「倭瓜」(murielle29 攝)

菜市場的「南瓜」,不是南瓜?

很多物種在植物分類學上的叫法,都與在日常生活中的叫法有很大區別。根據《中國植物志》,「南瓜」這個中文名,對應的植物是Cucurbita moschata。這種「真正的南瓜」有個特點,就是瓜蒂擴大成喇叭狀,看上去好像有一圈鴨蹼在托著瓜身。

植物學意義上的南瓜Cucurbita moschata(Kell 攝)

然而,萬聖節的「南瓜」,以及國內菜市場上的一部分「南瓜」,瓜蒂完全不膨大呀!原來,這些瓜蒂不膨大的「南瓜」,在植物學上並非南瓜,而是屬於筍瓜Cucurbita maxima這個物種。筍瓜在我國栽培悠久,導致舊版的《中國植物志》還誤以為它「原產印度」,直到修訂後的Flora of China,才終於承認了它的美洲起源。由於筍瓜在英語裡面跟南瓜一樣可以叫pumpkin,這就導致了用筍瓜雕刻的萬聖節鬼燈被翻譯成了「南瓜燈」。而且,正如其種加詞maxima的含義是「最大的」,筍瓜的果實可以長到非常大。所有超過100磅的「巨型南瓜」(giant pumpkins),以及萬聖節上超過一定尺寸的「南瓜燈」,在物種上其實都是筍瓜。

小型品種的筍瓜,在菜市場也是當「南瓜」賣(張敬莉 攝)

那麼,菜市場上還有一些瓜蒂輕微膨大,但不呈喇叭狀,僅有顯著5棱的「南瓜」,這些又是何方神聖呢?原來,這些瓜蒂輕微膨大而且具5棱的「南瓜」,在物種上竟然是西葫蘆Cucurbita pepo!只不過,在國內的菜市場上,只有個別果肉白嫩、口感鮮脆、供人們採食嫩果的西葫蘆品種,才可以頂著「西葫蘆」的名義賣;而那些顏色像南瓜一樣黃、口感像南瓜一樣「面」的西葫蘆品種呢,對不起,只能當成「南瓜」來賣了。平心而論,老百姓的這種區分方法,也自有其樸素的道理——前者的口感和味道,才與真正的葫蘆Lagenaria siceraria的食用品種相似;而後者呢,吃到嘴裡完全就是「南瓜」嘛。

因此,天朝民間所說的「南瓜」,在物種上包含了這來自美洲的「三劍客」——南瓜、筍瓜、西葫蘆。

說到pumpkin,當然不能不講pumpkin與squash的區別。其實,pumpkin雖然不是特指植物學上的南瓜,卻比天朝民間所說的「南瓜」範圍要窄,只能特指那些不僅顏色像「南瓜」,而且形狀足夠扁圓的品種。而squash的範圍則要比天朝民間說的「南瓜」更廣,是泛指南瓜屬Cucurbita的所有植物,包括很多形狀細長的品種,也包括天朝民間所說的「西葫蘆」。

很多「觀賞南瓜」,其實是西葫蘆(Mysterious Whisper 攝)

南瓜的食用價值

民間通稱的「南瓜」,也包含植物學家所說的筍瓜和西葫蘆。而天朝歷史時代就開始種植的瓠瓜,在物種上則屬於真正的葫蘆Lagenaria siceraria。「南瓜」與瓠瓜同為葫蘆科,南瓜族植物。兩者比較而言,可以看出南瓜作為食用瓜的優點:

首先,「南瓜」的性狀比較穩定,農業品種不容易產生葫蘆素。而瓠瓜,甚至黃瓜、甜瓜運氣不好的話,碰到合成葫蘆素變異的個體幾率比南瓜大。這種苦味的瓠瓜勸大家就不要吃了,能引起強烈的嘔吐和腹瀉(實測有效

)。

其次,「南瓜」的老熟果實吃起來面膩適口,含有豐富的糖類,既可以作蔬菜,又可以作為糧食的補充。而瓠瓜的老熟果實會木質化,讓人無從下口,只能用來作水瓢、酒壺或者供人玩賞。

按照美國農業部(USDA)的數據,「南瓜」(pumpkin)還是維生素A的一個好來源。這些維生素A主要以β-胡蘿蔔素的形式存在於「南瓜」果實中。直觀體現就是南瓜那可愛誘人黃澄澄的胡蘿蔔色。

如果有人一口氣吃了好多「南瓜」(或者胡蘿蔔、橘子),吃得臉都發黃了,這種癥狀被稱為「胡蘿蔔素血症」。果殼網「饅頭家的花捲」的《胡蘿蔔吃多了會維生素A中毒嗎?》一文介紹:

胡蘿蔔素血症聽上去是個很可怕的名字,但是別擔心,這種癥狀的恢復是一個良性過程,只要停止攝入具有大量β-胡蘿蔔素的食物(胡蘿蔔、南瓜、紅薯等)2到6周就會自行消退了,對身體健康也沒有影響,只是普通的「面子問題」罷了。因此,通過β-胡蘿蔔素的途徑來補充維生素A,這件事,其實是相當安全和靠譜的。

李時珍將這種胡蘿蔔素血症與黃疸混為一談,《本草綱目》載「(南瓜)多食發黃膽。不可同羊肉食,令人氣壅。」現代醫學認為,黃疸是由於膽紅素代謝障礙引起血清內膽紅素濃度升高引起的,與過高β-胡蘿蔔素引起的胡蘿蔔素血症完全不同;鑒別方法是,胡蘿蔔素血症先從手掌和足掌開始,嚴重者可累及全身皮膚,但眼睛的鞏膜絕不會黃染;而黃疸的特徵是眼睛鞏膜黃染。

筍瓜,同樣以pumpkin的名義下鍋!(圖片來源:https://gobotany.newenglandwild.org)

南瓜「家譜」大揭底

我們不可能強求古人像現代人一樣科學地認識南瓜,因為古人根本不具備理性實證的生理學、化學研究方法。而21世紀的人類可以綜合利用分子遺傳學、生態學、考古學的手段獲得對南瓜更深刻的理解。

2002年,Oris I. Sanjur等人利用分析線粒體基因nad1的方法,重構了現存6種野生和6種栽培的南瓜屬植物的系統發生關係。他們認定西葫蘆在墨西哥和北美東部至少被獨立馴化了兩次;筍瓜的野生種祖先是Cucurbita andreana;而南瓜的野生祖先至今沒有找到,可能是一種生長在南美洲北部已經滅絕的南瓜屬植物。

2015年,Logan Kistler等人綜合利用古生物學、生態學的方法,提出南瓜的祖先曾是皮硬味苦,依靠乳齒象一類的美洲大型食草動物傳播種子的植物。小型哺乳動物的體量無法代謝其產生的大量葫蘆素。在北美洲全新世生態轉變過程中,大型食草動物的滅絕嚴重打擊了這些與其互動演化的南瓜屬植物。而南瓜祖先在馴化過程中得到了救贖。通過人類的不斷選擇,它們通過可口的果實與人類形成了共生關係,人類不但負責傳播種子,還儘可能提供更合適的生長環境。

乳齒象復原圖(圖片來源:stephenmoorefineart.com


推薦閱讀:

中國的植物沒有英國的「綠」?
如何區別桃花、杏花、李花、櫻花、梨花和梅花?
能不能科普下外觀差異特別大卻是同一科的植物動物?

TAG:植物 | 植物辨识 | 植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