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聯合國發布的人口發展趨勢報告

最近,時常看到有些朋友圈裡轉發的關於聯合國發布的2100年人口發展報告,更有甚者,有些精英人士,更是截取裡面的部分數據引為文章的標題進行傳播。諸如2100年中國人口將下降到6億等駭人聽聞的標題,自然會吸引很多不知就裡的吃瓜群眾的恐慌。進而矛頭直指1980年開始的計劃生育政策。那麼,該如何正確地看待聯合國發布的這項報告呢?如果我們沒有能力去辨別數據產生的內在邏輯(諸如生育率,死亡率等專業術語),僅從數據的表面,我們能否分析出一些有價值的信息,而不是人云亦云地被別人當傻子耍呢,答案是肯定的。只要具備基本的數據判斷能力,我們就能夠做出更好的判斷。

數據是一個點,要想做出正確的判斷,僅需要掌握幾個簡單的維度即可。第一是時間維度,圍繞時間維度可以衍生出複合增長率,年增長率的數據變化;第二是分類維度,按照不同的分類不僅可以在時間軸上進行比較,還可以在分類佔比中進行比較(分類可以按照地域、收入、產業結構),在分類比較重,既可以對總量進行比較,也可以對個體的進行比較,比如既可以比較GDP總量,也可以比較人均GDP。除了進行橫向比較外,還可以對一些數據進行向上的收斂或向下的拓展,從而對數據所反映出來的信息進行概括和總結。另外,在分析數據的時候,往往會產生幾種不同的預測方式,不同的假設前提,會產生不同的結果。

下面,先以聯合國的人口報告為例,對數據進行一下解讀。

聯合國公布的數據分為4種模型,生育率高速變化、中速變化、低速變化和維持2015年生於率不變的四種情況,裡面有很多複雜的演算法,主要是根據生育率的變化在幾代人之間會產生的影響。下面先以生育率在中速變化情況下的世界人口發展趨勢作一個分析。

按照生育率中等變化速度為前提,世界人口將從1950年的25億增長到2100年的110億,人口增長3倍以上。從總體來看,世界人口的增長趨勢逐漸變換,特別是在1995年前後,世界人口的年增長率從20%快速下降到10%以內。從1950年到1995年,人口的快速增長,主要由以下兩個因素驅動: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全球性的戰爭不再發生,各國的人口出生率快速增長;第二、工業化從西方發達國家向全球普及,生產效率的提高,大幅度提高了糧食的產量,可以養育更多的人口,同時,科技手段和醫療條件的改善,既減少了嬰幼兒的死亡率,也延長了人口的平均壽命。95年後人口增速下降的原因,作者會在後面分析,這裡暫且不花費過多的筆墨。僅從生育周期看,1950年到1995年是45年的時間,也就是二戰後的嬰兒潮過去兩代人的時間。從數據上看,2040年人口的增長率有一個反彈,這與1995年又相隔了兩代人的時間。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一代人的生育情況,往往會在兩代人後產生作用。從2040年開始,世界人口的增長率逐步下降,2100年世界人口的增長率達到1.46%。

如果把世界國家分成兩大類,一般會分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按照聯合國的人口預測數據,發達國家的人口佔比從1950年的32%下降到11%左右。顯然,發達國家的人口增長速度比不上發展中國家的人口增長速度。那麼,第一個問題來了,在未來的80多年裡,是否會有發達國家掉隊,成為發展中國家嗎?會有發展中國家成為發達國家嗎?在過往的70多年歷史中,亞洲四小龍的崛起,證明了會有發展中國家進入發達國家的行列,這些國家的人口增長速度是否會步發達國家人口增長規律的後塵嗎?如果是的化,是否會影響到聯合國人口發展的預測呢?這在聯合國的人口發展報告中並沒有提及。如果都按照現在的國家發展格局,那麼2100年,世界經濟結構的劃分,是否會呈現發達國家更加富有,而發展中國家的更加落後,世界財富的分配更加不均衡的局面呢?起碼過去70多年的數據是這樣的,這樣的局面還會存在80年嗎?

按照世界銀行對國家的分類,世界上的國家可以分為高收入國家、中高收入國家、中低收入國家、低收入國家四類。從過往的經濟數據看,雖然高收入國家的經濟增長速度較慢,但是由於人口增長速度也比較緩慢,所以各類國家的人均產值的差距並沒有特別大的變化。而從聯合國的人口預測報告中,我們可以看到這樣的趨勢:高收入國家的人口佔比從1950年的31.7%,下降到2100年的13.48%;中高收入國家的人口佔比從33%下降到20.58%;中低收入國家的人口佔比從30.45%上升到44%;低收入國家人口從5.15%上升到22.4%。人口的增長速度與人均產值的水平呈反比例的關係。這裡面暗含的邏輯是收入水平越高,生育率越低。在未來的80年里,中低收入國家和低收入國家的人口高速增長靠什麼作支撐呢?難道是越生越窮、越窮越生嗎?

從世界銀行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到,收入水平的高低和產業結構和城鎮化水平有很大的相關性,而一旦中低收入和低收入國家的產業結構得到了改善,城鄉結構發生了變化,現有的生育水平還能保持嗎?這些國家靠什麼去提高產業結構和城鎮化水平呢?從中高收入國家的發展歷程看,教育普及,工業化是經濟發展的核心驅動力。中高收入國家依靠人口紅利分到了高收入國家低端生產製造的產業轉移的市場機遇,中低收入和低收入國家還有這樣的機會嗎?這些國家比較的人口教育水平,能否承擔這些產業轉移嗎?這都是疑問。

從全球的地域劃分看,全球人口主要分布在非洲、亞洲、歐洲、拉美、北美和大洋洲。非洲的人口佔比從9%上升到39%,是人口增長最快的地區;亞洲的人口佔比從最高的60%逐步下降到43%;歐洲的人口從20%下降到5.76%,是人口增長速度最慢的地區,而這裡恰恰是高收入國家和中高收入國家最多的地區,人口老齡化和勞動力匱乏,勢必影響到歐洲的移民政策。新的移民帶來的高人口出生率,在2代人的時間周期後,又會對人口增長帶來什麼樣的影響?這也會是疑問。

從發展中國家的人口增長速度的變化趨勢我們可以看到,1995年全球的人口增長速度的大幅度下降是由發展中國家人口增長速度下降引起的。而發達國家的人口增長速度從1950年開始就處於下降的趨勢,並在2090年前後出現負增長。

高收入國家的人口增長趨勢基本和發達國家的人口增長趨勢相同,在2090年前後進入負增長或零增長的趨勢。而中高收入國家、中低收入國家和低收入國家的人口增長率在1995年前後都出現了大幅度下降,這說明隨著工業化的發展,人口的增長率都會大幅度下降。與中低收入和低收入國家的人口增長態勢不同的是,中高收入國家的人口增長率一路下降,並提前在2050年前後,就進入了負增長的狀態,這種狀態一直到2100年都沒有出現逆轉。中低收入國家的人口增長率在2030年左右會有一次回調,而低收入國家的人口增長率2040年前後會有一次回調。這意味著在1995年左右的人口發展策略,在兩代人之後,產生了效果,特別是低收入過的人口增長回到了20%的高速發展水平。不同收入國家的人口增長速度呈現出來的差異,會對經濟產生什麼樣的影響,而反過來又會對人口的增長產生怎樣的影響?如果按照越生越窮的邏輯發展,人口的增長率上升,是否意味著人均產值的進一步下降呢?

從各大洲的人口發展趨勢看,歐洲的人口從2020年前後就將進入負增長,在2090年前後,人口負增長的趨勢出現反轉;亞洲和拉美的人口在2070年前後出現負增長,到2100年人口的負增長速度還在增加;非洲的人口增長速度一直高於其它各洲,雖然在1995年前後,人口增長速度大幅度回落,但是在2040年前後,人口增長速度又將超過20%。北美洲和大洋洲的主要國家都屬於發達國家和高收入國家,這兩個洲的國家大多屬於新殖民國家,進入現代文明的歷史也就500-600年,所以人口密度較低,雖然屬於發達國家,但是人口增長速度明顯高於歐洲各國。

從人口密度的角度我們可以看到,到了2100年非洲的人口密度達到了146人/平方公里,而亞洲的人口密度在達到了118.7人/平方公里後,人口就開始出現負增長了。歐洲的人口密度最高也就達到了77人/平方公里。城鎮化,是人口密度得以提升的重要原因。歐洲是城鎮化比例最高的地區,也是歷史發展最長的地區。亞洲和非洲的城鎮化水平遠落後於歐洲,沒有大幅度的城鎮化,不可能出現人口密度高於歐洲的情況,而城鎮化水平提高的同時,人口的生育率必將大幅度下降。從歐洲等發達國家的發展經驗看,高城鎮化和高生育率是不能並存的,否則歐洲的人口增長速度也不會下降的這麼厲害。而低城鎮化,是不可能帶來更高的人口密度的。亞洲由於歷史發展比較久遠,特別是在農業化時期形成的國家和地理格局,是可能出現人口密度高於歐洲的現象的。但是在非洲出現人口密度超越亞洲的現象,則是需要比較大的想像力的。

所以,在這裡,我們已經看到了最核心的問題所在了。工業化帶來的是經濟發展速度和收入水平提高,工業化帶來的城鎮化,在提升人口密度的同時,會降低生育率,從而導致人口增長速度降低。亞洲和非洲在城鎮化和現代化方面,遠落後於歐洲,因此不可能同時出現人口增長速度和人口密度都超過歐洲的現象。人口增長速度與工業化和城鎮化發展速度之間必定存在某一個平衡點。在平衡點到達之前,人口、經濟都可以快速增長,而超過了平衡點之後,人口的增長速度必定在快速下降,當然,這種快速下降可能會發生在兩代人之後,也就是40-50年之後。而在達到平衡之前,勞動力的效率,人均產值和收入水平,也無法得到快速的改善。

最終,我們可以看到是這樣的邏輯,就是越窮越生、越生越窮。當然,在世界的貧困人口快速增長,最終達到世界可以承受的臨界點之後,世界必將發生劇烈的動蕩,從而使得社會財富和人口按照地域再次重新分配。這種世界範圍內的人口和財富的再分配,上一次發生的時間是500年前的大航海時代,是以美洲和大洋洲的土著滅絕,非洲人成為新殖民地的努力為開端的工業化時代。下一次的人口、財富和地域的再分配會在什麼時間,會以什麼樣的形式發生,目前還不能確定,但是可以確定的是,受到傷害最大的國家和地區,一定是經濟落後,人口增長速度快的國家和地區。因為在信息時代,勞動力數量已經不是創造財富最關鍵的因素了,所以佔據全球主要資源的發達國家,不再需要大量的廉價勞動力,取而代之的可能培養成本和使用成本更低的人工智慧和機器人。

回溯過去30多年的歷史,中國在進行改革開放的同時,實施的計劃生育的人口政策,得以保障了中國的經濟發展和工業化進程,使得中國得以從低收入國家發展成為中高收入國家,並且在信息化時代到來之際,得以跟上世界發展的步伐。回溯過去200多年的歷史,中國的中央集權製得以在西方工業化浪潮的衝擊下,沒有像美洲和大洋洲的土著被消滅;沒有像非洲、南亞、中東等國家失去主權,失去歷史發展的傳承。回溯2000年的歷史,中國可以在農業文明的發展進程中成為世界第一強國,足以證明中國人的能力和中國人的智慧,是強於世界其他地區的。那麼,在未來的發展進程中,又何須擔心中國的發展前途呢?縱然是人口出現了負增長,也是和發達國家的人口發展趨勢相適應,何必要去順應那些低收入國家的人口增長呢?

人口負增長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口、社會財富和地域的平衡被打破,並由此引起的世界動蕩,即使這樣,也是那些越窮越生,越生越窮的國家最倒霉。搭上工業革命末班車的日本,雖然是二戰的戰敗國,卻可以在二戰後迅速重生。成為了信息時代重要角色的中國,又何必擔心未來呢?


推薦閱讀:

如果一個社會長期重男輕女,大家都想生男孩,最終會導致這個社會男的多還是女的多?
真正決定中國城市未來經濟強弱的, 是人口——為什麼曾經如此廉價的人口, 突然就如此值錢了呢?
衡陽作為一個非省會城市,人口為何如此之多?
怎麼看待丁克一族?
如何看待「印度擁有完美的人口結構」所以將會贏得中印發展競爭的觀點?

TAG:人口 | 联合国 | 发达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