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有致癌風險是謠言嗎?
近日,我們雜誌發表的方舟子《喝茶能防癌還是致癌?》,在微信以雲無心在科普中國發表的《闢謠!"喝普洱茶致癌"是謠言!事實在這裡》為佐證,判斷為不實信息。
方舟子文章的邏輯是這樣:黃曲霉素是致癌物——普洱茶工藝可能造成黃曲霉素污染——普洱茶曾被檢出黃曲霉素超標——曾有造成急性中毒的案例——普洱茶有致癌風險。
雲無心的批判如下:真正品質優良的普洱茶几乎不可能有黃曲霉素——檢測出黃曲霉素的是濕倉普洱茶——即使有按檢出結果也微不足道——普洱茶不會致癌。
具體分析其中的論點。首先,普洱茶工藝需要經過開放的後發酵階段,其菌種來自於空氣,存在黃曲霉沾染的可能。誠然,通常的普洱茶以黑麴黴為主,並非黃曲霉的良好培養環境。但是,發酵環境是會變化的,依賴自然菌群的成長,總有出乎意料的可能。就像自己在家裡試圖自然發酵制酒做饅頭一樣。雲無心引用專家觀點認為:「黃曲霉毒素並非茶葉自身產生,而是因為倉儲條件惡劣,導致茶葉被儲存環境中的黃曲霉毒素污染。」不知有何支撐。但如果確定是儲存環境而非發酵的問題,還要區分干倉濕倉做什麼呢?
其次,「真正品質優良的普洱茶几乎不可能出現黃曲霉毒素污染」這種說法,類似「沒有真正的蘇格蘭人」。「行業中人人喊打的」濕倉普洱茶是被明令下市,還是不允許冠普洱茶的字型大小?大眾都能夠知曉並分別何為「真正品質優良的普洱茶」嗎?既然濕倉普洱茶檢測出黃曲霉素屬實,那麼籠統地說普洱茶可能存在黃曲霉素污染並沒有問題。
最後,「脫離劑量談毒性」就是「流氓」?黃曲霉素這樣的致癌物有所謂的安全劑量嗎?主糧中需要設定黃曲霉素的標準,因為主糧是生活必需品,而風險又難以避免,這是社會成本的博弈。而對個人健康而言,平白無故幹嘛要攝入毒性物質?另外在安徽的普洱茶急性中毒病例中,黃曲霉素的含量達到30微克/千克,超出了所有現行的標準。
此外,雲無心認為:「0.1微克含量也只相當於上面計算出的從糧食中攝入的總量的1%。也就是說,如果你擔心喝普洱茶會致癌,那麼吃飯導致的致癌風險比它要高100倍!」這句話完全難以理解。按這種說法,中國人每天從主糧攝入的黃曲霉素超過10微克,也就是說主糧的平均黃曲霉素含量大約在20微克/千克。這是認為中國糧食中的黃曲霉素都是卡著「花生和玉米及其製品」標準的上限嗎?
總而言之,個人認為方舟子總體的邏輯鏈是成立的。具體風險的大小,有多少普洱茶具有風險,干倉發酵是否沒有風險,則需要進一步研究的佐證。普洱茶由於具有越陳越好的名聲,而茶葉一般也不會將其與癌症聯繫起來,一些霉變的普洱茶也可能被消費者認為是正常的,所以宣傳其風險性有其必要。如果與煙酒等相比,普洱茶的致癌風險自然遠遜,要是嗜之者繼續喝下去的話,料也無妨。
推薦閱讀:
※可致癌物超標、易導致窒息,兒童地墊要怎麼選?
※「三精一毒」有沒有科學依據?
※怎樣看待「好奇實驗室」轉載《看完就想把微波爐砸了!想想就可怕~》這種謠言文章?
※不鏽鋼水龍頭真的健康嗎?
※關於後備箱防水的一些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