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孩子學得痛苦?因為他們覺得什麼也改變不了
編譯 七君
對於許多孩子來說,在學校里他們感受到的最大壓力就是來自同齡人的競爭。課業難度會逐年增加,而人際交往也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變得更複雜,因此來自同齡人的壓力就會愈發顯著。
一些孩子成功地頂住了來自同齡人的競爭,學會了一些緩解壓力的技巧,並讓自己在班集體里有人氣。但是,一些孩子不能應對挫折和失敗,常常感到孤立無援,甚至會表現出焦慮和抑鬱的情緒。
根據2015年發布的美國國家共病研究報告(National Comorbidity Survey),1萬多名13到18歲的美國青少年中,曾患有抑鬱障礙(長期抑鬱情緒)的比率高達11%,而曾患有嚴重抑鬱障礙(臨床抑鬱症)的比率則高達3%;從小學六年級到高一,男生的抑鬱障礙發生率增長至2倍,而女生則會增長至3倍。大量研究顯示,雖然孩子們感到壓力山大,但是他們缺乏應對壓力的技巧。
在最近發表在頂級心理學期刊《心理科學》(Psychological Science)的一項研究中,德克薩斯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的心理學家 David S. Yeager 提出了一種有效的減壓技巧。
這個技巧聽起來非常簡單,它的主旨就是向孩子們有技巧地灌輸這樣的信念:人是可以改變的。
在學年開始的時候,一些學生們被要求閱讀和寫作和「人是可以改變的」這一主題相關的文章。
具體來說,他們閱讀了一些腦科學相關的文章,這些文章里介紹了通過後天的努力改造性格和能力的一些研究,然後又閱讀了一篇以過來人語氣寫的短文。短文中,學長回憶了以前在學校被同學看不起的主觀感受,然後介紹了自己變得更強、交到了許多朋友,並解開了心結的過程。最後,學生們被要求為學弟學妹們寫一篇有關如何應對學校壓力和衝突的文章。
這樣的練習效果立竿見影——從心率和皮質醇(壓力激素)看,學生們的壓力水平降低,而對自己的學習成績的自信也稍有提升。
接著 Yeager 對另外205個學生進行了類似的訓練。他發現,接受了這種訓練的孩子在學年末的成績比那些沒有接受訓練的孩子好。
而在另一項對300多名高中生進行的研究中,接受了這種訓練的高中生在9個月後的抑鬱水平比那些沒有接受訓練的同齡人低40%。
這種減壓方法的好處在於,家長和老師並不需要苦口婆心地勸導孩子,減壓的技巧是孩子通過閱讀和寫作自己領悟的。
Yeager 認為,科普文章和同齡人的勸慰比長輩的教條更有用,「成年人越是苦口婆心地告訴孩子社會是如何如何,孩子就愈發聽不進去。我們的策略是用局外人——科學家和年齡接近的過來人——學長來引導孩子。這樣的方式可以使孩子感到自己是受到尊重的。最後通過讓孩子們為更小的孩子介紹經驗的方式,他們會開始反思自己的經歷,並把剛學到的壓力應對技巧應用到自己身上。」
通過這種訓練,孩子們會明白,目前的壓力和痛苦是暫時的,而通過努力,自己的能力也會在未來變好,性格也會變得更受人歡迎。
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 John R. Weisz 也非常贊同這種方法,「如果你處在青春期,而且感受到了來自同齡人的社會壓力,你需要意識到你不會總是排在別人後頭,你是可以改變的。隨著時間推移,別人也會發生變化。那些咄咄逼人、不太友善的同學或許會變得更加溫和。孩子們要明白這一點,這是很有用的心理策略。」
美國天普大學的青少年心理學教授 Laurence Steinberg 也同意這一點。他表示,有許多研究證明「如果孩子認為智力是一成不變的,那麼他們就會認為什麼都不能改變。如果你告訴孩子,智力是有彈性的,通過努力會逐漸增長,他們的成績才會變好。」
Yeager 認為,對個性來說也是如此,如果孩子相信人的個性會慢慢發生變化,自己不會總是不受歡迎,那麼他們就願意積極地去改善性格中不足的地方。
當然了,除了上面提到的方法,家長和老師還可以通過下面的方式幫助孩子破解「我這個人就這樣了改不了了」的思維定勢:
強調努力和過程,而不是天賦和結果
許多研究都號召教師關注學生的進步過程,而不是最終的結果——成績。強調成就,並把成就和天賦掛鉤是最危險的教育,它會讓孩子認為智力是一生不變的,沒有必要去努力改變什麼。成年人也不要給孩子貼標籤,尤其是「聰明」或「不聰明」的標籤。給孩子貼標籤就等於告訴孩子,你就一輩子這樣了,什麼也改變不了。
家長和老師要讓孩子明白,挑戰是有趣的,而且對大腦有益;相反簡單的任務很無聊,對大腦沒有什麼好處。另外,要鼓勵進行深層次的學習。家長和老師要鼓勵孩子深入地理解問題,而不要停留在問題的表面——不求甚解。
讓孩子去發現學習的目的、知識的應用
2009年發表在頂級學術期刊之一《科學》(Science)上的一項發現,對於那些認為學習沒什麼用的孩子來說,如果讓他們在學完科學知識後寫一篇關於這些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的文章,而不是僅僅進行簡單的總結複述,那麼他們對這些知識的用處的評價就會變高,並且那個學期的理科成績就會比那些僅僅進行了簡單的總結的孩子好。
可見,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但要他們知道「什麼是什麼」,還要他們明白「這有什麼用」,讓他們明白知識的目的可以讓他們看到更大的格局,促使他們產生學習的動機。
圖片來源:the teachers digest, momjunction, families for life, LMHC, huffington
參考資料:
Hulleman, Chris S., and Judith M. Harackiewicz. "Promoting interest and performance in high school science classes." science326.5958 (2009): 1410-1412.
Yeager, David S., Hae Yeon Lee, and Jeremy P. Jamieson. "How to improve adolescent stress responses: Insights from integrating implicit theories of personality and biopsychosocial models."Psychological science 27.8 (2016): 1078-1091.
https://www.nytimes.com/2016/09/30/health/teenagers-stress-coping-skills.html?mcubz=0
http://files.eric.ed.gov/fulltext/ED536502.pdf
http://mindsetscholarsnetwork.org/learning-mindsets/purpose-relevance/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4408277/
推薦閱讀:
※媽媽困惑於孩子為什麼總是藏東西?
※應聘兒童遊戲策劃需要注意些什麼?
※六歲孩子必需是媽媽送著去幼兒園,換人送就哭鬧,什麼原因?
※小朋友不會自己玩,太粘人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