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你也什麼都沒幹,我就放心了 | 非常及時的假期頹廢指南

假期已過半,看著「朋友圈攝影大賽」,我知道有一批人會感到落寞。

因為他們哪兒都沒去。他們只是待在家裡,粘在被窩裡,日中才醒,順手打開朋友圈,觀摩別人的世界旅行。

「連在度假和玩樂這件事上,我也不思進取呢。」 這是我最近看到的一句自嘲。

這話挺有意思,玩樂和休息,本身就是不思進取的,是要放空、放鬆。但現在,休假也成了一件需要努力,甚至引起攀比的事。

我卻想對那些無所事事的人說:真的沒必要沮喪。

你們遇到的真正問題,並不是什麼都沒幹。

而是,你們已經好久沒有「什麼都不幹,卻心安理得」了。

我知道,現在更流行的想法是: Work hard, play harder——努力工作,更努力地玩。

上班太辛苦了,更顯得假期珍貴,宅著太浪費。

有一部分特別認真的人,甚至在度假中也追求高效。我見過把出行計劃做成 EXCEL 表的:

1 點在沙灘,3 點在動物園,5 點在當地著名餐廳,8 點去夜市……一點風景都不想錯過,一點時間都不想浪費。

僅僅身體來了還不夠,進階版的要求是 「靈魂和身體同時上路」:最好在出發前就讀完幾本相關著作,了解目的地的歷史文化、風俗民情。

認真地經營假期,這很好。只要你真的樂在其中,享受過程,而非追求日程。

但我也喜歡另一種完全相反的態度,一位同事說,我的假期計劃就是「浪費時間」呀。

我喜歡這種偶爾揮霍時間卻毫無負罪感的樣子。

人生不是所有時間都要「有用」,有價值的。

身體需要馬殺雞來放鬆,精神也是。

沒有誰能總是緊繃。偶爾揮霍時間是給你一個喘口氣的機會:暫時放下目標、責任和自我審視。

我一個很勤奮地同事,最近迷戀上了看「捏泥巴」視頻。這類視頻簡單至極:就是「啪」一下,把橡皮泥之類的東西拍扁。

開始他挺自責,很想擺脫這個「不良習慣」。後來想通了,每天看幾分鐘拍泥巴,並不耽誤自己努力地生活。

真正讓你愉悅的事情,不需要計較有沒有意義。

其他看起來「無用」的活動還包括,打遊戲、讀網文、填色卡、或是單純發獃。

也許正因為這種事沒什麼意義,我們才滿足的。

生活中的大部分時間,我們都在苦尋意義,為價值感焦慮。

暫時忘記意義的時刻,成了一種小小的反叛。

心安理得的虛度光陰,也是一種能力和特質。如果你不守護,就會失去。

一個讀者告訴我,讀研時,有一段曾特別焦慮,焦慮到連化妝、走路、等公車,都在聽知識性的音頻。

有一次她太累,在公交上聽著聽著睡著了,醒來已坐過了站。

她突然想起高中時的自己,那會兒她們市裡有一輛環線,她有時中午下課會去坐一圈,不是為了抵達一個地方,只是想坐公車、發獃、放鬆。車裡總是空空的,外面的太陽很晃眼。

她不急著了,關掉了音頻,聽完了一首孫燕姿的《天黑黑》。

那一刻才發現,自己好久沒有認真聽完一首歌了。

現在,她重拾了這項「發獃活動」,周末偶爾會花一兩小時坐公交漫遊。在常人看來,這挺浪費時間的。

但她說那是她心裡最平靜的時刻。

對自己太苛責,一點時間都不想浪費的結果就是,你會失去平靜,陷入更大的焦慮。

一部分細密規劃一切的人,其實內心很焦灼。時間管理玩過火了就會這樣:你越管理,越覺得可做的事越多,越做不完,越焦慮。

時間的質量,從來不在於你在那期間做了多少事,而是你的一種內在感受。

如果睡懶覺、宅在家裡、看著秋日天空發獃,讓你感覺良好,你完全可以這樣做。

我很喜歡電影《瀨戶內海》里的一段台詞:你可以在球場揮灑汗水,他可以每天努力的想有創意的點子,我為什麼就不能坐在河邊看風吹草動水流,如此消耗人生?

《瀨戶內海》截圖

「所有你樂於揮霍的時間,都不算浪費。」

我賴床、宅著、發獃、虛度光陰,這仍然是一個很棒的假期。

不用老盯著身邊的旅遊達人,靚麗的風景背後都有辛苦。拿不出手的無所事事背後也有悠閑和幸福。

大部分人的假期都是「什麼也沒幹」。知道這一點,你就應該放心了。

其實這种放心,也無關別人在幹什麼。休息時什麼都不幹也是理所當然的。

剛剛得到諾貝爾文學獎的石黑一雄曾寫過:夜晚是一天中最美好的部分。你已幹完了白天的工作。現在你能夠雙腿擱平來休息了,而且要享受人生。

既然你已經努力工作了,休息的時候,就別努力了吧。

讀後思考:

實話實說,這個假期你怎麼過的?(請相互打擊和安慰)


推薦閱讀:

放寒假,我為什麼總是離不開床,成天想吃的,比如牛軋糖?
寒假計劃全部泡湯,應該如何翻盤?
高二理科生如何有效率利用寒假逆襲?
假期一人在家,無聊了怎麼辦?
對於今年的史上最長寒假,在校大學生如何充分利用這個長假期?

TAG:假期生活 | 十一假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