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雕提升的由來及發展史
02-10
線雕技術的發展史
序幕
1980年國外醫生開始嘗試各種「線」用於醫療美容,線材不可被人體吸收,未廣泛應用。
第一代線雕技術
1990年俄國醫師Sulamanidze提出「線雕提升」的概念,並將一種有勾的手術縫線(Aptos)用於臉部拉皮, 線材不可被人體吸收。
第二代線雕技術
2004年美國醫生Dr.Gregrory引進輪廓線,線雕進入新階段。線材不可被人體吸收,FDA首個批准的改良線。
第三代線雕技術
2012年韓國開始廣泛應用PDO線,拉力強,可被人體吸收,案例追蹤表明對於膚質改善優於面部提升。
可吸收線材的發展史
如今「線雕提升」用的線材都屬於可被人體吸收線材,線材的發明是比線雕技術的發明史更漫長。
第一代——羊腸線,粗糙且拉力小, 與人體相容性比較差。
第二代——PGA成分縫合線,拉力提高,與人體相容性較好,但易感染。
第三代——PDO單絲線,抗張力強且線體光滑,便於人體代謝且不易細菌棲生。
第四代——PPDO線,聚合材質線體,集合第三代線體優勢,臨床更加可靠。
線雕提升改變了什麼?
面部年輕化治療邁進「微創線雕階段」,溫和、自然、恢復快捷!
線雕提升的原理
在皮膚內插入特殊的雙向倒刺美容線,同時刺激皮膚和筋膜層,使已經僵硬或下垂的肌肉組織重新進行排列,從而再造美麗面孔。埋線部位稱為SMAS層,位於皮下脂肪與肌肉之間,連接皮膚與肌肉的皮膚特殊層。該層由於老化與皮膚一起下垂,通過對這些部位的刺激,提升改善皺紋。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