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會晒黑皮膚,那腸子發黑是什麼情況,也能轉成正常顏色嗎?
「醫生,我大便不好,用藥3-4天解一次,最近腹脹,腹部左下處隱痛,昨天做了腸鏡,報告說是大腸黑變病,這個是怎麼回事,是很嚴重的問題嗎?會惡變嗎?會恢復正常嗎?我還年輕,有些擔心。皮膚被太陽晒黑了,慢慢可以恢復,那腸子發黑了,以後能轉成正常顏色嗎?」
她今年32歲,5年前生寶寶後,就開始便秘,緩瀉藥和開塞露是必備通便手段。詢問具體用藥,她說,大多服用中成藥類的通便藥,她和家人一直認為,中藥安全,副作用小。
臨床上接診的患者,腸鏡檢查「結腸黑變病」,追問服藥史,基本上都長期服用含有蘆薈、大黃、番瀉葉、決明子等的中成藥來緩解便秘癥狀。
蘆薈、大黃、番瀉葉、決明子、何首烏、澤瀉、荷葉是蒽醌類的植物性瀉藥,是造成腸壁粘膜發黑的罪魁禍首。
蒽醌類化合物,是天然染料,有藥用價值。這些含有蒽醌類化合物的植物,屬於中藥的刺激性瀉下藥物,作用於結腸,刺激腸壁內神經叢,作用於腸平滑肌,使腸蠕動增加,同時又能抑制腸道內水分的吸收,刺激排便。尤其番瀉葉、大黃、蘆薈是作用很強的刺激性瀉藥,長期服用會繼發便秘。
長期服用含蒽醌類的中藥緩瀉劑會發生結腸黑變病。結腸黑變病,病因不明,但是臨床上接診到的患者,都有服用中藥類瀉劑的歷史。
結腸黑變病是結腸黏膜黑色素沉著為特徵的非炎症性腸病。本質是結腸黏膜固有層內巨噬細胞含有大量脂褐素。男性多於女性,發病年齡多50歲以上。主要癥狀有腹脹、便秘及排便困難,少數患者有下腹部隱痛及食慾欠佳等。
結腸黑變病的診斷主要是腸鏡下表現,僅憑臨床表現,不能做出診斷。結腸黏膜光滑、完整,有淺棕色、棕褐色或黑色的色素沉著,呈條紋狀、斑片狀、虎皮狀改變,可網路狀間斷或連續分布,腸腔明顯變暗。可伴有白色或粉紅色息肉隆起。
根據腸黏膜色素沉著的程度,結腸黑變病分為Ⅲ 度:Ⅰ 度 腸黏膜呈淺黑色,類似豹皮,血管紋理隱約可見,病變多較局限,與周圍正常黏膜分界不很清楚。Ⅱ 度 腸黏膜暗黑褐色,在暗黑褐色黏膜間有線條狀的乳白色黏膜,多見於左半結腸或某一段結腸黏膜上,黏膜血管不清楚,與正常黏膜有明顯分界。Ⅲ 度 腸黏膜深黑褐色,在深黑褐色黏膜間有細小乳白色線條狀或斑點狀黏膜,黏膜下血管看不見,此種表現多見於全結腸型。
結腸黑變病,是一種良性可逆性的非炎症性腸道黏膜病變。隨著便秘癥狀的改善和瀉藥的停用,大量脂褐素經溶酶體消化、分解,色素沉著可減輕甚至消失。結腸黑變病患者,要定期隨訪腸鏡,及時發現並治療伴發的結腸息肉。
但如果患者無便秘和長期服瀉藥的病史,而結腸黏膜有色素沉著時,要高度警惕結腸癌。
所以發生便秘了,緩瀉藥需要謹慎服用。作用較強的瀉藥,臨時救急,不能長期服用,尤其是有這些中藥成份的緩瀉藥。否則,不僅僅是腸壁粘膜的變化,還會出現頑固性便秘,治療更難。
出現便秘,多食蔬菜、水果以及纖維豐富的食物,輔助富含油脂的食物,以及多喝水、多鍛煉,養成規律的生活起居和良好的排便習慣。
需要藥物輔助的便秘,初期可服用微生態製劑等藥物。
之後服用緩瀉劑,一定按照便秘藥物的使用分級來進行治療,最初發生的便秘,服用的一定是膨鬆類的纖維素緩瀉藥,如小麥纖維顆粒,以及滲透性緩瀉藥,如聚乙二醇電解質散、乳果糖等。再進一步才是潤滑性藥物、腸動力藥物、刺激性緩瀉藥。
對於直腸前突、直腸內脫垂的出口性便秘,可以使用手術治療緩解,不能一味依靠促進腸蠕動的藥物來或者開塞露緩解便秘狀況。
長期使用瀉藥,或者使用開塞露,會使腸道的自身運動和神經調節產生惰性,降低腸神經的敏感性,從而產生藥物依賴性。
所以建議,除了纖維素以外,其他的瀉藥都避免長期使用,只用來緩解燃眉之急就好。排便問題,必須和只能是進行長期調理,包括生活起居和飲食習慣、排便習慣等方面。
推薦閱讀:
※你的腸子需要「洗澡」嗎?
※孕婦便秘怎麼解決啊?!求助啊,知道的人幫幫忙吧!目前試過喝蜂蜜糖水,用開塞露都不行。已經一連幾天了。?
※你是否被便秘困擾,看看這篇文章吧
※便秘的形成影響與治療
※便秘導致的肛裂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