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引進的蘇聯大口徑壓制火炮系列

當1945年莫斯科紅場上舉行盛大的反法西斯勝利閱兵時,在二次大戰中屢立立戰功的武器裝備和它們的使用者在納粹德國戰旗上通過。壓制火炮序列中的主角就是M1937型ML20)152毫米加榴炮,M1938年式(M10)152毫米、1943年式(D1)152毫米榴彈炮和M1931/37型(A-19)加農炮,這些火炮在蘇德戰爭中顯示了巨大的威力。

1941年6月22日星期六的拂曉,德國軍隊突然向蘇聯西部軍區部隊發動進攻時,蘇聯軍隊已經大量裝備了M30、MIO、ML20三種壓制火炮。這三種火炮從性能上比當時德軍普遍裝備的105和150榴彈炮要好。但是在當時德軍閃擊戰空中和地面聯合打擊下根本發揮作用。大多數被德軍斯圖卡俯衝轟炸機摧毀在地面上。當蘇聯紅軍從最初的混亂狀態恢復過來的時候,炮兵又發現一個讓人難堪的問題,由於蘇聯炮兵長期強調要塞式防守策略戰術思想老舊,對炮兵機動作戰認識不足,因此忽視了牽引火炮的機動問題,火炮牽引車性能不佳或是沒有配備。無法實施大規模機動,在德軍佔據空優的情況下,行軍縱列往往在開赴陣地途中就毀於德軍空襲。而德軍由於有優良的炮兵牽引系統和空軍的掩護,在戰場上進退自如,遊刃有餘。總能隨時為德軍部隊提供有力的火力支援,相對彌補和掩蓋了德軍在火炮性能上的缺陷,使人誤以為蘇軍火炮不佳。在蘇德戰爭初期,總能看到德軍士兵行軍時穿過擺在公路上燒成殘骸狀態長長的蘇軍火炮和牽引車。

隨著戰局變化,蘇軍炮兵部隊開始在築壘地域和城市守衛戰中大放異彩,在塞瓦斯脫波爾攻堅的德軍,第一次領教了蘇軍壓制火炮在堅固工事保護下炮群齊射的威力。德軍在蘇軍炮火打擊下,參戰的首支攻堅部隊人員和技術裝備損失了60%以上,德軍對蘇軍炮兵一改過去的拖拉和鬆散感到疑惑,其實蘇軍早在開戰後不久就意識到自己炮兵戰術出了問題。斯大林就在1942年1月10日發出了一封Ⅸ最高統帥部大本營指示信》,信中指出「我們所謂的「炮火準備」是不合時宜的,應該改正。在戰鬥全過程中,炮兵不能因為步兵發起進攻而停止炮擊。應該在整個進攻行動中實施射擊,避免長時間的中斷,直到敵人防線被完全突破為止」。蘇軍炮兵的戰術開始改變,由防守變為進攻,充分發揮了蘇軍大口徑火炮射程遠,彈丸威力大的特點,保證了蘇軍的坦克和步兵在攻擊前有炮火開道,在縱深作戰時有炮火護送。使炮火在整個進攻過程中全程發揮威力。同時蘇軍大口徑炮結構簡單,便於生產的優點再次體現出來。

蘇聯M1937型(ML20)152毫米加榴炮

考慮到1910/30型152毫米加榴炮的性能逐步落後於時代,在1937年,蘇聯火炮設計師又推出了升級換代的1937型152毫米加榴炮方案,並於當年9月開始投入生產。值得注意的是,儘管這種加榴炮似乎是以一種全新的面貌出現,但設計者們不過是將一個重新設計的加長152毫米身管/起落部分,安裝在一個現有的M1931/37(A-19)型122毫米加農炮的炮架上。這種將不同型號的火炮身管和炮架進行組合的方式似乎成了二戰以後蘇聯火炮發展的經典方式。

由於這種組合出來的火炮實際上更加接近於榴彈炮,所以一般也混稱加農炮。它也因此成為一種通用性好,火力強大的多用途武器,甚至能很好的進行反坦克作戰。

蘇聯M1937型(ML20)-152毫米加榴炮於1937年裝備蘇軍,在蘇軍與日本關東軍的遠東諾門坎爭端中初露鋒芒。當時日本關東軍師團炮兵與獨立炮兵部隊的火炮在交戰中,根本無法壓制這種火炮。蘇軍的ML20-152毫米加榴炮的彈幕射擊使進攻的日本士兵血肉橫飛,時至今日當年日軍倖存者在回憶錄中依然對此炮心有餘悸。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構成了蘇聯紅軍重型野戰炮兵連的支柱裝備。這類武器的射程常常比德軍的同類型武器的射程更遠,對此,德國的炮手們說深有體會。

口徑:152.4毫米;火炮長度:4925毫米;行列重量:7930公斤;放列重量:7128公斤;

高低角:-2~+65;方位角:58;炮口初速:655米/秒;最大射程:17265米;炮彈重量:43.5公斤

在蘇德戰爭中蘇軍為解決自行火炮不足的問題,將此炮進行了簡單修改後裝上裝甲底盤變成了SU152自行火炮,只用了33天就完成了任務,創下了自行火炮設計史上的記錄。在柏林攻堅戰中為了消滅德軍堅固火力點與步兵和坦克編成強擊集群,採用直瞄射擊方式為蘇軍攻克柏林立下了汗馬功勞。此炮在蘇軍中一直服役到1955年才被蘇D20-152毫米加榴炮替換,在歐,亞,非等20多個國家服役到80年代,在中東幾個國家服役的ML一20甚至在1973年的中東戰爭中依然可見它們參戰的身影。

我國裝備的ML20-152火炮在轟動一時的金門炮戰中引出了一場現代「變臉」,當時台灣方面為了改變金門炮戰中自己的炮兵劣勢,花重金從美國進口了一批203毫米火炮,並秘密運往金門進行部署。為了這批203MM火炮的安全,台灣方面專門把這批火炮部署在我軍炮擊死角並構築堅固的發射陣地。但是在一次炮戰中,我軍一枚152流彈神差鬼使的鑽入一門203火炮工事發射口把一門203毫米火炮炸的全毀。導致台灣方面對這種火炮穿透鋼筋混泥土工事的能力捏拿不準,為了查清這種火炮的性能,專門在島內找了一名中俄混血兒化裝成蘇聯軍官,潛入蘇聯駐東德的ML20炮兵部隊進行偵察。這名混血兒收集的情報,才使台灣方面確認該次命中純屬意外。

1950年我國開始大量進口蘇式火炮,到1955年我國共計擁有蘇式火炮1.1萬門,基本實現了炮兵武器的制式化。在1951年一1953年抗美援朝戰爭中,我方引進的蘇式大口徑火炮和火箭炮出色的完成了戰鬥任務。1953年我國開始仿製蘇式火炮以擺脫火炮依靠進口的局面。到1957年我國已經成功仿製了10種蘇式火炮。

蘇制M1938型(M-10)152毫米榴彈炮

1914年,蘇聯紅軍仍然擁有大量的近程152毫米榴彈炮,比如1909/30型野戰榴彈炮和1910/30型野戰榴彈炮,但這些榴彈炮實在太老舊了,儘管在1930年之後曾經實施了一個過渡性升級改進計劃,但它們的射程仍然不夠理想。蘇聯軍方認識到,他們必須用新型榴彈炮替換這些老傢伙了。於是從1938年開始著手大規模的裝備更新。蘇聯這一次更換的是一種全新設計的武器,其組合方式是將一個加長後的152毫米身管與一個結石堅固的開架式炮架組合在一起。有兩個火炮製造廠參與了這種榴彈炮的製造和生產,其中一個是位於彼爾姆的第172火炮廠,另一個則是位於沃爾金斯克的第235廠。這種M1938型野戰榴彈炮後來被稱為M-10,它是一種非常成功而且被廣泛使用的火炮。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很快就成為蘇聯紅軍的主戰裝備之一。

戰鬥全重:4550kg,炮班共7人,身管長24.3倍,高低射界為-1~+65度,方向射界為50度,射速為4發/分

儘管在射程上遜於幾種同口徑的「加榴炮」,但蘇聯紅軍依然注重發揮這種榴彈炮的遠程作戰能力。二戰初期,人們發現,這種榴彈炮即便只發射40公斤高爆彈,依然是一種強大的反坦克武器。在射界和精度上,M-10都能夠滿足應急反坦克作戰的大部分要求,並且只要能夠直接命中,大部分德國坦克都難逃厄運。

1955年接受旅大蘇軍裝備的時候,蘇軍突破炮兵師有一個蘇制M1938型(M-10)152MM榴彈炮和D-1榴彈炮混編團,所以解放軍大概也擁有了大概10門左右的M-10榴彈炮。

蘇制「D-1」152毫米榴彈炮

M1943式152毫米榴彈炮是20世紀40年代蘇聯研製並且裝備的軍屬牽引野戰壓制火炮。其主要用來打擊有生力量,摧毀防禦工事和後方戰役樞紐,也能有效攻擊混凝土築壘和裝甲車輛。D-1是本炮工廠代號俄文Д-1的英譯。蘇聯將機械製造企業按字母標號,Д字母代表NO.9號工廠-烏拉爾重型機械廠,產品以Д打頭順序編號,比如Д-1-Д-30等。

Д-1榴彈炮在蘇軍炮兵軍械裝備序列號為52-Г-536А。

1941年,蘇聯決定停產M1938式152毫米榴彈炮(M-10)。1941年8-9月間,蘇聯紅軍解散步兵軍,隨之取消軍屬炮兵。所有152毫米榴彈炮都被排除在師屬炮兵編製之外。因此,1942年沒有生產152毫米榴彈炮。然而,1942年後期,又恢復步兵軍建制,重新建立以前的軍屬炮兵。由於152毫米榴彈炮停產,軍屬炮兵缺乏一種比M1937式152毫米重型榴彈炮(ML-20)更具機動性,又比M1938式122毫米榴彈炮(M-30)威力更大的火炮。

1942年,彼得洛夫設計局開始秘密研發一種新型榴彈炮,試圖解決152毫米榴彈炮機動性不足的問題。新方案採用M-30的炮架和M-10的身管,加配一個炮口制退器,以減少后座力對炮架的損傷。新的榴彈炮方案一旦統一,兩種庫存火炮就可以立即派上用場。鑒於戰爭狀況和火炮短缺問題,這是個權宜的方案。

1943年初,費-費-彼得洛夫私下向軍械人民委員德米特里-烏斯季諾夫報告自己的研究。4月13日,烏斯季諾夫通知彼得羅夫,國防委員會決定要5門樣炮,5月1日前送到試驗場。5月5日,2門樣炮接受檢驗。兩天之後的5月7日,這種火炮被推薦採納。1943年8月8日,確定為M1943式152毫米榴彈炮,但人們一直稱該炮為「D-1」。一個半月後,第一批「D-1」被交付給紅軍代表。

「D-1」新炮架比M-10更加輕便,炮口加裝一個厚重的2隔室炮口制退器,以便減少后座力衝擊。炮架幾乎和M-30相同,為防子彈和彈片傷人,火炮安置了防盾。大架最初用鉚接製造,後來改用焊接,尾端裝置輪子,減少人工移動負重。戰鬥轉換時間約2min,緊急情況下可以不開大架射擊,但這時候方向射界只有1.5度。鋪設道路最大牽引速度是40公里/小時,鵝卵石或者越野速度是10公里/小時。

「D-1」於1944年裝備蘇聯紅軍軍屬炮兵和預備炮兵,每軍編製一個炮兵團,每團5個連,裝備有各種152毫米榴彈炮20門。此外,預備炮兵榴彈炮團和重炮兵旅,前者裝備48門,後者裝備32門,編製合併可以組成炮兵師。

從技術和戰術角度來看,「D-1」提供給蘇聯紅軍軍屬炮兵的152毫米榴彈炮,較同一時代的典型榴彈炮相比,將機動性和火炮威力性價比做了很好的搭配。「D-1」雖然射程稍短,但重量輕很多。其性價比比德國的150毫米sFH,美國155毫米M1,義大利M37 149毫米榴彈炮為優。與「D-1」性能特徵相同的德制150毫米sFH 36 榴彈炮,卻沒有大規模生產。

「D-1」由四位爾德洛夫斯克的NO.9號工廠製造。整個二戰期間,榴彈炮只製造了很少的數量,因為工廠還擔負M-30 122毫米榴彈炮的生產任務。這導致了整個戰爭期間,蘇聯紅軍炮兵中非常缺乏152毫米榴彈炮。1943-1949期間,總產量為2827門。

20世紀50年代,中國曾用「D-1」裝備了5個榴彈炮團,並在抗美援朝中使用。在中國的齊齊哈爾和平廣場,紀念碑的「D-1」榴彈炮被譽為「老兵不死」。

炮管長:24.6倍口徑

重量:3.6噸

火炮俯仰角:-3——+63.5度

左右射界:35度

戰鬥射速:3-4rpm

火炮編製8人

彈丸重量:40千克

彈丸初速:508米/秒

最大射程:12.4千米

20世紀50年代,中國仿製了蘇聯M1943式「D-1」152毫米榴彈炮

1951年5月,解放軍總參謀長徐向前率領中國兵工代表團赴莫斯科。經過艱苦談判,10月份蘇聯同意提供152毫米榴彈炮等的技術圖紙,交由中國仿製。作為大口徑野戰牽引身管壓制火炮。主要裝備軍屬炮兵或者預備炮兵,為野戰部隊提供戰役火力支援。

1953年底,國營127廠依靠蘇聯技術、圖紙、資料開始試製。1956年仿製成功。1958年定型。稱「一九五六年式一五二公釐榴彈炮」,簡稱「56式152榴彈炮」。

56式152榴彈炮和同時仿製的54式122毫米榴彈炮炮架完全相同,只是將152毫米口徑炮身裝在54式122毫米榴彈炮架上。這種同一炮架,不同炮身的火炮,被稱作「姐妹炮」。

該炮機械化吉爾151卡車牽引運輸,火炮編製8人。炮身上銘有「一九五六年式一五二公釐榴彈炮」字樣,刻有圓形環繞的17的廠徽(國營127廠)。

56式152毫米榴彈炮曾是解放軍制式火炮。20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裝備步兵軍炮兵團重榴彈炮營,每營編製12門。1959年10月1日,北京軍區炮兵裝備此型火炮組成受閱方隊,接受國慶十周年檢閱。20世紀70年代逐步被1966年式152毫米加榴炮取代。

56式152榴彈炮是新中國火炮體系中第一代大口徑野戰壓制火炮,奠定了大口徑榴彈炮的制式系列

根據蘇聯D20榴彈炮仿製的國產66式152榴彈炮

1966年式152毫米加農榴彈炮是20世紀60年代中國仿製的兼有加農炮、榴彈炮特性的軍屬牽引野戰身管壓制火炮。簡稱「66式152加榴炮」。用於壓制、殲滅敵有生力量、摧毀野戰工事、技術裝備及軍事設施,在野戰戰場提供直接或間接遠程火力支援,曾經是解放軍炮兵的火力骨幹,現役制式名稱「PL66式152毫米加農榴彈炮」。

1958年我國開始嘗試自行研製火炮,自行研製型號為130自行火炮和D-23型l52毫米加榴炮,但是因為技術力量不足和指標要求過高而被迫下馬。為了解決我軍急需大口徑遠程壓制火炮問題,國防部門決定全力仿製蘇式M46(59式)130農炮,蘇式D74(60式)122加農炮,蘇式D20(66式)152加榴炮等大口徑火炮。期間克服了因中蘇關係惡化造成的炮鋼材料短缺等原因,於1962年後陸續仿製成功上述大口徑火炮。

66式152毫米加榴炮是蘇聯「Д-20」式152毫米加榴炮的仿製品,世界各國包括中國都將其譯成「D-20」。D-20式152毫米加榴炮是蘇聯軍、師級牽引加農榴彈炮。費-費-彼得洛夫1947年設計,D-20是工廠編號。

1950年2月23日,第一門樣炮誕生,當年共造出9門供工廠測試。1953年小批生產9個連裝備蘇軍試用。1955年定型,蘇聯炮兵軍械裝備序列號52-П-546。

根據出現年份,北約國家給它命名M1955式152毫米加榴炮。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俄國向英國購買6英寸榴彈炮,向法國購買施耐德152毫米火炮。自此,152毫米成為俄軍標準中口徑火炮口徑序列。D-20炮口初速超過600毫米/秒,身管長度接近30倍徑,這種兼具加農炮和榴彈炮特點的火炮,蘇聯定義為「加農榴彈炮」。

20世紀50年代中期蘇軍開始裝備D-20加榴炮,在摩托化步兵師屬炮兵營和集團軍炮兵旅、步兵團炮營服役。此後世界上至少13個國家裝備了D-20。

20世紀60年代,中國獲得蘇聯D-20式152毫米加榴炮製造許可後,經由國營127廠仿製改進,1966年試製生產成功定型。1986年,根據實戰經驗,對火炮改進,通過國家靶場鑒定,推出改進型的66式I型,兩伊戰爭期間曾批量出口伊拉克。

此炮採用半自動炮閂,射速高,安全性好。我軍在實戰使用中,曾經發生過手動炮閂多次出現過火炮過熱造成關閂困難,使發射葯殘留氣體外泄造成炮手傷亡的事例。而66式加農榴彈炮的半自動炮閂除第一發需要人工開閂外,其後連續射擊都是以半自動方式進行,有效避免了炮手因為殘留氣體外瀉造成的傷亡。此炮的搖架為筒型搖架,體積小,重量輕,強度和剛性好,便於和炮塔配合,能方便的改裝為坦克炮,自行火炮和艦炮。缺點是射擊時炮身往複運動,容易吸入灰塵,散熱困難,需要安裝專用的儲油箱來潤滑炮身。反後坐裝置使用液壓原理,需要向反後坐裝置中加註駐退液和高壓氣體。在我軍的長期使用中發現在反後坐裝置被敵彈片擊傷。在戰鬥中,曾經有駐退液外流又無駐退液補充時,士兵用濃稠米湯短時間代替加註使火炮繼續作戰。該炮在射擊時使用支撐底盤為前支撐點,支撐底盤由鋼板和加強筋焊接而成,一般情況下不允許使用車輪著地射擊,因為車輪為海綿填充的實心車輪,受壓過大時容易老化失去彈性。此炮在設計時也考慮到反坦克作戰的需要,反後坐裝置安裝在筒型搖架之上,有效的降低了火線高度。快速擊發裝置,採用擊針擊發而不是拉發。360度環射能力,通過承載底盤與大架上的滾輪配合實現360度環射。可以說該炮是當時世界上較為理想和先進的火炮之一,此炮的炮架和60式122加農炮,591式130加農炮的炮架是通用的,便於在戰時大量生產和維修。此炮所配備的彈種較齊,分別為殺傷爆破榴彈,照明彈,燃燒彈等,我國對此炮的仿製成功使我軍具備了當時數一數二的炮兵打擊能力。

該炮現役名稱為「PL66式152毫米加榴炮」,大量裝備解放軍炮兵師、炮兵旅以及步兵師和裝甲師的炮兵團。每個炮兵師有一個54門PL66式加榴炮的炮兵團。每個師屬炮兵團則有一個18門制的炮兵營。PL66所需戰鬥人員從D-20的10-12人減少到9人。

「A-19」122毫米加農炮

M1931/37式122毫米加農炮是蘇聯20世紀30-50年代裝備的軍屬牽引式野戰壓制火炮。簡稱「M31/37加農炮」,主要用於提供間接火力消滅有生力量,摧毀防禦工事和後方樞紐。在1943年少少數有能力攻擊德國新式坦克的火炮之一。火炮工廠代號「A-19」,蘇軍炮兵軍械裝備序列號是52-П-471A。

20世紀20年代後期,蘇聯升級紅軍裝備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火炮。1927年1月,重型火炮委員會為軍屬炮兵開發一種新型122毫米火炮。任務最初下達給重型火炮委員會設計院,由火炮專家佛朗姿-蘭德伊爾負責。不久,轉由總軍械部設計局協助委員會設計。1929年6月17日,莫托維利欣斯克基耶共產按照工藝圖紙制出樣炮一門。1931年10月接受測試。1932年5月,火炮被送到NO32工廠進行改進,授予共產代號A-19。1933年,斯大林格勒路障聯合工廠接受製造3門樣炮任務。1935年5月樣炮完成。11月,再次接受測試。在成功完成試驗後,1936年3月13日,A-19正式確定為M1931式122毫米軍屬加農炮,裝備序列號為52-П-471。

1937年起,蘇聯改進M1931式122毫米加農炮,統一使用ML-20標準炮架。1939年推出M1931/37改進型-將M1931式122毫米(A-19)炮身與M1937式152毫米(ML-20)加榴炮炮架結合。這種結合而成的炮稱為「複式炮」。此外,改進型還配有穿甲彈可以直接攻擊裝甲目標。但由於身形龐大,運動緩慢和相對慢的射速,因此算不算一種理想的反坦克武器。

1935-1937年期間,工廠製造M1931式122毫米加農炮約600門。此後轉產M1931/37式122毫米加農炮。1941年6月蘇德戰爭爆發時,兩種型號約造1700門,他們在蘇聯紅軍中的待遇一樣,通常混編使用,因此人們不加分辨都稱呼為「A-19」.

該炮口徑191.92毫米(L/45),膛線44條右旋,炮管長5480毫米。炮身全長565毫米,鉚接大架。全長8900毫米,寬度2345毫米,高度1990毫米。高低射界-2~45,方向射界56。行列重7800公斤,放列重7100公斤。初速880米/秒,發射速度3~4rpm,最大射程20400米。火炮編製人數9人。卡車或者履帶車牽引。

1940年-1941年,有三種類型的壓制火炮裝備蘇聯軍屬炮兵團:2個營的ML-20加榴炮共24門,1個營12門的107毫米或122毫米A-19加農炮。122毫米A-19和152毫米ML-20加榴炮合稱為「軍級孿生子」。戰爭開始後,有數百落入德軍手中,德國將其進行改造,使用德國彈藥,裝備野戰和海岸炮兵共424門。

蘇德戰爭爆發後,紅軍取消了步兵軍的編製,軍屬炮兵也被取消。戰爭後期,蘇聯重新編組步兵軍。新的軍屬炮兵團裝備122毫米加農炮,每團16-20門。1944年6月1日,蘇軍炮兵擁有A-19加農炮387門。1945年5月1日,減少到289門。

在蘇、日諾門罕戰爭中,A-19首次參加實戰。1946年停產,共製造了2300-2400門。蘇聯提供給中國的A-19總數還不清楚,1955年解放軍接受旅順蘇軍裝備時,組建了2個122毫米加農炮團,按編製數應該是60門。

蘇聯M1931式122毫米加農炮製造數量

1935年 30門;1936年 91門;1937年 78門;1938年150門;1939年 256門(包括M31/37)

蘇聯M1931/37式122毫米加農炮製造數量

1939年 256門(包括M31);1940年 469門; 1941年 442門;

1942年 385門;1943年 414門; 1944年 160門;1945年 245門; 1946年206門

蘇聯D-74式加農炮

40年代後期,為了取代落後的A19式122毫米軍屬加農炮,蘇聯同時研製了122毫米D74和130毫米M46兩種加農炮,其中D74由彼得洛夫設計局研製。定型生產的122毫米牽引火炮。也可作重型反坦克炮。蘇軍最終選擇了M46,而D74僅少量生產,裝備部隊,用以取代M-1931式同口徑火炮,用以裝備前蘇軍坦克師和摩托化步兵師屬炮兵團,每團36門。現已為2S3式155毫米自行火炮取代,已停產。主要用于軍援和出口。

該炮射程遠、破甲力大,但重量大、機動性差。

裝備過D74的國家有中國、東德、波蘭、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匈牙利、古巴、埃及、奈及利亞和越南。越軍軍屬炮兵旅和軍區炮兵旅(團)中編有1~2個加農炮營,裝備D74或M46裝備

中國1960年式122毫米加農炮

我軍的1960年式122毫米加農炮(以下簡稱60式122加農炮)是50年代末仿製蘇聯D74式122毫米加農炮的產品,並進行了部分改進,於1960年生產定型,多年來一直在炮兵部隊里服役。

  火炮採用單筒身管,裝雙室衝擊式炮口制退器。炮閂為半自動立楔式,開閂板為衝擊式,抽筒子為凸輪式;

  制退機為液壓節制桿式,帶溝槽復進位動器,液體氣壓式復進機,制退機和復進機布置在炮身上方左右兩側,均採用筒後坐形式;

  搖架是筒形的,上架為短立軸拐脖式,下架是鑄鋼箱式,帶有液壓千斤頂和座盤,大架帶有摺疊式夏用駐鋤、架尾滾輪和齒條式千斤頂,整體防盾;

  方向機為螺桿式,高低機為蝸桿自鎖單齒弧外嚙合式,並裝有緩衝制動裝置,平衡機為帶有機械調整裝置的低角注氣前推氣壓式;

  瞄準裝置由非獨立機械瞄準具、58式周視瞄準鏡、58式標定器、56式直接瞄準鏡與照明具組成。

  60式122毫米加農炮性能數據簡介

  口徑:121.92毫米

  身管長:5690毫米

  身管與口徑比:46.7倍

  膛線:28條等齊膛線

  最大膛壓:308.9Mpa

  60式122毫米加農炮的初速可達885米/秒

  最大射程:23900米

  最大射速:8~10發/分

  高低射界:-5°~+45°

  方向射界:左30°,右28°

  火線高(座盤著地):1220毫米

  行軍狀態全重:5620千克

  戰鬥狀態全重:5540千克

  行軍狀態長:9900毫米

  行軍狀態寬:2420毫米

  行軍狀態高:2750毫米

  60式122毫米加農炮的殺傷爆破彈重:48千克

  殺傷爆破彈丸重:27.3千克

  60式122毫米加農炮穿甲彈重:25千克/1000米穿甲230毫米


推薦閱讀:

PLA船艇部隊簡介
又是一年徵兵季,應屆生要不要去當兵?
怎麼評價我國的陸軍?
假設中越因南海產生不可調和的矛盾,我國開展了以爭奪領土為目的的戰爭,請問戰爭走向和規模如何?
81式輕機槍是不是仿RPK輕機槍?

TAG:火炮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 | 第二次世界大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