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者的歷史迷思:腳掌怎樣落地?

喜歡跑步的知友,你們知道跑步時腳掌這樣落地么?這可是跑圈一直熱議的話題,就算是跑齡同樣久的人,也有不同的答案,這可為難初跑者了,不知道該聽誰的。今天,LP 君就來為大家介紹三種跑步時的腳掌落地方式,它們各有利弊,要根據你自己的水平來選擇相應的落地方式(當然,最經濟最安全的落地方式只有一種)

>初跑者習慣用腳後跟著地

作為初跑者,LP 君首先恭喜你邁出了第一步,不少人誤認為跑步對下肢傷害很大,都不願意嘗試這項運動。(了解跑步誤區可點擊>>小腿變粗?傷膝蓋?跑步還有哪些認知誤區?)

初跑者一般都採用後腳跟著地的方式跑步,像平時走路一樣,就算要求用前腳掌著地,通常情況下他們也無能為力,要不就是動作看起來有點彆扭,像坐著跑,或者像跳著跑,根本無法保護關節,也無法提高速度。這是因為初跑者的肌肉力量不足,速度也無法達到前腳掌著地的需要,因而沒有前腳掌著地的基礎。如果硬要前腳掌著地的話,很容易變成踮腳跑。

所以,初跑者不必為難自己一定要前腳掌著地,很多日本的跑步書籍都建議腳後跟著地,你也可以用這種方式。不過,這種跑步方式對膝關節的考驗比較大,容易受傷。「能力不夠,裝備來湊」是有道理的,你需要準備一雙後跟緩震功能強的跑鞋,來抵消腳後跟落地時所承受的衝擊力,也能幫膝關節分擔壓力。

但腳後跟著地跑步不能算是長久之計,因為你的目標肯定不是始終保持小白的水平吧?如果你想進階,或者打算跑很多年,不想膝關節過快老化,那你得向專業跑者多學習安全又經濟的落地方式啦!

>進階過程中可能會用全腳掌落地

提到全腳掌落地,各位知友一定見過像走正步一樣跑步的人吧?學生時代的體育課上尤其常見,或者…你就是這樣跑的?每一個步子都實打實地踏在地上,看起來跑得既吃力又笨重,跑不快不說,下肢關節和肌肉承受的衝擊力也非常大。不過,用這種跑姿的人是少數。

另外,一些正在練習提速的初跑者可能也會用全腳掌著地的跑步方式。已經習慣了腳後跟著地的跑步方式,或者怎麼練都無法用前腳掌落地的人,如果想提高速度,一般都會選擇在合理範圍內增加步頻,也就意味著他們還是用腳後跟落地、前腳掌離地,只不過速度很快,看起來像全腳掌落地。對還沒有掌握前腳掌落地的人來說,也算是一種暫時的過渡方案。

這種落地方式的好處是增加了腳掌的觸地面積,減少了腳掌所受的壓強,分散了地面對腳的衝擊力。雖然不需要後跟緩震功能強的跑鞋,但速度仍然是基礎

>資深跑者偏愛前腳掌著地

首先要明確一點,前腳掌著地的意思不是在跑步過程中不讓腳後跟挨地,而是前腳掌先著地,隨後腳後跟也會落下。不過速度越快(常見於短跑),腳後跟的觸地時間就越短,甚至腳後跟稍微落下就立馬抬起。不管有沒有確實接觸到地面,腳後跟一定有落下這個動作。

資深跑者中的一部分人已經找到了適合自己的跑步姿勢、配速、步頻、步幅、穿起來舒服的跑鞋和壓縮衣褲,還有一部分人仍在摸索如何降低受傷幾率。

其實,人的身體結構很適合前腳掌落地的跑步方式,這都是因為跟腱的存在。它的作用就是在前腳掌觸地時被拉長,通過收縮產生反彈力,為向前跑積攢能量。但如果要讓前腳掌著地,就必須以速度為基礎小腿也要有足夠的肌力,這對跑步老鳥來說不是難事兒。

雖然前腳掌著地可以緩解地面對膝關節的衝擊力,但對小腿肌群、足弓和腳踝等部位的要求較高,所以需要經過專業系統的訓練,不然容易遇到足底筋膜炎和脛骨骨膜炎等傷害。

此外,用前腳掌著地的姿勢跑步對跑鞋的要求不高,那些不穿鞋子跑步的人大多用前腳掌著地。如果你的肌力和速度都不錯,你可以用前腳掌著地的方式去加速,或者快速跑。如果在長跑或馬拉松比賽中,你的速度在某段降下來了,就換成全腳掌著地,如果當時你穿的跑鞋後跟有很強的緩震功能,也可以用腳後跟著地。只需要記住,不要在配速慢的時候採用前腳掌著地的方式。


總之,LP 君想告訴喜歡跑步的知友,尤其是初跑者以及那些想跑但還沒開始的人:

  • ? 跑步是系統性的,你的運動習慣、肌肉力量、配速、裝備選擇和你的跑步姿勢都是息息相關的。
  • ? 邁出第一步很重要,如果不跑一下,再多落地方式的理論知識都沒用,就算你知道前腳掌落地很好,但等你跑的時候就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到了。

好啦,LP 君要收拾裝備去跑步啦~

想了解正確跑姿的知友,在評論區留言告訴 LP 君哈!

LP|全球功能型運動裝備領導品牌

LP|這裡有你需要的防護知識、訓練技巧、裝備介紹

推薦閱讀:

【女生問答3】體重反覆波動,大腿較粗,應該怎麼辦?
堅持長時間佩戴智能手環給你帶來了那些不同的感受?
13個經常做錯的瑜伽體式(正誤對比)| 每日瑜伽
請問如何談一場永不分手的戀愛?「一起去跑步」

TAG:运动 | 跑步 | 跑步爱好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