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跡秦漢——2017鳳翔血池遺址實習小記

對於大部分學生來說,暑假意味著清涼的空調與愜意的假期,但對於考古學方向的學生來說,正好利用這個間隙走出學校,邁向田野。

今年剛一放假,我們一年一度的田野發掘實習便悄悄拉開了帷幕。7—8月間,對於居住在北斗坊村民家中的血池遺址發掘小隊來說,絕對是一生中最為難忘的暑假之一,來自西北大學、陝西師範大學、鄭州大學、首都師範大學和河北師範大學的13名學生聚集在一起,熾熱的酷暑擋不住學生們對知識的渴望,對探索未知的嚮往,大家在兩個月的田野時光中學習了發掘技術,也在日常的嬉笑打鬧交流中收穫了一生難以忘懷的友誼。

(鳳翔血池小隊,我們第二個家)

(考古兒女不畏難,苦中作樂煥新顏)

(寶雞特色——岐山臊子面)

(誒媽呀,這面老好吃了)

血池遺址位於陝西省寶雞市鳳翔縣古雍城西北,是關於秦漢時期祭祀活動極為重要的實物遺存,於2016年被評為全國十大考古發現。能在這樣內涵豐富且遠近聞名的工地實習,大家都鼓足幹勁,在發掘與清理的過程中磨練自己的技術。今年的夏天較往常異常炎熱,火辣辣的太陽傾斜著它對大地的熱情,血池小隊在這樣的條件下,深入三四米的祭祀坑下清理沉睡了兩千多年的動物骨骼,在高溫蒸烤過的發掘面上噴水尋找遺迹,平時一聞氣味就躲到一旁的藿香正氣水成為了工地搶手的「飲料」,大家相互打氣,互相幫助,腳踏實地一鏟一方的清理著。馬骨,小case,筷子與毛刷下不知多少馬骨抖去身上的泥土,在陽光下依稀顯示出當年的赫赫風采;牛羊,也不怕,大家集思廣益,分析問題,一切骨頭都迎刃而解;瓦當、車馬器、鐵工具……種類繁多的出土遺物,使小隊的大家親自見到了平時課本上難以接觸的珍貴資料。

(同學們在祭祀坑內認真清理馬骨)

(認真學習RTK技術中)

在繁重的發掘工作之餘,陝西省考古研究院鳳翔工作站在後勤、指導、學習等方面給予了無私的支持,工地上,帶隊老師認真負責的指導學生使用RTK打點測量、尋找打破關係、清理馬骨、遺迹繪圖等,使我們受益匪淺;在暑期發掘即將結束的時候,田亞岐老師組織大家進行了一次關於古雍城和血池遺址的學術討論會,田老師在討論會上做了題為《祭天之秩,如月之恆——陝西鳳翔雍山血池秦漢祭祀遺址考古新發現》的報告,以血池遺址競選全國十大考古發現成功為切入點,諸多國內知名考古學者的點評和期望彰顯出血池遺址的重要性,雍郊畤祭代代傳承,從周人傳統到秦人創新再到漢承秦制,古代祭祀體系就這樣一步一步走向完善,而「血池」地名與「血祭」禮儀的關係則成為目前研究的一個重點,設立於雍山之上的雍畤遺存作為中國傳統文明的重要標誌,將為學術界揭開一個又一個的重大謎團。四個大時代,六代人薪火相傳,雍城考古至今已有八十三載,讓我們感謝陝西省考古研究院,是他們長期的堅守,使得鳳翔地區的考古工作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老師指導學生們進行繪圖工作)

(田亞岐老師與同學們親切互動,為同學們答疑解惑)

(田老師在討論會結束後為同學們寄語祝福)

時光荏苒,轉眼間為期兩月的暑期實習就要結束了,雖然大家來自五湖四海,相聚的時間不過短短數十天,但在血池工地,大家宛如一家人一般相互照顧,血池小隊的每個成員心中都帶著不舍與留戀。雖然我們即將離開血池遺址,但我們的心將一直牽掛著這裡,無論我們今後走向任何崗位,這兩個月來所學到的知識與經驗將會陪伴著我們,血池,我們不願再見,所以我們定會再次相見!

隊員寄語:

從實踐中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將考古實踐與理論知識相結合: 在近兩個月的實習中,不斷地清理動物骨骼,在這個實踐過程中觀察發現,馬的數量明顯比同為三牲的牛,羊數量多許多倍,由此開始思考馬牛羊在祭祀中的比例問題,而不是據書中馬牛羊為三牲而籠統的認為它們的比例為1:1:1。明顯的感受到書中的知識要與考古發掘出來的相結合,更深刻的領會到二重證據法的重要性。

——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研究生 文陽

炎炎夏日,我們有幸來到雍山血池秦漢祭祀遺址實習。從開方到清理結束。在這個過程中,有著每次上工爬坡20多分鐘的「悸動」;找邊刮面手鏟握到的「纏動」;滿坑的馬骨剔到的「心動」;但是我們是考古人,我們就應該「動」起來,追蹤古人的形跡,揭開歷史的面紗,再苦再累都是值得。回過頭來想,這都是考古那些事!

——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研究生 李楠

這次實習,是我第一次真正的參與考古工作,由於專業並非田野考古,一開始各方面的專業素養都不夠,各種操作也不熟練,老師和一起實習的同學們真的給予了我很大的幫助,第一次從書本中走出來,真真切切的感受田野考古發掘的整個過程,更直觀的學習和認識了很多以前沒有接觸過的知識,最大的考驗是高溫下的工作強度,最大的收穫是對工作認真踏實的態度的重要性,我也相信會是人生中為數不多卻刻骨銘心的一段經歷。

——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研究生 石亞卿

關於清理馬骨的感想,清理馬骨雖然對於我們這些學生來說不要求有多麼精湛的技術,也不需要體現考古美學,但是我們覺得對於任何事情都要認真對待,從細節培養自己做事情的態度。考古是辛苦的,需要風吹日晒雨淋,但是考古的意義讓一切都顯得微不足道,它去證明歷史,傳承中華文化,是我們了解過去預見未來最直接的渠道。

——鄭州大學歷史學院 郭靜

考古,是一件枯燥又有趣的事。清苦之事,苦中作樂,樂在其中。爬坡下坎,只要堅持,就不算累。每天最開心的是傍晚寫工作日誌。發掘過程是艱辛的,但是一看到發掘成果卻是開心的。很多人認為女性不適合干考古,但是只要熱愛,無關乎性別。作為中國考古事業的一員,我很自豪。

——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研究生 袁輝燕

雍畤祭址實習有感

秦雍高隩古宜祭,祀戎微明深掩瘞。

廿千亘古址不易,雍隊重掘見天際。

田師游講賜緣機,西陝鄭冀聚研習。

慕學權神掘邊技,築夢蒹葭騂騮剔。

——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考古學研究生 盧守曄


推薦閱讀:

為什麼柔然崛起後草原上老大稱號由單于改為可汗並延續到近世,而單于稱號則漸漸消失?
饕餮紋為什麼又被稱為獸面紋?
武王伐紂的克商之年真的是甲子年嗎?現在的研究進展如何?
讀思筆記二十八:讀李峰《西周的滅亡》隨筆
請教一下漢代栻盤的使用方法?

TAG:考古 | 文化 | 西汉 |