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籍籍無名的導演,拍出了吉卜力最特立獨行的動畫
本文首發於公眾號「動畫學術趴」,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每每談及吉卜力工作室的接班人問題時,總有幾個人經常被提起:
導演了《側耳傾聽》,被視作毫無爭議的接班人的近藤喜文,因主動脈夾層於1998年突然離世;
森田宏幸在執導完《貓的報恩》之後不久,轉投去押井守麾下製作《攻殼機動隊2:無罪》;
近年呼聲最高的米林宏昌,也在拍完《回憶中的瑪妮》後離開了吉卜力,去了西村義明的動畫工作室Studio Ponoc。今年剛剛上映的新作《瑪麗與魔女之花》雖然處處有著宮崎駿和吉卜力的影子,卻再也看不到片頭的龍貓logo了;
在我們遺憾于吉卜力這個傳奇的工作室可能因後繼無人而就此消失的時候,那些曇花一現的新生代導演里,似乎有一個人被遺忘了,或者說,他從一開始就是個外來戶,一個甚至不被吉卜力內部經常提起的籍籍無名的導演,他就是——
望月智充
他導演的動畫也和其本人一樣,與吉卜力的其他動畫格格不入,成了這個創造童話的工作室里的一個「怪胎」作品。
一個曾令宮崎駿大怒,卻孕育著前所未有的無限可能的作品——
《聽到濤聲》
時間撥回到1992年,高畑勛的《歲月的童話》剛剛上映不久,以其拖延症的習慣,短時間內當然不會再投入下一部電影了,宮崎駿的《紅豬》也剛剛殺青,即使是工作起來不要命的他,在為《紅豬》忙得焦頭爛額之後,也不得不休息一段時間。吉卜力的兩位台柱子導演都沒有下一部電影的企劃,整個工作室進入了空檔期。製作人鈴木敏夫想到,「乾脆用這段時間培養新人吧,說不定能讓工作室在未來擁有兩條產品線,不那麼依賴宮崎和高畑。」畢竟是公司運營的行家,沒過多久,一個名為「吉卜力工作室若手製作集團」的小組織便應運而生。
在選定新動畫的題材時,鈴木敏夫想到了曾不斷向他提交企劃的望月智充。作為冰室訝子忠實讀者的望月,一直非常想將冰室的小說《聽到濤聲》改編成動畫。
「既然你這麼熱心,那就拍它吧!」鈴木敏夫想。
導演和主題確定了,接下來便是作畫監督。鈴木敏夫找到了原作小說的插畫師近藤勝也,但近藤對此表示懷疑,他覺得《聽到濤聲》這部小說沒辦法被改成動畫。
「我覺得這個作品畫畫插畫就已經夠了」近藤說。
然而鈴木敏夫擺出了副大佬的做派,「你不做無所謂,反正一群人搶著要做。」
這句話嚇到了近藤,「與其別人亂搞,不如我自己來試試。」在不太情願的情況下,近藤勝也成為了《聽到濤聲》的作畫監督。
望月智充原先以為,自己作為一個新人導演,面對堪稱吉卜力王牌的各位資深原畫師,恐怕會難以服眾。然而大家出乎意料地友善,近藤喜文也如望月所願,成為了這部動畫的首席原畫師。一群人辛苦忙碌了大半年之後,《聽到濤聲》終於在1993年年初完成了。
故事發生在高知縣,位於遠離東京的四國島上,這裡的人仍然說著非常濃重的方言土佐腔。同在一所高中的杜崎拓和松野豐因為抗議學校暫停修學旅行而成為摯友,然而從東京轉學而來的武藤里伽子,意外地打亂了他們平靜的生活。在一系列的意外之後,杜崎拓和松野豐終於又握手言和,杜崎與里伽子也重新在東京相遇。
無論是比起宮崎駿動畫的奇幻冒險,還是高畑勛動畫的藝術和寫實風格,《聽到濤聲》都顯得十分不同。
動畫的敘事沿用了原著的「私小說」風格,以主人公杜崎拓為單一視角展開,其他人物的支線全部由他人敘述的形式表現。情節也如標準的私小說一般簡潔明了,無非是兩位(或三位)主人公高中至大學期間發生的懵懵懂懂的情感經歷,然而就是在這種簡潔明了的敘事中,主人公作為高中生的那種單純又有點擰巴的心理卻被恰到好處地刻畫出來。
《聽到濤聲》的另一個與眾不同之處在於其寫實的光影效果,與吉卜力動畫的傳統重純度低明度,濃墨重彩地刻畫誇張宏大的場景不同,《聽到濤聲》非常重視陽光與陰影的寫實表現,這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之下非常困難,製作團隊乾脆採用了非常取巧但又很有用的方法——直接根據照片製作原畫。無論是高中校園的場景,還是東京的街道,《聽到濤聲》都近乎原封不動地照搬到了動畫中。
說是以杜崎拓為著眼點,但動畫描寫的重心卻都放在了女主人公武藤里伽子身上。與宮崎駿動畫里單純善良而且勇敢的少女主人公完全不同,里伽子不是一個「盡善盡美」的角色,不屑於維繫高中的同學關係,用借口騙杜崎借錢給她,甚至添油加醋地將和杜崎拓共處一室的經歷公之於眾,她在動畫里無疑有著討人嫌又招人嫉妒的形象。如何使用私小說風格的平鋪直敘完成里伽子內心的刻畫和形象的轉變,成了《聽到濤聲》最核心的挑戰。
任性地飛回東京去見父親的橋段成了絕佳的切入點,在這一場景中,東京嬌生慣養的大小姐身份和自傲情結重合在一起,作為暗線敘述了里伽子「擰巴」性格是如何形成的同時,作為明線刻畫了里伽子的成長。
在高中這個最重要的轉型階段,里伽子卻不得不面對父母離異並且由東京轉學至小地方高知等等一系列打擊。當她發現自己可以依賴的對象——無論是父親還是之前交往的男友——都已經變得不可依靠之後,真正的里伽子才變得成熟。並且得以認真看待自己與杜崎拓之間的感情。
同樣「擰巴」的還有杜崎拓自己,因為最好的朋友松野豐暗戀里伽子,幾乎在整部片子里他一直表現出害怕惹火上身的姿態來。無論是借款還是陪里伽子去東京,杜崎拓像極了村上春樹筆下無奈地捲入種種事端的主人公,一邊說著「得得」一邊被迫去處理各種各樣突如其來的情況。
杜崎拓的性格一開始使人難以理解,尤其在臨近畢業時,面對被一群女生圍攻的里伽子,竟能若無其事地說出「你真厲害啊,她們那麼多人都對付不了你一個。」這樣情商極低的話來,換來里伽子的一個耳光和松野豐的一記拳頭。
然而片子末尾,和松野豐在家鄉高知海邊的一場談話,才使觀眾們徹底解惑。考慮到松野豐暗戀里伽子,杜崎拓才不得不採取非常「擰巴」的方式與里伽子相處,並且極力隱藏自己也喜歡里伽子的事實。
高中生時期的複雜感情,在《聽到濤聲》中被寥寥幾筆的細節表現得淋漓盡致。平淡無奇的敘事下面,巧妙的情感活動隱藏在難以被察覺的細節中。
鈴木敏夫回憶說,宮崎駿看了這部片子以後火冒三丈,說《聽到濤聲》完全沒有拍出男主角的內心世界,「和女生坐飛機時怎麼可能若無其事地看雜誌?」,「住一間旅館怎麼會把持得住自己不發生點什麼?」
宮崎駿沒能理解杜崎拓「擰巴」的心理,他並不是里伽子的追求者,而是被迫捲入狀況的自以為是的旁觀者。
鈴木敏夫評價道:「坦白說宮崎和高畑拍不出來,真的是這樣,他們兩個絕對拍不出來。如果交由宮崎去拍,會把它拍得比較理想化,表現出來的會是中年人眼中的年輕人世界。」宮崎駿會想當然地拍出他以為的年輕人的情感,而忽視掉杜崎拓矛盾的內心。
在最初版本的劇本中,男女主人公最後在鬧市區的斑馬線上再次相見,然而望月智充對此不太滿意,他想做出一種「好像看到又好像沒看到」的無法相互確認的效果來。
一番討論後,杜崎拓和里伽子再次相遇的場景被定在了月台,和開篇呼應,杜崎拓餘光掃過對面,看見了熟悉面孔的下一秒經過的列車便擋住了兩人。這個場景之後意外地由新海誠發揚光大,成了動畫電影上最經典的場景之一。
《聽到濤聲》里,望月智充並沒有搞那麼多玄乎乎的東西,杜崎拓沿著樓梯跑到對面月台,里伽子就站在他旁邊,面帶微笑地鞠了一躬。複雜的感情糾葛,以極其單純的形式畫下句點。
我經常在想,如果《聽到濤聲》不是由吉卜力出品的,不和吉卜力的前後作品互相比較的話,會不會有另一番景象?
然而假設從來都不會成真,《聽到濤聲》這部描繪高中生情感的寫實動畫,就這麼孤零零的夾在宮崎駿的少女冒險動畫和高畑勛的藝術動畫之間,在喜歡它的人心裡,佔據那麼一塊不算大但很有分量的角落。
動畫雜談傳送門
推薦閱讀:
※從《輝夜姬物語》開始,談談吉卜力的動畫藝術
※宮崎駿能被稱作是『動畫之神』嗎?
※為什麼宮崎駿電影的畫面只是看著也會有一種淡淡的憂傷感?
※《來自虞美人之坡》與吉卜力以往的作品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